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1%的龍溪鋪人知曉:為什麼叫龍溪-「鋪」?

讓1%的龍溪鋪人知曉:為什麼叫龍溪-「鋪」?

一千年的等待只為期待你的出現

一萬年的回眸只為邂逅你的關注

緣來是你,因味有你,愛戀是你

我一直在紋字,你喜歡麻辣燙嗎

我有酒,我也有故事,我們約吧

緣來約的就是你,紋字麻辣燙在等待你……

地名中的「鋪」,估計許多人會望文生義為「商點鋪」之義,其實,非也。

俺的家鄉龍溪鋪,沿襲過很多叫法,或後綴為區、為鎮,但「龍溪鋪」這三字一直沒有變化,尤其這個「鋪」字,我也曾經以為此「鋪」與商店之「鋪」有關。

今天,「紋字麻辣燙」帶您走進歷史,扒一扒「鋪」的前世今生。

每次回鄉走217省道,將歷經玉橋鋪、長沖鋪、石馬鋪、新田鋪、白雲鋪、巨口鋪、牛山鋪,到龍溪鋪,再往西就是中源鋪、朝陽鋪、潮水鋪……

無獨有偶,從邵陽沿320國道往隆回,一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帶「鋪」字的地名,如長陽鋪、岩口鋪、周旺鋪、雨山鋪等等。

這麼多的「鋪」難道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偶然的現象?

經古人考證及資料記載,地名中的「鋪」為古代傳遞公文和投遞信件的驛站,與店商之「鋪」沒半毛錢關係,而是古代郵遞制度留下的印跡。

郵遞制度自先秦伊始,主要出於戰爭需要而設置。

秦代稱驛傳,約每十里設一亭,管亭的叫亭長,漢高祖劉邦就干過這個職位。

唐朝時驛傳鼎盛,是帶了「公務員」編製的。

發展到兩宋,驛傳機構稱為「急遞鋪」或「鋪」,遞送文書分為步遞、馬遞、急腳遞、水遞。當時或二十五里、或十里為一鋪。

到了元朝鋪兼管政府公文投遞,《元史·兵志》記載: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則設一鋪。

明朝時,鋪遞已經在全國實行。

滿清,以十里為一鋪,顧炎武《日知錄·驛傳》:今時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

用今天的說法,「鋪」就相當於郵電局,或者說軍(中)轉站招待所,或者說高速公路服務區。

編製鋪司(古代負責掌理公文郵件等傳送事宜的官員)、鋪兵(古代擔任傳送公文、郵件的兵士)、鋪舍(古代掌理傳送公文郵件的處所)、鋪馬(驛站中專門傳送皇帝詔書的馬匹)。

至於多少里程設一鋪,與當時的經濟實力、交通戰略、人口密度等有關,但大抵為十里一鋪。

從今天玉橋鋪至朝陽鋪等各鋪之間的里程來看,符合當時鋪設置的規律。

今天的217省道邵新段原貌,為龍溪鋪大地主李主一於1947年集資修建竣工。

其實,這是自秦就有的古道。

秦時長沙至雲貴川一帶,新設洞庭郡,湘黔古道串連著匯入洞庭湖的湘、資、沅、澧四大水路。

邵新古道屬於湘黔古道一段,在這條古道上分布的鋪有玉橋鋪、長沖鋪、石馬鋪、新田鋪、白雲鋪、巨口鋪、牛山鋪、龍溪鋪、中源鋪、朝陽鋪、潮水鋪等。

回到1225年,邵州防禦使趙昀坐上了皇帝寶座,喜慶之餘,欣然定年號為「寶慶」。

飲水思源,趙皇帝感恩第二故鄉,又將「寶慶」美名賜給邵州,並升州為府,「寶慶府」從此伊始。

朝廷以寶慶府城為中心,西至滇黔,北連辰漵、南通粵西、東達衡州,每隔十里設一鋪。其中,東路黑田鋪、西路岩口鋪、北路巨口鋪,距寶慶城六十里左右,正好一天的腳程,號稱「寶慶四大名鋪」。

這條古道曾經絡繹不絕。

鋪是官辦的,而隨著民間行旅、商隊、車馬在鋪道上越來越頻繁,沿途鋪道便衍生了酒肆、茶館、棧房、妓樓、賭場、商鋪等場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寶慶在官方郵政之外,成立私營民信局,遞送民間信件,四大名鋪更加繁盛一時。

這條鋪道也是民間商道,在明清時期還是「特貨」運輸專用通道,「特貨」是指鴉片和銀洋。

鴉片從雲貴產地運經寶慶,再運抵長沙;從長沙經寶慶運輸雲貴的則是銀洋。「特貨」在古道上解運時,運送鴉片的叫「煙幫」,運銀洋的號稱「解幫」。

邵新古道上的這些「鋪」,雖然以巨口鋪最有名氣,但也不可小視其他鋪在古代的地位。

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想像,當年這條古道是何等的熱鬧非凡。

在青石路上,或「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或「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或一介郵差挑著一籮筐信件日夜兼程,或一任官員巡遊鄉野迎來送往……

