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抽過煙酗過酒,最終他成了跨越文理學科的國寶級教授!

抽過煙酗過酒,最終他成了跨越文理學科的國寶級教授!

#聊聊園子里的那些人#

清華大學,從1911到2017,歷史中走來,多少鴻泥雪爪、雁過長空,百年間的園子,蓬勃而又富有詩意。

清華園裡的人物風情,大時代的定格瞬間,雖是管中窺豹,也能為你再現曾經的、現在的園子里的那些人。

今天來講講語言學家、音樂家趙元任先生。

說起趙元任先生,

簡直是太全能。

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

哲學家、語言學家、音樂家…

他也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

然而,小時候的他,

也曾是一位抽煙、酗酒……

惡習累累的不羈boy。

長大後,鬼才如他,

就開始用微積分學音樂,

用心理學追小妹子,

用語言騙過全世界。

在1892年11月3日,

趙元任出生於天津,

剛一落地,還沒來得及哭上幾聲,

他就差點被當做女孩扎了耳朵眼兒,

原來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請了算命的,

算命的說肯定生的是個女孩,

於是他的父母提前備好了針,

就等著他出生。

他的母親擅長詩詞及崑曲,

他的父親中過舉人,擅長吹笛,

被稱為 「晚清公子」。

他還是宋太祖的直系後裔,

詩人趙翼的後代,

就是寫出「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的那位。

趙家甚至連丫頭都會做詩。

1908年的趙元任(16歲)

書香門第出才子,

趙元任從小就「骨骼驚奇,異於常人」。

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

年幼的他便隨其家人在北京、

保定等地居住,

小時他在祖父做知州的衙門裡長大。

他節拍感絕佳,看祖父升堂審案,

打犯人板子,

他看著看著就弄通了衙役們,

計數的特別辦法:

有的數一拍,有的數半拍,

有的數省略……

別人四五十才能掌握的裝嫩技能,

他五歲的時候,就用得爐火純青!

明明已經會說話,說得很好,

卻故意假裝話說不清楚,

在大人面前裝小,

比如把「貓吃我的面」,

說成「貓雌我的滅」…

再後來,他祖父從常州請來了

一位姓陸的先生教他念書,

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

於是他學會了用常州方言背誦四書五經。

......

他的聽覺特別靈敏,能在短時間內,

就學會一種方言,此後終生不忘。

9歲時,他的祖父病逝,

他隨著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

在家塾二中讀書。

他又從大姨媽那兒學會了常熟話,

從伯母那裡學會了福州話。

一般人語言能力最厲害的時候,

就是幼兒時期,學什麼都快,

一旦年齡增長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趙元任的語言能力,

從小到大都一直處於巔峰無敵的狀態。

1907年,15歲的趙元任,

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班,

當時全校270名學生中,

只有3個是地道的南京人,

他又從這3位同學那兒,

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

有一次,他和同學們在同一桌就餐,

這些同學來自五湖四海,

一頓飯下來,

趙元任竟然可以用八種方言,

跟同學們挨個兒交流!

哇靠,這麼厲害還讓不讓人活!

但是在南京求學期間,

他染上了惡習:抽煙、嗜酒...

還好他自己意識到這樣不行,

常以父親命名寓意告誡自己:

元任,任重道遠!

元任,任重道遠啊!

才將這些惡習戒掉。

3年預科還未讀完,

他就到北京報考清華的留學官費生。

為了應付考試,

他在考試前還自修了拉丁文。

……

1910年,清華第二屆留美學生合影。箭頭所指為趙元任。

劉半農曾為了編一本「罵人專輯」,

在《北京晨報》上刊登了一則「粗話啟事」,

公開徵集各地罵人的話。

趙元任看到後,二話不說,

就來到劉半農的宿舍,

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

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

1910年7月21日,

他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留美考試。

這次考試一共錄取了70名學生,

趙元任一舉中榜,名列第二。

比同批考取的胡適、竺可楨等人,

都要靠前許多(胡適得了第55名)

自然地,他就和胡適等人,

一同坐船奔赴去了美國,

從此,他和胡適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趙元任(右)和胡適在其妻子楊步偉開辦的森仁醫院台階上的合影。

