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鍊實紀》實證完畢四禪九定及般若波羅密多

《修鍊實紀》實證完畢四禪九定及般若波羅密多

上次說要發起一輪大精進,象釋迦在世時那些大弟子那樣修習,其實是吹牛。這中間曾多次反覆,放逸。當時是想先證完禪定方面的最後兩重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及寂滅定,並以這方面的境界的提升來搞明白我所證的「空」到底是個什麼境界、是不是即是最終的菩提法性。但這期間我因為開始看《大般若波羅密多經》,所以反而暫停了禪定方面的探索,而以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修習與印證為重點。《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共600卷,看到300多卷時都無法肯定自己的境界是否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境界,因為前面這麼多卷一直在否定,否定一切的狀態,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那真的般若波羅密多境界倒底是什麼。300卷後才慢慢有正面闡述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內景的。約350卷前後,我才有信心確認我所證的可以使各層次無礙運行在其上的「空」境界即是般若波羅密多境界,並得到了提高。所謂的提高即是:在這之前,我雖然具有這個境界,但把這個境界當成終極實有,具有一定的著相心,通過讀經,明白這個認為自己具有此境界的著相心及認為此境界實有的心均不應有。350卷到400卷就慢慢看了,看看練練,練練看看,常加琢磨。400卷後,就可以算是通達了,於每一句經文的實義都沒有任何的障礙了。但後面200卷都並不著急看完,因為要把這個東西寫出來是一件嚴肅的事,要反覆揣摩印證。隨著對這個境界的通達,禪定上也獲得突破。11月29日打坐時完成了對非想非非想處定及寂滅定的證悟,並可以隨著自己的意念在各個定之間互相跳躍轉換。但這一次並沒有真正進入寂滅定境界,只是關閉意、識、覺,體會了一下寂滅定的三昧。人在關閉意、識、覺之後,就象睡過去一般,處於一種一切皆閉的狀態中。12月7日,完成了般若境界在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十八界的通達與合一。在初級般若境界中,往往只能進入單方面的真如中。譬如,接觸色界時,你會安住色界真如而處於般若境界中,觀照「想」時,你會安住「想」真如而處於般若境界之中,其它的依此類推。但很難同時處於想真如與色真如合一的真如中,這需要突破「色」界與「想」界,使兩界合一。同樣,更難的是把五蘊、十八界等一切界合為一界,一切真如合為一個真如,這個大真如即是大菩提。本來以為一切都已經相當完美了。但12月12日晚出現了新的境界,就是我以前所謂的那個很微細的「空」裂開了,人似乎要墜入一個巨大的黑洞,且有一切都將消散、毀滅的感覺。剛出現這個感覺時是令人恐懼的,所以初次體驗時我本能地趕緊從那個境界里逃脫出來,後來經過幾次探索才慢慢了解這才是真正的寂滅定的內景。前面我說的關閉意、識、覺,只相當於在寂滅定境界的門口張望了一下。寂滅定的境界相對於之上的各層定境是黑暗的,因為關閉了覺層的光明,真正的一無所有。但也因為如此,所以寂滅定是極舒服的,因為就象人深睡一樣,所以這個定是可以定無數年都不出來的。這個新境界的出現帶來了一個問題: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真如是建依在這個真一無所有的境界之上還是建依在前面那個空明的境界之上。一邊在分辨、琢磨這個問題,一邊繼續看《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大約580卷左右有一個專講禪定波羅密多的分卷,明確地講到寂滅定的境界不是般若境界的基礎,修菩薩道的人不能住寂滅定,也因此所以佛法講四禪八定而不講四禪九定,也因此明白般若境界主要對應於禪定中的無所有處定,也就是建依在覺層,這也就是為什麼叫終極境界為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所在。至此,所有的境界全部融會貫通。1月12日晚看完《大般若波羅密多經》,13日開始著手寫這篇文章,主要在於依我的實證來闡述四禪九定的內景與修法、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內景及修法、佛法的修行綱要、附帶大力地提倡一下神通的重要性。

一、四禪九定

關於初、二、三、四禪及空無邊處定我的博文中曾有詳細的實證內景記錄,這兒對所有的境界依次作一個歸納。

初禪:就是你對色、受、想、行、識等諸界能覺察它生起、運轉、衰滅,但只察知這個全程而不被這些東西牽動,從而不迷失於這些現象中。打個比方,你坐在開闊的山尖,感受風起風滅、來處去處、強度及觸膚的感覺等等。但你只感覺,不起聯想,不起雜念。譬如東方來風了,你就僅僅真實地感受東方來風了。你不要因為「東方」這個概念而引發聯想:「哦,東方是我家,家人在幹什麼呢?可能在做飯吧。會做什麼飯呢?昨天那個店裡的菜真好吃。就是有點貴。現在什麼東西都貴,真是沒辦法,生活難過。工資又那麼少,不知這次年終獎能發多少。肯定多不了,老闆那麼摳。還是自己當老闆好。只是老闆也好象沒那麼好當的。真不要工作去創業還真有點不太敢……」如此等等,也不要因為風的其他信息而引發其他聯想。純純粹粹地,風來了就感覺來了,風去了就感覺去了。同理,對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吃到的、聞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任何事物都以這樣的狀態處理,這就是初禪境界。因為這個境界還只是禪定的初步,所以感覺還不是那麼細膩,風來了你能感覺風來了,風沒了的時候,你會一直繃緊精神等風再來。風來時,你如實感覺它,這個術語叫「伺」,就是它在這兒,你侍伺了它。風沒時,你一直在等它,這個術語叫「尋」,就是它不在了,你尋求它。當然,如果風不在了,你就想別的東西去了,起雜念了,那就是出定了,不作數了。因為你或「尋」或「伺」,一直處於覺知之中,但這風起風落,都是你的外境,與你似乎沒什麼關係,你只感覺而不追逐它,從而就不迷失。同樣的,再進一層,你的意念的起落也被你象風一樣觀察,你的「意念」「感覺」也都成了你的外境,你從頻繁的意念的迷失晃動中解脫了出來,這時你就得到了一種清靜,從而產生一種喜悅。這個就是初禪的定義:「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所以修初禪是很容易的。但也不要小看這個境界,只要福德夠,修到這個境界的人就可以轉生到色界天的梵眾天及以上,這個天已經比我們平常說的玉帝的那個天高好幾重了。

