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金剛經講錄(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與通序解

金剛經講錄(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與通序解

金剛經講錄

(8)

第八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與通序解

「金剛」 金剛是世間最為堅固的天然礦石,它有堅固、鋒利、光明之特徵,佛法用它比喻成佛之智,成佛之智如金剛一般,堅不可摧,鋒利無比,光明透徹,以此金剛之智,力破一切世間煩惱障與所知障。在佛法中,「金剛」與「蓮華」一樣甚受敬仰。如《妙法蓮華經》就是取「蓮華」為喻,喻成佛之道,如蓮華一樣,純潔無瑕。

在如佛法中,經常稱佛之座為金剛台、蓮華座,或稱佛身為金剛身,稱佛心為金剛心,稱佛智為金剛智,稱佛乘為金剛乘,稱佛道為金剛道,稱佛定為金剛定,或稱金剛三昧。凡此等等,非常之多。我們學修佛法,要理事交參,深品佛法中種種蘊義,對「金剛」一詞也應如是觀也。

「般若」般若者是印度梵語之音譯詞,其義是「智慧」,不過「般若」這種智慧不同世間法中的智慧,世間法的智慧是有執著的,是虛妄分別的遍計所執自性法。它主要有三類:一是感性認識,二是理性認識,三是直覺認識。世間法的智力是一種世智辨聰,感官靈利,思維離奇而已,都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真實性。然而於世間法中,尚有相對有效作用,這就是世間極成之法也。

直覺認識世間法中,一些發明創造和一些神秘主義及宗教體驗,都有直覺認識。它雖然能夠排除概念的抽象性,然而仍屬於有情識的心理作用,不是出世間法。唯有佛法所講的「般若」之智,它是出世間法,它是徹悟法性的無上妙智。

佛法關於「般若」的詮釋非常豐富,可以說一部《大般若經》六百卷都是對「般若」妙義的闡釋。從某種意義上講,全部佛法都是「般若」之內涵。佛法的本質在般若,因此經中雲,般若是諸佛之母。一般地講,般若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觀照般若,三是實相般若。這三種般若實際是修行的三個層次。眾所周知,佛法之道,以聞思修三慧而入道。文字般若就是聞思境界,觀照般若與實相般若是修證境界。《金剛經》以三般若喻如金剛,以此金剛般若之智力破生死無明,成就無上實相真如。

「波羅蜜」 波羅蜜者是印度梵語之音譯詞,其義是「到彼岸」「度無極」及事業成就之謂。《金剛經》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義,即是以金剛一樣的智慧乘度彼岸,而成就佛果。大乘佛法中,講波羅蜜有六種,亦即六度是也。六度者,一持戒度,二忍辱度,三布施度,四精進度,五禪定度,六智度,成佛之道是由六度而成就。修六度要以般若為旨,若離開般若波羅蜜,則一切法皆同魔法是也。故此我們應該深切認知般若及其它五度的關係與意義,這樣才能建立起正確大乘佛法的實踐道次第也。

「經」 經者印度梵語音為「修多羅」,有貫穿之義。如同線可串連於物,經之漢義有經歷、徑路之義。南北之線為經,正道為經。故聖人設教為經典。佛經也是取此義以譯也。佛教典籍有三藏,一是經藏,二是律藏,三是論藏。聖人是證果之人,他成就了功德道業,他所宣講的法義就是經典,它能持萬物的法理貫穿於經中,同時又將聖人的成道經驗方法開示出來以供後人蔘悟修學。佛法的經典是真正的法寶。它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一字,增一字有增益罪,損一字有損減罪。佛教重視經典,視經典為無上權威。然而,對於經典的學習態度,佛教提出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以佛典的真實義為旨歸,反對單純的本本主義,佛法的經典是成佛之道的司南。所以我們學佛之人要深入經藏,這樣才能智慧如海。