到了美國後,

趙元任進入了康奈爾大學。

可是究竟選擇什麼專業讓他很頭疼。

老師了解到他語言天賦極高,

推薦他選擇語言專業。

他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

於是主修了數學,

選修了物理學、哲學、

邏輯學、音樂……

作為一個外國留學生,

他在該校的數學成績,

獲得過兩個100分,一個98分,

多年保持了該大學平均成績的最高紀錄。

1910年秋抵美國所攝。

前排右二是胡明復、右三是胡適、左三是周仁;

後排:左一是陳茂康、左三是趙元任

1914年,趙元任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

到了大學四年級,

教授告知趙元任,

他同時具備申請數學,

或哲學研究生獎學金的水平,

結果從數學系畢業的趙元任,

又改行成為了康奈爾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

作為一個文科生,

當別人討論微積分、量子物理的時候,

你心想,這些都是什麼鬼???

亂七八糟的公式還能有含義?!

作為一名理科生,

當別人討論詩詞歌賦、文言文的時候,

你的頭腦已經自動進入癱瘓狀態,

心想人家古人不就說了一句話嗎,

哪來那麼多門門道道?

可是趙元任卻能在兩科之間,

隨便溜達,一不小心就玩成了大師!

胡適對他極為欣賞:

「每與人平(評)論留美人物,

輒常推常州趙君元任為第一。」

1932年趙元任(右前)在美國華盛頓清華留美學生監督處與朋友合影。

留學期間的趙元任,

在別人看來很有個性。

是個"目中無人的小奇葩"。

如果他在街上遇見朋友,

會像沒看見一般擦肩而過。

雖然顏值高,但他卻不愛打理,

衣服很少燙,皮鞋也很少擦,

是當時留學生里的一股清流。

一次他在哈佛的牛津街道上走著,

後頭有個小孩都對著他喊:

「嘿,那個傢伙的頭髮應該剪剪了!

趙元任和周仁、秉志等人,

還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創辦了科學社,

(後改名為中國科學社)

他們認為祖國之所以孱弱,

莫過於科學不發達,

並出版《科學》月刊,

旨在「提倡科學,宣揚實業,

審定名詞,傳播知識」。

前排左起: 趙元任(5) 後排左起: 胡適(7)

後來他們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及其科學雜誌為模版,

創辦中國的《科學》雜誌。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1915年,

還給他們的科學社發來了親筆簽名的祝賀信。

23歲時,

他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

選修語言學和音樂。

1918年獲得了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用圓規畫出哲學思想的半徑,

用數學公式算出吉他的音準,

用各國語言學習相對論。

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

同學們知道後,只能佩服不已!

他真是無所不能,

以至於他完成學業後,

康奈爾大學給他這位哲學博士,

提供的教職竟是「物理學講師」!

雖然他什麼都玩。

但是唯一沒玩過的,

是愛情。

1920年,他決意回國,

目的之一就是要回老家退婚。

14歲那年,他大姑婆告訴他,

他就要和一個姓陳的女孩訂婚了,

他很傷心,不願意婚姻被安排。

這一次回國,他終於退了這門婚事,

拒絕的理由是「女方大兩歲」。

然而不久後,他就去追求比他大三歲、

性格迥異的楊步偉了……

他回國不久,便認識了楊步偉。

她生在南京望族,祖父是鼎鼎大名的,

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楊仁山。

而她是首位留日的醫學女博士。

趙元任被楊步偉的才貌,

和大丈夫氣質所折服,

他認定楊步偉就是意中人,非她莫娶。

少女時期的楊步偉

當時的楊步偉,是個說著

「我脾氣躁,我跟人反就反,

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橫,

我比你更橫;你講理,我就比你更講理。」

這種可以做QQ簽名的話的女子,

這樣的宣言,

在當時可是相當地驚世駭俗啊!

同年,趙元任開始在清華工作,

教授物理、數學和心理學課程。

適逢美國教育家杜威,

和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迴演講,

他擔任羅素及其女友竇拉?勃拉克的翻譯,

間或也為約翰?杜威翻譯。

羅素的演講比杜威的難得多,

內容涉及高等數學、

邏輯學、哲學和教育,相當廣泛,

多少精通英語的才子,

都無法勝任這樣的翻譯工作。

趙元任卻遊刃有餘,

甚至連羅素的笑話,

都能翻譯得不走樣。

而且每到一個地方,

他甚至都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

在杭州演講時,

趙元任便以杭州方言來翻譯;

