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國亡後,大量遺老遺少不願給新國賣命,多年後都說我們才是正統

一國亡後,大量遺老遺少不願給新國賣命,多年後都說我們才是正統

明朝在我國封建朝代中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富庶的王朝了,研究表明在我國封建歷史上明朝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是很高的。明朝強盛時期它的徭役卻是最為寬鬆的時候,對農民不再過度壓迫。也正是因為這些寬鬆的政策,明朝中葉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富農」,這些人靠著自己在田間地頭的辛勤勞作逐漸擺脫了貧困,一躍成為了家有餘糧的「富農」。

處在江南地區的百姓們雖然需要繳納更多的糧食、稅款,但是江南地區的富庶程度要強於其他地區。

這些「富農」逐漸成為了當地的士紳,也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朝廷從前都是派遣地方官員到下面去收糧收稅,自從湧現出了這一批在當地有威望的「富農」,便將收繳糧食的任務交給了他們去完成,幾次下來效果也很好。原先那些拖欠糧食的潑皮無賴為了在當地立腳也開始按時交足糧食,不再出現拖欠不交的情況。

所以,逐漸的,朝廷開始任命「富農」為官,讓他們直接發布交糧交稅的命令。所以這種制度施行一段時間之後便出現了一些士紳走上仕途的情況,從農民跨越到朝廷官員職位是之前的人們想都不敢想的。

明朝朝廷給百姓們如此寬鬆的政策,還有各種福利,難怪在明朝剛剛滅亡的時候百姓們抱著不肯屈從新朝廷的強硬態度。他們就像殷商時期的亡國人一樣,相當有主見有原則,不肯去參加新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也不去當官,寧可去路邊擺攤算命賣字畫也不願意給新朝廷賣命,一朝之亡,總有遺老遺少。不願與新朝合作,那就只有反抗了。

明末清初,這樣的人,不絕於道,直至1683年,窩在台灣的鄭克塽在老臣馮錫范的帶領下,投降清朝。大規模的反抗,才告一段落。但後來,又有各種或大或小的起義,打起反清復明的旗號。當然,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北上復明,更是千古話題了,有的呢,不反抗,就自殺。甚至,是全家老少一起投水的,跳火的。可謂悲慘。

還有一些人採取的則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但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吃飽肚子,他們既要反清又要果腹,這就成了矛盾之所在。

那麼除了上面提到的賣字畫和算命為生,他們還有一種較為體面的生存方法---私塾先生。明朝的遺民不去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教給下一代。所以當時的家塾、私塾先生成為了明朝遺民中那些知識分子體面的出路。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難免有的教書先生面臨著窘迫的境地,被大家族或者富商請去做私塾先生的那些人待遇自然不必說,但是也有去到窮困潦倒的山區中教書的先生,他們的生活條件可就遠不如別人了。只能說是勉強糊口,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還要整個村子的人湊出糧食送給這些教書先生吃。

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明朝的遺民們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以半耕半讀的方式來維繫生活。也有不少明朝的大儒率領自己手下的弟子們到遠離人煙的山區裡面耕種讀書,頗有春秋時期孔子的風範。他們也不肯去經商,雖然很顯然經商的投資獲利遠遠超過耕種,但是作為讀書人的他們還是不肯放下身段去從事商業。

再來說個不與清朝合作的例子:這個人叫薛寀。他說:「滿清來人,不讓我們戴帽子了,所以,我「寀」字的宀,是不能要了。」又剪髮,所以留下的「采」字頂上那一撇,也不能要了。只留下一個「米」字,以後,請你們就叫我薛米吧——對免冠剃髮之政策,極盡嘲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明朝遺民們的氣性也被磨滅殆盡,他們雖然還是不肯為官,但是已經願意給一些大臣們當幕僚了。

這也相當於間接參與到了政治裡面,可以針砭時弊了。這些情況的逐漸出現也表明了他們在蟄伏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決定通過仕途來挽救自己的舊朝廷,在政治上給清廷出難題,不斷挑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康熙朝已經開始用文化來統治漢人,改變了粗魯野蠻的方式,這將更不利於這些明朝遺民煽動暴亂來反抗清王朝。傅山進京也正是那一批遺老中已知無法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放下心中執念的例子。

明朝的這些遺民之所以能夠對自己舊朝廷如此的忠心,這和當初大明的輝煌是分不開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已經深入到了他們的心中,更落實到了行動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著對朝廷的忠心,傳承著漢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極高的精神價值。

抗戰時期有部隊在深山中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落,據說是當年李自成殘部的後人們。

他們在山中束髮修行,保留著明朝時候的風俗習慣。直至今天,世界各地都有著「明朝遺民」的蹤影,他們大都自稱自己是當初那些不願歸順清廷的志士仁人的後代,自己才是真正的「漢人」,整個家族還保持著當初的生活習慣,幾百年來一直傳承了下來。這一個個的事例就像是明王朝留給這個世界的一份蒼涼,它的軀幹早已倒下,但是它的精神卻一直傳承了下來。

甚至很多果敢人的祖上溯源,基本都是江南人士,好多都是南京籍貫。雖然南明的大西軍戰事一再落敗,期間卻冒出了一個驍勇善戰的羅姓將領,此人的第十代子孫羅星漢,後來成為威震金三角的世界首任第一大毒梟(坤沙其後)。果敢大廟的守廟老人對記者說:「其實果敢人就起源於昆明的逼死坡。我們以前的老輩,到了昆明時都要去那裡看看那塊『永曆帝殉國處』的石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小國很厲害,別人打仗它賺錢還不挨打,國家富有跟中國關係密切
天降「奇石」都說是「神的禮物」,人們碰都不敢碰,直接將其供奉
中國最神秘的一種職業,白天不準出門吃飯不準冒煙,還世代相傳
日本處處學中國,唯獨一樣就是不學,結果鬧笑話被多國恥笑
科學家探測到海底有異常,於是國家立馬叫停,結果發現一罕見奇觀

TAG:山川文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滅亡後,遺老遺少都幹嘛去了?隱姓埋名,後人都成了大明星
清朝滅亡後,遺老遺少都去哪了?現在還有很多皇族穿黃馬褂留辮子
清朝滅亡後,那些遺老遺少都去哪了?有的逃到了小山村,等待復辟
上海名媛嫁前清遺少,當了半輩子後母得了無盡惡名,晚年依舊釋然
中國為什麼盛產遺老遺少?
1950年, 新中國發現一批滿清遺老遺少: 大清竟然亡了!
張勳復辟時的老照片:遺老遺少是如何開歷史倒車,將溥儀請回皇位的
滿清遺老遺少們的自娛自樂:關起門來私下裡給溥儀起謚號和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