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二十年,香港人在北京

二十年,香港人在北京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我們仍能記得當國旗高懸、軍姿颯爽在香江畔時淚目的感懷;仍能記憶一代港星風華絕代、最是盛世;仍能體會第一次踏足港島時從腳底躥升的激動。但二十年,切切實實發生在「香港人」這個標籤身上的變化有幾何?這些由南至北群體中有著商人、文人、藝術家、行業專才等各式各樣的身份,什麼在促使並維繫著他們的雙城生活?又是多大的吸引,使人決心換座城市生活?

香港味道 北京味道

不同才有趣

歐陽應霽

作家、漫畫家、策展人、美食家

歐陽應霽最終把自己的身份放在了「創作者」的名卡里,「無論畫漫畫、寫書、策展、做和食物相關的節目、主持等等,都應算作是創作者。」創作者註定不止於「雙城」生活——「工作與生活沒有明確的邊界是創作者的常態,」香港是歐陽應霽的一頭,而另一頭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米蘭等等城市的集合,「廣義上,也算雙城。」

初次來到北京,是1986年,「我的畢業論文答辯是在中央美院。」八十年代的北京,莫說是一個香港人,現如今不少未曾經歷過此的年輕人或是在此經歷盛年的過來人,都在感懷、稱奇和某種層面的想念。

初涉北京的歐陽應霽借宿在父母的朋友家,「那是一個大院。」他說。同屋翻身或是窸窣響動、鄰居哪個點起床上公廁、公共迴廊下做飯乘涼是生活的有效部分,「每天鄰居吃什麼大家都能知道。」這對一個二十齣頭、自小在香港長大的年輕人是一種新奇、彆扭又奇異融洽的體驗(我們猜測當時的歐陽老師一定需要很棒的表情管理能力)。

他畢業論文的方向是「1949年後至八十年代中國連環畫的發展」,每天出入於央美的連環畫系,採訪聊天的無不是當時的連環畫大家,「那是一個很有趣的專業,」歐陽應霽尾音里留有一些溫存,「他們還帶我去前門那家最老的都一處,我吃到了哪怕到今天都覺得是最好吃的北方燒麥。你知道,南方的燒麥根本不這樣。」

近年來更多以「美食家」身份為人所認知的歐陽應霽,保留了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食物的美好記憶,或許有「時代濾鏡」的加持,但大概不會有人懷疑,那時的手藝人對事業的專註和所圖甚少。「你問我現在在北京的時間最常去哪家飯館吃飯,真的,城內很少有讓我覺得始終用心的餐廳了,所以我近年的活動範圍多在城外。」

昌平的柿子、平谷的桃,在製作紀錄片《原味》的過程里,他把北京城郊的農林摸了個遍。「比起來,我確實更喜歡城外的人和食物,」歐陽應霽說話溫和但直給,「那些農戶人在干實事,少言多行,不去扯那些虛的什麼精神、文化或是商業模式。而城內,」他說,「裝得太多了。」

這不得不提及曾經的「北京味道」計劃,這個做足功夫卻遭遇流產的項目,恐怕是歐陽應霽將目光轉向城郊的直接動因。當初為了寫一本詳實完整的《味道北京》,他一百五六十家餐廳吃下來,接著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都沒法打動我的餐廳,我要怎麼寫出來給讀者看?」對比香港或台北,「一百家甚至一百五十家好餐廳是常有的,但是北京,也許十家二十、三十家能讓我感覺到在用心做食物,不足以來組成『北京味道』。」

香港味道與北京味道是不同的,香港粉絲與北京粉絲也有著顯著差異。「姑且就稱作是粉絲,」歐陽老師審慎地說,「北京的粉絲比較外化、熱情,參與度積極性很高,會直白地告訴你『我喜歡你的東西』,但是香港的粉絲,尤其是年頭久一點的讀者,會很克制,保持距離。」他在北京亦有不少知交好友,「很多想法有意思的從業者,聊天時常會有腦洞讓我感到很新鮮。」無論人或食物,兩地顯見是有區別的,「『不同』是件有意思的事,但這份『不同』也隨著回歸二十年在逐漸消弭。好也不好。」

