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我想屏蔽孩子身邊的一切「壞榜樣」!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我想屏蔽孩子身邊的一切「壞榜樣」!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是潛移默化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於是不少父母就擔心了: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明確分辨好壞、對錯、善惡。也很容易模仿,很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那麼,父母是否應該引導孩子擇友?如何引導呢?

遇到下面這些情況,你會幹涉孩子交友嗎?

情景一:

我女兒上幼兒園小班,最近她們班另一個小女孩和她總在一起玩,而最近一段時間幼兒園老師也經常和我反映說女兒中午不午睡,老師怎麼說都沒用。我覺得她是和那個女孩經常在一起才變成那樣的,因為那個女孩是屬於比較調皮一點的。我這種想法正確嗎?女兒真的是受了別人的影響嗎?我應該阻止女兒和她走得太近嗎?

情景二:

我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女孩,外向。最近她開始總是要我給她買衣服,我覺得女兒好像是在和學校同學攀比,這肯定也是受身邊同學的影響。我的想法是多餘的嗎?是不是女兒在學校交了不好的朋友?我該干涉女兒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嗎?

情景三:

我的兒子小學快畢業了,很快就要參加小升初考試了,但是他還是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成績也不太好。我也漸漸有些擔心了,怕他在學校交一些可能比較調皮、成績不好的朋友。畢竟小升初也算是孩子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我不希望他以後有遺憾。所以很希望他能和成績好的同學玩,我這樣直接規定孩子的交友圈對嗎?但是我也真的希望孩子能受到一些好的影響。

孩子在不斷地長大,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孩子的確很容易模仿同伴的行為。能夠理解,爸爸媽媽都擔心孩子是不是會學會和別人攀比,虛榮心變強。都希望孩子身邊都是「好的榜樣」,來學習和影響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而若身邊有「壞榜樣」就希望盡量幫助孩子屏蔽。

但事實上你會發現,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無論你如何費心儘力地給孩子挑選學校、挑選班級、甚至挑選朋友,孩子的身邊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小夥伴。有的好靜,有的好動,有的聽話禮貌,有的調皮任性。你想要一直給孩子做選擇、為孩子屏蔽掉「不好」的夥伴和影響並不是長久之計。一味對同伴、環境進行抱怨和焦慮,並非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應該擺正心態,從積極的方面看問題。

與其把「罪責」推到「不好」的同伴身上,不如有效給孩子立規矩

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說,與同伴的遊戲多是平行遊戲,就是各玩各的,真正意義上的同伴交往和相互影響其實很少。稍大一點,孩子會需要真正的同伴互動,與小夥伴一起活動、一起遊戲。而這個時期,孩子的認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雖然無法和成人相比,但孩子絕對不是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傾向,完全簡單地、不假思索地模仿他人行為的。

總的來說,家長所擔心的「被帶壞」的情況發生,往往並不是完全由於孩子間不良行為的「模仿」。更多是由於孩子強大的好奇心、探索欲與自我控制能力不匹配造成。孩子正處在習慣和規則建立的時期,內心的秩序規則還未建立牢固。孩子有時做出一些家長認為「出格」或「以前都很乖不會這樣」的事情來,也許是因為孩子太興奮和好奇而忘記規則了,或者頭腦中並沒有這方面的規則。不能完全把「罪責」推卸到「不好」的同伴身上。

從這一點上說,父母平日有效地給孩子立規矩,同時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才能真正從根上預防孩子的「行為出格」。

尊重孩子的朋友,並適度表明自己的傾向

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交友傾向,選擇自己欣賞的、與自己脾氣、性格合得來的小夥伴作為自己的好朋友。這個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與孩子一起發掘小夥伴的優點和長處。比如跟孩子聊一聊「為什麼你更喜歡XX小朋友啊?」「XX小朋友是不是很有禮貌?很愛幫助別人?…」「媽媽也喜歡XX小朋友,因為媽媽覺得TA…」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受到父母的引導,知道哪些是好的品質和行為,自己應該模仿和學習。

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也許他的優點正是孩子所欠缺的,是孩子所需要學習的。

從多角度觀察和評價一個人,不局限於某個方面就武斷地否定別人,而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別人的優點上。這是家長自己應該首先做到的,然後引導孩子去關注這些優點,慢慢學習這些優點,從而影響自己,改變自己。

