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假洋品牌,為什麼MOCo.就成功了?
觀眾旁友們大家好,
歡迎收看本期的十三姨說事:
- 本期主題 -
被假洋鬼子坑過的國牌,
怎麼就MO&Co.成功了?
直到今天,還有人問MO&Co.這個牌子,到底是歐美的還是韓國的?
在被快時尚強勢佔領的國內時裝市場,人們張口即是ZARA、H&M,出街即逛UNIQLO的當下,MO&Co.的知名度卻越來越大、口碑也越來越好。
實在難以相信,它其實是個國產品牌。
2004年,
MO&Co.誕生於廣州
創始人是來自溫州的金霓女士。
金霓家庭環境優越,做MO&Co.並沒有什麼激蕩飛揚的理由,不過是因為:
「從小喜歡時裝,大學沒學成服裝設計,畢業後就一直惦記著。」
但惦記歸惦記,畢業後,該結婚還是早結了婚,該生娃還是早生了娃。
生活順當的不行,卻偏「栽」在了國內找不到喜歡穿的衣服,所以對惦記的東西也越來越惦記。
於是想做個買手,集合起國外的自己喜歡的好品牌,開個時裝精品店。
丈夫卻說與其背個包像小商販似的去歐洲進貨,不如做自己的品牌。
丈夫蔡汝青,溫州人,中國最大化妝品零售連鎖品牌嬌蘭佳人集團的創始人。
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坊間流傳一種說法:
「老闆(蔡汝青)底子厚,而老闆娘(金霓)熱愛服裝。最開始老闆的心態是隨便老闆娘玩,不賺錢無所謂,不再投錢虧就行了。」
從誕生開始,
就和同時期火爆的國牌一樣,
走上了假洋路子
2004年,MO&Co.誕生。
2004年,美特斯邦威、班尼路、喬丹正輝煌,堪稱國內服裝品牌的巨頭。
據十三姨一位2005年去過廣州白馬服裝城的朋友描述:
「今天回看曾經的美邦、班尼路、喬丹只覺得low和土,而當初剛起步的MO&Co.,在廣州白馬就設有檔口,無論是店鋪還是款式,比以上任何一個國牌還low、還土。」
也毫無例外,MO&Co.一開始走的也是假洋路線。
僅品牌名和logo設計,就混淆了國籍,非常接近義大利品牌MAX&Co.。
將註冊地選在巴黎,甚至在2009-2012年的媒體通稿里,MO&Co.一度更名為「MO&Co.DE PARIS」。同時宣稱自己是誕生於法國的精品時尚女裝品牌。
《南華早報》報道,在2010年,MO&Co.請國際頂尖超模Freja Beha Erichsen、劉雯同年出現在品牌廣告大片中,這樣一系列廣告大片投入燒價高達6000萬元。
而Freja Beha Erichsen,一直被MO&Co.「包養」了14季做代言人。lookbook封面如下:
(根根根本不會告訴你我哪裡來的圖)
在當時的中國,像Freja Beha Erichsen這種混跡於國際的超模,僅被一小批時裝愛好者熟知。
當他們突然發現一個叫MO&Co.的品牌啟用了他們的「F王子」做代言,第一反應是「她們怎麼這麼懂?她們怎麼這麼敢?」一位當年混跡於論壇的愛好者這麼說。
與此同時,也會間歇性請世界MDC的Top3頂尖超模Anja Rubik做拍攝。
品牌官方活動,會請劉雯、秦舒培、呂燕這些走上國際的中國專業超模,以及朱珠、陳燃、韓火火這些時尚達人來捧場。
攝影師也選的是國際攝影師Karin Sadli拍片。和啟用國際超模原理相同。
lookbook,走的是國際腔調的英文為主。
所以直到今天,還有人問MO&Co.這個牌子,到底是歐美的還是韓國的?
不應該嗎?
被列入「中國50個假洋品牌」的
其中四十幾個都倒了,
MO&Co.卻越來越強
而同樣的,美特斯邦威的ME&CITY請來《越獄》男主溫特沃斯·米勒代言,由Ellen Von Unwerth掌鏡,還是無法阻止的衰亡;
被黃渤在電影里說出「我這是牌子貨,班尼路」,也阻擋不了班尼路連續虧損被出售的現狀;
曾經個頂個的巨頭,眾口相傳的國產品牌,如今都不景氣的一個挨一個倒下。
同樣走過假洋坑甚至走的更徹底的MO&Co.,不僅頑強活到了今天,更成了一種典範。
在2015年剛入駐法國老佛爺商場的第一天就賣斷貨;
在中國擁有587家門店、在全球18個地區擁有36家批發商,包括倫敦的Selfridges、阿姆斯特丹的De Bijenkorf等海外百貨、買手店;
發展出了Edition 10高端線、童裝品牌 Little MO&Co、以及最近剛宣布的男裝線COMMON GENDER;
更包攬了時尚掛女明星和時尚博主的日常穿著。
楊冪的黑色條紋褲
江疏影的軍綠大衣
馬思純的大紅夾克
迪麗熱巴的連體褲
白百何的紅色條紋褲
給專業的時尚博主來演繹。
Leandra Medine的「自古紅藍出CP」
而MO&Co.為什麼越來越強?