去長沙的途中向湖南人學會了長沙話,

等到了長沙,

就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

演講結束後,

還有長沙人跑去找他攀老鄉。

1942年冬,在趙元任(中)住宅前。

他給羅素做翻譯時,總拉上楊步偉。

一天,他約她一起吃飯,

一見到楊步偉,就兩眼放愛心,

把工作的事情忘到了火星上。

猛然間一回神,不對勁,還有正事要做,

便飛快地趕回了課堂。

這時的羅素一人在台上呆看著,

沒法開口。

惹得全體哄堂大笑,

看到趙元任竟然拉著,

一個女子回到教室里。

羅素自然明白為什麼他會遲到。

只好低聲跟他抱怨:「壞人,壞人!」

1921年,趙元任(左三)在北京小雅寶胡同招待英國哲學家羅素(左二)和勃拉克女士(右二)。

為羅素當翻譯任務繁重,

趙元任乾脆就與羅素一起住。

結果,演講途中羅素忽然病倒了,

需要靜養,他也就忙中偷閑,

翻譯童話《阿麗絲漫遊奇境記》,

一不小心就成了一部經典。

在全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時的中國女孩們,

都搶著用「阿麗絲」做英文名。

一邊當教授,一邊當羅素的翻譯,

還要談戀愛,靈感來了再創作幾首小曲,

竟然還能翻譯出一部經典,

這種利用時間的方法,也恐怕只有他能做到。

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

然而,學過心理學的趙元任,

輕輕鬆鬆地就把楊步偉拿下了。

1921年6月1日,

他和楊步偉結婚了。

他們的婚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一起到公園照相,

再向親友發一份結婚通知書,

聲明概不收禮。

再電請胡適和朱徵到新家吃飯。

胡、朱到後,完全不明就裡,

不知道他們就是那天結的婚。

晚飯後,趙元任拿出一張,

自己寫的結婚證書,

請兩位做證人簽字,這就算正式完婚了。

吃完飯後,胡適一出門,

就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晨報》。

這一新式婚禮,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

趙元任碰到楊步偉,

可謂是兩個高級玩家湊在了一起,

整個世界在他們眼裡都是場遊戲。

兩人新婚後,

趙元任要去美國,在哈佛哲學系做講師,

開設哲學和中國語言兩門課程。

乘船去美國的途中,十分無聊,

他倆便決定下圍棋解悶。

因船上沒有棋子,

他們就向船夫要了兩袋,

早晨吃的炒米和炒麥子,

可以分黑白二色,當棋子用。

看來天性好玩之人,無論身在何處,

都可以找得到樂趣。

李方桂夫婦與趙元任夫婦。

他們一共生了四個女兒。

趙元任為他的女兒們寫了很多歌,

並教她們唱。

一有機會就聚在一起,

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

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音樂作品。

李方桂全家與趙元任全家。

大女兒如蘭小的時候,

他在女兒的搖籃邊彈鋼琴,

小如蘭一開始跟著音樂在床上哼,

忽然間不哼了,小臉憋得通紅,

原來是要大便了。

趙元任說先別動,等他彈完了再來弄。

結果如蘭拉得一身一床都是。

楊步偉又好氣又好笑,

問為什麼不早點叫她,

趙元任解釋說,

一個孩子的音樂教育要早打好基礎,

不可以把整段的樂曲隨便中斷。

他和他的好朋友胡適一樣,

都是出了名地怕老婆。

他不否認自己懼內,

往往以幽默的語言回答道:

「與其說怕,不如說愛;

愛有多深,怕有多深。」

有一次胡適直接問楊步偉,

平時在家裡誰說了算?

她很謙虛地說:「我在小家庭里有權,

可是大事情還是讓我丈夫決定。」

但馬上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大事情很少就是了。」

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啊!