准二禪:這個境界就是指初禪境界比較純熟後但又沒達到二禪,只是接近二禪境界的一種中間態。雖然表述上可以這樣,但其實這個境界完全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境界來定義,因為這個境界到二禪境界是一個質的飛躍。在初禪境界中,觀風長久之後,就會越來越靜,感覺也就跟著越來越細膩,你慢慢慢慢地在沒風的時候不再等風來,而是沒風時就感覺沒風時的各種狀態與感受。在這之前,你的觀念都是有「風」時才算狀態,「無」風作為一種感知的默認狀態,被忽略了,不被作為一個正規的狀態而被覺察。到這兒,你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你把「有」風與「無」風作為風界的兩個平等的不可或缺的階段並列起來、無間地連接起來。這樣,你的感知就從平時的只關注「有」而忽略「無」的狀態到「有」「無」兩種狀態相續無間斷地覺知的圓滿狀態。同理,你依這種狀態對眼睛所看、耳朵所聽、鼻子所聞、舌頭所嘗、心身所感、意念所思都作這樣的處理。長久後,你就可以對心身內外都保持在這一種覺察之中。這個就是所謂的眼根法門、耳根法門、鼻根法門、舌根法門、身根法門、意根法門。這些法門其實都沒有什麼差別,都不過是以一根深入而達到通達諸根的目的,只是對諸劣根的人才方便開說諸法門功德不同,修到最後,都是六根合一。所以你不必選功德多的法門,應該選你最容易掌握的法門。對於當前時代心思都極散亂的修眾,意根法門,即觀念頭法門才應該是最好的對應法門。這個境界中,因為「風」無時你就感覺「風」無時的狀態,就象感覺「風」有時一樣,所以你已經不再等候風再來,所以就沒有了「尋」這一種狀態,只是「有」時伺「有」,「無」時伺「無」,這個就叫「無尋有伺」。因為這個境界一直在感知自身的內外諸境,所以會慢慢出現初級的他心通神通。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你很容易察知他人的情緒、臉色、眼色等等信息,即便你不抬眼看他們。進一步就會察知對方的心意,象誠敬度、心機、情感真假程度等等,當然再進一步就能感知對方的根性、品行等等。

二禪:這個境界很重要,因為後面所有的境界都不過是這一境界的加強。在准二禪境界中,由於你一直察知風的狀態,所以你的意識一直保持在「察知」狀態中,慢慢地你對你所察知的東西不太在意了,不去分別了,而純粹地保持在一種察知狀態中。你不再去分辨「有」風還是「無」風,這兩個階段的各種狀態,被抽象的模糊的「外境」所代替。再進一步,這個抽象的「外境」也越來越模糊了,漸漸淡出,最後僅剩下覺知本身了。在我們平時的習慣中,覺知總是與所覺的外境成對出現的,現在因為放鬆,主動性的對外的覺知消失了,所覺的事物也消失了,唯有一個覺知本身存在。這個時候,你會突然覺醒:誰在覺知?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有些人可能要經過好幾次這樣的警醒狀態,有些人可能一次性就抓住了這個「誰」。在技巧上,這個時候要突然用自己的覺知回照這個在覺知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初現時各人的情況是不同的,有象月亮,也有象寶珠,即摩尼珠,也可能只是一團模糊的亮光團,甚至是恍惚地有些透明物質的虛空,不一而足。這個東西就是神識,也就是所謂的靈魂。這個東西發散時就是透亮的虛空狀態,凝結時就是摩尼寶珠狀態,其他的都是中間態。這兒所說用覺知回照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一般我們的意識就象探照燈一樣是向外掃射的,然後辨別掃射到的東西形成邏輯意識。因為長久這麼做,就只知道掃射,而忘了探照燈本身。這個回照就是要逆著燈光的掃射,去探尋探照燈本身。當你抓住了那個能覺知的東西後,就覺知這個東西本身,也就是「能覺」與「所覺」合一,這時你會心脈忽然大開,然後似乎有一股熱能從心窩上達腦中央,你整個人會處於一種欣喜狀態中。而你所定住的這個「覺知體」,也就是「神識」,會越超你的肉體本身,超然獨立,湛然自明。你會明顯地了知這個東西不屬於你的肉體,是另一個維度的東西。對於這個東西來講,你的肉體跟外界的物質一樣,與它沒有什麼相干。你定在這個神識本身,沒有識別概念,僅有一種欣喜的感覺時,這就是二禪正定。這個境界的在運用時,則可以定住,但依然可以感知外界的一切,只是感知的一切跟你沒什麼相干,了了分明而毫不相干。在這種運用之下,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雜念、意識、思維的起、承、轉、滅整個過程,對於意識、感覺等的運行機理了如指掌。並且你也就真正明了什麼叫「六根互用」,因為六根的識性都歸結到這個東西上,所謂的六根只不過是它一個根。因為在這個境界中,「能知」與「所知」已經合為一體,這叫「內定一心」,不再覺知外境及尋求外境,這叫「無尋無伺」,因定而產生一種大喜悅,這叫「定生喜樂」。這個境界最容易被誤以為自己明心見性了、得道了、乃至於成佛了。我自己就曾以為到這兒是明心見性了。為什麼說這個境界是一次質的跳躍,是因為這個境界是人的肉體的「意」與內在的「識」分離的一個境界。平常人的「意」與「識」是混合的,「意」是表象,背後藏著的及主宰的便是「識」。「識」雖然偶而也獨立運作,但一般人覺察不到這兩者的區別。「意」是思維的、邏輯的、思想的,「識」是識別的、直覺的,在意識運作的每一個過程,往往是「識」在第一時間作用,然後才是「意」的運行,只是「識」的運行時間極短,一般沒有禪定功夫的人無法覺察那麼短的時間內的細景。「識」的分別是一種觀照型的直覺型的識別,而「意」的分別則是邏輯性的思辨性的辨別。在了知了這個境界之後,如果以後想快速地進入這個境界,是有一個小竅門的。那就是無論你意守在何處,你要使所守的那個虛空脫離肉體的維度,這樣那個神識就很容易浮現出來。為什麼守任何地方,乃至於包括外界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都會導出這個似乎應該在你身上的神識的出現?這個到更高的禪定境界時就自然明白。這個技巧其實就是道家所謂的「玄關」,玄關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因為與體內體外無關。雖然道理上守任何地方都可以,但還是以守腦中央為最容易。守腦中央時,只要關閉腦部經脈尤其是腦兩側的膽經,就很容易進入二禪。所謂的關閉經脈只是象我們注意呼吸一樣,不要在呼與吸的轉換的剎那讓意識產生晃動。只是守腦中央容易產生一個弊病,就是容易氣血郁頭,這個可以以意守腦中央稍下一點點的部位來解決,可以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找到最佳的意守點。

