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慶市渝中區今年啟動慢行系統建設 規劃14條步道全長40公里

重慶市渝中區今年啟動慢行系統建設 規劃14條步道全長40公里

渝中區李子壩「三層馬路」立體步道,橫跨在虎頭岩螺旋隧道上的山脊觀光道,充滿老重慶文化的山城第三步道……由於半島山地地形,加上傳統城市肌理留下的街巷系統,這些「很重慶」的步道正成為重慶的一張張名片,成為外地人來重慶旅遊的必走之地之一。

然而,這些步道不僅僅承載了旅遊觀光功能,也成為渝中區借力用力,激活城市動力,建設綠色發展城市的一個新亮點。

虎頭岩懸空步道

為落實《重慶市主城區美麗山水城市規劃》確定的控制原則,2015年渝中區啟動了《渝中區美麗山水城市規劃》,結合渝中區特有山水稟賦,除了對渝中區「山系」「水系」「綠系」進行保護外,還結合《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中山城步道規劃情況,對區域內特有的山城步道進行了重新梳理與完善。日前,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渝中區市政園林、規劃等部門獲悉,渝中區確定了2橫12縱的山城步道框架體系,今年將啟動慢行系統建設。

記者體驗城市毛細血管

600米4條步道各具特色

渝中區老街巷多,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作為渝中歷史街巷的愛好者,卻對很多「大隱隱於市」的步道都還陌生。日前,在渝中區市政園林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隱藏」在兒童醫院附近的一個巷口進去,一條充滿古典味的袖珍步道讓人驚嘆不已。

工作人員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這條步道叫做文化宮巷,起於中山二路兒童醫院門診部,向下止於學田灣。步道一期300餘米,二期近200米,於去年底全部竣工。

和此前坑坑窪窪的路面、殘破的牆體、雜亂的綠植相比,經過渝中區市政園林局改造的文化宮巷,多了休閑休憩的長廊和座椅,兩邊粉刷一新的紅牆和琉璃瓦以及牆上的老重慶版畫,又給這裡添了幾分古典味。綠樹掩映之下,青石板鋪就的文化宮巷向下延伸。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一行從文化宮巷尾出,經過紅球壩一段市政道路,又步入另一條步道——棗子嵐埡一巷。與文化宮巷小家碧玉、曲徑通幽相比,棗子嵐埡一巷步道更像一位壯漢,青石步道寬了一倍,坡度陡了三分,一眼就能看到步道位於中山二路的另一埠。

文化宮巷

這僅僅是這一段距離的第二條步道,從棗子嵐埡一巷出來不到100米,中山醫院旁邊就是大名鼎鼎的山城第三步道一部分,這條步道以串聯老重慶文化遺存著稱。

沿著中山二路往前行200米,一條位於兩棟樓體之間,寬度1米左右,來回摺疊的步道吸引了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的眼球,這條淹沒在高樓中間的步道高差近100米,直達坡下的臨華村,它的作用更多的是方便市民出行。

摺疊步道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數了數,沿著中山二路這段600米左右的道路,就有4條不同特色的步道。顯然,它們最基本的功能都是因為城市地形因素,方便市民出行。

步道串起母城文化

有面子也有里子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近年來,渝中區不僅對部分有特色的步道進行了路面鋪裝,建設配套設施,豐富綠植,而且還對步道的「里子」進行挖掘。

以起點位於南紀門的山城第三步道為例,該步道串聯法國仁愛堂、金湯門遺址、打槍壩水塔、菩提金剛塔等歷史文化點,蜿蜒起伏的步道體現了山城特色,長江之景盡收眼底。在節假日,這裡背著相機的外地遊客比本地人還多。

在步道上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江景

去年底,渝中區提出了「3個10」方案,建設十八梯、重慶古城牆遺址等10個傳統風貌區,改造民國印鈔廠、重慶天地等10個山城老街區,整治提升人和街、春森路等10個特色老社區工作。日前出台的《重慶市渝中區「內暢外聯」三年行動方案》中針對「3個10」,提出了因地制宜陸續打造彰顯山城江城風貌特色的步行廊道。