彷彿能想像到了,

他在家裡的地位……

在美國待了四年後,

趙元任回到了清華大學

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

幫助祖國培養優秀人才。

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

看到他的簡歷後,

二話不說,就給他安排了

數學、物理學、中國音韻學、

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

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等同時講授的課程。

光聽到這些課程名,

就已經頭疼到不行了,

他卻能隨時切換大腦模式。

他也是當時四大導師

(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趙元任)

中最年輕的一位。

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

後來他四處亂跑:

還當了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

耶魯大學訪問教授、

編了《漢英大辭典》、

被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

又去密歇根大學當了語言學教授。

五十五歲的時候,

終於跑不動了,

一直留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當語言學教授。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事業

他說:

「索性做一個語言學家比任何其他都好」。

他很早就彰顯過許多過人的絕活。

他的絕活之一,

就是表演口技「全國旅行」:

從北京沿京漢路南下,

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

從河南入兩湖、四川、雲貴,

再由兩廣繞江西、福建,

到江蘇、浙江、安徽,

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

最後入山海關返京。

這趟「旅行」遍及大半個中國,

每到一地,他便用當地方言土語,

介紹當地名勝和土貨特產。

一口氣能說上近一小時,

聽者無不捧腹不止。

1933年,趙元任在美國芝加哥與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教授合影。

他最「好玩兒」的演講之一,

就是把英文完全倒著發音朗讀,

並錄下音來,

等到把這段錄音再倒過來放時,

聽眾聽到的是純正的英語發音,

這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事情,

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以為,

他是自己的老鄉。

二戰後,他到法國參加會議。

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

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

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

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後來,他到德國柏林,

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

鄰居一位老人對他說:

「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

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1959年,趙元任在台灣大學講"語言問題"。

他還編過很多個「好玩兒」的繞口令: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大意:石室有詩十施這麼一個人,喜歡吃獅肉,此人經常在大街上探尋有無獅子。某日10時,恰好碰上10頭獅子在大街上,就用箭射殺了這10頭獅子,並把獅子的屍體全抬回到石室。石室很潮濕,他便讓僕人將石室擦拭乾,然後開始試著吃獅屍,吃的時候才發現這些獅屍實際上都是石獅子。

全文只有89個字,字字同為「shi」音,

所以念不清,但能看得懂,

是趙元任編撰的一個完整的小故事。

還有一首《唧唧雞》,

也是他創作的: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機脊。機極疾,雞飢極,雞冀己技擊及鯽。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鯽。機疾極,鯽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飢即唧唧。

大意:季姬感到寂寞,羅集了一些雞來養,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野雞餓了叫嘰嘰,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們,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臟,忙叱趕雞,雞嚇急了,就接著跳到幾桌上。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卻打中了幾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爭眼一瞧,雞躲在幾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鞋來打雞,把雞打死了。想著養雞的經過,季姬激動起來,就寫了這篇《 季姬擊雞記》。

雖然趙元任選擇了自己的終身事業,

但是也沒有放棄其他的愛好,

比如說:音樂。

他精通多種樂器,畢生與鋼琴為伴。

一生創作過百餘件音樂作品,

包括聲樂和器樂。

他最著名的歌曲作品,

就是獨唱《教我如何不想他》。

著名音樂家蕭友梅盛讚他:

「替我國音樂界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並說:「趙先生的這本歌集出世之後,

教我們不能不稱呼他『中國的舒伯特』。」

1944年趙元任和長女趙如蘭。

他常隨手取身邊的小東西作樂器。

一次,趙家宴客,飯罷,

他拿起一根筷子,敲擊盤子和碗,

分別敲出do、re、mi、fa、so…的音來,

可敲來敲去,就是差一個音敲不出,

後來抬頭看見玻璃燈罩,

靈機一動,取下來敲了一下,

正好補上了這個缺的音,大家全樂了。

以後每逢家宴,他就給大家表演這一手。

1945年,抗戰勝利,

身在美國的趙元任一家,

從廣播中聽到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的消息,

欣喜若狂。他們開始做回國的準備。

但是,1946年夏,

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

發電報催趙元任從美國回國,

出任南京中央大學校長。

這個請求把趙元任給嚇著了,

趙元任回復五個字

「幹不了。謝謝!」

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

這些名校在這期間都先後找他當校長。

他一再推辭無效,就不敢回國了。

「我生平最怕做行政的事!