三禪:這個境界其實不過是二禪的進一步成熟。人的神識一般寄居在心臟里,所以,平常人的感覺常常都是從心發生,所以中醫有一個概念叫「心神」,這個不是因為心臟產生有意識,而是因為神識寄居在心臟。二禪時,心脈打開,神識上升到腦中央與性識重合,從而神識獨立顯現出來,併產生極大的喜感。這個喜是屬於七情之喜,它本身依然是一種情緒。人界是因情而有的,為情所縛,而對應的就是中丹田的神識。神識上升到上丹田與性識重合本身就是一種脫離情慾的表現。只是二禪因為是神識與性識的初步結合,情慾的習氣並未斷盡,所以保有七情之喜感。定境進一步成熟之後,這種情慾習氣便漸漸減少,喜感也隨之消退。由於明明了了地體會了喜感的消退,了知到喜感的不可長久,從而相反地產生了一種極悲哀的情緒。因為前面諸境界中長久地觀察了外境的虛幻性,也看清了眾生妄作的愚昧及種種醜惡,修到這兒,就會產生極強烈的不願意再去沾染紅塵的出離心。走實證的路的人,修到這兒平時生活中就往往不願意接觸社會,喜歡一個人清清靜靜的呆著,顯得厭世、孤僻、內向、宅。定境中,悲哀的情緒與出離的情緒過後,就產生了一種超越、脫離紅塵的詳和境界,其實就是情根斷去後而得到的一種從無窮世的情、欲的纏縛中解脫出來的境界。從機理上講,就是上升到上丹田的神識與中丹田的連接徹底地斷裂,不再被情所牽。你會有一種從紅塵中跳出去,遠遠地或高高地看著芸芸眾生而安祥的感覺。這種安詳中伴著一種大樂,或者說安詳即是大樂。這個術語就叫「離喜得樂」。「喜」與「樂」是有差別的。「喜」產生於中丹田心臟區,「樂」產生於上丹田腦部區。「喜」是濃烈的,「樂」是平和的。諸位可以自己直接體會一下這種差別,你對自己說「好高興」,再對自己說「好快樂」,看兩者的區別。上面所說的安禪觀看芸芸眾生等狀態,只是說這個境界的運用時的狀態。正定狀態則依然是意識體覺察意識體本身,「能知」與「所知」合一,只是有一種大樂的感受在。到這個境界,生活中情根也會漸漸淡去,感情、情緒不再可以成為主宰,而是可控的積習餘氣,似乎是你意識中心之外的云云霧霧。

四禪:這個境界也不過是三禪的進一步成熟。三禪的「樂」定久了後,依然會敗壞,然後產生極大的苦感。這個苦感是對於無窮世的輪迴的綜合記憶,所以初次經歷這個時刻的人,有可能會有異常悲哀的情緒,會有拋棄肉體、逃離塵世的強烈衝動。同時,意識體也會向頭頂移動,欲衝出頭頂。這個時候,還是要冷靜一點,但可以任由意識體向頭頂移動。如果你的百會穴本身是開的,則可能會順利出頂門,一般講會在頭頂稍上方一點自己停住。如果過於遠離,則還是應該用意念控制住,否則或許有生命危險。如果百會穴沒開,則可能會頂著百會穴停住。這個出頂門就是所謂的「元神出竅」。在頂門上方停住後,會發現天地是無限的虛空,有的會直接進入空無邊處定境界中。上面描述的是四禪境界初次體會時可能會有的內景,並不是真正的四禪正定。在再次或經歷了幾次這個體驗之後,再次達到苦感大發作時,則應該意守意識體在近頭頂處定住。這樣苦感一過,就會出現寂然靜寧安祥超然的無苦無樂境界。這個術語就叫「寂定一心,無苦無樂」。這個境界運用時,當然依然可以去覺知外界的一切的,只是雖有覺知,但這個東西是始終寂然無動、無分別、無苦無樂的。三禪境界是遠遠地站在紅塵外超然回顧紅塵,看起來是超脫於紅塵了,其實還沒有。因為回顧之時,即記念紅塵之時。就象一個人說自己不再想某個人時,則正是想起那個人的時候。四禪則是真解脫於紅塵了,不再回顧紅塵,心意已經指向紅塵外,是跨越世間與出世間的一道門。

