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5月底,一篇關於CRISPR可引發數百種「意外突變」的論文讓這一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效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儘管之後有大量的科學家對這篇論文提出了質疑,甚至要求《自然》雜誌將該論文撤稿,但不可否認的是,「脫靶效應」一直是阻礙CRISPR技術應用的關鍵障礙之一。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Jennifer A. Doudna

7月12日,CRISPR先驅Jennifer A. Doudna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在《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了關於脫靶效應的最新成果(論文題目:Disabling Cas9 by an anti-CRISPR DNA mimic)。研究發現,去年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發現的CRISPR「關閉開關」能夠降低Cas9編輯人類細胞基因組的脫靶效應。

在介紹新成果前,先帶大家回顧一下去年UCSF的研究人員獲得這一重要發現。在這一發表於Cell雜誌上題為「Inhibition of CRISPR-Cas9 with Bacteriophage Proteins」的論文中,科學家們找到了在細菌和人類細胞中能都能夠阻止CRISPR系統基因編輯活性的anti-CRISPR抑制劑。具體來說,研究發現了兩個CRISPR「關閉開關」:AcrIIA2和AcrIIA4。它們通過阻礙Cas9酶的活性發揮抑制作用。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圖片截取自Cell

科學家們認為,anti-CRISPR蛋白的發現將成為研究和治療複雜和多基因疾病的關鍵。Cell論文的通訊作者Joseph Bondy-Denomy指出,一些研究者和公眾擔心如此強大的CRISPR技術會被不合理的使用,帶來危險。這些抑制劑為阻止不法的、失控的CRISPR應用提供了手段,將幫助提高CRISPR研究的安全性。

在當時的報道中,論文的第一作者Benjamin Rauch說:「我們下一步的研究計劃是調查這些CRISPR抑制劑是否能夠在人類細胞中通過降低脫靶效應,改善基因編輯的精準度。」這篇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論文證實了anti-CRISPR能夠降低脫靶效應。值得一提的是,Bondy-Denomy和Rauch是這一新成果的共同作者。

「女神」最新成果!魔剪CRISPR「脫靶效應」有了「剋星」

SHIN ET AL., SCIENCE ADVANCES

為了研究其中一個「關閉開關」AcrIIA4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使用了多種方法,包括冷凍電子顯微鏡和人類細胞培養實驗。通過多個實驗室的努力,他們發現,這種anti-CRISPR蛋白通過附著在Cas9酶上的一個口袋上阻斷它的DNA編輯活性。(插播新聞:哈工大最新Nature!揭示Anti-CRISPR蛋白抑制SpyCas9活性的分子機制)

同時,研究小組也在調查這類「關閉開關」的有效性。分析結果表明,通過調整將AcrIIA4 或者 Cas9添加到實驗中的時間,研究人員能夠阻斷脫靶效應。這一新成果的共同通訊作者Jacob E. Corn教授說:「我們發現,如果你預先添加AcrIIA4,並且隨後添加Cas9,這樣能夠完全阻斷基因編輯。」

Corn教授認為,這些anti-CRISPR蛋白有望成為一種有用的遺傳學工具和臨床工具。它們可能成為一種控制脫靶效應的有效途徑。不過,關於這類「關閉開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仍需進一步調查,如,科學家們需要弄清楚人類免疫系統會對這些anti-CRISPR蛋白做出怎樣的反應,因為這些anti-CRISPR的序列是通過先前的噬菌體感染留在細菌基因組中的。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Nature:首次!「小電影」被科學家刻進了活細菌的DNA
NEJM:飲食質量對死亡風險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持久更強烈
分子診斷助力精準醫療——第一屆東方分子診斷學術會議盛大開幕
華大基因敲鐘上市,首日頂格漲停
Nature關註:貧窮如何影響大腦?科學家在貧民窟展開研究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Nature最新成果!規避CRISPR的「脫靶效應」,關鍵在引導RNA
CRISPR頂尖陣營最新成果:不僅用於基因編輯,還能檢測HPV,寨卡等病毒感染
NVIDIA公開RISC-V研究成果:可應用於AI產品設計
最新科研成果:戰勝癌症的KRAS突變
ULSUM 兩年的成果
Nature:中國科學院、川大合作新成果!DNA鹼基編輯器或能誘導大量脫靶RNA突變!
CAR-T療法帶來「新驚喜」!Nature子刊報道突破成果:有效清除腦腫瘤
潛拍無人機鮫GLADIUS mini首次潛入瀘沽湖湖底,攝製「成果」驚艷眾人
華人學者Science最新成果:抑制LIMA1可治療高膽固醇血症
三亞科技月啟幕,UNISOL與VROOL共展VR智慧城市新成果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VIVE X 加速器第四期DEMO DAY活動開啟,全球17支團隊成功展示創新成果
YI Tunnel盛裝出席第二屆中國無人零售大會 AI商業化落地成果亮眼
SKA工程研發的一個重大成果-SKA—P
深鑒赴VALSE見聞:華人CV成果百花齊放
NASA將公布好奇號火星車最新的科學成果
Yann LeCun分享Facebook最新AI研發成果:AI變革的下一站是無監督學習
《UBOAT》評測:潛艇模擬遊戲發展至今的最新成果
CIEFR成果 人工智慧淺析
TAFTA成果: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