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間故事:十斤錢塘

民間故事:十斤錢塘

清朝年間,一天,一行官船旌旗招展,一路南下,傍晚時分來到嘉興府境內的江南古鎮石門鎮。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此次下江南的目的有二:一是近年來錢塘江兩岸多處塌方,造成水災,淹沒良田,塗炭生靈。乾隆早有心將其修復,卻一直苦於沒有合適人選;二是順道再去鹽官陳閣老府第看看陳老夫人,以慰思念之苦。龍船停穩後,乾隆走出船艙,見天色已晚,下旨在石門過夜。

得知乾隆在石門過夜的音訊,鄰近的達官貴人備足了金銀珠寶,前來進獻給皇上。但是,就近的大小官員都來了,唯一不見石門縣令馮應柳。

乾隆不免有些生氣,心想:朕路過石門地界,照理說,本地的父母官該第一個前來覲見才是,可這個馮應柳連臉都沒露一下,是不是輕視朕哪?

馮應柳是石門縣小小的知縣,他哪敢輕視皇上!其實,他是手頭窘迫,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作見面禮,才遲遲沒有啟航的。

乾隆看過官員們送的厚禮以後,預備用膳,這時,只聽得侍從宦官大聲叫道:「石門縣令馮應柳前來覲見皇上,禮『十斤錢塘』。」

乾隆在後艙,聽了一愣:啥欠好送,卻送來「十斤甜糖」!這個馮知縣,看來是有點不把朕放在眼裡了。

馮應柳來到後艙,見到乾隆,便「撲通」一聲跪下,大聲道:「石門縣令馮應柳迎駕來遲,請皇上恕罪!」

乾隆朝底下一看,只見面前跪著的那自己,官服舊且不說,還打了幾個補丁。

乾隆咳嗽了一聲,問道:「馮知縣,你送朕的『十斤甜糖』是何希罕之物?滋味怎樣,朕倒要親口嘗嘗。」

馮應柳「咚」地朝船板上磕了一個響頭,回答道:「回皇上,剛才宦官說的是『十斤錢塘』,而不是『十斤甜糖』。」

乾隆聽了有些不悅:「『十斤錢塘』?錢塘江自古氣勢恢宏,潮水飛躍,一落千丈,豈能說成是『十斤錢塘』?真是荒誕!」

馮應柳嚇得氣色發白,語無倫次。

這時,宦官已將那個「十斤錢塘」放在乾隆面前。「十斤錢塘」約有三尺長,二尺高,用一塊紅綢蓋著。乾隆伸手掀起紅綢,一座用木材做成的錢塘江模型,正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他的面前。這模型中心是飛躍的潮水,兩頭是錯落有致的石岸,銅牆鐵壁。

乾隆觀後,快樂得連鬍子也翹了起來,大聲笑道:「馮知縣,你這個模型太好了!你給朕處理了一個大難題—修正海塘,處理水患,為民造福!」

馮應柳謝恩以後,乾隆讓眾官員退下,只留下紀曉嵐一人。乾隆圍著模型轉了好幾圈,才問紀曉嵐:「紀愛卿,你說這馮知縣為何將模型當作禮品送來?」

紀曉嵐回答道:「想來這馮知縣是個清官,因手頭窘迫,沒有金錢送皇上,才將模型當作禮品送來了吧!」

乾隆允許說道:「言之有理。那麼為何要將模型做成十斤重?」

「這個……這個……臣一時也說不上來。」沉默頃刻,乾隆若有所思道:「看來,這十斤的模型,假如是黃金所鑄,大約也夠修正錢塘江堤岸的經費了!」

經乾隆這麼一點,紀曉嵐敬服地點允許,道:「皇上聖明,馮知縣將模型做成十斤分量,藉機獻給皇上,大約恰是這個意思!看來,這個馮知縣不簡單呀!」

乾隆介面道:「朕正在物色一個能擔任修正錢塘江堤岸重擔的欽差,如若馮知縣真是那麼一個清官的話,他卻是合適人選,不過,朕仍是不定心。」

紀曉嵐回話道:「有恰當時機,皇上能夠試試他的智慧。」

「朕也有此意。」

紀曉嵐又說道:「皇上,明日是八月十八,八月十八是欣賞天下奇蹟海寧潮的最好日子,皇上何不趁此機會去欣賞一番,順路也罷去看看陳老夫人!」

乾隆說道:「好,明日讓馮知縣奉陪,一起前往觀潮。」

第二天一早,乾隆坐上八抬大轎,赴鹽官看潮。

鹽官在錢塘江的出口處,江邊建有一座占鰲塔,向來是觀潮聖地。走了兩個多時辰,一行人才抵達江邊。這時觀潮人已是摩肩接踵。鹽官縣令張大人率手下數十人,在占鰲塔下恭迎聖駕。