上面寫的准二禪到四禪的境界其實不是完全正確的禪定狀態,寫得只不過是大約大多數人會自然而然要經歷的過程。如果能深入到更高的境界,就會發現其中的錯誤。因為上面所說的諸境界,都還保有月亮、摩尼珠等有相想,而真正的狀態則應該把這些形相化為略為透明的虛無,以「虛無」覺察「虛無」。但在知道真正的正確的境界的前提下,在不妨礙向更高境界修證的情況下,是可以具體地在這個境界上把這個或月亮或摩尼珠的神識修成一個可用的「神身」的。這個在道家就是指修「嬰兒」,就算是修佛家的人,也可以修出這個「神身」去靈界活動。出神有兩種區別,一種是出「元神」,一種是出「陽神」。出元神,就是直接出這個摩尼珠。出陽神就要辛苦一些,這個就是道家的丹功的練法,要把整個肉身的經脈竅穴全身練開,達到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的純陽狀態,這樣就會練出一個陽丹,也象摩尼珠一樣的亮珠,但象「太陽」,而原來的「神識」就稱為「月亮」,把兩者融合在一起,就成了「陽神」。陽神可以象太陽一樣發光,這個光可以象神識一樣,覺知任何東西,但寂然無動無分別。境界高時,就可以發現這個光就是一層層的微顆粒的排列,從裡向外一層層疏朗開來。陽神的作用就是可以直接影響一些我們所在的陽界里的事物,而元神則只能通過影響靈界里的事物間接地影響陽界里的事物。如果把全身修到純陽狀態,就相當於整個肉身就是一個大丹,這樣就可以直接肉身出現分身術之類的神通。無論元神還是陽神,都可以出頂門漸漸從近到遠地練習探索整個靈界乃至法界,去了解比我們這個陽界大得多的另一個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練得好的可以試著飛天去觀察天界,乃至於飛到其他佛國觀察諸佛。剛開始無論看到的是什麼,不要去管真與假,只把各種現象儲存到記憶中,時間長久後,歷練多了,加上境界也更高了,許多事自己就明白了。明白久了後,到一定的時候就可以主觀運用了。釋迦剛出神時也不知道那些鬼界、天神是怎麼回事的,當然他比我們適應與熟悉起來要快得多。一般講,修到這個四禪境界,甚至是二禪以上的境界,如果是再來人的話,裡面的投胎的前世所得的神身是可以直接調用出入靈界、天界、法界的。當然要完全在陽界顯現出裡面的神身的前世的法力則還是要肉體境界跟上,而靈界、法界則容易顯現更多的原來等級的法力。如果真的修到四禪的境界,則還會出現一個比較有標誌性的現象,那就是得無學境界。所謂的無學境界就是什麼事看幾眼就知道原理,不需要他人教導。看經文之類的也一樣,無師自通。

空無邊處定:無論前面是以何種方式修習四禪,或月亮、或摩尼珠、或光團、或虛空,到神出竅後,都得把這些形相全部散掉。這時,天地間唯剩無邊無際的大虛空。這就是空無邊處定。初期時,可能會有一股強大的能量把你的肉體化掉。一般講,到四禪之時,你的肉體在禪定狀態中只是一種能量團,沒有具體的骨肉。只是肉體的皮肉、內臟所對應處看上去能量薄一些、能量顆粒散一些,而骨頭等處能量看上去厚一些、緻密一些。但這股能量會把這些東西統統消融為完全空無的虛無,從而使天地間的外大空與肉體的內空統一成一個空界。空無邊處定剛開始可以以自己所在的位置為中心點向無邊無際的十方上下覺察整個大虛空。當然,所謂的「自己所在的位置」處不能有一個有形相的「我」,也是一片虛空。然後慢慢修向「空」有多大「你」有多大,「空」到何處「你」到何處,「你」與整個大空契合,「你」就是「空」,「空」就是「你」,最後沒有了「你」。而這個虛空到底可以有多大,則在於你的修習,可以僅是地球,也可以是整個銀河系,乃至三十三天到十八層地獄,乃至整個小千、中千、大千世界,乃至於整個佛國、無數佛國、遍法界。

識無邊處定:當「你」與大空契合之時,如果「你」思索「你」為什麼能覺知虛空?是在何處覺知這麼大的整個虛空?這時,你會發現虛空之內、更深的地方有一層更精細的類虛空瀰漫在整個大虛空的每一處,正是它覺知著虛空里的每一件事物及虛空本身。這個東西就是「識」層。它漫天漫地,所有的眾生的言行舉止都運行在它之上,所有的靈類都在共用著它的「識」性,也記錄著所有的眾生的無窮劫的所作所為,即業障與福德,它既時時刻刻地識別著所有的有記、無記業,無論這個業多麼微細及多麼無意,同時時時刻刻地記錄存儲著這些信息。所以,如果不非得把「無明」作「起顛倒想」這樣的純概念的解釋的話,則這個東西就可以叫它「無明」,修到後面更高層時就可以知道正是這個東西遮弊了人的清靜覺性。這個東西我們還可以叫它「集體潛意識」或「末耶那識」。這個識其實與二、三、四禪的那個意識就是一個東西,只不過,修到這兒,我們見著了它的全貌,而之前的那幾個境界只不過露出它的一點頭角。這也就是前面說的無論守什麼地方都可以守出意識體的機理所在。這個識層的運用就很大。譬如你想了知紐約的狀態,就可以直接動用紐約處的識層來識別紐約的種種狀態,就象紐約處的信息於紐約處的虛空中浮現出來一樣,不必再用天眼費力地觀察紐約,這個效果自然大不一樣。如果說二禪是意與識的首次分離的話,那識無邊處定則是意與識的完全分離,識完全獨立。正因為如此,所以作為意的基礎的大腦的狀態就可以被我們用「識」更清晰地體驗,我們會發現大腦是象心臟一樣作脈衝搏動的。因為平常人是用以大腦為基礎的「意」來控制意識,而「意」本身就運行在這個搏動之上,所以是覺察不到這種腦跳的。但當人的意識完全上升到「識」層後,「意」層的運作機理自然就可以被這個更深的覺知體所覺知。同時我們可以感覺乃至直接觀察到大腦的各種脈衝波的形態及聲音,也可以感覺到大腦各區的功能。譬如大腦前部尤其是右側是思維區,但大腦後部尤其是右側則藏著一個備用的思維區,如果用意念關閉前部的思維區,則後部的思維區則立即被激活運行。當然,如果前部思維區被損傷,我想這後部思維區必然是會被啟用的。這兒說的關閉,是指關閉腦區相對應的經絡氣機,就象呼吸閉氣一樣,但不是完全閉住不動,只是讓經絡氣機的流動處於意識的監控之下,就象我們關注著呼吸的進出一樣。這個技巧在四禪九定純熟後進行各境界之間自由地互相跳轉時是很有作用的。