歐陽老師很忙,三天里飛了三座城市,全是工作。在回到香港的那天,他在朋友圈曬出了藍天海港,感嘆回家的親切感。因為忙,他只能在深夜十點半一條條用微信回復著記者的提問,語速和緩,像自己跟自己的對話。他說,這是他首次向媒體談起幾年前「流產」的「北京味道」計劃,有些感嘆,更多的是平和。

雙城生活對他——一個創作者來說,更多的是refresh。無論是自己的工作,還是外接的項目,都盡量保持警惕,警惕不做無謂地將就,儘可能完整地表達自己希望表達的。

編輯手記

有些事必須做 比如來北京

無論是事業、家庭生活還是對文化的再汲取,

陳一枬都不會錯過北京。

陳一枬

威漢環球夥伴機構創辦人,最早的中國廣告人

陳一枬女士的女兒,有長達十年的時間都與丈夫孩子生活在北京,因此陳女士在北京擁有自己的家,是內生情感與生活的驅動,勢在必行。逐漸的,她有了偏愛的shopping地點(竟然是日壇!「對的,我在那邊消費很多年了,他們都很知道我喜歡什麼。」),結交了一些在香港很少接觸的畫家、收藏家朋友們,在他們的指點與自我理解下也嘗試買一些收藏作品,各個藝術中心成了她向來京出差或小住的朋友推薦的「北京必游景點」(「798今不如昔了,有很多新銳藝術家聚集的遠郊村落很不錯。」陳一枬女士頗有些如數家珍的意思),要說還有什麼是她在北京不甚熟悉的,大概只有吃道一途了,「我對吃真不怎麼講究,安排哪裡就是哪裡咯。」來北京,不只是「來到」那麼簡單陳一枬女士的普通話很流暢,雖免不了些口音,但許多略顯冷僻的辭彙亦能做到信手拈來,要知道,1992年第一次來到北京的她,還只能選擇用英文來做演講。

「我就在想啊,我一個中國人幹嘛要用英文,」初次北上,陳女士的國語還不甚靈光,「雖然配了同傳翻譯,那場演講的效果也很好,但我就是耿耿於懷,決定學好普通話。」她聘請了語言老師一對一教學,尤其每每要用普通話發言做報告的頭一晚,都得拉著老師反覆練習講稿,「到後來,老師都半真半假地嗔怪我,『幹嘛要這麼慎重,花一整晚?』」

因此無論是事業重心的北移,還是生活重心更多的停留,陳一枬女士對北京遠不只「來到」那麼簡單,還有了解、發掘、適應以及改造。這個過程是相互的,發生在城市與個人之間,不容替代、不容捷徑,需要放下些固有觀念,去尋求身份上更多的認同。

「我在身份上是極有認同感的。香港是個文化沙漠,同時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很淺,所以北京是個極好的充電點,除了旅遊景點外,每個周末都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好玩地方,博物館啦公園啦畫廊啦,我沒法每周都去故宮玩,但可以每周都看到不同的展覽。」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的交融,是北京這座城市顯著的特點,「很難會枯燥吧。」陳一枬說。

中國企業的3.0時代,我希望同在

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廣告人,入行近四十年,陳一枬女士話語間還是「等我未來退休了」——她沒有開啟含飴弄孫模式,仍在行業最前線關注動態,永遠精力充沛,永遠思緒豐盈——「我剛剛看了馬雲在美國演講的videos,對他提到的幾個觀點十分認同……」

「內地的廣告業是騰飛的,這毋庸置疑,」回歸專業身份,陳女士腔調里更多了些篤定,「從國際4A公司壟斷,到現如今大大小小的本土廣告公司的繁榮,中國企業、品牌越來越接受營銷,也越來越尊重專業。」

早在2005年,剛剛離開GREY中國香港區CEO職位的陳一枬,決定挑戰一個不同於國際公司高管的新角色,為中國廣告傳播業帶來一些改變,「當時我和團隊就認定,下一個20年,中國的廣告傳播業將迎來本質性的改變,遊戲規則將會重寫。我們立志成為中國廣告傳播業遊戲規則的書寫人。」

