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媒體太多,套路不夠用了

自媒體太多,套路不夠用了

經觀評論 嚴傑夫

近期,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連續發了三條長微博,質疑網易旗下的「浪潮工作室」涉嫌「洗稿」甚至抄襲。他憤慨地表示,「大象公會的文章像蓋房,不依賴靈感和文筆,靠的是大量智力勞動的積累。這或許為照著它自己重蓋的模仿者提供了便利。」

不過,「浪潮工作室」並不買賬,於同日就在公眾號上發表長文回應指責。「浪潮工作室」並沒有否認其刊載的文章,有「模仿」之嫌,而是直接列出為何兩家平台會出現大量類同文章的原因。令人驚訝的是,在最後,「浪潮工作室」出乎意料地撕開了新媒體內容創作的一個「驚人真相」:「大象公會的文章確實像蓋房,但是靠的不是大量的智力勞動積累,而是靠大量的體力勞動搬運工……說白了,大家都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可以說,讀到這裡,我的內心當時是發出了「一聲嘆息」的。因為,這兩個自媒體在爭辯的過程中,卻不經意間「曝光」了新媒體內容生產的「秘密」,這毫無疑問是又一次地給當下的內容創業者帶來了「重重一擊」。

回頭來看,黃章晉的指責和憤恨可以理解,而浪潮工作室的回應似乎也有道理。但我們卻必須看到,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衝突一幕,還在於絕大多數新媒體平台的內容生產方式。

筆者曾有機會給幾個自媒體平台供過稿件,其中也包括一家國內十分出名的「知識服務商和運營商」。因此,對於這些自媒體對內容生產的要求,筆者也有著直接的體會和感受。

就拿那家知名的「知識服務商和運營商」來說,它在約稿之前,對稿件有著明確的要求。以一篇書評為例來說,它並不希望書評人真的去對書籍本身進行評價,也不希望有太多的觀點發揮,而是要求作者能夠找到與書相關的任何有趣的故事,然後重新用自己的話向讀者複述一遍。從這個角度來看,它並不需要供稿人真的對書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甚至於都不需要供稿人對書本進行過通讀,它要的只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以此來喚起讀者對作品的興趣。

而另一家自媒體平台,則對供稿人有更為「精確」的要求。它的編輯在第一次和供稿人溝通時,就會發給供稿人一份詳細的稿件框架,裡面標明了稿件的每一段應該如何寫作。因此,儘管這一平台的供稿人來自天南海北,可能平時的寫作風格也差異巨大,但在這樣的「約束」下,竟然提供出來的成稿可以在風格和行文上有著驚人的相似。

從某種程度來說,當下的自媒體內容生產帶有明顯的模式化和結構化,這種背景下生產出來的稿件,出現主題甚至於內容上的類同和衝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流水線上生產的商品」本來不就是大同小異的嗎?其實,對於這一點,黃章晉自己也並不否認。在今年早些時候,他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大象公會的內容生產是「標準化的」。他說,「除了選題有一個判定標準,在傳播上也有一個更好傳播效果的判定」。

而這樣的內容生產模式,如今似乎已經成為大多數自媒體平台所選擇的方向。於是,標準化的創作,自然就讓許多自媒體擁有了自己的「ISO9000管理體系」——標題如何取、開頭怎麼寫、結尾如何收,一切的創作都有了「標準」在「規範」,寫作者只需要「依樣畫葫蘆」,按照「標準」生產就行。所謂的作者,在今天不過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流水線工人了吧。

當然,我並不是要全盤否定「結構化寫作」或者說「標準化寫作」這一模式。這種模式確實是許多自媒體創業者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的適合新媒體時代的一套寫作方式:它可以更快速和有效地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內容,也可以更快地回應當下的熱點事件,也是工業化時代里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模式的一個最大缺陷就是它不過是不斷地在將老舊的知識和信息,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拼接而已。它本身無法生產出真正的信息和知識。所以,當所有媒體平台都開始選擇這樣的創作模式時,那麼我們這個看似「信息過載」的時代,其實最終提供的不過都是「白噪音」而已,而背後建構起來的卻是一個極為諷刺的「信息缺乏」時代。

回頭去看,與其說黃章晉的憤恨是像他自己所稱,要歸根於「浪潮工作室」的「洗稿」,還不如將其看成是黃章晉對「浪潮工作室」暗下挑戰的一種應激反應,其本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危機感。正如《紐約時報》的比爾·科瓦奇所指,與過去的媒體所處的「信我」時代相比,現在的媒體處在「秀我」的時代,黃章晉的「秀」受到了其他挑戰者的「侵入」,內心自然會產生憤懣和抱怨。至於誰更值得被「信」,在這裡卻不再重要了。

我想,這才是對於所有的媒體人、評論人最悲哀的一幕!也是對所有讀者來說,最悲哀的一幕!

在這場爭辯之中,我們早已無法找到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而只能尋到喬治·瑞澤爾筆下那個表面榮光的「消費聖殿」——新聞不再被看作是歷史,信息也不再被看成是知識,它們都只是讀者的「快速消費品」而已。

所以,我倒是想提醒作為「關鍵意見領袖」的黃章晉們,去看下另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蓋伊·特里斯的文章。他寫過建橋工人,也寫過老式廣告牌背後的燈泡操作師。在他那裡,「每個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人,都有一身故事」。特里斯的文章和選題,有自己的「模式」和「結構」,但很顯然這種「模式」和「結構」是真的很難被模仿。

這樣來看,曼徹斯特在幾十年前就勸說我們,「掉轉船頭,逆時代潮流而行,不間歇地向過去駛去」,還真的有幾分道理呢!

(作者系新媒體從業者)

薦讀

在這裡,讀不懂中國

家國天下:jgtxwx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家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CP不夠用,節奏不夠快,套路不夠深,觀眾口味變了,爆款劇變模樣
眾多挽回套路中,不得不說就數這個最實用
鬼谷子:你混不好,不是能力不夠,而是不懂做人的「套路」!
只有用不好的套路,沒有管不住的男人
混不好,不是能力差,而是你不懂做人的套路
被套路再多還是不懂套路
鬼谷子:你若混不好,不是能力不夠,而是不懂做人「套路」
經典球鞋的復刻套路,是否不管用了?
套路貸的「套路」,不得不防
學不會這三個套路,你永遠都得不到上司的重用
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為了不加班衍生了一些套路,保存好,不要被領導看到哦
都是套路!這項兒科檢查完全沒用,很多家長卻不得不做
細數三亞慣用的宰客套路,看完你再也不用擔心吃海鮮被坑了!
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為了不加班衍生了一些套路,保存好,不要被領導看到哦~
超市的這5種食物,不要錢員工都不要,網友:套路太深了
職場中,只有用不好的套路,沒有帶不好的員工!
中國移動推出流量不限量套餐,都是套路,相信它你就輸了!
你混不好,不是你沒水平,而是你不懂這五個套路
鬼谷子:混不好,不是你能力差,是你不懂做人的套路
腦梗塞用藥與配餐套路多,一般人還真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