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石老人荷花圖展示平民氣質

白石老人荷花圖展示平民氣質

齊白石一生對荷花情有獨鍾。他出身湖南湘潭農家,早年在家鄉生活時,從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內,種的都是荷花,到花盛開之時,在塘邊行走,一路香風,沁人心胸。」(《白石老人自述》)晚年定居北京後更是情牽故鄉,在遊覽北海時他賦詩道:「人生能約幾黃昏,往夢追思尚斷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閑看北海荷千頃,強說瀟湘水更清。岸上小亭終日卧,秋來無此雨聲聲。」將對家鄉的思念融化於碧波千頃的荷塘中。他曾在《荷塘》一畫上題詩道:「少時戲語總難忘,欲構涼窗坐板塘。難得那人含約笑,隔年消息聽荷香。」齊白石心中對故鄉的依戀,對過往歲月的回憶,讓他筆下的荷花擁有了不同於文人畫的平民氣質。

荷花影

齊白石畫過許多幅荷花圖,其中,他九十二歲高齡時創作的《荷花影》,可謂神品,奇思異構,意味深長,不僅久已膾炙人口,就是他自己也頗為自得。畫面上方有一枝盛開的荷花;畫面下方的水面上,波光浮動之中,映出荷花的倩影;上方的荷花,花蕊向下低垂,荷梗被沉甸甸的花頭壓彎;下方的荷花影,依形成影;水中有一群活潑可愛的蝌蚪向著荷花影游來。評論家都說這幅《荷花影》畫得絕了:首先,荷花的影子應該是倒影,畫中卻是正的;其次,如果水面上有風,起了波瀾,影子應該是散亂的,齊白石畫的影子一點也不散亂;再次,只有在岸上,通過光線的折射才能看見水中的倒影,蝌蚪在水中根本看不到荷花的影子。總而言之,齊白石畫的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來自於藝術的想像,藝術的幻化。不是畫現有的東西,而是畫沒有的東西,他追求的是藝術的真實。

這幅畫準確生動地體現了齊白石「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見解和追求,最終是想表達:水裡荷花的影子當然美,小蝌蚪執著地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一個影子,根本無法達到的東西,豈不是白費勁?這件作品用現實沒有的筆墨,極其精微地提練對象,畫出了神似,畫出了詩情,畫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荷花與蝌蚪

當年,這幅畫畫成後,正趕上白石老人的學生李苦禪和許麟廬去看他,都看出了其間的高妙,紛紛向老師索要。白石老人只好讓兩人抓鬮,結果許麟廬得到了。齊白石特地作了題跋:「麟廬弟得此,緣也。九十二白石畫。若是何緣故,問麟廬、苦禪二人便知。」老人自己也覺得此畫可遇而不可求。他怕李苦禪太失望,於是立即又畫了另一幅《荷花與蝌蚪》。這幅作品水面上也有一枝荷花,但往上彎,不再畫荷花影,而是畫水面上一片荷花瓣,蝌蚪追上了荷花瓣,推著荷瓣前進。同樣富有詩情,也專門加了題跋:「苦禪弟得此,緣也。九十二歲白石畫。若問是何緣故,只有苦禪、麟廬二人便知。白石記。」此圖荷莖用篆書筆法,一筆而成,荷花用鮮艷的硃色,運用潑墨技法,艷麗欲滴;水紋用線勾成,如微風拂過水麵,盪起層層漣漪,造成一種空曠遼遠的意境;濃墨而成的蝌蚪,調皮生動,四隻圍著荷瓣,似要推動或托起花瓣,兩隻落於其後,三隻擺動著尾巴加緊追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文書畫平台 的精彩文章:

日本書法竟然超過中國?再不努力這一國粹將被日本奪走
大師自畫像:精品精價宜收藏

TAG:北文書畫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齊白石 花鳥畫荷花欣賞
王雪濤 花鳥畫荷花群魚欣賞
水墨丹青荷花圖
凱里:荷花村村民種藕發展「荷田養魚」
水墨荷花圖
學員展示——美麗的荷花池
燕郊植物園荷花盛開:看看美麗的荷花亭亭玉立紅紅艷艷
齊白石弟子董長青老師國畫花鳥畫《荷花》《蝦》《丹頂鶴》等多圖欣賞
國畫花卉藝術欣賞:富貴牡丹山桃紅,荷花池塘垂柳岸
松桃:盤信老屋村路通水清人歡荷花美
苦瓜老人石濤禪師書畫荷花
風吹稻田荷花香◇解朝俠
黃君璧畫荷花,這才是水墨荷花的氣質,冰清玉潔,氣質怡然
八大山人 清 花鳥畫荷花欣賞
八大山人清花鳥畫荷花欣賞
謝稚柳 花鳥畫荷花欣賞
吉林金珠花海的荷花和荷文化
孫雲生 花鳥畫荷花欣賞
清朝彩色老照片,慈禧太后荷花叢中體驗當神仙,民間紙馬惟妙惟肖
百畝荷花海 金色田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