「如是我聞」 一切佛經之首皆按此語,義即「我是這樣聽到」,關於一切經之首安此語是佛親自教誡,以證此經實為佛經。「如是」就是指這本經,如者如此,是者事實,事實如此,故云如是。「我聞」,我者第一人稱,結集經典之人,即佛之大弟子阿難,他多聞第一能總持一切佛藏。故佛典結集,由他誦出。「聞」者聽聞受教也。如上就是「如是我聞」的一般意思。

若從其字義中引申發揮地講,則此「如是我聞」是有甚深意趣的。「如」者就是真如,法之實相也。「如是」就是與真如實相之理相應也。""者是其所是,本來如此,就是這樣,故曰為是。「我」是主宰義,世間法中的「我」就是神我靈魂。佛法認為這個「神我」是沒有的,因此佛法講「無我」。

《金剛經》中也講:「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然此「如是我聞之中的我,則不是神我之我,而是假施設句,是無我之我,是方便言說的第一人稱而已,其我者無自性也。「聞」者是耳識,世間所聞是世間現量,不能如實體證真如法性,唯出世法中的聞量才能如實體悟真如法性,「如是我聞」的我聞是轉識成智後的真實證量,不可以用世間法去理解,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如是我聞」實是一個真實量。

「一時」 時間是虛妄分別的分位假法,客觀上沒有統一的時間,所以用「一時」以指事,其義是在「一個時間中」,「一」是數量詞,也是虛妄分別的分位假法,若按唯識學講,「數量詞」與「時間」都屬於不相應行法,也就是屬於主觀心識中的概念而已,並無客觀實體存在。「一」者就是自性實體,一切存在物,都是以「一」為自身的存在特徵,這就是世間的常見。

宇宙多元論就是認為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個各自獨立的「一」。依佛法觀照,「一」也無自性,「一」是緣起的。依緣起義,故佛經也是「一」也,「時」是物之形式,依物而顯,物無自性,「時」也無體。但是世間有一類外道認為宇宙起源於「時」,他們把「時」當成萬物的本體,這主要因為他們僅看到了世間存在物都是以時間的形式存在的,而時間是普遍性,所以時間具有本體性。其實這是一大顛倒,「時」是心識認知事物相續性的「符號」,本身就是由假施設,為了開示眾生方便而說。「一時」,這「一時」是緣起也,不是世間實指的「一時」,《金剛經》中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破三世時間的,求時間自性是了不可得的。若依《金剛經》三句義講:「所謂一時,即非一時,是名一時。」我等應如是觀也。

「佛」 佛者印度梵語音為「佛陀」,佛是簡稱,其義是「覺悟」。佛之覺悟,內義極為豐富。一般地講佛之覺悟有三義:一是自覺,二是覺他,三是覺行圓滿。佛之覺是正覺、等覺、究竟覺。佛之覺也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義為無上正等正覺。此覺乃證究竟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之功德圓滿。證此境界的聖人可堪稱為佛陀。

佛陀有十法稱號,佛陀是其中之一。十法稱號是:一是如來,二是應供,三是正遍知,四是明行足,五是善逝,六是世間解,七是無上士調御丈夫,八是天人師,九是佛陀,十是世尊。如來者,《金剛經》中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極妙的解釋。

