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些城市機遇來了?發改委再度放話

哪些城市機遇來了?發改委再度放話

《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正式出版

這是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第二份城鎮化年度發展報告

哪些城市機遇來了?趕快看看有你家鄉嗎?

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的5項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就《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方面有5項工作:

一是編製實施城市群規劃,全面完成全國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今年要編製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海峽西岸、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5個跨省區城市群規劃,指導地方開展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製。

二是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

三是規劃布局中心城市,開展國家中心城市研究。

四是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增設一批中小城市,研究出台《市轄區設置標準》,繼續推進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

五是推進特大鎮擴權賦能,推動公共服務從按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轉變,允許特大鎮按照相同人口規模的城市市政設施、公共服務標準建設發展。

這5項工作,就是當前國家層面給予地方層面最大的紅利之所在。其中第三項,是含金量最高的,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

誰會成為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規劃布局中心城市,開展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這句話非常簡單,但蘊藏著巨大的信息量和最激動人心的城市發展機會。

GIF/368K

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去年5月和12月,成都、武漢、鄭州也分別入選。

就是說目前已經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有8個,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有媒體爆料,國家中心城市是12個的可能性比較大。即除了北京和上海兩個全球城市,還有10個國家中心城市。 如果最終真確定是12個的話,那便還有4個名額。而目前正在積極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的,至少還有瀋陽、南京、西安、長沙、杭州、青島、寧波、廈門等城市。

城市群發展格局顯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還表示,今年要編製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海峽西岸、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5個跨省區城市群規劃,指導地方開展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製。

截至2017年3月底,我國已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城市群共12個國家級城市群。

截至2017年3月底,國務院共批覆了6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別是: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

「以城市群為核心的空間發展格局正日益形成。」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候任理事長肖金成認為,在城市群日益崛起的背景下,對城市群的定義和界定是一項複雜工作。城市群應由相當數量的城市組成,還要以一個以上的大都市作為核心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同時,城市之間須有緊密的內在聯繫。

在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寧越敏看來,城市群必然是建立在都市區基礎之上,具有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不低於1000萬的人口規模,各個城市沿著交通走廊分布,同時城市之間具有密切的經濟聯繫等。

從燈光圖看國家級城市群實力

從這份全國夜晚燈光圖中不難看出,燈光亮度基本符合「黑河-騰衝」的胡煥庸線分布。胡煥庸線以東,以43%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93%的人口和95%的GDP。

這份圖上,最閃亮的兩部分區域分別是珠三角和長三角,這也是中國目前最為成熟的兩大城市群,而作為傳統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除了北京、天津之外,其他都呈散點排列,至於新晉的中原等城市群,規模上還不明顯。

珠三角:城市化率全國領先

先來看珠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燈光幾乎融為一體,從廣州到深圳再到香港澳門,城市的地理邊界基本消失。

雖然在面積和人口規模上,珠三角不如長三角與京津冀,但在城市化率上卻是遙遙領先。2014年,珠三角城市化率達到84.12%,成為全國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而長三角是67.5%,而京津冀剛剛達到60%。

傳統意義上的珠三角城市群只是相對於廣州深圳等九市而言,最近發改委提出珠三角灣區的規劃,將香港、澳門納入珠三角城市群。如果能打破行政阻礙,珠三角將以香港、廣州、深圳等三大超級城市為核心,躋身世界城市群之林。

長三角:經濟實力全國最強

傳統意義上的長三角城市群,只包括上海和浙江、江蘇等16個核心城市,從燈光圖上看,這些城市幾乎連成一體,上海與蘇州的關係最為緊密。

2016年最新的規劃將合肥等10個城市擴容進來,長三角擴大到26市。但從燈光圖上可以明顯看出,剛剛被擴容進長三角的合肥,並不在覆蓋範圍之內。

不過,除去新近加入的合肥等城市,長三角的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以2014年數據為例,長三角16個核心區城市整體GDP達到了10.6萬億元,貢獻了全國15%的GDP,而當年珠三角和京津冀分別為7.8萬億和6.6萬億。