無所有處定:識層初接觸時是覺得比較空的、透亮的,但慢慢地,就會發現它依然是厚實的,就象一種水銀一樣的雲霧,把每一個角落都遮弊起來,讓人發悶。所以使人有屏除它、想透氣的想法,或依法理直接去屏除,這樣你就會發現識層下還有一個極清虛的大空,就象我們穿過漫天的白雲看到了清澈無比的藍天里的虛空。這個就是無所有處定。這個境界非常重要,因為這個境界與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有極大的關聯。這個境界又是一次飛躍,因為我們突破了「識」層,進入了「覺」的轄區。在「覺」層純熟後,就可以知道「識」層所謂的直覺是一種極高速的識別,因為那個本能的識別所需要的時間極短,所以我們以為「識」的覺知方式是真的一種覺知。而「覺」則真的是完全沒有中間過程的一種覺知,相對於「覺」來講,「識」的那個極高速的識別過程依然是一種「念」或稱「思維」,跟我們「意」的「思維」沒有本質區別。無所有處定極象空無邊處定,只是更乾淨、更清虛,因為沒有了空蘊層與識層。

非想非非想處定:因為無所有處定極象空無邊處定,所以依然會產生一個問題:誰在知?誰在覺?從而象發現識層一樣發現更深的一層精微的東西——覺層。「覺」覺知外物時是不需要介質、時間的,無法形容它的速度,因為沒有了「速度」這個概念。發現覺層之後,自定在這個覺本身上,就會發現,當「覺性」覺察「覺體」時,立即被「覺體」本身所覺察,所以「覺性」被立即斷掉,但「覺體」覺察到被覺察的同時,本身就是新「覺性」的產生,然後這個新「覺性」又立即被「覺體」覺察而斷掉,同時又產生了一個新的「覺性」,如此一直循環,所以這個覺本身就象處於一種極高頻的微微的晃動之中,這個狀態就是非想非非想狀態。「覺性」覺察,就象一個「想」,但一出來就被「覺體」覺察而斷掉,所以這個「想」剛萌芽未形成就被斷掉了,所以不能說有「想」,但因為有「想」的萌芽狀態,又不能說完全是「無想」,綜合起來便只有叫「非想非非想」。只有達到這個境界,才能觀察到「想」的生滅的全過程,否則發現「想」時都肯定是在「想」的中途。而「識」與「意」的生滅的全過程因為層次上低於覺,所以可以較早地被清晰地觀察到。「想」是與「覺」同根的。之所以前面象四禪之類的自定狀態不會產生這個非想非非想類似的現象,是因為其實那個時候「覺」在偷偷地發生作用,前面的所有自定,其實都是「覺」在覺察那些境界而定住的,並不是真的是它們自定。

寂滅定:就象在識層處純熟後,會發現識是「物質」性的。同樣,在覺層呆熟後,會發現覺也是「物質」性的。不同的只是當識層破開時,你會欣喜,因為你擺脫了一種悶悶的狀態得到極清虛的狀態,而覺層破開時,則是一種極恐懼的狀態。因為覺層裂開後,你會覺得「你」正在掉入一個無邊的無底的巨大的黑洞之中,是一種什麼都結束,徹底毀滅的狀態,所以「你」不願掉下去,你要掙扎回覺層之上。我自己就是經過3、4次試探才真正進去的,前面幾次都不敢大膽直入。進去後,你的意、識、覺會全部關閉,一切寂滅,人就象睡過去一樣。這種睡過去的感覺是極舒服的,因為沒有任何煩惱。這個境界因為意、識、覺層的關閉,跟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就象到了一個獨立的空間或者乾脆叫胞胎里一般。所以羅漢很喜歡這個境界,有些一定就幾萬年甚至幾劫。但修大乘的人,修菩薩道的人,是不可以住在這個境界中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佛法只講「四禪八定」,而不叫「四禪九定」。為什麼修菩薩道的人不能住這個境界,後面講般若境界時會具體說機理。寂滅定還有其他象「無想定」之類的叫法。

修習圓滿各境界後,還要修習各境界的自由跳轉。從初禪逐層到寂滅定,再逐層退到初禪,叫獅子頻申三摩地。在所有境界中自由跳轉,叫集散三摩地。

二、般若波羅密多

禪宗所謂的「禪」即是般若波羅密多境界,跟禪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便於闡述這個境界,得先打個比較長的比方。

諸位先想像自己的前面有一個大虛空,然後想像在這個虛空里造了一座房子。房子造好後,許多人就會只看到房子了。那在房子造起來之前這個位置上的那個虛空哪兒去了呢?其實它哪兒也沒去,一直在那。無論房子造了還是拆了,它都無增無減、無損無益、無任何變化,它雖然與房子同在一位置,但互不相干、互不沾染。平常人因為很會著相,造了房子,就會關注於房子,而根本不去關注這個空還在不在。現在我們扭轉這個概念,要知道這個空一直在那兒。現在我們再在房子里放置各種傢俱。要明白,無論那個傢俱多大多小,它所在的那個位置的那個空也依然在那兒。然後我們再在房子放一些人及動物,不要被迷惑了,動物與人所在位置的那個空依然是一直在那兒的,動物與人的移動,都只不過是在虛空中穿越,而虛空本身從未動過、從未變過。現在我們再來點抽象一點的想像,想像我們的思維、意念在空間里運行,就象可以直接在空中顯像的四維電影一樣。無論這個思維、意念所想像的事物及事件是多麼的美好或醜惡,都與它所在位置的那個空間沒有任何的相干,虛空依然沒動過、沒變過。了解了這些現象,我們就該明白:這個世界中無論是虛的還是實的事物與其本身所在的那個位置的空都是互不相干、互不沾染的。

