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有 8 年激光雷達、自主定位導航開發經驗,專註於機器人領域的思嵐科技獲投 1 億人民幣

擁有 8 年激光雷達、自主定位導航開發經驗,專註於機器人領域的思嵐科技獲投 1 億人民幣

7 月 17 日,思嵐科技正式宣布完成 1 億人民幣 B 輪融資。對於下一步計劃,其創始人兼 CEO 陳士凱表示,將會結合當前市場的實際需要,大力扶持客戶需求,加強技術支持的投入,目前已在深圳、成都設立網點,未來會加大力度讓產品更加適用於各行業應用。

撰文 高靜宜

編輯 劉燕

7 月 17 日,思嵐科技正式宣布完成 1 億人民幣 B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國科瑞華領投,國中基金、信中利跟投,勢能資本擔任首席財務顧問。此前,該公司在 2014 年 6 月完成了 300 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磐谷創投,2015 年 8 月,完成由謙石投資、常春藤投資、數元資本和磐谷創投聯合投資的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思嵐科技前身為創客團隊 RoboPeak,從 2009 年開始,致力於研究激光雷達感測器和自主定位導航解決方案,於 2013 年 11 月正式成立。如今擁有核心感測器-RPLIDAR 、核心模組—SLAMWARE 、整機平台—ZEUS 及相關的行業解決方案 SDP,在機器人自主建圖、路徑規劃、自主避障、定位導航應用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思嵐科技擁有一個近百人的團隊,創始人團隊均來自知名外企,研發人員占 60% 以上,大部分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兼備完善的銷售、市場、供應體系。據該公司官方信息,思嵐科技服務的企業級用戶累計超過 2000 家,個人用戶累計超過 10 萬,並與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實現「產學界」的交流和融合。

專註於機器人領域的思嵐科技,處在風口上。在近期發布的 IDC 機器人相關報告中,IDC 預計,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零售批發、公共事業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在 2020 年將達到 170 億美元,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子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貢獻主要增量。該報告分析稱,從需求端來看,近年來,勞動力成本持續走高,對醫療、零售、銀行等市場影響尤為明顯。商用服務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對人的替代,從而有效節省成本。未來,隨著勞動人口紅利的進一步消失,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

但行業痛點明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機器人都需要依靠人為控制、在地上鋪設導線、導軌等才能行走,遠遠無法滿足商用、家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智能化需求。由於單一技術都並不成熟,還沒有出現一種方案或感測器解決所有問題。

思嵐科技堅定認為,多感測器融合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必然趨勢,其團隊也堅持將激光、視覺等多種技術的開發與整合。「SLAMWARE 內部就採用感測器融合技術,結合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各類慣導感測器等。不過,多感測器的融合也存在亟待攻克的難點,這項技術偏向工業界應用,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新的理論演算法。同時,在不同場景下,研發一種可以適配各類感測器的相對比較通用的方式也是該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該公司創始人兼 CEO 陳士凱告訴機器之能,「類似玻璃這樣的物體,單一的感測器是很難實現感知的。超聲波可以感知到玻璃,但是沒法完成精準的測距,所以雷達與超聲波的結合就必不可少。」

堅持多感測器融合

8 年前,思嵐科技早期團隊就採用了模塊化思路開發機器人並積累了相應的技術,在不斷調整與優化的過程中,思嵐科技形成了一套技術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激光測距掃描感測器 RPLIDAR 系列、基於激光的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導航系統 ( SLAMWARE ) 與適於商業環境的 Zeus 機器人通用平台。

激光雷達是實現機器人智能化必不可少的感測器解決方案,也是思嵐科技多年來潛心投入研究的一大方向。近年來,車載激光雷達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水漲船高。激光雷達行業存在很多分支,例如單線激光雷達、多線激光雷達等。在工業上,主流的單線激光雷達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德國、美國等已經可以實現批量生產。

激光雷達市場的最大挑戰在於技術原理成本較高,一個激光雷達動輒價值上萬甚至十幾萬人民幣。因此,如何在滿足性能指標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售價是激光雷達製造商面臨的第一要務,這其中涉及良品率、利潤率等問題。陳士凱稱,思嵐科技的商用激光雷達售價只需幾百元人民幣,經過不斷地產品迭代,其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獲得了性能與性價比方面的顯著提升。