不要給孩子限定小圈子,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夥伴交往。

雖然每位家長都承認,應該讓孩子增廣見聞,應該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環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幫助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免不了想要為孩子劃定一個小圈子,建造一個小溫室。凡遇到自己認為「不好」的孩子,就會想要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對方玩、盡量離對方遠點…

這麼做,容易引導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有更多功利的原則和想法。有些孩子則可能充滿迷茫,逐漸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朋友、跟朋友相處。還有一些孩子出於逆反心理,偷偷與父母認為「不好」的朋友密切來往。總之,父母這樣的「良苦用心」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社會化,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社會交往行為和同伴關係建立,對他們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孩子正處在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學習社會行為規則和社會交往技巧的關鍵期。多鼓勵、少限定孩子的同伴交往,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認知和判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逐漸形成清晰一致的行為標準。

鼓勵孩子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在同伴交往中發揮自己的積極影響力

孩子的語言和思維正處在活躍發展的時期,對一切事物、一切行為事件都感到新鮮好奇。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和模仿他人合作、互助等好的親社會行為。孩子會通過他的觀察了解到,哪些行為是符合社會期望的,會受到讚揚和鼓勵的;哪些行為是不被喜歡的,可能會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在這樣的生活實踐中,孩子會逐漸學習、推理,形成自己內在的行為規則和道德約束。

的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孩子的同伴也許就在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但是孩子也正是在不斷地和不同的人交朋友的這個過程中,才慢慢學會明辨是非、抵禦不良影響。這個過程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直接規定孩子「不許和×××交朋友,只能和×××一起玩!」有時候也許只會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聽,反而會因為父母過多干涉自己而厭煩。如果孩子身邊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父母不妨試著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正面言行影響其他同伴,這樣孩子不僅能接受父母的意見,也能獨自學會去明辨一些是非,知道怎樣做是好的,怎樣做是不好的。

我始終相信:「當你變得足夠優秀,你才會認識更多優秀的人!」同樣,要想孩子和更多的優秀的人交朋友,首先就要讓孩子變得優秀。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些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父母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引導!

一流家長的選擇,專註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圳夏令營組委會

(免責申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鮮橙 的精彩文章:

家長要學會蹲下,不然孩子永遠長不大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每天朗讀20分鐘,讓孩子大有不同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孩子的性格有好壞之分嗎?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你的一些習慣會影響孩子,你不知道吧
深圳夏令營組委會:這些好的飲食方法,媽媽們知道嗎

TAG:鮮橙 |

您可能感興趣

平昌冬奧會違背承諾?國際奧委會焦慮了!網友:真是一個壞榜樣!
居委會的王大媽突然找我,讓我的逗逼老婆把妝畫得淡一點
奧委會主席忍不住連說三個感謝!不得不說,阿里這件事乾的漂亮!
逗比「奧委會」又來啦?別私聊我了,咱這次群聊!
冬奧會:搞笑!韓剛說想合作隨後就使壞!張藝謀無奈平昌組委會!
明年水果還賣不出去怎麼辦?台「農委會主委」:我拉副手一起切腹!
金毛和新來的夥伴起衝突了,一旁的泰迪瞬間化身居委會大媽勸架!
攜程無視消委會是一種怎樣的底氣?
猖狂!牟定一男子村委會內手持菜刀追逐哥哥,到底為什麼?
台陸委會官員:朋友的兒子非要去大陸念清華,擋都擋不住
《父母愛情》里的王海洋,簡直就是神預言,不知道王副政委會咋想
陸委會官員:朋友之子要去清華念書,擋都擋不住
「不懂球的胖子」翻身成為國際奧委會終身教練
台當局又被撤旗了!印尼亞運會籌委會:錯誤的旗幟不是我掛的
平昌冬奧會這種做法,讓國際奧委會很焦慮,以後誰還敢辦?
為了讓冬奧更好進行 奧委會給這些人開了會
老人神志不清誤會兒子 兒子氣不過喂其吃草 被村委會懲罰寫檢討書
現在的同學聚會,為什麼都不願意做組織者?一位組委會負責人道出了緣由
八路軍某旅開會,朱老總直接開罵:你們這是什麼鳥黨委會!
李小璐和楊紫同穿闊腿褲,一個身材似模特,一個卻秒變「居委會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