「威漢」的成立和堅持至今一直在做的,就是提供專業:為國際品牌本土化、本土企業國際化提供最專業的戰略布局。更官方的說法是:一家集國際化品牌傳播經驗與本土化市場洞察和本地經驗為一體的新型態的整合營銷傳播集團。

「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客戶還是以國際品牌為主,本土品牌要麼固守城池,沒有走到國際視野的想法和準備,要麼是在傳播這一塊沒有足夠重視。」陳一枬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解析為三個階段:made in China是1.0時期,國際口碑有所保留,大多和人口密集的輕工製造業掛鉤;2.0時代的典型是聯想收購IBM,同類型以資本為開拓入主國際品牌的案例還有很多;最新的玩法是「產能機制」,也就是目前的3.0階段,一部分做產業一部分做融資,「威漢」的客戶海航就是極好的標杆,「商業地產、航空物流以及新媒體集團多元化發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香港有成熟豐富的國際資源網路,內地的資本與國力日趨強大,我們希望做一個中國人自己的跨國multinational的4A公司,市場變化很大,互聯網也在顛覆行為模式,我們需要掌握科技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Q=《LifeStyle》 A=陳一枬

Q:您在北京最常去的飯館兒?和最常使用的APP?

A:吃真的沒什麼講究,我個人不好吃。APP嘛,一定是微信,我的工作生活全通過微信,沒了微信我都不知道要怎麼辦!

Q:為什麼到現在您仍如此有衝勁?

A:在某個階段,你錯過這個機會就晚了。真的,我不想錯過。

斫琴古老手工藝的現代傳承

從展品看多彩香港

中國的古琴單是琴器本身已涉及多門學問,制琴者需要綜合各方學問才能成就一張良琴,這就是造琴工藝。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成就展上,香港的斫琴人為我們展示了香港在古老手工藝方面的堅持和傳承。

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成就展上有一段視頻展品,記錄了香港的古琴製作工藝,雅稱「斫琴」,這是一門流傳了三千多年的中華文化遺產。香港斫琴人蔡昌壽跟我們說:「1958年我跟徐文鏡先生學造琴,因為古琴是文人樂器,所以我非常喜歡。」1993年起蔡昌壽開設「斫琴研究班」,將傳自徐文鏡的斫琴技藝授予香港琴人,恢復並且延續琴人自製琴器、斫琴自彈的傳統。

斫琴教學作坊

「斫琴研究班」是香港現在唯一的斫琴教學作坊,與他的老師徐文鏡一樣,蔡昌壽的教授方法也是口授加示範。由原木塑成良琴,所有工序由開料、刨琴面、挖共鳴箱,以至打磨、上漆、張弦,從頭到尾都要自己一手包辦,這是蔡昌壽傳授琴藝的一大特色。香港琴人蘇思棣跟我們講:「如果能多給予公眾機會接觸古琴,自然會提升他們對這門藝術的興趣。」由純樂器製作而成立學術組織,由一群彈琴人自發鑽研斫琴學問並向大眾公開推廣,這種傳承方式在香港是獨一無二的。

如同斫琴,在此次的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成就展上,每一件展品、每一張圖片、每一段視頻都有一個關於香港的故事。

F11攝影博物館,跑馬地的文化藝術中心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成就展現場

在香港的跑馬地毓秀街11號有一幢建於1930年的三層建築物,被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建築左面由地下到頂部就像是一幅畫,帶有早期裝飾藝術「Art Deco」特色,包括頂部的太陽圖案及露台的戰形圖案,這些都是那個時期的建築特色。門框的圖案一級一級向上,梯級一樣,可見當時建築師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在每個細節上也一絲不苟,在現今社會可以看到這些特色的機會已不多。2012年前任業主割愛,在跑馬地長大的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在這裡用來擺放攝影展覽。他說在參與F11這棟建築物的保育及活化過程中,學到很多以前不熟悉的活化保育知識,也了解到保育歷史建築是很有意義的事。每一棟建築物在社區里都有它的故事,它本身就是歷史,而它也見證和記錄了香港的巨大變化。

