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如何讓中醫藥服務離群眾再近些

如何讓中醫藥服務離群眾再近些

成都市金牛區建設的中醫藥文化廣場

我省十大名老中醫陳天然(左一)為群眾義診

成都市青白江區中醫醫院的醫生為群眾義診

「中醫角」的中藥材展示櫃,用實物幫助群眾了解中醫藥。

成都新華少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的「中醫角」

《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省基層群眾中醫服務量要達到45%——

這幾天儘管炎熱,76歲的李秀華仍然精神十足,每天走路去買菜。「三年前,我坐在家裡也覺得心慌氣短。」李秀華身患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自從接受了成都市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尤其是中醫醫生胡雪嬌結合中醫傳統療法和「陰陽九針」為他治療後,李秀華的身體日漸改善。

長期以來,中醫藥以其「簡、便、廉、驗」的特點受到群眾歡迎。《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省基層群眾的中醫服務量要達到45%。如何讓更多群眾享受方便、低價、靈驗的中醫藥服務,讓傳統中醫養生理念深入民心?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A

服務與療效

群眾身邊開起「中醫角」,讓中醫藥服務深受喜愛

今年5月初,在成都市青羊區雙新街的「雙新好家」養老院門口,一個僅30餘平方米的「中醫角」開診。這個「中醫角」由青羊區中醫院舉辦,平時有兩名醫生坐診,用推拿、針灸等中醫傳統技法為群眾診療,每周還有醫院的名醫來巡診。這個「中醫角」,僅一個月,門診量就達到60多人次。

5個月前,「雙新好家」養老院的呂婆婆因中風後遺症,導致右側肢體半身不遂。呂婆婆的家人每周五次請外面的醫生來給老人治療,每次180元,效果並不理想。「中醫角」的成立,為呂婆婆治病帶來實惠,醫生為她制定的治療及康復訓練方案,每次只需42元。專業的醫生、就診點在家門口,一切都讓呂婆婆滿意。治療15次後,在輪椅上坐了5個多月的呂婆婆扶著欄杆站了起來,第23次治療時,她不扶欄杆就站起來了。

在清水河街道的一角,另一個以中醫為主的家庭醫生工作站同樣受到群眾歡迎。該工作站由青羊區中醫院舉辦,中醫診台、中藥展示櫃、推拿用治療床等一應俱全。該工作站既是公益性醫院,又在社區群眾身邊,自去年10月開診以來,每天都有60人次的中醫服務量。

「中醫診治方式的佔地空間不大,把中醫辦到群眾身邊,就更加可能和必要。」成都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處處長趙春曉告訴記者,成都市採取社區衛生中心辦中醫館,村衛生室、衛生服務站辦中醫角,家庭醫生團隊在小區設立中醫角等多種方式,讓中醫服務更貼近群眾。今年以來,成都市僅青羊區就有11個中醫館、20個中醫角開展醫療服務,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開設了固定中醫服務場所。

成都新華少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中醫融入家庭醫生流動服務中。早在2011年,該中心就率先在家庭醫生團隊中加入中醫醫生。「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對象以老年人、慢性病人最多,他們有些疾病更適合用中醫診療,目前15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中醫醫生,有的還由中醫醫生作組長。」該中心副主任張靜告訴記者,6年多來,團隊成員不論是全科醫生、護士還是公共衛生人員,都學會了中醫的按摩、推拿等基本手法,為居民上門服務時,還會介紹中醫養生之道。

貼心的服務、就近的地點、明顯的治療效果,中醫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據了解,去年成都市的基層中醫服務量達到50.67%,在2010年以前僅有30%左右。

B

傳承與創新

保護「院內製劑」,讓前輩留下的名方不失傳

「院內製劑是中醫醫院的立院精髓,因其有效性和廉價性,讓群眾最受益。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中醫醫院的院內製劑已成為歷史。不過,我們醫院的院內製劑不僅得到傳承,還有所創新,患者非常喜歡。」說起院內製劑,省骨科醫院藥劑室主任塗禾有遺憾,也有自豪。

中醫的院內製劑通常是名老專家的名方,經過精心炮製而成。院內製劑價格不高,其效果經過多年實踐證明,深得患者喜歡。但隨著院內製劑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生產的環境要求和製作標準嚴格,一些院內製劑的製作過程繁瑣,以及患者使用時不方便等因素,不少醫院暫停了院內製劑生產,有的甚至失傳。

如何讓價格不高、效果靈驗的院內製劑更好地服務群眾?

