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繽果盒子CEO:別拿傳統零售思維看「無人便利店」

專訪繽果盒子CEO:別拿傳統零售思維看「無人便利店」

無人便利店企業「繽果盒子」這家由水果 O2O 轉型而成的公司站上了風口。雖然無人便利店來勢迅猛,但疑問也隨之而生。關於這門生意的持續性,36氪和繽果盒子 CEO 陳子林進行了探討。

文 | 揭妤

一周兩輪融資外加亞馬遜、羅森、阿里巴巴等巨頭的試水,無人便利店引發了新一輪廣泛的探討。其中,無人便利店企業「繽果盒子」稱已在2017年 5 月完成 A 輪融資,金額超 1 億元,由紀源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源碼資本、Ventech China等跟投。這家由水果 O2O 轉型而成的公司站上了風口。

雖然無人便利店來勢迅猛,但疑問也隨之而生,繽果盒子上海門店也被媒體爆出停業,我們依然好奇這門生意的持續性:採用 RFID 是否真的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動作識別、防盜損等技術是否已經到達理想化水平?線下投放效果能否在近期有一定呈現?供應鏈的功課是否做足?……

關於這些問題,36氪和繽果盒子 CEO 陳子林進行了探討,以下為訪談內容:

Q:目前盒子鋪設進展情況?

A:早期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去做後端運維繫統的運作,比如 SOP 的打磨,這是很花時間的。現在我們鋪設了 10 個盒子,這 10 個盒子(包括上海的盒子)是為了針對各種情況進行測試。我們要找到一個通用的標準,能快速複製的模式,所以階段 10 個、20 個還是 50 個盒子,對我而言都是一樣的。

已經落地的盒子也驗證了兩點,一是繽果盒子在小區里是被需要的;第二,沒有被偷盜和惡意破壞這種風險,這就證明我們的模式是 ok 的。然後剩下的就是我們這個團隊如何去承接它,如何快速去做鋪開和複製,這十個月我們一直在做這件事。

Q:所以目前所有的盒子都還在試運營階段,什麼時候會開始正式投放?

A:今年八月底之前會鋪 200 個,一般來說在一個半月里開 200 個便利店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做到,而且我們希望這 200 個便利店開出來,都能實現盈利,這個可能性很大。

我們希望這 200 個盒子只用到傳統便利店十分之一的人力來管理它,這就是我一直在說的我們要去做的事情,把傳統的便利店互聯網化。什麼是互聯網化,就是像線上一樣容易複製,像工廠一樣批量生產便利店,批量地投放到市場中去,同時我們可以低成本的快速試錯,它的成本極低,商業邏輯已經和傳統便利店不一樣,傳統便利店是刀尖上的生意,只要運營不慎,就會虧本。但我們不一樣,我們成本極低,量變成就質變,早期我們就可以盈利。

Q:量產後,一個盒子的成本是多少?

A:這個現在不方便公開,涉及到商業及機密,但這個成本會比大家想像的都要低,比傳統便利店要少四分之一,實際上可能比四分之一還要更低。隨著量產,我們現在在廣東中山、在江蘇、在北京、在成都我們建設了工廠,所以未來我們的成本會更低。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後端產能供應鏈上,這是十分花時間的,因為這個廠是新的,我們得按照我們的技術輸出,跟他們去打磨,考慮多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成本要低,第二,要會拼裝,第三,扁平化包裝。

Q:繽果提出一年內要開 5000 個盒子,打算做加盟還是直營?還是二者結合?

A:我不設限,因為我們這個盒子放在哪裡都不會虧本。只要加盟商有實力,能完成我給你的任務,那就沒問題。5000 個只是一個保守的計劃,我的計劃比這還多。具體針對個人的加盟政策,我們會在 8 月底的發布會上公布。

Q:提到供應鏈建設方面,現在的供應鏈主要是哪個渠道?包括跟歐尚和大潤發的合作,他們有提供嗎?

A:現在我們建設了自己的供應鏈品牌,倍便利。這是一個早期的供應鏈品牌,所以我們需要自己去摸索配套。而我們和歐尚大潤發合作,早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供應鏈方面,當然也會深入合作。貨品供應這部分,目前也有很多大型的企業與我們合作。我的看法是先把渠道鋪設起來。

Q:和歐尚有股權關係嗎?

A:歐尚是我們的戰略投資夥伴。

Q:大家對繽果盒子最關心的就是 RFID 技術,如何看待 RFID 成本高的問題?繽果盒子是怎麼考量的?

