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升級你自己(二):檢視你的隱秘信念

升級你自己(二):檢視你的隱秘信念

搬到這裡,是想有一個更為純粹、私人的空間,存放我一路走來的點滴。

同時,也是坦誠我自己,給每一個願意走近的你。

——冉公子

最近我和一群追求進步的小夥伴們組成了一個互助小組。在這個組裡,每個人都會承諾一件最近要養成的習慣,然後每天打卡,互相督促。間或,我也會回答一些夥伴們提出的問題。

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那個內心的渴望和終身的事業,很迷茫,求指點!」

電腦這邊的我,忍不住輕輕微笑了起來。這不就是五年前我反覆問自己的那個問題么?

親愛的朋友,這個問題,真的只有你自己去尋找答案呢。

但是,關於夢想、渴望和目標,有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我想跟你聊一聊。

1

你相信什麼

當那位小夥伴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認為,類似智商、邏輯能力、對數字的敏感度、方向感、體能、個性……等等這些東西,是天生決定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不斷提升的呢?」

親愛的讀者,你又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

別急著給出答案,先來做一下接下來的這個小測試。題目可能有些讓你感覺重複,但請你忍耐,並儘可能誠實的回答。

對以下說法,1分表示強烈反對,6分表示強烈贊同。請在1-6分之間作出你的選擇——

1、你的智商有多高是固定的,真沒什麼方法改變。

2、你的智力是不能改變太多的特質。

3、說實話,你改變不了自己的聰明度。

Ok,現在,請算出你的總分。

如果你的得分在10分或者10分以上,那麼你就是一個關於智力的「實體論」者。你相信聰明程度是天生的,遺傳的,或者是在幼年時期發育形成的,而成年以後,就差不多不變了。

如果你的得分在9分或者9分以下,那麼你就是一個關於智力的「漸進論」者。你相信聰明程度可以通過時間從經驗和學習中得到提升,是可塑的,人在任何人生時期都可以變得更聰明。

你是漸進論者嗎?太棒了!不過,你真的那麼確定嗎?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做了一系列實驗,專門研究這種不同的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結果發現:

那些認為自身特質(比如聰明度)是固定的人,也就是「實體論」者,他們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肯定。他們總想證明自己聰明,或者至少確認自己不笨。

仔細想想也有道理:如果「聰明」的總量是一定的,那「現在擁有很多」就特別重要——因為不能獲得更多。為了良好的自我感覺,為了獲得成功,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需要抓住一切機會向自己、也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聰明。

所以,在選擇目標的時候,通常實體論者會避免太過於挑戰的目標,而傾向於相對安全的選項。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大家也許會認為我是一個漸進論者,從我文章的標題和內容就可以看出來——《升級你自己》,人是可以不斷升級的嘛~

是的,我的確這麼認為,至少我的意識上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反思我的成長過程,我曾經是一個多麼不自知的實體論者啊——

我從小就是「學霸」、屬於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幾乎任何考試都是第一名。所有人都誇我聰明,於是我漸漸不能接受自己有任何的失敗,以致於拒絕了很多其實值得一試的挑戰和機會——只因為我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我不喜歡別人誇我努力——如果你需要在一件事上特別努力,豈不是說明你不夠聰明?

所以你看,即使我那時也相信「努力使人進步」,但在潛意識的「實體論」影響下,我放棄了多少進步的機會。

順便說一句,我們現在常常說誇孩子不能誇「聰明」,而要誇「努力」,也是基於這個原因的。

那麼,你呢?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迴避挑戰,固守那些容易達到的目標?你是否認定自己有一些做不好的事情和無法獲得的能力?如果這個單子很長的話,那即使你聲稱自己是一個漸進論者,恐怕你實際上還是相信了「實體論」。

好在,和「聰明程度」這個特質一樣,你是實體論者還是漸進論者,這個信念本身也是可以改變的。所以,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的調整自己,刻意嘗試一些自己並不熟悉和擅長的事情,接受自己其實並不完美,允許自己出錯,因為——

當你把太多注意力放在「證明自己」上,就會犧牲了更多本可能更豐富的生命體驗。

而一個真正的「漸進論者」會把挑戰看做是獲取新技能的機會,而犯錯誤也不代表自己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幫助自己學習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你相信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

你相信智力、個性、體能……是固定的,那你可能就如此而已了。

你相信這些特質可以通過鍛煉得到增強,那你真的就會越來越強。

2

如何找到夢想?

那麼,還是回到開篇時提出的問題:到底什麼才是「那個內心的渴望和終身的事業」呢?

答案真的因人而異。

相信漸進論,並不是否認天賦差異的存在。事實上,我一直認為:如果在你真正感興趣和更有天賦的領域去深入研究,刻意訓練,一定會進步更快,你也會更享受這個過程。(參見我的舊文《親愛的,你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只是,有時候我們會弄不清,到底是因為喜歡才擅長,還是因為擅長而喜歡

其實,這兩者都是對的。如果你真喜歡,而且你相信漸進論,那麼只要你持續的努力,一定會變得擅長。

而隨著你越來越擅長,那種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又會讓你更加的喜歡。

而最怕的,是固守實體論,過於在乎「目前做的這件事有沒有讓我顯得很不錯」。

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你真的很難找到那個「內心的渴望」。因為你所謂的渴望,不過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尋找夢想,這條路一定會特別坎坷。因為你的潛意識裡會認為「失敗說明我在這方面沒有天賦」,所以你只好不斷尋找另一個能證明自己的領域。

所以,如果你暫時還找不到自己的那個「終身事業」,就盡情的去挑戰、嘗試、感受吧。最重要的是:別在遇到困難時輕易的退縮

因為,困難正是我們get新技能的最好機會。不是嗎?

冉公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催眠治療師,企業高管及個人成長教練。

曾經鮮衣怒馬,如今洗盡鉛華。

有緣的你,歡迎一起聊聊——生存,生活,和生命。

喜歡就讚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冉公子 的精彩文章:

升級你自己(一):如何戰勝「三分鐘熱度」

TAG:冉公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徵信查詢,實時檢視自我
「檢視界」你了解乙肝嗎?
翻出真實醜陋的自己 小心翼翼地檢視陳舊的傷
如何檢視你的成長和修行
「檢視界」關於采血,您想知道的事
下屬心目中的四種「毒型上司」,請各位自我檢視一下!
「檢視界」孕媽媽,你們唐篩了嗎?
運用檢視閱讀的方法讀《干法》這本書
檢視問題貴在認真
J【奪來的愛情】6個原則檢視妳的成熟度
洪都:對標檢視找差距 踐行主題教育總要求
中國商飛黨委推進巡視反饋問題和檢視問題整改工作
認真檢視問題 弘揚優良學風
父母每年都應該為孩子檢視的事
英國留遺產給孩子也得繳稅!民怨四起,政府已著手「檢視」遺產稅
「檢視界」尿常規報告,您看懂了嗎?
「檢視界」獻血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潛意識:重新檢視佛洛伊德
尷尬了!FBI確認一些炸彈包裹經美國郵政發送 正檢視系統漏洞
蕭敬騰回傷心地!檢視自己是否冷漠 結果翻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