在塗禾看來,既要醫院重視,又要有創新精神。院內製劑並不是省骨科醫院的經濟增長點,卻是醫院服務患者的一張好名片,也是傳承發展中醫的體現。「目前,醫院還保持著11個劑型、37個品種的院內製劑,都是醫院前輩們的經驗方,他們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醫院。如果這些院內製劑不能服務患者,真是太可惜了!」

為了讓名方不失傳,也讓患者享受傳統中醫的效果,省骨科醫院投資建立了符合GPP標準的院內製劑生產車間,並根據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創新工藝,讓患者使用院內製劑更便捷。該院創始人鄭懷賢留下的黑膏藥,治療跌打損傷有明顯效果,但按過去的使用方式,患者需要用火把葯烤熱再貼在傷處,有些麻煩。於是,該院在不影響黑膏藥療效的前提下,逐步將黑膏藥改進成「創可貼」式的使用方式,立即受到患者喜歡。「去年,醫院院內製劑的產值達到4007萬元。醫院保本微利,患者從中獲益。」

前些年,成都第一骨科醫院也投入數百萬元,建成了院內製劑生產車間和檢驗體系,使這個百年老院的前輩們留下的院內製劑能繼續服務患者。

院內製劑需要標準化的生產和炮製,而根據中醫理論研發的藥茶、葯膳等,則更加簡便實用。據了解,青羊區中醫院已研發院內協定葯膳方31種,其中藥粥方12種、藥茶方9種、湯方8種、釀造藥酒2種,還制定了高血壓、肥胖症等常見疾病葯膳指導方案。近三年來,該院的門診中醫已開出葯膳方約9200張。

C

展示與普及

傳播中醫藥文化,讓傳統精髓深入民心

今年7月1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正式啟動,成都展台帶來驚喜。在中醫藥文化創意展示中,成都市衛生計生委策劃製作的《四季養生食譜》,以及由兒童音樂劇衍生的文創產品小扇子、卡套、鑰匙扣、動漫光碟等,受到參會代表、中醫藥業內同行、市民和國際友人的讚賞。這些文創產品上都有「葯食同源、健康延年」等中醫養生內容,潛移默化地為人們植入中醫觀念。

「只有讓更多人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才會有更多人用中醫。」趙春曉說。

成都以「一片一劇一書一圖」的「四個一」廣泛普及中醫藥文化,成為成都中醫文化科普宣傳的標誌性品牌。《四季養生——成都中醫小王子》系列動漫公益宣傳片,在市內戶外LED大屏、公交車車載電視、地鐵電視上滾動播出,用生動活潑、現代時尚的方式表現中醫藥養生文化。《果蔬愛上食療》兒童音樂劇,引導孩子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四季養生食譜》結合成都的氣候、環境和飲食特點,針對不同季節、不同體質人群,推薦養生調理食譜。「成都市名中醫/中醫館尋診地圖」,極大方便了老百姓尋醫問診。

普及中醫知識,從孩子抓起。今年5月,擬在成都泡桐樹小學修建的中醫文化長廊進入了設計階段。今年底,這個含有中醫名家介紹、中醫基本知識的長廊將展現在學生們面前。成都市還在幼兒園命名了一批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針對學齡前兒童,以故事、遊戲、兒歌、謎語等形式,引導孩子們認識中醫,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培養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清水河街道的中醫家庭醫生工作室里,展柜上排列著各種中藥材。護士告訴記者,現在人們對中藥材已經陌生,通過實物展示並介紹適用的病症,將進一步宣傳中醫藥。

成都市還通過微博、微信等普及中醫藥文化。據悉,成都金河路上將打造中醫文化牆,讓中醫藥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比西醫,你才知道為何再障患者認為中醫藥是「眾望所歸」!
瑞典是如何實現醫藥分離的
這些中醫藥服務的特點,你知道嗎?
如何做大做強中醫藥?
中醫藥是如何預防癌症治療後複發轉移的?中醫醫師說出了大實話!
四個中醫藥方 讓兒童遠離白血病
你是否也知道這些中醫藥的謠言呢?
讓中醫藥服務好基層民眾,僅有「鄉村中醫中心」不夠
兩會中醫——一代宗師中醫館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接受中醫藥服務
如何培養新一代的中醫人才?聽聽7位中醫藥大學校長怎麼說
如何看待止咳糖漿在美國走紅?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回應
鴻茅藥酒事件——中醫藥從不怕被質疑,但是怕被誤解
朴槿惠因病就醫 醫藥費誰來出?
中醫藥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失眠的中醫藥方有哪些
中醫≠中藥,中西醫本無差別,中西藥差別在於傳統醫藥和現代醫藥
疾病某些情形之下,純靠醫藥治療是不夠的
中醫藥真的能抗癌嗎?中藥到底起什麼作用呢?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中醫藥也可以治療房顫嗎?
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即是配角,亦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