離潮水來還有半個時辰,張大人跪地奏道:「請皇上留下墨寶,日後刻碑建亭,以求持久留念。」

乾隆皇帝對杭嘉湖平原一向關心,他數次南巡,其意圖之一即是為了查驗杭嘉平原河道開挖狀況。這次南下,一路上看到江南水鄉河道縱橫,如棋盤布滿,甚是快樂。所以,當聽到張大人的奏請,心下已是容許,只是沒有開口說出,而是用手一捋短髭,點頭一笑。

侍從宦官察顏觀色,已知皇上答應,大聲喊道:「徽硯徽墨徽紙服侍!」

乾隆抬眼遠眺,見錢塘江水滔滔東去,與大海銜接處,天水相連,景色尤為壯麗。一下觸景生情,揮毫寫下「江天一」三個大字,嘴裡一個勁地念著「江天一覽、江天一覽」,可遲遲沒有落筆。

身邊圍著的大大家知道,皇上字卡嗓子了。

這可怎樣辦?江邊不計其數的鄉民眼睜睜瞅著呢,假如皇上寫不出這個「覽」字,這臉怎樣丟得起啊!可又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通知他「覽」字怎樣寫,那樣做不就等於說,皇上無能寫不出這個字嗎?

乾隆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但是,越是心急,這個字越是想不起來。就在這尷尬時間,近旁忽地走出一自己來,這自己不是他人,恰是馮應柳。只見他一撩官服下擺,跪下磕頭奏道:「臣—今—四—見—駕。」

乾隆一愣,心說好端端的見啥駕?隨後才茅塞頓開:「臣、今、四、見」四個字的組合,可不與繁體的「覽」字類似嗎?乾隆又念了一遍「江天一覽」,不露神色地寫下了那個「覽」字,隨後扶起了馮知縣。

經過這件事,乾隆心下拿定主意,修正海塘的重擔就交給馮知縣了。

回到石門鎮上,乾隆進了龍船,別的官員一概被擋在岸上,只宣馮應柳一人上船。

馮應柳來到後艙,行過大禮,見過乾隆。乾隆迎頭就問:「馮知縣,朕知道你字應四,號有實,幾時將字改成『今四』了?」

馮應柳眼球一轉,道:「『今四』即『應四』,是下官的奶名。」

「好一個奶名,你是怕朕寫不出那個『覽』字,成心這麼說的吧?」說著,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起來,道:「馮愛卿,朕回贈你一件禮品。」隨著乾隆手指的方向,馮應柳看見前面桌子上一尊用紅綢蓋著的物件。乾隆道:「馮愛卿,翻開看看吧!」

馮應柳翻開一看,驚得呆若木雞。這是一座用黃金澆濤而成的模型,其狀與馮應柳送給乾隆的模型如出一轍,只是體積小了不少罷了!

黃金鑄成的模型金光閃閃,耀人雙眼。

馮應柳傻了一般,手足無措。

這時,聽見乾隆輕聲說道:「馮大人可知朕送你這件禮品的用意?」

馮應柳估摸著說道:「十斤黃金,是否即是『十斤錢塘』的意思?下官愚蠢,請皇上明示。」

乾隆開心地笑道:「好一個聰明絕頂的馮知縣,朕就將修正錢塘江堤岸的重擔,交於你了。這『十斤錢塘』,就作為經費,由你掌管吧!」

馮應柳激動不已,立刻跪下謝恩:「請皇上定心,下官必定盡心竭力,修正江堤,以不孤負皇上對下官的器重,如若皇上下次再來江南,定會看到銅牆鐵壁的錢塘江堤—」

「朕等著那一天。」說完,乾隆就讓馮應柳下船上岸,一瞬間,龍船離岸開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有孝心的五個皇帝,乾隆只能排第二,第一名的爭議很大!
乾隆逐漸發現了一個規律,他想立哪個皇子為太子,這個皇子很快就死
生活中,我們為什麼把一切物體統稱為「東西」而不是「南北」呢?
康熙皇帝隔代選中乾隆當繼承人為什麼?
真實的香妃並非有異香,乾隆寵她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都被《還珠格格》騙了!

TAG:乾隆 |

您可能感興趣

民間故事:四十千
民間故事:十萬陰兵
民間故事:搖錢樹
五塊錢的故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寶碗
一百塊錢(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牛墳
民間故事:蛇粥
七斤淚(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千年狐妖
民間故事:百年柿樹為什麼不開花?
民間故事:槐仙
鬼故事:民間的劫陰錢
沒錢(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白蓮花
七斤牛肉(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犼
民間故事:貨郎
民間故事:鱉寶
民間木樹故事:千歲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