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雲存儲:數據存儲的拯救者?

雲存儲:數據存儲的拯救者?

很多機構都面臨數據過多的問題,或者,更為準確地說,當數據複製一如既往、持續不斷地生成,企業需要面對存放和保護這些副本所需的存儲問題。

在這個節約和縮減成本的年代,我們必須自問,對於過多的數據,是否存在一種更好的管理方式。很遺憾,與這一問題糾纏了十多年的公司,如今仍然未能擺脫存儲管理的困境:信馬由韁式的數據增長、乏善可陳的資源利用率,以及毫無效率可言的規劃,而應對這一核心難題的技術,也寥寥無幾。具有潛力的最新技術是雲存儲,但它會比其他技術更好嗎?

讓我們回顧一下 SAN(存儲區域網路)的早期,拋棄直接連接的存儲設備,轉而擁抱存儲陣列和 SAN 架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期望通過資源利用率的改善而獲得更高的效率。SAN 本來是能夠帶來一些益處的,如可用性和恢復性的改善,但在很多環境中,利用率仍然未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之後的一大創新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其理論在於,以數據的商業價值為依據,制定存儲分配和發布策略,從而能夠減少昂貴的高端存儲設備的數量,這樣也就縮減了成本。不過現實的結果卻是:許多機構購買了一堆額外的存儲設備,但大量的成本節約並未成為現實——至少遠未達到預期的數量。

更為新穎一項技術是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由於目前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的限制,這一技術雖然具有潛力,但多多少少仍然屬於小眾化的利基技術(niche technology)。另一項技術是重複數據刪除(data de-duplication),其設計初衷是為了獲得較磁帶存儲更低的硬碟備份成本。無論是自動精簡配置,還是重複數據刪除,在未來都會有助於提高存儲的效率。

無效的策略

我們也不可忽視這樣一個事實,一直以來眾多機構在努力應對存儲效率的難題的同時,存儲數據所需的實際設備的成本也持續而快速地下降。那麼,為什麼面對這一問題時我們感覺如此困難而無從下手呢?

在很多程度上,回答這一疑問關鍵在於,在絕大多數機構中,一直缺乏對存儲管理策略——即數據管理策略——的深入理解。有關數據和存儲的使用以及趨勢,缺少記錄和衡量的規則,這使得存儲的問題更加嚴重。以數據清除為例,我們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就象鑽石那樣,數據一旦創建便永遠存在。通常,我們會對數據進行保持、備份、複製,有時還要進行歸檔,所有這些操作都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但真正將數據清除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存儲管理目前這種無法令人滿意的狀況,可能正是雲存儲的絕佳機遇。雲存儲可以作為數據存儲的第二層,或者更為可能的,將其作為第三層。然後,可以根據時效和訪問策略,通過人工手動或自動化數據轉移程序,將數據——主要是非結構化的數據——轉移至雲存儲中。這樣就能夠釋放更多的存儲空間,並減緩設備購買的頻率,此外,不再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備份或複製,從而避免存儲問題導致的乘數效應。更進一步,如果雲服務提供商是真正地以服務未導向,那麼他們將會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等級協議,以及有關這種數據的記錄和衡量標準,而不是只向內部提供這種服務。

很明顯,將數據轉移至雲存儲中,並非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如安全性、可用性、訪問和控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慎重對待,對於某些類型的數據,雲存儲雖然能夠提供物美價廉的服務,為整體的成本帶來改善,但云存儲的實施必須具有明確具體的存儲和數據管理策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存儲 的精彩文章:

分級存儲之數據自動遷移存儲技術
千億級伺服器監控數據存儲實踐
面向中小企業的雲獨立數據保護
沃爾瑪撕亞馬遜 順豐懟菜鳥:雲計算數據存儲尤為重要
雲存儲的成本可能是模糊的

TAG:中國存儲 |

您可能感興趣

基於新型存儲的大數據存儲管理
藍光大數據存儲
現代存儲架構:磁帶存儲在數據中心「重生」
雲存儲詳解,企業數據該如何上雲?
必備數據知識:數據倉庫之數據存儲
數據存儲革命:科學家提升DNA 信息存儲容量,可存儲海量數據
大家都是如何存儲和分享私密數據的?
藍光存儲在數據中心的應用
數據存儲安全性:存儲專業人員需要了解的內容
如何儲存和備份個人數據——主流雲存儲服務對比
去中心化數據存儲,你的數據你做主
將數據存儲在太空?已經在探索和實施
流體數據存儲:推動數據中心的靈活性之一
大數據下的互聯網數據理論和數據備份與儲存
數據存儲或供應增長是否增加了存儲容量的需求?
計算存儲分離之「數據存儲高可用性設計」
「劍橋分析」前僱員:泄露的臉書數據可能被儲存在俄羅斯
數據存儲中的七大問題以及如何克服它們
FB 數據醜聞爆料人:泄密用戶數據可能存儲在俄羅斯
中國發現:破解數據存儲難題,復旦學者開創第三類存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