A:相比圖像識別,RFID 確實有額外成本。

我們前期做了關於 RFID 低成本化的設計,成本幾毛錢,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目前所有盒子的 RFID 費用遠不到一個人的工資成本,從這個層面來說,並不影響我們盈利。

從更大的層面上看,RFID 的成本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在我看來,商品識別是無人便利店裡最前置的技術,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技術。我們認為怎麼把商品識別出來是第一步,早期用 RFID 技術可快速搭建銷售體系,運營的探索是最難的,所以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做供應鏈等運營的探索。

目前我們這套方案的效率是第一梯隊的,但 RFID 目前也是我們的過渡產品。

在我看來,每一個環節我們都經過深度思考的,我們有自己的產品邏輯。很多技術我們是可以實現的,但產品設計要剋制,我們的宗旨是不侵犯用戶。在生物支付上,手機已經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了,對目標用戶來說,用手機掃碼開門,都是可以接受的,「拿了就走」在美國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但在中國也許不是,我們不想教育消費者,我們應該滿足他們,在不侵犯他們隱私的前提下,讓他們不受約束,正常地買東西。

Q: 計算機視覺技術是哪個人負責?目前的進展如何?

A:創新研發副總裁王良旗,他是一個很刻苦專註的人,我們整個團隊都很不錯。在最艱苦的時候沒有怨言,一直在堅持,相信我能夠帶他們走出泥濘。他們用行動在支持我,是我的後盾。

Q:未來一年,繽果盒子的無人結算方案會有什麼變化?

A:不用一年,我們計劃 8 月份的時候拿出解決方案,但是如果我們覺得還是不夠成熟的,可能還會推後,但在我們發布這套解決方案時,它一定是可以商用的。等到開發布會的時候,大家可以在現場體驗到這套解決方案。但是我們要全部替換,真正運用這套方案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Q:現在相當於邊測試邊升級邊鋪設的階段,為什麼不等整套人臉識別技術成熟後再鋪設?

A:糾正一下,人臉識別技術我們去年就可以用了。但是目前來說沒必要做,在封閉區域,我們目前是 0 偷盜,我們不需要複雜的人臉識別技術。商品識別是整個無人銷售體系中最前置的環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環節。我們認為早期用 RFID 可以幫我們快速地跳過很多複雜的環節,因為圖像識別需要時間訓練才能達到一定準確性,深度學習需要有足夠的數據樣本。目前我們有 20 人的團隊在做不同的測試。

圖像識別如果是單個商品識別很容易實現,我們在 3 月份已經做到了 99.9% 以上的識別率了,但多個產品識別很難,有一些技術解決方案,他們拿一個體積很大的商品,馬上就能識別,很簡單;但如果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了,就很複雜,需要大量的訓練,目前我們已做到可實現 5 個商品的識別,以後會更多。

後期,我們會用圖像識別代替RFID,因為 RFID 的成本結構不是最優的,它對後端供應鏈有一定的改造壓力,這是我們要提高效率的後一步。前一步是把無人銷售的場景帶給大家。

Q: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繽果盒子成本情況如何?面積比傳統便利店小,SKU 相對有限,如何豐富商品結構?毛利相對高的鮮食品類會不會拓展?

我們的SKU比傳統便利店少,但後期會逐步豐富,會給大家 500-800 個 SKU。我們的店只負責銷售,沒有倉儲功能,傳統便利店的貨架承載了一定倉儲功能,所以我們一個 SKU 放 2-3 個就夠了,後面有系統支撐我們,讓我們可以合理分配 SKU 的比例,達到最好的狀態。

我們有鮮食,只是暫時沒有放入。鮮食和熟食對整個供應鏈的壓力會更大,我們現在的供應鏈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我們向歐尚、大潤發借力。關鍵點是我們目前僅僅賣標品就掙錢了,成本極低,恰恰說明這種模式自身有很大優勢。

所以,不要從傳統便利的角度來看無人便利店,因為成本結構完全不同,所以整個邏輯也不一樣。我們不是完全依靠人流來盈利。便利店靠的是人流,而我們是在封閉區域,我們需要的是剛需驅動的長期固定的用戶,商品是你要的,價格合適,你肯定會來消費。

Q: 涉及到物業管制的問題嗎?

A:我們會去跟物業談,這也是前期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的事,我們前期做了很多嘗試和溝通,包括盒子設置有輪子,可移動等,目前已經拿到了多家的物業合作協議,遠比想像的要樂觀。對我們來說,5000 個盒子怎麼鋪我們並不擔心,前期的標準更重要,但是具體數字不方便說。

Q:上海歐尚店近期被媒體報道停業,事後如何解決?夏天變」溫室大棚「是否會是常態化問題?

