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好友的一場車禍,他花了整整十年分享的駕車經驗!
這是一篇來自網友真實的經歷的帖子,內容雖長,但這些乘車、駕車的經驗值得每個人讀一讀。
我有位師傅,跟他學安全駕駛,他有15年駕齡,但他沒有教我特技駕駛,也沒有教我應急處理,就送了我兩句話 :
僥倖,是不可能幸運一輩子的。
把交通規則研究透、嚴格按照交通規則行駛、養成安全駕駛的習慣。
小編貪生怕死,師傅給我的建議,我絕對服從,先研究理論,再上車實踐。
以下是正文
白色車,安全係數最高
澳大利亞研究者新近發布調查報告,黑色汽車在白天與黑夜的事故率均高居榜首。在白天,黑色汽車比白色汽車事故率高 12%,在黎明前和黃昏後則高47%。
特別是傍晚的時候,遠處跑來一輛黑色轎車,總感覺像穿了隱形衣,我還是比較喜歡白色車,總是很顯眼。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白色汽車油耗低,原因是車身反射能量,節約空調油耗,不過這個說法未得到權威證實。當時,我買白色捷達,除了安全因素考慮外,還有一個原因:白色車便宜。
10%的交通事故與後視鏡盲區有關
新手必須學會調整後視鏡,有10%的交通事故與後視鏡盲區有關!左右後視鏡調整標準:遠處地平線位於鏡子中間,車身占鏡子 1/4。 車內後視鏡調整標準:遠處地平線位於鏡子中間,能看到自己的右耳。
有幾點說明:
(1)調整後視鏡時,要選擇水平路。
(2)調整駕駛座位時,要重新調整後視鏡。
(3)後視鏡是有視覺盲區的,不要迷信後視鏡。
開車時,要做到「前怕狼後怕虎」,即要觀察前面車輛行駛情況,又要掌握身後車流信息,提早做出預警判斷。
很多計程車的左右後視鏡上貼有一個小圓鏡,這叫盲點鏡,
有兩個作用:(1)掃除盲點。(2)倒車時,可以看到後面兩個輪胎的位置。
變道、轉彎時提前200米打轉向燈
燈光、喇叭是行車語言,你的行車意圖是什麼,一定要告訴別人,告訴的越早,你越安全。
假如,你變道時,沒有打轉向燈的習慣,前後車輛不會提前為你的變道做準備,因為他們不知道你心裡想什麼,可能前面車輛也突然變道了,可能後面車輛突然加速了,這些都是你的潛在危險。
為什麼要提前200米呢?
原因:處於盲區的車輛,會發現你的行車意圖,他們要麼讓超,要麼加速。
讓前後車輛做好讓超準備。
打轉向燈,是一種潛意識,即便在我們村裡開車,轉彎時,我也提前打轉向燈,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對自己生命不尊重,命運就不尊重我們。
座椅頭枕高度,要高於後腦勺
頭枕,主要作用是在被追尾時,保護頸椎,被時速100的車輛追尾,倘若沒有頭枕保護,可以瞬間把駕乘人員脖子扭斷!
中高檔轎車,座椅比較高,基本無需調整,除非是身高1米8以上的駕乘人員。
低端轎車,座位比較淺,頭高出座位很多,此時就需要調整頭枕,我身高1米76,開捷達時,需要把頭枕調到最高,才剛剛符合安全標準。
同樣的道理,不僅要調整駕駛座的頭枕,副駕駛、後排座椅都要調整到最佳狀態,因為那裡可能坐著是我們的父母、朋友……
預防爆胎三要素
選用大品牌輪胎、定期保養輪胎、安裝胎壓檢測儀。
雖然爆胎的幾率比中彩票的幾率還小,但是一旦爆胎,就GAME OVER了,所以在輪胎上,我是絕對重視,畢竟我是長途旅行,容不得半點馬虎。
什麼時候,需要做平衡與定位呢?
當你鬆開方向盤,車輛跑偏時,需要去做四輪定位。 當方向盤發抖時,需要去做四輪平衡。
否則會有吃胎現象,久而久之,就爆胎了,如果自己沒有判斷經驗,可以每1萬公里去做一次,這是保養輪胎的最好方式,而且工作人員會提前告訴你是否需要更換新輪胎。
停車倒車
停車時,車頭朝外,上車前,觀察四周,倒車時,多進少退。 關於停車,我有幾點經驗:
停車時,車頭朝外,出去時,不需要倒車。
上車前,觀察四周,其一、查看車輛周圍有無異常。其二、規划出庫路線。
倒車時,多進少退,相比倒車而言,前進的安全係數肯定要高。
珍惜生命,遠離大車
遠離大車,是指:既不尾隨貨車,也不被貨車尾隨。因為無論我們追尾貨車還是被貨車追尾,我們都是以卵擊石。
貨車在前:遮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一旦貨車急剎,我們很容易鑽到貨車下面。
貨車在後:貨車剎車距離長,一旦前面有緊急情況,我們急剎,貨車就把我們追尾了,瞬間把我們壓縮成了相片!