佛被稱為如來,就是因為他是依真如為體,乘真如而來,去來隨緣,而真如法性不變,故名如來。如是其法性理體,來是應緣法相事用。事與理相應,智與如相續,故名如來。佛以法性為體為身。真如法性是一切法的平等理性。佛以親證此理性,故可稱為如來。應供者,佛是聖人,應受一切世間種種有情,至誠供養。此應供有三義:一是殺賊,二是應供,三是無生。此應供梵文即是「阿羅漢」,佛也是大阿羅漢,所以可以稱為應供。此中「殺賊」是對治一切煩惱障。此中「應供」是佛具妙德應受供養,此中「無生」是佛所親證境界,是涅槃。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性即不生不滅。應供之三義可以表詮佛之對治法、佛之成就法和佛之應受法。正遍知者,佛是圓滿的聖人,他的正覺遍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經中云:「能知諸法自相共相名為佛。」正遍知就是圓覺一切之義。明行足者,明者智慧之喻,行是修行也,足是具足也,明行是就是智慧修行圓滿具足之義。善逝者,此中善者無漏功德之業,佛之業行饒益一切有情,是至善也;逝者去也,善逝者就是好事已去,即成就也。世間解者,佛具無量智,於一切世間之法,無不了達,無不解了,故名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者,佛是最高層次上的聖人,所以可稱為無上士也,調御丈夫就是佛具廣大神力,能調造一切,駕御一切是真正的丈夫。所以佛可稱為調御丈夫也。天人師也,三界中天人皆屬善道,有緣學修佛法,佛是三界導師,也是天人之師,師者傳道授業解也。佛出世為開示佛之知見,以令眾生覺悟成佛,所以佛是天人之師也。佛者覺也。世尊者乃舉世至尊也,梵語音「薄伽梵」。其義有六,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莊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此中世尊義取尊貴也,其它義也兼有之。統上十名,皆是佛的功德受稱,其中妙義甚深,應細體會。

「在」 在者就是存在。世間的存在總是具體的在者。一個存在物總是在具體的時間、具體的空間以具體的存在形式而在場。佛說《金剛經》也是如此,「一時」就是說在一個具體的時間裡,「佛在舍衛國」是具體的空間即場所。

佛於時空中而「在」,這個「在」,也是方便說的,為隨應世俗習慣而假設也。佛的「在」是什麼「在」?佛有三身:一是法身,二是報身,三是化身。法身無所不在,是周遍法界,是平等法性。此「在」是無所不在的在。報身是佛的智德常居凈土,它的在是在凈土。化身是應緣示現,變化無方,也無處不顯,但此「在」是具有應緣性。

《金剛經》的「佛在」是指化身佛所化之處的「在」。這個「在」是緣起的,也是佛的應緣示現,此「在」不可執為實有,此佛之體是實在,《金剛經》中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由此可見,佛的真身是法身,佛的真在是無所不在,又不可以有相求之,實相非相,於一切相而不住,即是見真相,這個真相才是佛的真在。我們凡夫之人不知真在,誤將時空中的存在體當成實在者,這是一大顛倒。《金剛經》中云:「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又云:「如來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這是在否定一個有相實在觀。

「舍衛國」 舍衛國是古印度一個國家,舊譯有「室羅伐」「室羅伐悉底」「舍婆提」「屍羅跋提」「拾羅婆悉帝夜」等。其義是「聞道」、「聞物」、「豐德」、「好道」等。舍衛國是古印度北部一個重要文化中心,它地處拉普提河南岸。佛在此弘教二十多年,是波斯匿王的國土。此國是僑薩羅國,舍衛城是其首都。

「祗樹給孤獨園」 祗是祗陀太子,是舍衛國王子,他篤信佛法;樹是樹木森林;給孤獨者是舍衛國著名長者居士,是大富商,富可敵國,在此花園,為他所有,然園中樹木則是祗陀太子的,長者發心,以園供養於佛,然樹不己有,故請祗陀太子施給,太子說您若將園供佛,我就將樹木作供養,基於此因緣故,此道場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以志銘記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佛法的弘化是要由四眾弟子的共同努力,才能興盛。僧團是非贏利集團,一切資具,實需一切有能力的善士鼎力支持,方可具緣。佛教布金者也是有無量福報的,實是菩薩行之功德也。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與者和也,大者稱讚之詞,比丘者出家受具足戒之修行人。比丘者義即「乞士」,可上乞佛法,下化眾生。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之弟子也。俱者會集在一起。

延伸閱讀

金剛經講錄(6)

金剛經講錄(7)

金剛經講錄(7)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略說菩薩種性(8),六波羅蜜多種性相(4):三、忍種性相,四、精進種性相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與四天王信仰有關的建築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經台與轉輪藏
略說菩薩種性(7),六波羅蜜多種性相(3):二、戒種性相(下)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法華文句 | (006)通序為五,所聞法體
(006)通序為五,所聞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