MO&Co.,以及MO&Co.DE PARIS,名字聽著依然假洋。
直到今天,創始人金霓被問到這件事時,都會用「因為其喜愛法國和巴黎,所以在舊Logo中加入了de Paris字樣」閃爍其詞,但她後面補了一句:「後來沒多久,我覺得不要去加標籤,去界定成來自哪裡」。
MO&Co.假洋這條路,一開始就做的很上道。無論是燒錢在國際上請代言人、模特、攝影師,還是回歸本土的劉雯、秦舒培等超模,甚至要包攬的女明星博主,都是奔著時尚圈裡最頂級的A咖,最拔尖的專業水平去的。
僅這一道門檻,就甩了其它假洋品牌誰火請誰,生搬硬套的路數至少十條街。哪怕放在今天,想要吐槽這個假洋品牌,也會不由得欣賞它當初的視野和高度。
MO&Co.從一開始就有先見之明。
不故意討好消費者,用金霓和團隊的品味、腔調去吸引對的人,形成高忠實度的客戶群。
對於MO&Co.來說,專註於產品、市場、消費群體至關重要。
「形象不好可以慢慢改。相對來說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但是產品,很重要。」
「針對中產階級,針對我們的人群,我們要把東西做好,做精良的東西。」
這是今年採訪時,創始人金霓親口說的。
今天,MO&Co.已經10年多年了,不再刻意強調自己的出處。
那些曾經走過的假洋路子,不過是MO&Co.謀求終極目標的手段之一罷了,並非貫徹到底的理念。
從剛開始任由妻子燒錢,到MO&Co.逐漸上道,對於蔡汝青這位溫州商人來說,MO&Co.帶來的身價根本不是重點。從欠缺品味的土豪到有品味的富豪的身份升級,才是他所看重的,所以也全力支持。
MO&Co會越來越成功,
前提是保持清醒頭腦
歐美掌握時尚霸權的今天,對於自家的國產品牌來說: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
但MO&Co.的成功卻並非偶然。
專註於產品、消費者群體、把握市場的品牌,一定會成功,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今,國內時尚圈、媒體已經開始為MO&Co.站台,連最難以討好的中產階級,也開始說出:
「願意買MO&Co.這類國產品牌,質量比ZARA跟Mango要好」的話。
說明了國內的消費者排斥的並不是國牌標籤,而是沒有實質品質、沒有設計的國牌產品。
是啊,既沒有奢侈品那麼昂貴,又比快時尚更有品質的MO&Co.正在填補市場空白。
如果能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專註於產品、消費者、把握好市場。
否則,還是會和那些輝煌過後迅速隕落的國牌的下場一樣,成為天涯、知乎、新聞網站的唏噓回憶。


※泰國人開起腦洞來,連日本人都怕
※國內首部分級成人動畫,終於上映了!
※《權力的遊戲7》快開播了,龍媽又要脫了
※今年唯一一部全程無尿點的日劇,要看趕緊
※不愧是中國大媽,廣場舞越罵越火!
TAG:蟬創意 |
※還買什麼Zara?這5個韓星的私服品牌,明明好看到爆炸!|有好貨
※iPhoneX如果停產,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都是CPU,你憑什麼比我貴?
※F.O.G 即將成為歷史?!清空 ins 賬號還改名是什麼情況?
※最先被淘汰的可能是做AI的?谷歌的Auto ML要做什麼
※為什麼減肥成功的是TA不是你?
※女明星們撞色同款「Pantone紫」,有了它還打什麼美白針!
※回首再看,PG1?PGone?是一雙什麼水平的鞋?
※姑娘,你是不是對MINI有什麼誤解?
※最期待的功能來了?iOS 正式版到底更新了什麼?
※看完這組圖,終於明白黃曉明為什麼會娶Angelababy了
※他心臟很健康,為什麼還做了七個搭橋?AHA Story
※網友:我為什麼不買iPhone X?這就是我的理由
※Macbook在手,卻不知道拿它來幹嘛了,大家都用它來做什麼呢?
※做SEO營銷,您達到什麼程度?
※iPhone X成最短命蘋果手機,走下坡路的蘋果犯了什麼錯?
※ICO泡沫泛濫,但為什麼說代幣Token對區塊鏈不可或缺?
※未來是什麼樣的?Vivo今夜為你解鎖
※關於Amazon Go,你還想知道什麼?
※關於Kindle的技術帖那麼多,你為什麼還是不想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