比如,三層馬路老街區,從重慶天地出發,經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最終到達鵝嶺重慶印製二廠文創園區,沿線有重慶談判舊址群吳鐵城官邸、飛虎隊展覽館、史迪威將軍博物館以及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機關舊址陳列館等。三層馬路老街區打造方案中提出,要保護修繕特色建築,完善李子壩與鵝嶺公園的步道系統,依託山水景觀建設山地民居展示區,整個老街區預計明年建成。

飛虎隊展覽館

此外,穿越社區的步道,比如金湯街社區要提升串聯通遠門遺址公園、鼓樓社區廣場、打槍壩水塔、唐式遵公館等重要節點,春森路社區要挖掘「一雙繡花鞋」、"草藥鋪"、"紅軍院"、"留真照相館"等歷史文化資源。

啟動城市慢行系統建設

14條山城步道近40千米

步道多,怎樣規劃梳理,讓步道集交通、休閑觀光、文化、賞綠為一體?渝中區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此前已有市人大代表建議打通渝中區步道斷頭路,形成閉環步道,建設慢行系統。

據悉,渝中區市政園林局等相關部門已到杭州、南京等地考察城市慢行系統建設,今年將啟動慢行系統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該負責人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在《渝中區美麗山水城市規劃》基礎上,渝中區提出了「2橫12縱1環」的步道建設規劃。整個慢行系統覆蓋渝中整個區域,使渝中生活體驗更為舒適便捷,文化展現更為豐富多彩,城市聯繫更為立體有機。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規劃圖上看到,「2橫12縱」14條步道像魚骨狀分布在渝中半島之上,主要分為古都歷史、自然生態、休閑生活、五彩都市4大特色,14條步道總長39.5千米,部分為已有步道的提檔升級和節點打通。其中12條縱向布局的步道通達兩江,貫穿南北,2條橫向布局的步道,其中一條是橫向的山脊步道,另一條是連接下半城古城牆的山城步道。此外,加上渝中半島20公里的濱江岸線治理,整個步行系統將山、水、綠、歷史建築串聯在一起。

「今年我們將啟動慢行系統建設,在接下來幾年,14條步道將陸續修繕一新。」相關負責人表示,慢行系統建設中還要完善步道的配套體系,增加垂直交通4處,天橋10座以及100餘處標識引導,同時優化慢行路徑,提升安全性和步道生態等。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步道,渝中區還提出了5條旅遊探訪線路,包括紅色紀念之旅、人文典故之旅、山城特色之旅、摩登都市之旅以及兩江風情之旅。

2橫12縱步道體系

2橫12縱

究竟是哪些步道?

2橫

1、山脊步道5.2千米,起於鵝嶺正街,止於紅岩村公園 。沿渝中區山脊線將鵝嶺公園、佛圖關公園、化龍湖公園、虎頭岩公園、紅岩村公園串聯在一起 (自然生態)。

2、城牆步道2.9千米,起於東水門,止於濱江公園。沿東水門由東往西,經過白象街、凱旋路、儲奇門順城街,沿著長濱路,到達濱江公園(古都歷史)。

12縱

1、第1縱步道1.6千米,起於千廝門,滄白路、民族路、打銅街及解放東路人行道,分兩條支路,一條接下洪學巷傳統山地步道,路過湖廣會館,到達東水門;一條沿著解放東路到白象街,路過聽江大廈,到達長濱路(五彩都市)。第1縱步道

2、第2縱步道2.3千米,起於洪崖洞,止於長濱路。 經滄白路、臨江支路、民族路,穿過解放碑商業中心,沿鄒容路,過人民公園、白象街,到長濱路江風雅築小區(五彩都市)。

3、第3縱步道2千米,起於嘉濱路戴家巷,止於長濱路。經臨江路國泰藝術中心、五四路都市廣場、鄒容路,穿過解放碑商業中心,沿民權路,較場口磁器街到凱旋路,通過凱旋路電梯再接解放西路,儲奇門行街再到長濱路(古都歷史)。

4、第4縱步道2千米,起於嘉濱路創富中心,止於濱江公園 。經臨江路、民生路-萬豪酒店、民權路到較場口日月光廣場、十八梯、鳳凰台、濱江公園(古都歷史)。

5、第5縱步道2.9千米,起於嘉濱路富成大廈,止於濱江公園。 經一號橋中醫所、華一路上到業成花園路,再經巴渝世家、通遠門、金湯街婦幼保健院,再接放牛巷、馬蹄街、最後穿南區路(古都歷史)。

