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書編輯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圖書編輯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本文共2013字 預計4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各位編輯大神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是工作狂型?吃喝玩樂型?還是各種立體化地呈現生活與工作?在科學出版社編輯范運年眼裡,編輯的朋友圈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編輯與作者、編輯與同行的交流。歡迎閱讀此文的編輯在評論區分享自己朋友圈的趣事!

那天,我的同事發了一條朋友圈:天啦嚕!我的這個作者樣也可以玩「王者榮耀」了,我也造出了「魯班八號」!一個作者樣,已經改了八次,稿子已經快看吐了!

在這條朋友圈消息下面,有同事回的是捂著臉哭笑不得和抱抱的表情,排版和校對的同事則回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改稿何必曾相識!領導關心的是,超出的費用你和作者商量好了沒?

自從有了微信,編輯的工作也沒那麼枯燥乏味了。

有了微信之後,朋友圈就成了各種信息的集散地,既有各種營銷廣告、心靈雞湯、養生秘籍等等,也有美食美景、小品美文、行業信息等。挖掘朋友圈的信息,既可以充分挖掘作者資源、捕捉組稿信息、了解學術前沿,還可以宣傳出版信息、進行新書推送,等等,吐吐槽、組組稿,不亦樂乎!

獲取組稿信息

編輯們的朋友圈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作者和潛在的作者。比如做學術出版的編輯,少不得和各個學校科研院所的學者們打交道,加上微信方便聯繫。

朋友圈是平的。

只要你沒有被專門屏蔽,可以說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個平台上,真正實現了無障礙平等。

有很多學者也熱愛發發朋友圈。一般而言,學者們和普通大叔大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們的朋友圈含金量比較高,大部分都和他們的工作相關。

比如從教授們的朋友圈消息,可以了解到國家或者部委的一些科研計劃、各種學術交流信息、學術前沿消息等,他們會第一時間了解到學術圈的各類消息,比我們自己從網上查詢快捷很多。對於國家重大的科研計劃,每年出台後的第一時間,很多教授就會轉發這樣一條消息:總經費達7.6億!又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出爐!

從這條消息,編輯能了解到什麼信息?

編輯起碼能知道這兩點:首先,國家在這些領域加大了科研投入,未來這些領域會比較引人關注,將會有更多的學者投入研究;其次,承擔這些項目的學者,都是行業的翹楚,可以關注他們的科研成果,有可能時將這些成果出版出來,惠及更多的讀者。

編輯作為學術圈邊緣人,對於學術前沿信息的把握,基本都是來自於媒體宣傳、自己調查鑽研以及與作者溝通,這些信息獲取方式往往導致信息滯後,不利於出版讀者最需要的圖書。而教授專家則不同,他們就在學術圈中,往往非常敏感地捕捉學術發展前沿,他們發布的信息,往往是第一手信息,關注他們的關注點,可以跟蹤到最新的學術信息。

發布出版信息

以往,作者、編輯和讀者,是各自分離的個體。朋友圈縮短了編輯與讀者的距離。

一本圖書,從作者到讀者,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讀者只能在電商平台和書店了解新書信息。

有了朋友圈之後,新書出版後,編輯和出版社公眾號可以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布新書信息,讀者可以直接與出版商聯繫,購買需要的圖書,省略了中間環節。

另一方面,朋友圈加強了編輯與作者的聯繫。圖書出版,除了作者自主的寫作行為外,還有出版社策劃的圖書。出版社會多方調研各類圖書的市場表現、各類熱點信息等,主動策劃圖書的編寫方向。

以前,出版社策划了一個選題方向後,只能由編輯去找合適的作者,作者被動地等著編輯找上門。現在編輯則可以將策劃方案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公布,相關作者看到之後,如果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契合,可以主動參與到圖書編寫工作中,朋友圈將單向聯繫變成了雙向聯繫。

編輯單方面尋找作者,免不了會掛一漏萬,有時會錯失最佳的作者,作者主動參與到圖書策劃工作中,則會大幅度提高作者和圖書的契合度,提高圖書的內容質量。

交流編輯心得

寫好一本書,很難,編輯好一本書,也很難!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習慣,但是,我們國家的圖書出版,是有規範要求的。作者不是語言專家,他們認為說明白的事情,未必符合書面表達規範。

以前,編輯和作者、編輯和讀者之間的交流,都是單向聯繫,有了具體的疑問才會有交流。現在則不同,編輯在編輯稿件時遇到了特別的文稿案例,可以在朋友圈進行討論,讓作者了解書稿編輯加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自己在寫作和修改時加以避免。

比如,對於學術著作,很多作者習慣了英文寫作方式,在進行中文寫作時,也喜歡用長句表達,而實際上,中文長句不利於清晰明確地表達問題,很容易出現歧義,中文寫作,用短句表達會更言簡意賅。

很多作者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對於所寫的內容,他們自己是很懂的,就算用長句,他們讀的時候也很明白,但是讀者有可能越看越糊塗,很多作者不能理解為什麼,也許他還會覺得,這一屆讀者太差!

編輯在書稿編輯的時候,看到這樣的長句案例,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讓圈裡的作者們讀讀別人的長句,直觀地感受長句給讀者帶來的困擾。

以前很多作者和讀者不太理解編輯的工作,認為是沒事找事或者非常簡單,交稿直接印刷就可以了,修改都是沒必要的甚至多余的,編輯在朋友圈發布一些工作狀態,可以讓作者和讀者更加理解圖書出版工作,共同努力,提高圖書質量,打擊盜版,維護作者和出版社的權益。

微信朋友圈,是一個極好的交流平台,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一個編輯的朋友圈裡,編輯、作者和讀者聯繫更加緊密,共同見證一本書的誕生,共同維護良好的圖書出版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版商務周報 的精彩文章:

TAG:出版商務周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圖書編輯的心裡好童書是什麼樣的呢?
做媒體編輯有什麼好?為什麼不能像別人那樣生活?
在《知識分子》做編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編輯基因嬰兒『,你怎麼看?
圖書編輯都愛看書嗎?
記者編輯們壓箱底的寫作秘訣,都在這兒了!
誰編輯了我們的基因?
鄧倫將后羿寫成後裔 還在評論區認錯 網友:這隻傻鳳凰有點可愛!不知道有編輯功能嗎
這是一篇編輯&譯者的碎碎念,沒有雷同,沒有巧合
全球首例編輯嬰兒,為什麼應該被黑?看不懂過程還是另有隱情?
基因編輯用於人,為啥引發一片嘩然?專家說了兩點!
編輯部的哥特女孩:我們只是美的不一樣
為什麼我們不能編輯人類基因呢?
雙十一種草特輯 | 時尚編輯們家裡都是有草原的吧?
一篇漫畫告訴你:祖傳的基因,說編輯就能編輯?
聽說這是美容編輯最愛的「種草單」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十一月書單分享-你好奇的編輯部,在看這些書
基因編輯嬰兒?對不起!世界沒有做好準備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 一張圖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