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錦鱗:關於演員與角色的矛盾

羅錦鱗:關於演員與角色的矛盾

戲劇中的人物,在專業稱呼中也稱為「角色」,演員創造人物形象,也稱「創造角色」。

因此,演員和角色之間必然出現矛盾。演員是扮演角色,不等於角色。角色是演員藝術創造的成品。最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不能劃等號。這就出現了「演員與角色之間的矛盾問題」。演員與角色之間的矛盾問題,在世界戲劇界爭論和研究了不下二百多年的歷史。由此產生了兩大表演流派之爭。即「體驗派表演」和「表現派表演」兩大體系。在我學習戲劇的時期,主要學習俄羅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當時對「表現派表演」視為禁區,似乎一提「表現派」就是虛假表演,被加以排斥。

經過幾十年的教學和藝術實踐,我體會兩大體系中都存在我們所需要的表演技巧和方法,需要我們研究和學習的。其實,在斯氏創作和研究的後期,他創造的"形體動作分析法"就是他重大的發展與拓寬。並提出了「心理外化」的科學論斷。重點是要將演員心理體驗的東西,通過形體動作,讓觀眾看到和聽到。在表現派表演中就專門對此有過探討和研究。過去我們對斯氏體系有誤讀。認為他只強調「體驗」。所謂「心理技巧」。其實,他主張演員創造人物「要從自我出發,達到角色」,有一段時間,表演上只強調前者,而對後者,如何達到,研究缺失。後來,發現他的「形體動作分析法」法才算加以糾正。

我的體會是:體驗加表現才是最好的表演。所以我戲稱是「體現派表演」,既體驗又表現。其實我們中國戲曲藝術的表演中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動於衷,形於外」「形神兼備」……在舞台上,演員必須把自己體驗到的人物的思想、心理、情感,性格,人物的一切,通過表演,形體動作,台詞語言傳達給觀眾。所以演員是通過自己的體驗,按照人物(角色)去創造,並表演給觀眾看。

斯氏曾稱演員和角色創造,在創造過程中,存在兩個自我。第一自我(演員自身),第二自我(角色)。二者是辯證關係,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演員創造的是角色,第一自我始終在指導和監督第二自我。演員忘記是在演戲——所謂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瞬間」的。否則下邊要走什麼調度,要說什麼台詞,第一自我是在起作用的。有人會說,演員在舞台上不能「演」,要「生活」,看似有道理的。但實際創作中,第一自我始終在起作用。另外,實際生活,不等於「舞台生活」。實際生活是真實即時發生的,而舞台生活是戲劇人創作的,不是現實生活,比現實生活更典型,更藝術化,帶有虛構性。所以中國表演中講究「以假當真,假戲真做」。演員和角色合而為一是不可能的,那演壞人怎麼辦?但演員創造要做到「裝龍像龍,裝虎像虎」。

所以,演員和角色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是絕對的,演員接近角色,創造角色,達到角色,既體驗,又要表現,叫體現。

作者:羅錦鱗,1937年生於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導,當代著名導演藝術家,導演過多部古希臘戲劇作品,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是1986年《俄狄浦斯王》的公演,最具有開創意義的是以中國傳統戲曲改編和搬演古希臘悲劇,如河北梆子戲《美狄亞》(1989)、《忒拜城》(2002)、評劇《城邦恩仇》(2014),多次帶執導的戲劇作品赴希臘、法國等國參加各種國際戲劇節的演出和研討會,享有很高國際聲譽。

GIF/125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ijuchuanmei 的精彩文章:

TAG:xijuchuanmei |

您可能感興趣

丹尼特的《心靈的演化》:語詞在文化演化中的角色
袁文康:在角色中穿梭互換
鄭羅茜演繹民國悲劇女性角色 演技突破都市白領麗人的藩籬
龍珠英雄:被黑色龍珠腐蝕的角色,凡是黑化角色都比原角色帥!
不斷嘗試各種類型的角色;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導演俞飛鴻
孫紅雷:角色和本人分離,才能稱之為演員!
聖鬥士:黃金魂監督訪談,關於12黃金的塑造和角色定位!
從死黨角色到主角,淺談伊達康關於《死黨角色》的劇情安排
黑曜石:歷經風雨的角色扮演靈魂之柱
美國和伊朗的博弈中,俄羅斯會扮演什麼角色
巨頭與角色球員的差距,杜蘭特一戰或讓火箭明白今夏的任務
聊聊角色化、社交關係、和做產品
盤點:實力派演員陳喬恩在影視劇給觀眾呈現的角色
網劇衛斯理之無名發,楊蓉劇中角色尷尬 網友:演技精湛
香港演員梁家輝,專註於完美詮釋角色的頂級演員!
關於「李承中」的角色設想
抖森聊「洛基」這個角色,演員本人最想扮演的角色是星爵
另類角色扮演
看看安東尼與杜蘭特互懟時,扮演「老大」角色的都是誰
耳朵按摩 店員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