6、第6縱步道2.9千米,起於黃花園輕軌站,止於南區路-濱江公園。 穿過北區路,經兩江麗景酒店、康田城市陽台、勝利路華一路,上到新德村,再至中山一路路口,經興隆街,到達石板坡山城第三步道,最後經山城巷下到南區路(休閑生活)。

7、第7縱步道3.8千米,起於大溪溝輕軌站,止於南區路-濱江公園。穿過大溪溝河街,經人和花園、金廈苑、昆榆名仕城步道,上到中山一路路口,經枇杷山公園山城步道,沿枇杷山正街,到達南區路(休閑生活)。

8、第8縱步道3.9千米,起於曾家岩輕軌站,止於珊瑚公園 。經人民支路南側山地梯道、人民廣場、學田灣正街、下羅家街接文化宮巷步道,通過過街天橋再接枇杷山正街、鄒容公園、南區路山地步道(休閑生活)。

9、第9縱步道2.1千米,起於牛角沱輕軌站,止於菜園壩火車站 。自北向南串聯起牛角沱輕軌站、嘉西村城市陽台、上清寺、大田灣體育場、皇冠大扶梯、菜園壩火車站等城市公共空間(運動娛樂)。

10、第10縱步道3.2千米,起於李子壩輕軌站,止於菜園壩火車站。 自北向南串聯起李子壩輕軌站、桂園小區、桂花園新村、國際村公園、穿越王家坡竹林公園,到達菜園壩火車站、菜袁路、長江段濱江(抗戰文化)。

11、第11縱步道2.1千米,起於李子壩公園,止於佛圖關輕軌站。 自北向南串聯起佛圖關輕軌站、佛圖關公園、鵝嶺公園等城市公共空間,達李子壩(自然生活)。

12、第12縱步道長度待定,起於重慶天地,止於龍湖天街。自北向南串聯起重慶天地、虎頭岩公園、沿石油路到達龍湖天地(休閑生活)。

步道將串起未來渝中市民的慢生活

多知道點·城市慢行系統

城市慢行系統就是慢行交通,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決快慢交通衝突、慢行主體行路難等問題,引導居民採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

(投稿爆料請加微信:mxw966988)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客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當代力帆客場三連勝 重慶球迷:畫面太美不敢想像
為了不失去那爽朗的笑聲重慶的楊婷萬里返鄉路一次罕見的跨國急救
最新!重慶一商場突發大火 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
調查 今年重慶八成白領未加薪 主動提出獲得加薪者不足兩成

TAG: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武侯區規劃打造639公里天府綠道
計劃新建鐵路3500公里,此省鐵路規劃建設規模全國第二!
定了!廣東將建1875公里全球最長濱海旅遊公路!2020年開工!附最全規劃圖解
蘇州5G建設新規劃:年底完成5000個基站建設任務
重磅!廣東濱海旅遊公路揭陽段2020年啟動建設!高大上規劃設計!
全國42座5G城市建設最新進展與規劃!
安徽在火熱規劃一條城際鐵路,沿線共設5站,預計2020年開建
省政府批複同意《貴陽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2018-2030年)》
甘肅正在規劃一鐵路大通道,帶動沿線6縣市發展,於2019年建成!
內蒙古社科規劃項目2019年6月結項成果公告
《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發布,積極推動區塊鏈為代表的分散式技術發展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超13萬公里 今年將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
突發!加多寶公布2018-2020 年中期發展規劃,三年內實現公司成功上市!
福清擴建新建14座綜合性公園 5個為規劃新建公園
福特2018年在華規劃:多款新車上市、建立全國分銷服務機構
日矽共組控股公司 規劃4月30日上市
2018年大眾產品規劃 將推9款新車在華上市
75個項目總投資615個億!圍繞機場、城市中心和三岔湖布局建設的空港新城最新規劃來了
東航公布大興機場「新樞紐」規劃:2020二季度將轉入八成航班
全球儲能規劃項目在2018年第一季度創新紀錄,達到10.4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