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一路上有你——一位媽媽的中醫自學之路

一路上有你——一位媽媽的中醫自學之路

一路上有你——一位媽媽的中醫自學之路

作者:Cindy

兩年前,無意中讀到一篇文章,如獲至寶,因為那正是我迫切需要的東西。

那時候,我是一個焦慮而找不著方向的媽媽,六歲的女兒身體問題多多。

以前,我一直覺得,小孩子生病,看醫生就行啦。

可是,隨著女兒看醫生的次數越來越多,我開始有了疑問:為什麼她的感冒反反覆復、纏綿難愈,幾乎每周都在吃藥?為什麼她一到冬天就咳嗽,不輸液就不能止咳?

我回想起女兒從出生22天因為支氣管炎輸液到六歲,已經吃了那麼多的葯,輸了那麼多的抗生素!以後還要繼續這樣下去么?

想一想,我開始覺得害怕,覺得再這樣子下去不行。於是,我買了各種中醫書,上網百度各種相關文章,終究還是很混亂,不得其法。

無意中在微信看到的這一篇《我的兒科小心得》,我心中的許多疑問都得到了解答,我找到了女兒諸多問題的根源——脾胃。

我仔細觀察,發現她手心潮熱,出汗特別多,一吹風就感冒,便秘晚上睡覺老踢被子睡不安穩,咳嗽時痰特別多。

於是,我不得不反省孩子的飲食習慣,她不愛吃飯,極度挑食,除了雞蛋,不吃任何菜肴,天天吃雞蛋,而且蛋糕是她的最愛,而無知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會引起問題。

意識到問題的所在,於是,我開始嘗試給她更多樣化的飲食,並增加戶外運動。但她還是不愛吃飯啊!

我想起附近看鼻炎的中醫看到她的地圖舌說她脾虛,決定試一試參苓白朮散,每天吃一點點。

此外,我在那位醫生藥方的選一些中藥如太子參山藥蓮子等來煲湯,經常煲。

一開始都沒什麼變化,但堅持一段時間過後,發現她比較少感冒了,沒有吃鼻炎葯,可是鼻炎也沒有再發作了。

後來,我想當時看的中醫開的葯應該是對的,只是我沒有給小孩調整飲食習慣。而且,要葯真正見效要堅持一段時間,可是哪個小孩可以堅持喝兩三個月的中藥呢?

只是從此以後,我就意識到養護脾胃對孩子的重要性,開始給孩子忌口,並在家裡常備脾胃藥,哪天吃多了吃壞了就吃點。不曾想,一年多過去了,居然把一個體弱多病的小豆芽養成了一個粗壯結實的小小女漢子,我也是醉了。

由此事,我覺得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孩子生病,媽媽應該是最早發現端倪的,因為孩子不舒服睡覺時最容易發現。

如發現晚上孩子睡覺特別不安穩時,第二天早上,媽媽就應該看看孩子的舌苔是否厚膩,必要時吃點保和丸,就可以避免一場生病了。

有中醫知識的父母,更注意合理餵養,會減少孩子生病的機會。孩子有小毛病,自己可以及時處理,也可以更好地配合醫生,讓孩子更快恢復。

可是,想要自學中醫,多難呀!從何入手呢?

我在微信搜索到《我的兒科小心得》的作者范怨武的公眾號,發現有很多精彩文章,於是逐一拜讀,發現他能把專業的東西用簡單而有趣的方式講明白,難得呀!我買的一大堆書,太專業的我看不懂,而我看得懂的好像沒有范醫生講得專業和全面。

後來,看到范醫生的《假如我來教學生》,我就上網買了基礎的幾本書。

而那時,范醫生正用Q群免費講《中醫基礎理論》,於是跟著進度看書聽課,終於初步了解了氣血津液,五行,臟腑,經絡的基本知識。

後來,范醫生沒有再講課了,可我還是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和《傷寒論》都基本過了一遍。

老實說,自己看書,很多東西似懂非懂,但我對中醫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至少,我知道了中醫的精髓——辯證論治。