京津冀:發展梯度落差大

京津冀雖然覆蓋範圍大過珠三角,但與珠三角相比,除了北京、天津兩大超級城市在燈光圖上有連接之外,河北的大多數城市都以散點形式分布在周邊。

其實,北京、天津與河北這三大區域,在發展話語權上有些失衡。北京集聚全國資源於一體,天津承接了一系列國家戰略項目和工程。然而,地域更為廣闊的河北,卻飽受落後產能之困,服務於北京,卻不能獲得更多實質上的回饋。

長江中游:最不像城市群的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個新概念,顧名思義,就是地處長江中游的城市群,由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構成。

顯然,這三大區域,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產業協調性,都不處於同一層次。從燈光圖上看的最為明顯,這三大區域完全沒有連在一起。武漢城市圈燈光亮度最高、長沙區域次之,南昌區域再次之,這也是經濟實力的寫照。這三個區域,目前都還只能各自發展,難以形成類似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體量與層級。

成渝城市群:雙雄爭霸,如何共贏?

從城市燈光圖上看,成渝城市群只有成都、重慶兩大超級城市,其他都呈散點分布,中間地帶尚未發展起來。

不過,相比於有點無線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之間人文相近、資源稟賦相通、市場與產業的關聯性與互補性較強,本來就有良好的一體化基礎。

在國家定位上,兩地也是有意錯開。雖然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但不同之處是,成都著眼於西部,定位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而重慶則重在長江中上游,定位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航運中心。」

定位不同,按說應該能夠錯位發展、協調互補。不過,過去幾年來,兩地在自貿區之爭、IT產業之爭、迪士尼西部項目之爭上如火如荼,互不相讓。

中原城市群:鄭州成唯一核心

作為最年輕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說到底就是以鄭州為核心的城市群,雖然號稱覆蓋五省30個地市,但核心區基本都在河南省內,外圍區域只有山西晉城與安徽亳州納入其中。

從燈光圖上看,鄭州與山西晉城和安徽亳州聯繫並不緊密,不過與省內的開封、洛陽等區域正在連為一體,實際輻射力還只是在一省之地。

最近兩年,規划上給予鄭州的肯定連接不斷。先是獲批國家級交通樞紐,接著再與武漢共同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再加上中原城市群的正式公布,鄭州作為中部龍頭的位置由此被確立。

哈長城市群:東三省經濟之困

哈長城市群雖然位列國家級戰略,但從燈光圖上看,哈爾濱與長春呈現的仍舊是各自發展的模式。兩地的燈光亮度還不如以瀋陽為核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

不過,東三省面臨的真正問題,還不是有沒有城市群,而是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人口持續外流,發展前景堪憂。到201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GDP增速分別為3.0%、6.5%、5.7%,與2010年相比下降了11.2、7.3、7.0個百分點。

人口形勢更加嚴峻,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東北三省人口凈流入為36萬,十年後的「六普」則顯示,東北人口凈流出200萬人。

大家都在看

(來源:央視財經)

主編 | 徐冬兒 編輯 | 陶然(實習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聊政事兒 的精彩文章:

這次,我們坐火車去!

TAG:聊政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發改委發文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那未來會對大型城市有何影響?
沙發改造,讓你的家更溫馨
小姐姐們到理髮店把長發改變了一番,感覺氣質就是不一樣!
岳雲鵬故意撒謊製造天價面事件?發改委介入調查並回應情況不屬實
國家發改委談今年促進消費有何政策禮包?
發改委:探索取消都市圈內固定電話長途費
發改委再次向三星施壓:內存必須降價
悄然興起的新年俗,煥發改革開放的別樣魅力
發改委更新城鎮化建設任務,城市越小落戶限制越寬鬆
國家發改委官員披露混改細節 重點領域混改鼓勵社會資本進入
發改委:養老服務將成下一步消費升級重點
「一億城市人口」目標還在,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區調研實現措施
強制轉發改名,帶不來任何認同
發改委回應五一休4天:順應社情民意
利物浦對陣狼隊可能做出的首發改變
一段傳奇歷史:東北一場沒有硝煙戰爭突發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玩家名字違規,系統發改名卡「頭鐵」不改被封,網友:封的好!
為了理想和信念,51名發改人去了革命聖地井岡山
發改委等十部門發布汽車家電等消費政策大禮包
發改委再次施壓三星:內存必須降價、優先供給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