這個比喻中的虛空就是指代法界(也可以叫菩提、真如、法性、佛性、法身、本來面目等等),一切的現象界或虛或實的東西都是法界中的一個浮影,與法界本身毫不相干。法界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有變化。我們肉眼能看到的虛空只是五蘊中的空蘊。從前面的禪定境界的介紹中,我們應該知道,空蘊下面還有大虛空層、識層、無所有層、覺層、終極層。那麼真正的法界是指哪一層?哪一層也不是,而是所有的層,包括凡夫的七情六慾等等諸層。法界不是一個平面概念,而是一個圓滿的多維多方的概念。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一切界都包含在法界之中。般若波羅密多境界即是以類似於禪定中的無所有境界而通達一切界、覺知一切界。這個通達不單是立體上的縱橫向的、也是層次深淺上的縱橫向的,還是維度界性上的遍及向的。為什麼說是類似於禪定中的無所有境界,是因為禪定的無所有境界中,是把無所有境界當成一個真境界的,當成一個「實有」的境界的,但在般若波羅密多境界中則不能有這種「實有境界」的觀念,因為這個境界也不過是其他狀態中的一種。所以般若境界就是處於無所有境界中覺性半自定的狀態,就是指基本是一半覺知一半自定。用一半覺識去覺知,則可以了知萬事萬物的狀態與流轉機理,長久如此,便得一切智智,即佛智。一半自定,則既不脫離無所有這個覺性境界,又不坐實成實有的無所有境界。這樣便可以體、用皆得,不離體而成妙用。這個就叫菩薩修習般若境界時的「方便善巧」。為什麼不以非想非非想或寂滅定境界來行般若波羅密多境界?那得先說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目的。般若波羅密多境界作為成佛的唯一的必須的技巧,是因為它以覺性來覺知一切,當這個覺知持續得越來越久時,覺性就會越來越圓滿,而覺知所得的一切智智也越來越圓滿。什麼叫覺性越來越圓滿,就是指覺性深入了一切界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什麼或虛或實的事物的外在與內涵不在覺性的覺知中。當一切都覺知到之時,會於一剎那與整個大法界(大菩提、大真如)完全契合而證入金剛喻定,此即是成佛,此時已經圓滿的覺性便叫「無上正等正覺」。而所謂的一切智智越來越圓滿,就是因為覺知的結果的積累,對整個法界的一切事、物、法、理無所不知。這兩個名詞只不過對同一件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描述罷了。因為要覺知現象界才能完成這個過程,所以非想非非想定做不到,因為那是覺性自定,不對現象界進行覺知。而寂滅定更做不到,因為這個定是關閉覺性的,根本不覺知。所以菩薩是嚴禁住在寂滅定中的,因為這個定太舒服了,住久了就不再想出定,不再去修菩薩行,那就不能完成覺性與一切智智的圓滿,沒有一切智智就無法轉法輪渡化眾生,就完成不了菩提心的慈悲大願。菩薩只有到法王子位乃至一生補處菩薩等級時才允許住寂滅定中。明白一切事物本來是空這個道理是比較簡單的,看一下前面的比方,大家都能領悟得差不多。但真要深入掌握這個境界的定境技巧並圓滿統一各界於一空之中,則還是很有點難度的。但般若波羅密多境界是成佛的唯一方法,且得般若波羅密多境界後,依般若境界修習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等五度一天,即可以超過不知這個境界的人修行大布施、大凈戒、大安忍、猛精進、深禪定無窮劫所得的功德的總和。所以得般若波羅密多境界,不久即入不退轉菩薩位(七地及以上菩薩),即得諸佛授記,而於不久的將來便必定成佛。所以這個境界是極值得乃至必須去化精力去修習的。大致來講,修習般若波羅密多有三條路子:

1、相似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就是指沒證入前依理修習般若境界。生活中,無論什麼東西,比如色界的各種物質,所遇所見皆想像成空。比如前面比方中的房子,要想像成空。初期可以只想像那個房子裡面的空,後期可以想像房子象虛像一樣「浮」在虛空中,空與空中的現象一起觀想。然後是對有靈類,包括你自己及周邊的人,也作房子一樣的想像。然後你對自己身上的感受,想像那個感受也運行於空中。總之,眼、耳、鼻、舌、身所有的感覺感受,都作這樣的處理。意根當然也要作這樣的處理,但你做不到。因為你沒有禪定境界,你一直就是用意去假想前面的種種空,但你沒辦法用意根把意根想空了。你可以說自己不著相,但你想自己不著相時,你正有一個「不著相」的念,這個就是相。如果你再想不著相於這個「不著相」的念,你依然還是有一個念,無論你加了多少個「不著相」,你都免不了有最後一念。所以你只能盡量去空掉其他五根的所覺所緣。長久這樣堅持,你或許慢慢慢慢就得到覺性,因為你一直在覺知,久了後覺性就浮現了,這其實就是在修禪定。禪定境界上來了,你的覺性也就出來了,從而證得般若境界。但這樣的過程比較慢,並且容易在識出來之時就以為自己得正境界了。以本來是空的機理,直接修空,這是正相似般若波羅密多修法。至於其他的,比如以萬物無常終究成空之類的機理去修空,則已經偏離正法。在般若境界法理中,「無常」是指在般若境界中連「常」的概念都沒有,而不是變幻無常的意思。這是《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中明確說的,不是我杜撰。