還有一點,在行駛過程中,一定不要和貨車並行,有輛奇瑞 QQ,在轉彎時與大貨車並行,大貨車發生了側反,小 QQ 被壓到了身下,真的壓成了相片。不管跟什麼車輛並行,都會增加安全隱患。
所以,對於大車,要麼讓,要麼超。
高速行車時,不要太靠近護欄
在高速公路上,小轎車多數時間在最左側車道行駛,因為緊靠護欄,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車道最左側,積累了很多螺絲、釘子之類的輪胎殺手。
距離護欄太近,稍微馬虎一下,可能就蹭到了護欄,這種事故太多了!
行車時,注意每一塊交通提示牌
每一處交通提示牌,都不會是多餘的,關於交通提示牌,我有三點感悟:
能學到很多知識,舉個例子:走京昆高速時,途徑綿陽,有個旅遊提示牌寫著:李白故鄉,我明白了,原來李白是綿陽人!
能提前預警,如前方施工、事故多發地、前方急轉……
能預防違章。
安裝行車記錄儀
遇到碰瓷的,可以作為證據。
遇到交通事故,便於劃分責任。
拍攝沿途風景,例如穿越沙漠時,行車記錄儀能把全程拍攝下來,特別震撼。
車速過快過慢,都很危險
人們往往有個誤區:越慢越安全,其實未必。在路上行駛,與其他車輛接觸的機會越少,自己越安全。當車速過快時,你需要挨著超別人,當車速過慢時,別人輪流超你,這兩種情況都增加了與其他車輛接觸的機會,從而增加了安全隱患。
無論什麼情況,開車時都不能打電話,人在打電話時,注意力比酒後駕駛還差。
切記,莫飈車
時速 150,相當於射箭的速度,一旦發生事故,萬物皆箭頭。
時速 160,發生事故,生還率幾乎為零,不管什麼車。
安全座椅可以提升兒童車禍時的生還率,兒童,不能坐在副駕駛!
安全氣囊必須配合安全帶使用,否則安全氣囊是炸彈。
最後幾點注意:
進隧道,減速開燈。
長途旅行,必須攜帶拖車繩,既方便自己,又方便別人。
行車時,一定要鎖車門。
盡量避免開夜車。
吃了感冒藥別開車。
不可疲勞駕駛,適當給自己提神。
活著才是硬道理!僥倖,是不可能幸運一輩子的。


TAG:車禍 |
※朋友車禍去世,他整理了10年的安全駕車經驗,值得收藏!
※因為朋友的車禍,他整理了十年的駕車經驗,看完絕對受益!
※因為朋友車禍,他整理了10年的安全駕車經驗!
※9歲男孩遭遇酒駕車禍,臨死前一直盯著書包,爸爸打開一看眾人都哭了
※老師傅做了40年的牛肉,就用它做調料,有人駕車上百公里只為吃這一口
※車身一旦發現這4個記號,趕緊駕車離開,這是小偷在「踩點」!
※酒後駕車,一死一傷,一個不在事故現場的老人被告上法庭!
※35歲「女悍匪」搶完銀行後,駕車一頭撞上大貨車,連車都是剛搶來的!
※中年女子駕車來到荒野,對著幾條狗做出這事,網上炸開鍋了
※開車把敵人撞倒,他駕車就跑,隨後捉了一汽車美國兵!
※一隻荔枝三把火,好處多到數不清,但是駕車的人千萬不能吃
※靈山一少年酒後無證駕車,連撞三車後逃逸……
※女子車後貼這個標籤,不幸駕車駛入河中溺亡,見這標籤還是離遠點
※媽媽的噩夢:偷車賊趁她不備,駕車逃跑,可她的兩歲女兒還在車上!
※35歲「女悍匪」搶完銀行後駕車一頭撞上大貨車,車也是剛搶來的
※女子野外駕車碰到野牛,趕緊拿出零食分享,下一秒卻承受不住了
※駕車時看到這些,想不好好開車都難!
※五一駕車出行時,一定要注意這3點,不然吃虧的就是自己!
※男子到汽車4S店試駕,直接將試駕車開走。更蹊蹺的事情出現了!
※女子駕車撞到流浪狗,連忙下車查看情況,發現這幕氣得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