今年 4 月,思嵐科技在原有技術上進行升級推出 RPLIDAR T1,這款中遠距離激光雷達產品可實現 100 米半徑、360 度全方位掃描,能夠應用於工業 AGV 、服務機器人或輕量級自動駕駛產品中。

思嵐科技的自主定位導航核心控制模塊 SLAMWARE,可以實現自主建立地圖,完成定位導航的一體化。出於對實時性與準確性的要求,SLAM 系統對運算性能要求較高,SLAMWARE 通過對演算法複雜度不斷進行優化以降低系統功耗。同時,SLAMWARE 非常小,只有 30X51 平方毫米,這樣的工藝集成更方便用戶進行整合。

通用型服務機器人平台 Zeus 則是一個完整的機器人系統。用戶不僅可以在平台上安裝不同的應用程序,滿足定製化需求,還可以在開放平台上安裝不同的功能插件,開發屬於自己的機器人。據陳士凱介紹,目前 Zeus 平台已經在銀行接待、商場導購等領域實現落地應用,同時也與酒店餐廳進行相關合作,構建面向更多行業的機器人服務平台是思嵐科技未來的努力的方向之一。

思嵐科技的下一步

談到此次 B 輪融資過程時,陳士凱稱,雖然面臨投資的寒冬,但是投資方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興趣仍然高漲。「此次的投資方都是在產業鏈中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看重思嵐在技術領域的沉澱,也十分認可思嵐團隊做事情的方式。雙方能夠對所做事情的價值、所選方向達成認可,這非常重要。」

他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短期內就可以落地看見期望。因此,一方面,人工智慧驅動的公司確實存在融資的需求,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會有助於公司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轉化出實際落地成果也會為人們對人工智慧重要性的認可帶來負面影響,公司理所當然會存在一些壓力。「這是一個波峰、波谷的過程,我們希望盡量不跌入波谷,儘快實現落地。」

對於下一步計劃,陳士凱表示,將會結合當前市場的實際需要,大力扶持客戶需求,加強技術支持的投入,目前已在深圳、成都設立網點,未來會加大力度讓產品更加適用於各行業應用。同時,隨著定位導航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的落地應用也將完成更新換代,例如今年的室外無人駕駛送貨機器人的出現,就從室內擴展到室外場景。思嵐科技將持續投入開發新技術,為新的應用領域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小加在大加(0003)
《西行紀》漫畫製作手稿任性大公開!#part 1
雀梅——養護守則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導致我們不熟
這裡美成這樣,與楊麗萍的月亮宮都有的一拼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視覺自主機器人公司「靈動科技」獲1億元B輪融資 湖畔里程領投
阿里「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達8位:自主研發多項前沿技術
中國自主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全機5萬個結構件,98%中國製造
阿里「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達8位,自主研發多項前沿技術
自主研發大數據專用晶元,達博科技完成A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
國產操作系統大變天,10秒開機+自主架構,有望超過安卓系統
自主研發國產瀏覽器內核 紅芯獲2.5億融資
科技云:坦克擁有「透視眼」 無人機「自主」飛行
自主內核國產瀏覽器融資2.5億!真相卻令人寒心
上海航天探索用AI幫助衛星、探測器自主運行;韓軍將投入 29 億韓元開發智能情報系統
去年投入32億元,小米研發人員達到5515人,將加強晶元自主化
上海科改「25條」落地:收入分配、科研經費自主權等方面有大突破
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第100架「翼龍」無人機交付
獲北極光創投數千萬天使輪投資,「億智電子」將於2019量產自主研發AI SOC晶元
全自主無人艇首航成功 華中科大研發技術國內領先
360瀏覽器: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
決不允許殺人機器人出現!馬斯克領銜,超過2000名科學家聯名簽署《致命性自主武器宣言》
10年自主研發 中國造世界最大瞳孔 能數清地面軍隊人數
上海航天探索用AI幫助衛星、探測器自主運行;韓軍將投入 29 億韓元開發智能情報系統 | AI 掘金晚報
專註於自主知識產權CAR-T技術的研發,安諾柏德2017年營收增漲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