才知道,原來中醫看病,其實不看病,看人。

同是咳嗽,這個人和那個人的病因和藥方都不一樣,這叫同病異治

中醫看病,主要不看病名,看的是癥候,如幾個人,有的鼻炎,有的拉肚子,有的濕疹,可如果都有脾虛濕盛的癥候,可以用同一個基礎方,這叫異病同治

好吧,我承認我學得太膚淺了。

只是,我再看別的文章,或者看到各種藥方偏方,不會盲從,會多想一想。

我不是醫生,不會開方,真正生病了還是要看醫生。

但是,我可以依靠自己所學到的中醫知識,知道病從哪裡來,調整生活方式,截斷病的來路。

我還可以在早期發現病的苗頭,及時處理,把疾病掐滅在萌芽階段。

夏季出門可備用的中成藥》也有一些常見健康問題的簡單處理方式,十分實用呢。

范醫生的公眾號是個寶庫,內容特別多,文字也好看。我一直有把目錄放進我的收藏里,有健康問題時會翻來重新學習相應的文章,沒有事時也會很有上進心地打開學習學習。

多說兩句。

那些質疑范醫生人品的人,可以看看《鼻炎與惡夢》和《寶寶心裡苦》等文章,字裡行間可看出作者的醫者仁心。

那些質疑范醫生醫術的人,可以從 《劉高峰和我的烏眼青》《寢食難安的十七天:小兒高熱案》等文章看到這位年輕中醫對本專業的敬業與上進心,有鑽研精神的有心人怎會是個沽名釣譽的不學無術之輩呢?

也許還有抱怨范醫生嚴肅或大脾氣的,其實這個嚴肅的醫生內里藏著一顆真誠柔軟而又搞怪有趣的心。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幾十萬字的文章,你還看不出一個人?

感恩,一路上有你!

PS:

昨晚寫好的文章,本來想今天再修改一下的,只是大女兒和婆婆都生病,獨自一個帶著五個月的二寶,精力不太夠。用不用得上沒有關係,只是最近看到一些質疑,就很想用文字來表達一個受益良多的長期讀者對您的感謝和支持。總覺得欠您一句正式的「謝謝」。

范醫生按:

我也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白白付出。

作者Cindy ,做為一個寶媽學習中醫的經歷,態度很客觀,並沒有神化中醫,也認識到醫生的作用。治病是需要醫患者雙方合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范怨武 的精彩文章:

開完葯後,我給您的煎藥與忌口提醒
醫館道歉信我收了。7月份的診我也會坐完
治內科病,我只服中醫

TAG:中醫范怨武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詭實錄之三口之家,媽媽雖然出車禍死了,但在他們父子心中媽媽一直都在
一位三年級媽媽的自述:我家娃上學而思的這半年
小貓咪第一次爬樓梯,貓媽媽一臉擔憂的看著,好有愛
男孩因課上老師的一句話,救了媽媽一命
女孩路邊撿回家只流浪小奶狗,第二天狗媽媽找上門來,這下糗大了
3歲男寶第一次開口叫媽媽,那一聲媽媽,讓一家人心都碎了
是不是世界上的媽媽都這樣
爸爸媽媽們,寶寶三歲之前,包括三歲,盡量讓他學一門外語,這很重要!
媽媽殺了一隻鴨子,我學印度在外面一炒,一上桌全家人吃光光
不想孩子錯過世界:一位媽媽獨自帶一歲半孩子開始環遊世界……
4歲女兒眼睛都要閉了 爸爸一摔門 看一眼背影 媽媽腦子七上八下
做三年上門女婿,媽媽來城裡看我,老婆做一桌飯菜招待媽媽很開心
5歲兒子耍賴「不想上學」,媽媽帶他上街半天后他竟反哭求:我要去上學
世上還有這樣的媽媽,張韶涵親媽將自己女兒的前途毀了
中國孩子的求學之路:老師是悟空,媽媽是沙僧,爸爸是八戒
土狗媽媽產上一窩小狗,最後它哭著護住了唯一的孩子……
女孩上班路上看到一個流浪狗媽媽,當她發現這情形忍不住哭了
我有一位壞脾氣的媽媽
一位自閉兒媽媽的心路歷程:有個自閉的孩子,我該全職在家嗎?
貓媽媽半夜在家門口一直叫,出門一看大肚子,原是為了向人類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