A:我們被媒體報道停止營業,坦白講,上海的盒子本身就是在測試中,去年在中山我們有非常好的選址模型。繽果盒子的選址邏輯:1.陰涼;2.不影響居民,不佔用小區內的消防通道等公共區域;3.盒子的玻璃面絕對不能朝西。

但跟歐尚合作的盒子比較特殊,由於要求要離歐尚很近,這也是為了便於更快速地對 SKU 進行補充和摸索,同時沒有更合適的地方可以選擇,最後設置在停車場,毫無遮擋的位置,所以測試時也啟動了最嚴苛的模式。還有就是歐尚長陽店人流量太大,一天完成交易訂單 200 多個,門一直開著等各種原因導致空調負荷超載,盒子溫度過高。但事實上,我們目前落地的 10 個盒子中,另外 9 個都在正常運行。

關於盒子的落地,未來會考慮跟我們的選址模型更匹配的區域。如果必須選擇西晒的地方,我們會考慮採取更多遮陽的措施:如加大空調的匹數、內部保溫、外部遮陽降溫等。

Q:無人便利店近期勢頭不錯,頭部玩家都有試水,關於這點如何看?是否會出現共享單車的競爭局面?

A:繽果盒子本質是希望建立一個更高效的零售渠道,我理解的新零售有兩點:一是它必須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這是它的根本;二是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現在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越來越高了,所以新零售應該是:把你需要的(或很可能需要的)商品提前放在離你最近的位置,我們應該是創造價值,讓整個交易環節越少越好,更高效。

我們很感謝 Amazon Go,Amazon Go 去年 12 月 6 日發布了「無人超市」的概念,我們很開心,我們前期做這件事時遭遇了很多冷嘲熱諷,很多人覺得不現實。而 Amazon Go 它讓更多人看到了無人便利店的可能性,無人便利店並不是異想天開,它離我們的生活不遠了。現在淘咖啡也在做這件事了,挺好的,它會讓更多人覺得無人便利店靠譜。

這個市場很大,肯定會有競爭,很多人會進來。但與共享經濟不同,「無人便利店」的綜合門檻很高,包括團隊的 BD 能力,後端供應鏈的生產能力,後端貨品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技術的投入等,因此屬於高起點高門檻的項目,不一定會出現共享單車那種局面。

另外,盒子早期可進入的小區很多,目前兩三年內不會像共享單車那樣,更明智的競爭策略是,你去了(這個小區)我就去新的小區,不跟你搶,那才是成本最低的選擇。目前的情況跟我們預判的市場情況比較吻合。

Q:現在團隊有多少人?

A:目前公司有 200 多人,除北京總部外,成立了東北、西安、上海、佛山、中山六個分公司。

Q:北京第一個盒子會在哪兒?

A:北京的第一個盒子預計會在望京落地,時間是7月底之前。等配套供應鏈落實後,會在北京鋪設,同時兼顧市場訴求和整體鋪設節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馬雲率阿里高管巡店「盒馬鮮生」,現場品嘗龍蝦帝王蟹
除了預測下一季流行色,AI要解決每天穿什麼的絕世難題了
從出行場景中切入,CHOOSING出行計想為你量身定做「旅行收納」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逗號智能CEO馮新宇:賦能傳統便利店,未來是AI+零售
FIIL耳機新零售:茄子直賣小程序直達用戶
當AI撞上無人零售:澳柯瑪智慧新零售亮相SINOCES
三星提交面部識別AI專利,或將用於線下零售店
傳統零售商悄然入局「無人便利店」
阿里涉足零售 IoT 的猜想
對話盒馬鮮生 CTO 王曦若:人人都愛新零售,新零售「新」在哪裡?
渠道+場景+技術 為什麼說無人便利店是新零售最佳落地方案
傳統零售商百思買將停止銷售CD光碟
聯想智慧零售無人店 無感支付是種什麼體驗?
基於RFID+大數據+人工智慧,新零售技術提供商「兆雲科技」賦能無人便利店
BOSE大中華區零售總監:新零售就是跟阿里做,別家做不了
小蟻「YI·智慧店」發布,用機器視覺解決傳統零售門店用戶服務痛點
新零售路線之爭:做工具箱還是做CPU?
蘋果申請無線安全系統專利,打擊零售店蘋果設備的盜竊行為
iPhone XR開售時間確認!蘋果零售店再遭盜賊洗劫:庫克很無奈
新零售碰撞便利店
微軟低調布局無人商店技術,聯手傳統零售商PK亞馬遜?
新零售≠無人店,傳統零售的掙扎與救贖
阿里的「新零售」進軍家居領域,TA的HOMETIMES品牌又有哪些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