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明高達7億兩存量白銀,老百姓為何還要賣兒賣女湊銀子繳稅

晚明高達7億兩存量白銀,老百姓為何還要賣兒賣女湊銀子繳稅

當晚明成為白銀帝國之後,當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在全國施行後。雖然,對財政收入很好。但因為各種皇親國戚、太監、官員、官商、吏役的存在,張居正人生的最後歲月開始,各種問題就又再次湧現。白銀反而在市面上不充裕了,這很奇怪,因為,按照估算,晚明時期的中國大約有7億兩的存量。

白銀短缺的一個很大原因就在:白銀被少數人擁有,而且這些人對其中一大部分白銀進行了窖藏。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許多農村地區的老人,還經常把錢放於罐中埋於地下。

銀窖

皇族、官僚、富商們窖藏大量白銀使得市面上流通的白銀並不多。然而,繳稅需要白銀。所以,沒到繳稅的時候,百姓們賣兒賣女、賣田賣地去湊白銀。都無法繳稅。因此,大量百姓逃戶,土地荒蕪,村莊敗落。早在萬曆朝,這種情況就已出現。自1551年到1600年徽州的地價跌幅達40%,請注意,這是在土地市場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出現的現象。

與此同時,各類關於白銀的民事、刑事案件層出不窮。例如,萬曆年間浙江的張應俞編纂的《杜騙新書》90%記載的都是白銀交易以及欺詐案例。天啟、崇禎年間的河北王肯堂縣令也統計了他任知縣時審理的304件案例,涉及貨幣、財產的就有165件,其中涉銀案件就有89件,佔全部案件的29%;涉銅錢案件為40件,佔全部案件的13%。北方銅錢的使用比南方要廣泛,因此,北方銀銅比例大約是1:2;同期的南方地區,則在 1:3~1:4。

白銀帝國給普通百姓帶來的是無盡苦難。之前是官僚壓迫,而白銀帝國時期則是官商共同壓迫百姓。白銀在破壞了舊的等級觀念的同時,又催生了新的等級觀念。一些儒家理念中的正面思想,如「愛國」被效忠家族利益所代替。再如,信奉儒家思想的官員往往非常重視的所謂「名節」,也就值個十兩銀子。

在當時,商人中有文化的人可以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沒有文化的則可以通過捐錢成為官員。例如,正統年間的江蘇淮安人徐頤、常熟魏姓商人,二人花巨資買了中書舍人的官職,其後魏姓商人還當上了主事。當時,北京有一句口頭禪叫「金中書,銀主事」。到了1451年,明政府正式允許賣官鬻爵之後,大富大商可以買大官,一般商人和地主通過捐錢也可以成為「義民」,好處就是可以頭戴紗帽、免除勞役。

僅從咸化十年到弘治元年(1487年),長洲一個縣就有差不多三百人花錢買「義民」的頭銜,每人40兩銀。這一個縣,僅賣「義民」名號的錢就達到了1.2萬兩。然而,「義民」們不會做賠本買賣,因為可以免除勞役,這些人變著法兒地將不相干的人收攏在自己的家園內,形成了一大群不用繳稅的人。可以說,明政府在一方面增加了財政收入,卻在另一方面導致了長期稅收收入流失,並越來越對治理下的臣民失去控制。

商人買官、買義民稱號,其主要不是為了免除勞役,而是使自己的生意更有保障。到了後期隨著高利貸經濟的發展,官商的關係又有了新的變化,商人向官員放貸,從而緊緊地將官員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例如翰林院修纂沈懋學,為了應付官場越來越奢侈的消費之風,怕被別人看不起,也向高利貸商人借了三四千兩銀子,最終給後世子孫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債務。

同時,奢靡之風也在晚明蔓延。到了嘉靖末年,隨著奢靡之風浸染已久,不僅僅是王公大臣、巨富大賈鬥富、炫富的事情多如牛毛。就是尋常百姓家也是極為鋪張浪費,當然如果你是真的有錢了那也好,但問題是,你沒有錢仍然要顯得有錢。在這種,比奢的風氣下,人心能不變嗎?道德能不滑坡嗎?就以百姓說,有的家庭,雖然小,也有人竟將居室縮小而將客廳擴大。那時,「三間客廳,費千金者,金碧輝煌,高聳過倍」者頗多。

舊時代的各種等級觀念,幾乎完全被打破。舊的等級觀念被打破,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舊的秩序、舊的道德被打破之後,新的秩序、新的道德根本沒有來得及形成,人們的秩序和道德只有一個字——錢。那麼,這個問題就大了。

例如,富人們開始打破等級觀念不算什麼,畢竟屬於少數。問題是,就是尋常百姓家也開始打破了等級觀念,而這等級觀念的背後隱藏著則是社會秩序,秩序存在穩定即在。百姓家門的房檐也開始雕刻只有官府才能雕刻的各種圖樣、擺放獅子等物件、修建花園等。

到了萬曆年間,更是過分,就是再窮,僅有一間房子的居住者,都要有金漆桌椅、名畫古爐、花瓶茶具。吃得要好,穿得要好。人們的道德理念大範圍滑坡,以各種奢侈個性為容,從皇家到百姓,鬥富現象極為嚴重。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說: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這種少數人及其大量的幫閑所帶動的繁榮,卻是畸形的。最終,在大型自然災害面前弱不禁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中日首戰,確保900年和平,日本全面中國化
我為陳勝楊幺張獻忠李自成石達開辯,10問否定農民起義
民族英雄鄧廷楨之子、陝西巡撫鄧爾恆竟在赴任途中被殺,陰謀?
周總理因江青殘疾,蔣介石大怒派飛機送他到蘇聯治療
為嫁妝聘禮,明朝人溺殺「多餘」子女風竟達200年

TAG:坐古談今 |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太后一頓飯要吃100多道菜,花的銀子比普通老百姓一年都多
伊朗每年靠賣石油能賺數千億,為啥老百姓卻還掙扎在貧困線上?
慈禧有一愛好,老百姓為此只需花費十兩銀子,慈禧卻要二十萬兩
清朝時期朝廷賣官明碼標價,買個官要花多少錢?老百姓就別想了
在兩千多年前有一位大王,老百姓家生孩子都會請乳母再送糧食酒肉
晚清老照片:老百姓生活到底有多慘?成年男人靠賣力氣,兒童以拾糞雜耍賺錢
嫁入豪門12年,老公包小三不得不離婚,搶便宜貨暈倒,「億萬富婆」變成老百姓
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老百姓上廁所用錢擦,一百萬億不夠買個麵包
古代富家子弟去一次青樓喝花支酒,大概需要多少錢?老百姓傷不起
瘋狂的民國金圓券:60億隻能買幾十粒大米,老百姓拿鈔票上廁所
毛病多還費油的4款國產車,有錢也養不起,一款還是老百姓最愛!
台灣老百姓吃的盒飯,15到20元不等,這樣的盒飯在咱這估計都沒人敢賣
少女20歲被凌遲3650刀,一生都沒吱,讓老百姓無不淚奔
老百姓不懂車沒關係,買車就選這5台,開幾年不賠錢,還倍兒有面子
明朝的房價是多少? 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嗎
黃毅清曝崔永元收八千萬黑錢坑老百姓數百億,本尊發文這樣回應
4億多老百姓被房子「綁架」,透支了後半生,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又一保健品巨頭沒落,一年賺老百姓44.9億,如今比史玉柱還慘
這東西8塊錢一斤,長得又丑又難看,老百姓都搶著買!
這種鞋子我軍穿了50年,有很多老百姓也穿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