如何找我一個剛剛回國的人呢?」

他是個純粹的學者,

安身立命之所是學問,而不是官職。

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當校長,

也害怕繁雜的行政事。

愛玩的趙元任夫婦不願意被官職束縛,

也不喜歡長居一地 ,

遊山玩水,賞星看月,

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光黃山,他們就去了好幾次,

歐美大陸,也漫遊了四次。

楊步偉八十歲的時候,

夫妻倆還駕車去歐洲遊玩呢。

趙元任夫婦

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

趙元任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

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

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

幾乎沒有人能像趙元任那樣,

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這兩種文化融合得如此嫻熟。

僅僅給他冠以數學家、、

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

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

不足以涵蓋他的成就。

人們只能說,

他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智者」。

語言學家王力評價他:

「趙元任可以稱為中國第一代語言學家,

我學語言學是跟他學的,

我後來到法國去,也是受他的影響。」

美國語言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趙先生永遠不會錯」。

語言學家陳原說:

「趙元任,趙元任,

在我青少年時代,

到處都是趙元任的影子。

1973年5月,周恩來同志親切接見趙元任夫婦(前排右7右9)。

1981年,楊步偉先他而去,

趙元任悲痛萬分。

摯愛已去,他對人間便再無眷戀,

次年2月24日,

趙元任就追隨夫人楊步偉也離開了人世間,

飛往天國尋日思夜想的她去了,

天生快活之人,就連離去也是瀟洒利落,

而這一天,竟是二十年前胡適辭世的日子。

1946年趙元任(前右)和楊步偉(前左)銀婚,全家合影。

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方言,

會說英、法、德、日、俄、

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

他自己說:「在應用文方面,

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

至於一般用法,

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

都不成問題。」

他曾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

是為了「好玩兒」。

好玩兒,僅僅三個字,

背後卻藏著說不完的深意。

1981年11月3日,趙元任在長女趙如蘭家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一個生日(89歲)。

專註喜歡的東西,

並且能不斷為之探索的人就是強者。

有興趣沒才能的堅持是孤擲痴迷,

有興趣有才能的堅持是天賜使命。

而趙元任是後者,

他窮極一生,

快活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活得無牽無掛,不悔不恨,

最終因「好玩兒」三個字,

顛覆了整個世界。

曾經有人問:

歷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

回答是:

西方有西蒙,

東方有元任。

如此世界公認的中華曠世奇才,

每個中國人也都應該記住和知道他的故事。

趙元任小傳

1910年7月,以第二名的成績被錄取為清廷「游美學務處」在北京招考的第二批庚款留美生,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習數學,1914年獲學士學位,再入該校研究生院學習哲學一年;1915年考入哈佛大學;1918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

1919年,27歲的趙元任即被聘為康奈爾大學物理講師,第二年,應聘到清華學校任物理、數學和心理學講師。1921年,再赴美任哈佛大學哲學講師。1925年,清華學校增辦大學部和國學研究院,33歲的趙元任被聘為國學研究院研究教授(通稱「導師」)兼哲學系教授。1929年,清華國學院結束,趙元任被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1931年任清華大學留美學生監督處監督,一年後再回國,仍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1938年又赴美國。從1939年起,歷任美國耶魯大學訪問教授(1939年至1941年)、

美國哈佛燕京社漢英大辭典編輯(1941年至1946年)、美國海外語言特訓班中文主任(1943年至1944年)。1945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代表團代表,當選為美國語言學學會主席。1946年任美國密歇根大學語言研究所教授。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從1947年到1960年退休為止,趙元任在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中國語文和語言學,退休後仍擔任加州大學離職教授。1960年當選為美國東方學會會長。

1973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剛起步,趙元任夫婦就回國探親,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81年,趙元任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之邀,再次回國探親,受到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的熱情接見,並接受了北京大學授予的名譽教授稱號。

趙元任具有非凡的語言方面的天賦。1921年6月,他與楊步偉醫生結婚後,便一同出國。他先覓定哈佛大學哲學講師的職位。於1922年又去法國莎娜學院專門研究語言學一年。I925年回國後,他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擔任的課程有「方音學」、「普通語言學」、「音韻練習」、「中國音韻學」、「中國樂譜樂調』、「中國現代方言」等,還為哲學系講授「論理學」,並先後去江浙、江西、湖北、廣東等地考察方言。從1022年至1948年,他共發表語言學專著約14種,論文約21篇。1948年以後.又用英文寫了《中國語字典》、《奧語入門》、《中國語語法之研究》、《湖北方言調查》等專著。20世紀50年代後期,他曾在台北作「語言問題」的講演,系統地講述了語言學以及同語言學有關的各項基本問題,講述了他在語言學研究方面的心得和結晶,講稿彙集成書,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外,他還灌制了許多有關語言方面的唱片,單是中國華中、華南各省方言的錄音唱片,就有兩千多張。