「紫金盔甲」,香港電影對「英雄」的新定義

此次在國博展出的這件「紫金盔甲」是來自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收藏品,該件盔甲是香港功夫影視男演員甄子丹在2008年電影《江山美人》中飾演的雪虎將軍所穿的戰甲。片中四位主角陳慧琳、黎明、甄子丹及郭曉冬所穿的盔甲全部是由人手一針一線縫製而成,異常精美,頗具收藏價值。這雖然是部與愛情相關的電影,但它重新定義了「英雄」的形象,包括性別、犧牲與勇氣等,講述了戰國公主燕飛矢志復仇,接受慕容雪虎將軍傳授武功及嚴厲的軍事訓練,後險遇奸人追殺並被隱士段蘭泉搭救,隨後兩人遁入山林成神仙眷侶,公主平亂後寧舍江山王位追求愛情的浪漫故事。

奧運馬術比賽海報,香港協辦奧運的見證

看到這張海報,不禁讓人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激動時刻。開幕當晚,香港運動員黃金寶擔任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香港在這屆奧運會中共有34位運動員取得參賽資格,參加11個比賽項目,包括游泳、田徑、羽毛球、單車、馬術、劍擊、划艇、滑浪風帆、射擊、乒乓球以及鐵人三項。香港在北京奧運會上還扮演東道主的角色,協辦奧運馬術比賽,展品海報正是當時香港運動員的優秀表現。香港在此屆奧運會上,游泳隊創造了五項香港紀錄;香港馬術運動員首次參加奧運,成功晉身第三圈的賽事;兩位風帆運動員的總成績排在前十名內;而乒乓球運動員在男女子單打比賽中也晉身八強。

香港馬術比賽海報

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成就展展覽通過生動的圖片、展品,並配合模型、多媒體製作和互動裝置,展示了香港多姿多彩的城市面貌和最新發展,還有未來的發展藍圖。展覽分為10個單元,共展出200多張圖片,40餘(件)套展品,記錄了香港回歸以來,在經濟、交通、文化產業、環保、醫療、慈善等方面,和祖國一同攜手促成的歷史性事件。

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層南 一展廳

時間:2017年6月27日至7月16日,展覽面向公眾開放,每周一閉館

統籌/胡文穎

撰文/胡文穎 徐浩崡 康健

設計/李睿

新媒體責編/竹子

GIF/162K

只分享新鮮的指南

帶你發掘城中最美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品購物指南 的精彩文章:

紅星美凱龍凱撒至尊正式開業,消費升級推動家居國際化
12星座下周運勢,真是,笑不出來
拿了金爵影帝的黃渤,當晚他是咋慶祝的?
今年穿鞋流行把後腳跟露出來?
《權利的遊戲》回歸,這簡直就是在拍歐洲中世紀飲食史啊!

TAG:精品購物指南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十年代香港製衣廠 九十年代北移珠江三角洲
香港三天過大年
香港「四美」與香港「四大天王」 八九十年代最最經典的回憶!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位香港偷渡者的悔與淚
香港第十二屆青少年藝術節
她是五六十年代香港著名歌手,七十年代的山水畫大家!
2000年香港最賣座十部電影,卧虎藏龍第九,四大天王僅一人未上榜
大年初二香港車公廟燒香祈福人山人海
香港和大陸演藝圈有別,王祖藍一語道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上海,香港,天津 為什麼是100年前中國的北上廣
大陸第一家,陪伴香港人27年的豬扒飯終於開來北京了!
出道十年紅遍香港內地 連續四屆躋身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四天三夜香港窮游
盤點2017年逝世的香港電影人,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就佔了三位
5位八九十年代香港最帥男星,郭富城上榜,最後一位至今未生小孩
記憶:八十年代的香港,滿街都是汽車
這個春季,在香港迎接新年
防城港,中國第二個「香港」!
129年從香江到長江,百年香港置地再遇武漢
歷史罕見老照片:六七十年前的香港,民國味兒十足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