2、頓悟法。因為般若空境是無法由思索而得的,是一個必須證入的境界,由於這個空性的本來存在,所以可以籍由某種特別的機緣一下子窺見它的真面目,這就叫頓悟法。這種方法以禪宗為最突出。禪宗的「棒」「喝」就是在一個人長期苦苦思索某個問題、意念非常集中之時,猛然地給予猛烈的刺激,從而使思索者一下子懵過去,腦中便一片空靈。這一片空靈之中,「意」與「識」都全部斷掉了,只有「覺」還在,但就是「覺」也已經靜止了,換句話說,「覺」也被動自定了,因為它也被懵了。如果思索者在那一剎那,猛然發現這個東西,這就一下子證悟到無所有處境界,窺見了覺性,也即得到了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的體性,這就叫「開悟」,叫「明心見性」。不單單禪宗這一種人為的方法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其他的象一些突發的意外,比如摔倒撞到了腦袋,也是可以出現類似的狀態的。還有其他的象神、佛加持類也可以。我自己第一次進入這個境界時是2009年春吧,當時看了《華嚴經》上床睡覺,因為看經文起了興,就起願請諸佛加持讓我證入這個最終的境界,結果一躺下,象平常一樣回照腦內的那一瞬間,發現腦內空白一片,不是以前所守的虛空,是一種極精微的虛空。當時我認為自己證入了「菩提」空境,當然以現在的境界回看,那證入的就是無所有處境界,也知道了不是終極境界。頓悟法的現象就是如此。但頓悟法所得的境界是比較小的,是不通達的,尤其是沒有禪定基礎的人。所以這個境界還得好好修習才可以真正地獲得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從而獲得無生法忍。

3、禪定切入法。從前面所寫的禪定境界及般若境界的內景可知,禪定境界中的無所有處定就是與般若境界對接之處,其中只需要一點點的心念機理的轉換。所以以修禪定而證入般若境界在我看來是最可靠的一條路子。這也是為什麼般若境界雖是大菩薩境界,而大阿羅漢卻可以理解內在三昧的原因。只不過大阿羅漢所體味的般若境界的三昧與大菩薩境界的般若三昧相差甚巨,譬如螢火與太陽。以禪定而契入般若境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極容易直接修入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之中。因為禪定的境界本身就已經六根合一、通達各界,所以轉入般若境界後,很快就可以修得諸界合一的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這也是為什麼六地菩薩必須修滿禪定境界、七地菩薩必須修滿般若境界的原因。嚴格來講,七、八、九、十地菩薩才稱得上真正我們民間所謂的菩薩的含義,全稱叫「菩薩摩訶薩」,翻譯叫「大菩薩」。而五地前的菩薩除了功德與菩提心可能勝過大阿羅漢外,法力與法理未必比得過,因為大阿羅漢修完了禪定,而五地前的菩薩基本沒有很深的禪定功夫。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要求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都要安住般若境界不動,要求我們平時一邊生活一邊安住般若境界,乃至於我們一邊想問題一邊安住般若境界不動,這要如何做到?這個「方便善巧」必須是通達所有禪定境界,達到「意」、「識」、「覺」可以分離的人才可以做到。因為這三者的可以分離,所以我們可以用「覺」來安住般若境界的本體,此本體無造無作、無變無動、無增無減、無所有、無相、無願、空、無一切概念。而同時我們可以用「識」來識別、「意」來思考,從而達到真心與妄心共運而不相涉、不相礙的境界。所以雖識得幻相萬千,而真心無動,覺性恆一。雖真心無動,而識得幻相萬千,佛智得成。

本人目前的境界是可以安住諸界合一的無所有定的覺性之中,但這個無所有處又與禪定的無所有有區別,是可以透到寂滅定的那個終極層的,只是故意不閉覺性,故意建基於覺性之上。前段時間基本每天大多數時間無論做什麼都可以安住,這幾天又放逸了,守的時間減少。後面的任務就是爭取每時每刻都能安住住。關於般若境界的有些經文有些人有理解的錯誤,在此撿幾句常見的闡述一下。

《心經》中前面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面又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不是前後矛盾?我們重新回想前面那個大比方,房子位置本身就是空,這兩者不同性、不相合、不相干、互不沾染,但也無法分離,所以說「色不異空,……,空即是色」。但色畢竟是幻有,空是實有。當契入大空性之中時,空性中一無所有,就象那個大虛空中房子、生物之類的跟虛空本身沒有什麼相干,有沒有它們虛空本然就是在那兒,虛空本身一無所有,所以說「空中無色」。這前後兩句是從「用」與「體」兩個角度來講。開本體之覺,則萬物皆如幻相虛浮於本體之中,色處即本體處、受處即本體處,乃至識處及一切處即本體處。閉本體之覺,則一無所有,空空如也,連「一無所有、空空如也」的概念也沒有,也沒有「體」、「性」、「用」等等一切概念,湛然清靜。

《金剛經》中「無所住而生其心」,往往許多人理解為「心時時有生卻事事物物不住」。其實只要用的是妄心,無論你怎麼認為不住,都有一個最終的不住之念在。這個前面說過,不可能以意根而斷意根。如果你以「覺」安住本心,本心從未動過,無生無滅,那以「識」與「意」所運轉的妄心,就象火一樣,用過即自然滅去,根本就沒有刻意的「滅」。所謂「無所住」是指妄心本幻,本心於此妄心本無住,本心雖安住卻無「安住」的概念,因為本心一無所有。而「生其心」則即指生妄心,然於本心而言,則無妄心生過,亦指安住本心即是生心,但說生而實無生。這兒的妄心便指「色、受、想、行、識」諸類。

「初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初時的狀態,就是凡夫的狀態,看到山水即著相於山水,以色相的山水為真為實。中期知道山水真如乃是空性,所以只看到空性而沒有了山水。這個在今年4月時我就可以做到在洗手洗碗之類的事件中,把手想空、碗想空、水想空、水龍頭想空,然後把這些空連成一片,關注於這個大空,眼雖見手、碗、水等物,但沒有這些物想,雖有洗涮,但沒有手摸碗等等感受。關門則無門想,只是內外虛空一片。這是真的,絕不是假想,是睜眼中的真實活動時的狀態。最後知道山水的真如空相與山水的色相皆無礙,便可以安住空相而不壞色相,便又以山為山,以水為水。這是般若境界對於色界的修習過程。