在這條古道上流傳著胡曾從這裡入川的傳說。

唐朝時,邵陽本土詩人胡曾赴長安考了進士,871年,胡曾從潮源洞去四川劍南節度使那裡當掌書記,當時蜀地南邊的南詔國,國王驃信給節度使送了挑戰書,聲稱要借錦江飲馬。胡曾當即替節度使起草了《答南詔諜》,信中說:「眾星拱北辰,百穀趨東海,天地尚不能違,何況人乎!」驃信看信後大為驚訝,認為蜀中有此文才,必有武略之人,他馬上撤兵,回國後還把自己的兒子送來蜀地留學,從此和唐王朝交好,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詔諜退敵伍」。

還據說,宋理宗從寶慶坐船沿資水而下新化,返回時走陸路鋪道,走到一座山附近時,但見此山山勢逶迤,雲遮霧繞,便把此山喚作天龍山,山下的小河喚作龍溪,宋理宗喝了潮源洞風井的泉水,十分高興,便點名在潮源洞設一個驛鋪,叫做朝陽鋪。

清代詩人周澤長路過中源鋪時,寫了《中源鋪——新化道中》這首詩:「未與山相習,安知別有天。一青為起止,眾綠了中邊。雞唱雲間屋,人耕樹杪田。岩空終古滴,無隙不泉眼。」

因為作為「鋪」,自然離不開戰事。

以巨口鋪為例,最有名的一次戰事發生在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邵陽人李成賢廣收僧徒,利用「化草龍、變竹馬」等迷信方式號令窮苦人起義,連廣西的瑤民也紛紛來聚。當地劣紳朱志清、彭珊糾眾與義軍抗衡,被起義軍一舉殲滅。義軍商定在這一年農曆八月進攻寶慶,由於事先走漏了消息,寶慶知府陳楠率重兵突襲起義軍駐地巨口鋪,義軍兵敗,李成賢被捕遇害。

巨口鋪中心小學旁曾經有塊「英雄蓋楚」的石碑,碑主是明嘉靖年間的劉溥洛,五百年前的一位好漢。當時湘桂邊境的少數民族造反,官兵追捕造反首領不著,卻被在家放牛的劉溥洛捉住了。嘉靖皇所派欽差來到巨口鋪,向劉溥洛宣示領賞聖旨時,劉溥洛說,等我將牛洗了腳就來,順手抱起那條大水牯往塘中洗腳,嚇得欽差兩腿發軟。

而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曾率兵在牛山鋪大敗清兵,並留下了眾多戰場遺迹,可惜後來下源水庫修渠道,在牛山鋪建發電站,那些戰場遺址才毀壞殆盡。

北斗星移,日月交輝。

由於時代變遷,鋪遞制度退出歷史舞台,部分帶「鋪」字的地名消失,或去而代之其他的地名。

如今,漫遊古道,可否感受鋪道當年的滄桑與輝煌?

作為「鋪」道子民,俺等應該要記住自己是龍溪鋪人,更要知曉龍溪「鋪」的前世今生。

(本文參閱摘錄了一些作者的著文,為感)

蘋果手機用戶,太高大上了!

讚賞一哈還特么的逼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紋字麻辣燙 的精彩文章:

湘學復興之導師,楚南文獻第一人:盤點鄧顯鶴的朋友圈和功勛薄

TAG:紋字麻辣燙 |

您可能感興趣

失敬了,黃龍溪古鎮
黃龍溪古鎮游
蜀之古鎮-幽靜古樸的黃龍溪
經華僑城打造後的黃龍溪,還是大家熟識的黃龍溪嗎?
灕江古鎮:大圩古稱龍溪鎮,唐宋時稱長安鎮
龍溪:400多年歷史悠久的祖廟「協天宮」
清涼 黃龍溪古鎮
一、迷失在黃龍溪
「一街三寺廟」,「千年古樹伴古鎮」——黃龍溪
莫負人間四月天,走進詩畫黃龍溪!
黃龍溪上演馬來西亞版《鴻雁》 你想聽聽么?
宋代筆記中求雨井龍王求出一個大螃蟹:祥宏講夷堅之龍溪巨蟹
陽明故事:錢德洪與王龍溪爭論中引出天泉證道
中國好萊塢——黃龍溪古鎮
博羅各鎮數據出爐,羅陽稅收是觀音閣的588倍!龍溪排在……
【美網推薦】彭龍溪禪意山水畫
小拍黃龍溪幾幅圖
龍溪漱石有清音玉犬迎春特輯
龍溪漱石詩詞平台冉茂然作品選(二)
走在十里飄香的龍溪鎮 被這家紙上烤魚勾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