他不單是一位漢語學家,在外國語方面,據他自己說:「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於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他操各國語音同他說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一樣細緻入微。他在關於語言學的講學或著作中,經常使用一些多由他自己創作的妙趣橫生的故事來加深人們的印象。

趙元任是中國語言科學的創始人。關於他在這個領域裡的業績,北京大學教授、原西南

聯合大學中文系主任羅常培先生曾作過這樣的評價:「他的學問的基礎是數學、物理學和數理邏輯,可是他於語言學的貢獻特別大。近30年來,科學的中國語言研究可以說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輕一輩都管他叫中國語言學之父。」

趙元任在音樂方面被公認為中國近代音樂先驅者之一。在美國留學期間,他一直沒有間斷過對音樂的鑽研。回國任教或任職期間,音樂活動佔去他大部業餘時間。1936年他在「百

代」唱片公司灌制的(自作自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至今仍為人喜愛。他譜曲的許

多歌詞,都是他自己的創作,如《勞動歌》、《儘力中華》等。趙元任的音樂作品大部分收在

192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詩歌集》和1935年出版的《兒童節歌曲集》里。1981年5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又出版了《趙元任歌曲選集》。

趙元任的知識和才華是多方面的。遠在1915年前後,他與任鴻雋、章元善等留美學生髮起組織中國科學社時,就曾寫過專著《中西星名考》和論文《生物界物質與能力代謝之比較》在清華任教時,還曾為「振興」學校戲劇社而改譯並導演西方幽默劇《三角》(Triangle)。由於翻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使他成為研究路易斯.科樂耳(Lewis.carroll)的專家。

1963年完全離開教學崗位後,他仍致力於寫作,已公開出版者有《語言學跟符號系統》、《中國語文法》、《白話讀物》等。此外尚有《綠信》(Green letter)五冊,用給友人書信的形式,記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因寫作時經常使用一綠色外夾,因以得名)。

1982年2月24日,趙元任在美國逝世,加州大學4月4日隆重舉行了趙元任先生悼念會。

圖源:網路

編輯:祁蕊

作者:郭樑 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作為一本清華名師大家照片集,本書收錄了百年清華在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事業中有重要影響的已故知名校友 40人的照片共計 900餘幅,每人配以 2000字左右的小傳,展現了他們的清華情與人生路。

梅貽琦、朱自清、聞一多、周培源、吳晗、費孝通、錢三強、華羅庚、吳有訓、趙九章、湯佩松……他們是清華人的師輩或師兼友,是人民治學為人的榜樣。

作者簡介

《清風華影》由郭樑主編。這本《清風華影》,收錄了40位清華校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了清華大學的名人事迹,映射出了清華大學的百年成長史!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贊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無論你是否愛過,贊都先點一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的秀才究竟有多難考?聊聊科舉那些事……
細數古代的「精神病人」,作妖的方式真是花樣百出
解密大陸清華大學與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的歷史淵源
那些所謂的「專家」,究竟謀殺了多少人!
連載 論能容人之量,他們兩人是半斤八兩!

TAG:清華大學出版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喜歡文理學院?又想學工科?二者兼得!美國文理學院的工程專業盤點!
解析文理學院 非牛娃的選校寶典
美國文理學院下的精英教育知多少?這些偏見不能有!
善良的人都自帶光環——美國一流文理學院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沒想到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當研究員了,還是最厲害的文理學院
考得好還要報得好!文理工農醫管理藝術7大學科,最強院校排行榜
福布斯|最新美國大學排名,當文理學院遇上大U 結果會怎樣?
他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的平民聖人,也是古代科學技術啟蒙人
寶雞文理學院又有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
說起老師,我只服這位橫跨六界、文理相融的世紀全才
美國文理學院VS.美國大學
美國文理學院,賓州三校聯盟實力如何?
美國TOP60大學&文理學校,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精英文理學院竟堪比野雞大學,背後還有更骯髒的交易……
第二回:「學霸橫跨文理,文豪請讀史料」
科學家:人不是猴子進化來的,這一說法跟達爾文理論相悖嗎?
福斯特來了,金陵文理女子學院安全區還會遠嗎?
文理工三大學科,北大佔據絕對優勢,清華的工學遙遙領先
以為文理學院分數要求就低了?泯然眾人照樣申不到好學校!
國內最強的清華北大,每年攬收各省文理狀元,為什麼卻擠不進世界前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