三、修行綱要

修行就是修那個本來空。一切東西都是那個空上運行的幻有,千百億年來,我們把這些幻有當成是實有,一直追逐而迷失。修行就是再次地通達那個空,並再次承認那個空就是我們的本來而安住住,便永無迷失。這個安住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只顧自己解脫,直接證入那個空中,直接回歸,這個就是小乘境界。另一種則是知道了道理乃至於證到這個空後,看到眾生都還處於迷失之中,非常可憐,起大慈悲心,想去讓這些眾生都能明白過來。但要想這些眾生都明白過來是要有本領去攝服他們的,不然他們根本不能相信你的話。所以就一邊安住在這個空中,一邊去了解眾生界及整個法界的一切道理,以便於渡化任何類型的眾生,這個過程就是菩薩的安住般若境界修菩薩行。當有一天,所有的維界都已經通達,所有的道理都已經掌握之時,也即對整個本來空的完全的覺知,便於一剎那契入大本來空之中,此即是成佛。而這個菩薩行的境地共分十級,叫十地。而內容則叫六度,即六個方面,分別叫布施、凈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除了精進是一種狀態外,其他的五度一般的修習方式是先布施、再凈戒、再安忍、再禪定、再般若。因為這個順序,所以五地之前的菩薩都基本不具備法力的,因為那都還在修布施、凈戒、安忍。要到六地,則必須修習禪定,從而具備部分神通,而七地則必須修習般若,則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菩薩位,得佛授記。所以如果仔細研究這個過程,則是不合理的。因為只有修得般若境界,才能安住在般若境界中修習其他五度,從而使其他五度變成波羅密多。波羅密多的意思就是到彼岸,也就是說,沒有般若境界的基礎,其他五度是無論如何修也到不了成佛的彼岸的。所以先修習般若境界有幾個好處,一方面是得了這個唯一可以獲得佛境的般若境界後加速了覺性成熟的速度。另一方面,在般若境界中的五度波羅密多修一天乃至於修一件,就可以超過沒有般若境界的五度的無窮劫的累積功德總和。比如你生在帝王人家,前半生一直作大布施及其他五度,而我前半生全用來修般若且終於證入般若真境界中,那我依般若境界所行的一件功德就可以超過你前半生所有的功德總和,這個帳誰也會算得來。所以以我的看法,修行的人應該先修般若境界打底,然後在般若的理中修通禪定,以禪定境界切入般若境界,然後再依般若境界來修其他五度,這是最好的修法。當然這也確是需要一個人的根基的,因為修證完禪定及證得般若境界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接下來要傳的法,就是以這個思路設計的修行路子,當然也附帶有正常六度順序的修習法,暫時就叫齊天正法。

關於神通,是很需要撥正輕視乃至貶低它的觀念的,到高級菩薩地,神通是必須具備的,因為只有具備了神通,才可以了解廣闊的法界諸種理趣,才可能完成佛智的修習。如果沒有他心通,你怎麼可能了解到所有眾生的心性?如果沒有天耳通,你怎麼了解所有眾生的聲音,怎麼可能得出一音諸類皆懂的種種境界?如果沒有天眼通,怎麼可能了解無窮的法界諸眾生的生存狀態?如果沒有宿命通,怎麼可能知道眾生的業報輪轉?如果沒有神境通,你連別的佛國都去不了,怎麼可能了知其他佛國的狀況及如何渡化其他佛國的有緣人?《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中明確地說了沒有大神通的話菩薩是無法完成菩薩行的,神通這個助力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般若境界這個根本境界的重要性。如果你真想做一個大心菩薩,那最好是把修習禪定而獲得神通作為你的一個目標。比如,人身上的業障,一般天眼的人看,只會看到黑或灰的氣團,再高一點,就可以分辨得出氣團里的顆粒,再高一點就可以分辨出每一個顆粒都是一個活物,都是諸種或陽界或靈界或法界的種種動物乃至於非人等形相。你如果不知道這些東西,說什麼因果輪迴都是虛說,了知了這些,你才能如實知道種種輪迴報應的內景。

本文歡迎轉載。最後要聲明的是:最高的幾個禪定境界我目前還沒長時間的正定過,所以此文多多少少有些未證言證的嫌疑,但理上,我相信已經不會有錯的。

11月22早晨,打坐之時,高空來了觀音,卸下我多年前自願重新帶上的頭箍,換上一種菩薩冠。這個冠,中心是一個高髻,象老版《西遊記》中靈吉菩薩的那種,四周也有帽沿,但不是唐僧那種很規則的片片,而是帽沿上面綴有許多珠寶。這個冠的造型沒有在現實中各種菩薩的圖像或塑像的造型中看到過。

12月14日,突然發現左眉也長出長眉毛。右眉的長眉毛是2009年長出。

安住般若無所有空境迴向:願以此文所積功德及善根與一切眾生平等共有而迴向一切智智,願未發心眾生髮菩提心,已生心眾生入不退轉位,入不退轉位眾生早證佛果,轉正法輪,普渡眾生。

2013/02/10 22:22 正月初一 38周歲生日

20170529補充:上年,眼睛由隱性雙眼皮向顯性雙眼皮轉變。證完最後的般若無我境界在2014年初。但只是進入,後由於雜事緣呈,未能長久保持,日常只能保有一禪到無所有處定的對應的般若境界,身體能量下降嚴重時,則差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焱陽易堂 的精彩文章:

查護:令人厭惡的俗世多角婚姻的天眼查證
《大藏經》阿含部T01N0066《魔嬈亂經》67《弊魔試目連經》之我譯
修鍊實紀:解陳堅殺業及觀其投胎
《因緣錄》雜篇4塵埃落定
《修鍊實紀》 被消業、仙果之功效

TAG:焱陽易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人為何把農曆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揭秘神奇的數字「九」
風水的九定律、四原則!
電影市場「一九定律」凸顯,合拍片如何杜絕「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