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你只管嘮叨,反正我也不聽

媽,你只管嘮叨,反正我也不聽

話說少了吧,怕聽的人沒記住、不重視;說多了,又被人嫌煩、嘮叨。

當媽之後,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

今天,讓我們和糕媽團隊的小夥伴瓜瓜一起,來看看一個原本最愛「碎碎念」的老媽子,是怎麼一步步培養自己和老公、孩子說話的「藝術」吧——

自從晉級當了媽,我發現身上有個器官被頻繁激活且每天都使用過度,它就是嘴。

眼看天氣漸熱,孩子那顆愛玩水的心就徹底放飛了。

對著滿盆的水,用手「啪啪啪」敲下去,就算見底了,他也不罷休,約定的20分鐘早就拋到腦後了。從內到外,全身濕透是必然。

本著少吼少罵的原則,這種時候我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你已經玩了快半小時了,別玩了好不好?」

「快起來吧,一會風一吹,衣服濕濕的你就會感冒。感冒了就不能吃大蝦、大螃蟹,還要去醫院打針吃藥。」

……

結果我叨叨我的,孩子玩孩子的,誰也沒耽誤!

唉,貌似小時候,媽媽和我之間也常常是這樣的:

「外頭太陽那麼曬,別出去玩了,一會中暑了。中暑的話這周六我們就不帶你出去玩,讓你在家待著。」

「你怎麼這麼不愛乾淨,這房間臟成什麼樣,我已經夠累的了,還要管這些事。現在還能幫你,等你住到學校去了或者以後自己成家了,看你怎麼辦。」

……

小時候的我每每聽到這些,就在心裡默念:又是這幾套,我都會背了,她怎麼還沒說厭。

等到二十多年後自己生了孩子,置身在「媽媽」這個角色中時,才發現碎碎念這個毛病居然是「遺傳」的!

捫心自問,一直講個不停的我們煩不煩?

想想當年我的想法,嗯,還真煩。

可我們總怕孩子沒聽清楚、沒聽進去、沒記住,然後因此傷了、病了、遇到麻煩了。

就像我們在玩水的孩子旁邊念叨,本意只是希望他「收手」;叮囑一個想要大夏天出門玩的孩子,本意是不想他中暑;數落一個房間髒亂的孩子,本意是希望他能夠把屋子整理的更乾淨一些。

一片好心,為啥成了自己都嫌棄的「驢肝肺」?

因為說出口的話,總是不自覺地帶上了「奇奇怪怪的信息」——跑偏了。

比如「你這樣很不懂事」、「我已經夠累的了,還要管這些事」、「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愛乾淨」、「感冒的話就不帶你出去玩了」。

於是孩子聽到的,就只剩媽媽的抱怨、責備、威脅以及一大堆毫無用處的嘮叨。

而我們balabala說了一大堆的背後,是不是有點想「偷懶」、「推卸責任」的嫌疑——把前因後果攤給孩子聽,我的責任到位了,他不聽就要怪他自己了。

其實啊,嘮叨來嘮叨去,結果自己白費勁,孩子不領情。

和孩子把話說清楚真有這麼難嗎?做到這三點,其實很容易!

第一點:信息要簡單清晰

要知道說的越多,孩子越不知道你想說什麼。

與其抱怨孩子把房間弄亂了,你忙了一天又要重頭收拾,不如簡單點告訴孩子:「我們現在來把房間收拾乾淨吧。」玩水也是這樣:「今天的玩水時間已經結束了。」告訴孩子我們的目的,一句話就夠了。

第二點:只說事件本身

和孩子溝通一件事時,注意力要聚焦在事情本身上。

把「戰火」蔓延到諸如亂貼標籤,或是對孩子性格及其他方面的攻擊性話語可就不對啦。

比如孩子房間沒收拾好,你就告訴他去把房間打掃好,至於嘮叨孩子「懶」、「不體貼」、「磨磨蹭蹭」這種話,想想還是咽回去吧。

第三點:試試把「說話的權利」移交給孩子自己

「碎碎念」本質上是對孩子不放心、不相信他的表現。

這時候我們可以試著換個思路,把「說話的權利」交給孩子自己。我們可以在一邊提醒他,「玩水之前,我們的約定是什麼?」「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

相信孩子,他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做得更好。

後記

某個周末,在我搞衛生進進出出客廳三次,發現老公還是在沙發上葛優躺打著手游時,忍不住脫口而出一篇2000字的牢騷大文懟了他。

他笑嘻嘻地不為所動,並且當著我的面把通訊錄備註改成了糖XX(他說沒直接姓「唐」已經很好了)。

會「碎碎念」的,不一定是唐僧,還極有可能是那個面對孩子的老媽子,以及面對老公的老婆!

後來我想了想,決定轉變下戰術。先是言簡意賅的給他下達了「指令」:「10點前把陽台的地拖了,洗衣機里的衣服晾了!」老公懶懶散散的應了一聲。

我順便拿起手機設了個鬧鐘,晃了晃給他看,他一臉驚訝。我得意一笑:「等你哦~」

接下來幹啥?觀察呀!

十分鐘後他開始不淡定了……二十分鐘後他磨磨蹭蹭起身,手指還在屏幕上點點點……二十五分鐘後,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沖向陽台晾衣服,並一氣呵成地把陽台地板拖乾淨了,鬧鐘響起的同時完成一切並如釋重負出了口氣。

所以你看,嘮叨那麼多有啥用?老公作為家裡被嘮叨更多的「另一個孩子」,還不是被四兩撥千斤的化解了?抓住要點、劃定界限,一切都溝通就變的so eas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糕媽媽教育 的精彩文章:

就沖這句話,我願意再生100次孩子!
孩子比老公重要?憑什麼?
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那要你幹嘛?
孩子不分享就是沒禮貌?沒禮貌的到底是誰!
吐槽婆婆和孩子太親?婆婆還沒吐槽你呢!

TAG:年糕媽媽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你說話能不能只說一遍,別嘮叨,我真的不傻!
你嫌娃不聽話,他卻嫌你太嘮叨,到底誰錯了?每個家長都該看看
只准幹活不準嘮叨 我也這樣對你父母可好?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老是嘮叨總會受不了
「我不聽,你別嘮叨了」,孩子叛逆不可「逆」,及時疏導才關鍵
因為你覺得你懂,所以他們的嘮叨你從來沒放在心上!
不嘮叨,做爸媽
別嘮叨了,誰讓你肚子不爭氣,活該被我媽欺負
「我知道要孝順父母,但是好煩我媽嘮叨,我是不是很不孝?」
媽媽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不妨試試這樣做,孩子聽話好管教!
讓我愛不釋手的花花,我嘮叨給你聽
她嘮叨刻薄又無趣,不完美的媽媽更值得你愛
你媽媽那麼嘮叨,你肯定很想回家吧?
快看!媽媽的嘮叨又雙叒叕來了,可總有一句讓你想家
媽媽總怕我在外餓著,自從做了這個給她吃後,再也不嘮叨了
別再嫌爸媽嘮叨了,他們還沒嫌你蠢呢!
整天嘮叨「不可以」並不能讓孩子「聽話」,規矩應該這麼立!
對不起媽媽,你用獅吼和嘮叨傳遞的愛,我和爸收不到
家長嘮叨了「一百遍」,孩子都不聽,在說話方式上你可能做錯了
從不對你嘮叨的女人,不見得是真的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