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始末(三),初戰失利,求和失策

長平之戰始末(三),初戰失利,求和失策

當時,趙國馬服君趙奢已死,其子趙括繼承了他的爵位,老將唯有廉頗,經多方研究後,以為廉頗老將穩重並富有經驗,便決定派廉頗作為上將帶兵抗秦。公元前262年春夏間,廉頗在上黨布防,王齕率秦軍發起進攻,趙軍初戰失利,秦軍步步進逼。

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四月,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四月,趙軍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的偵察兵卻殺了趙軍的裨將趙茄。六月,趙軍失利,被秦軍攻破陣地,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四名尉官被秦軍俘獲。七月,趙軍築起圍牆,堅守在營壘里不出去應戰,秦國軍隊發起強攻,奪下趙軍西邊的營壘,俘虜了兩名趙國尉官。趙軍數戰不利,廉頗命令士兵固守營壘,以逸待勞,任憑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去應戰。」

實際上,廉頗充分利用佔據的有利地勢,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是當時最好最有效的對策。趙軍以逸待勞,補給可源源而來,又有上黨吏民的全力支持與合作,利於打持久戰,而秦軍是遠征千里、長途奔襲,利於速戰速決,時間一長則士氣低落,糧草不濟,因此,只要堅持下去,形勢對趙國就會越來越有利,史載兩軍就此對峙達三年之久。戰爭不僅是軍事能力的體現,更是經濟能力的體現,要打持久戰,必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撐,小小的趙國能支撐多久?

但趙王等不下去了,他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幾次派人責備廉頗。在戰爭初期,得知趙軍一個都尉戰死,年輕的趙王或許就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就動搖了,產生了求和的念頭,朝內也分成主戰派和主和派。主和派以樓昌和平陽君趙豹為代表,他們以為趙軍必敗,希望趙王派使者和秦國講和。主戰派以虞卿為代表,虞卿當時是趙國相國,他應該是和蘇秦相類似的縱橫家之類的人物,其事迹多見於《戰國策》,最後留下一本《虞氏春秋》,他認為秦國控制著講和的主動權,他們的目的是打敗趙國的軍隊,講和一定不會成功,並且建議不如先派使者拿出重寶去說服楚國、魏國參戰,只要趙國使者進入楚國、魏國,秦國一定會懷疑天下諸侯在搞合縱,必定恐懼,那麼講和的事情才可能成功。

但趙王不聽,用平陽君趙豹辦理講和事宜,並派鄭朱到秦國去,秦國接納了鄭朱。這時趙王才告訴虞卿,虞卿說:「鄭朱進入秦國去講和,秦昭王和范睢一定會認真接待使者,做給天下諸侯看,楚國、魏國認為趙國講和,一定不會援救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援助大王,那麼講和是肯定不能成功的。」虞卿的意思就是秦國會用反間計,離間趙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就像《三國演義》中,曹操抹書離間韓遂和馬超一樣的道理,可惜不幸被他言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趙軍,到底誰的責任?
還原歷史上的長平之戰, 趙王是如何一步步失利的
長平之戰趙軍真的沒有希望突圍么?
秦趙長平之戰疑雲: 60萬人一天要多少糧食填飽肚子

TAG:長平之戰 |

您可能感興趣

幾次戰爭失敗的宋,無賴與遼國求和,卻換來了百年的和平相處!
《彩虹六號:圍攻》新賽季公布 「欲求和平,必先備戰」
蘇聯為什麼在一戰快結束時,向最終戰敗的德國求和?
清朝末年的中法戰爭,清庭為何在取得軍事勝利的情況下主動求和?.
二戰中在戰勝法國之後,希特勒為何向英國求和
冷戰後,絕對不會先求和的星座
抗戰第三年,日本首相要跟中國求和,失敗後無奈下台
中美貿易戰以戰求和,還是越戰越烈?
一旦冷戰,從不會主動求和的三大星座!
冷戰時,會主動求和的三大星座!
夷陵之戰慘敗後,為何劉備堅決不撤軍,反而戰勝的孫權前來求和?
日軍關東軍向來作戰勇猛,二戰時卻慘敗蘇聯,為何會屈辱求和
夷陵之戰後,作為戰勝方的孫權,為什麼還要向劉備求和?
三國最無奈一戰,劉備關羽率領8萬大軍,結果卻割地求和!
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皇上求和主動低頭大老婆,談判失敗剝奪永璂撫養權利!
兩周之後,前任求和,點燃愛火,3星座不問對錯,走向複合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兩次求和,用意卻天差地別
一旦冷戰,從不會服軟,主動求和的三個星座
戰無不勝的大秦帝國居然在戰國的時候也曾被打的割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