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樣禦寒:皇宮牆裡建火道竟堪比中央空調
在中國古代,冬季取暖無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階層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窮人在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富人、達官貴族過寒冬 愛穿狐裘和貂裘。
在中國古代,經濟水平和居住條件遠不如今天,冬季取暖無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階層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網路配圖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賣炭老人冬日裡衣著單薄、心憂炭賤的情景。白居易另一首詩《問劉十九》寫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裡描寫的是當時相對富裕的人家,已經用上精緻的手爐。
窮人 出門穿短褐 家裡取暖用灶灰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窮人在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
貧窮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於麻製品,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觀。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里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這樣的衣服還有洞和補丁。
富人 達官貴族過寒冬 愛穿狐裘和貂裘
唐宋時期,一些官員或富裕人家已經用上銅製手爐或者腳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腳爐比手爐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明、清兩代,在冬季大多燒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面再加上一個箱形透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者掉進其他東西。
裘是有錢人的冬裝,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於奢侈品,為達官貴族所穿,鹿裘、羊裘則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了。古人認為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貴。
皇家 皇宮牆裡建火道 堪比中央空調
古代的宮廷建築師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揭秘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要輕易放走敵人劉邦
※揭秘謀士張良是怎樣勸劉邦犒勞手下大軍的
※擒殺關羽 吳國馬忠為何未成三國第一神將?
※唯一被大臣打屁股的皇帝是誰?起因竟然是偷錢
※解析道家創始人老子真的是太上老君嗎?
TAG:趣歷史 |
※澳門氹仔政墳場將建火葬場惹風波!市民:拒絕「燒屍味」!
※如果搭建火星基地需要什麼材料,傳統材料在低壓真空下操作很難!
※最強巨頭!莫雷志在組建火箭三巨頭 這下勇士也靠邊站 三冠是起步
※侵佔草原建火葬場,政府「認可」不是擋箭牌
※為紀念一位國王花2億建火葬亭,最終淪為景點?網友:以為是寺廟
※迪拜即將建火星科學城,正式加入火星探索空間競賽
※草原遭侵佔建火葬場垃圾場:「不需要手續」
※一拳超人:埼玉組建火鍋組,其中成員有多強?就連寵物都是龍級!
※要上天!佳能將建火箭發射場
※【過癮】不用膠水也能搭建火柴房子,不過只想看點燃的一瞬間!
※呼倫貝爾再回應「草原未批先建火葬場垃圾場」:正積極補手續
※哈登、保羅兄弟同心,為火箭夏季招募竭智儘力,組建火箭死亡5硬
※《相機早報》要上天!佳能將建火箭發射場,尼康再曝黑科技
※裁員一時爽,重建火葬場,動視暴雪又出事了!玩家:就靠聯賽吊一口氣
※一拳超人:埼玉組建火鍋組,成員戰力猛不猛?看到龍級寵物就懂了
※2028大碰撞:中國長征九號首飛,美國建火星基地!
※西班牙航空航天公司採用3D印表機創建火箭發動機燃燒室
※火箭今夏引援計劃曝光,將與雷霆交易,以5換1,只為組建火箭新三巨頭
※61歲老伙子自建火箭發射 要證明地球是平的
※滴滴配合警方調證不超 10 分鐘;蘋果否認惡意晶元報道;貝索斯建火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