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寫小說?最動人的小說都源於肉身的情感

人工智慧寫小說?最動人的小說都源於肉身的情感

科學是人類理解客觀世界的方式,故事是人類理解自我與他人的一種方式。人工智慧日益發達的今天,寫作也成為人工智慧可以進行的一項簡單工作。但是,人工智慧會模仿小說套路來寫小說,卻不會因為理解人的感受而寫小說。

人工智慧是反映人類的鏡子

今天總有一種疑問困擾著寫作者:人工智慧飛速發展,寫作機器人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小說,那麼,講故事的人是不是可以退場了,作家這個職業是否也要逐步消亡?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區別,在我看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意圖識別:嬰兒從幾個月大就能識別他人簡單的意圖,天然對因果關係很敏感。而就目前的人工智慧來看,它基本上不能識別一個人的意圖。

共情:人類有鏡像神經元,我們能夠為他人的疼痛感到疼痛,為他人的歡喜而感到歡喜。

常識:人類去理解一些故事和小說的時候,有著非常強大的理解能力,能夠從文本,從隻言片語去推斷出背後一大套的東西。

作家在寫小說講故事過程中,很多時候會代入背景知識網路。或許創作的時候沒有察覺,但很多隱含意思已經包含其中,而讀者在看這個小說文本的過程中,他也會把他自己的背景知識帶進來。比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用一對年輕男女在小飯館裡的對話寫出了一代人的焦慮,如果我們意圖理解裡面的情結,就必須帶上我們所有的背景知識網路。

《白象似的群山》

[美]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小數據學習:人類能夠通過小數據單次事件學到規律性的東西,看一兩個事物,就可以在自己的腦子裡建立起一個抽象概念,然後再拿著這樣的抽象概念去看新的東西就很容易識別。我們能夠經歷一次事件就有思考,看過一本書就有智慧,這是人很強大的地方,而故事的意義就在於這兒。

人類的情感依戀源於有機體,也就是我們自身的生物屬性。我們的很多情感是依憑「肉身」存在的,比如對危險的恐懼,背後是害怕肉身受損,其他很多感情也一樣,但是人工智慧沒有肉身,自然也不會理解這些由肉身帶來的情緒。所以我相信,未來即使人工智慧很強大、機器人很強大,但是由於沒有肉身所帶來的各種情緒情感,他也不能寫出人類的小說。

人類的故事是從肉身的情感去寫講述的,我們所有最動人的小說,都是從軀體性的感受、情感性的體驗開始的,我們把自己內心深處最激動的情感帶出來成為一篇文本。因此,人工智慧會模仿小說套路來寫小說,但是不會因為理解人的感受而寫小說。

有疑惑的地方就有故事

科學思維講究假設檢驗,設計思維講究滿足他人需求,那麼故事思維有什麼獨特之處嗎?

故事的來源是什麼?故事的來源就是人生的難題。人生永遠有解不完的難題,所以我們永遠需要故事。千百年來,那些困擾人類的難題以各種故事的面貌出現,但其面具背後的本質都是一樣的。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海的女兒》是講在愛與安全中間如何抉擇。它講的是小美人魚要面對的選擇:是離開海洋雙腿行走還是要保持優美的歌聲、留在家園,其實這些選擇背後的含義是在富足的、安全的、家的環境與充滿風險的、自由的、自主的人生之間抉擇。

所以童話並不只是給孩子的,因為我們無論到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面臨這樣的問題。要一成不變的、傳統的富足環境,還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追尋自己所愛的東西。

只要有兩難選擇,《海的女兒》的故事模型永遠都不會過時。

當然,同樣的故事原型,永遠有很多很多種不同的講述方式。在我們熟悉的《三言二拍》中,私奔的富家千金往往面對一個始亂終棄、顛沛流離的結局。講述本身並沒有對錯,只是我們不難發現同樣的故事原型,永遠有很多很多種不同的講述方式。

一個故事模型永遠有被重新講述的意義,每一次的重新講述,我們都可以給她不一樣的結局,甚至是用同樣的結局給主人公不一樣的思考。

《灰姑娘》講的是一個人能否跨越出身的障礙獲得幸福。

大起大落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永恆,因為社會的貧富差距拉大,然後分層,可能是永遠都不會更改的一個事情。

像我的《北京摺疊》,很多人看完之後覺得有新意,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個裡面描述社會分層一點也不新。描述人從低層空間到上層空間本來就是灰姑娘故事模型各種各樣的改版。但是它給我的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可能有一個灰姑娘進到宮廷裡面受到王子青睞嗎?如果有的話,是什麼樣的路徑?

《西遊記》講的是通過路途和歷險獲得人生的提升成長。

你想要達到一個更成熟的修行之旅,你要想成為一個修成的人,那麼在某些時候你就要主動放棄一些自由享樂,接受約束。《麥田裡的守望者》也是這樣的模型。所以一個同樣的模型,一個從被約束和誤解的環境中出走的模型,孫悟空的選擇和霍爾頓的選擇就是完全不一樣,得出來的一些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故事就是去探索所有可能性中不同的可能性。

不論《農夫與蛇》還是《東郭先生和狼》,都是關於善有惡報的。

只看這樣的故事,或許會覺得他們教導我們不要幫助陌生人,而仔細思考這些故事模型能幫助我們去探索人生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一定要成功?失敗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善有善報還是惡有善報?這是沒有確定答案的。

人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人世間有各種不同的情形,故事讓我們去面對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情形。

人工智慧是工具性思維,而人類是故事性思維。所以在我看來,故事能夠幫助我們整個提升人生智慧,他能夠讓我們思考那些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問題。

故事思維的獨特之處

故事思維能夠讓一個人的思維變得更加的複雜,更加的豐富。所以我自己寫故事的時候,我也會寫一點相對來講有一定模稜兩可性的東西,可能會有爭議,但是,爭議才是故事的來源。

《了不起的蓋茨比》

[美]弗朗西斯·菲茨傑拉德

故事思維可以讓我們理解不同人,理解每一個人都有合理性,理解事情的複雜性,理解一件事情有多種看待方式,讓我們有能力去作出決策,有能力去思考不同選項的未來,它就是讓我們有這種前瞻的能力,最後是讓我們懂得整合人生,能夠從時間層面賦予這些事情以意義。所以我自己覺得故事思維本身是對人整個思維的一個很大提升,無論是閱讀故事還是寫故事,尤其是寫作,其實在我看來是更有好處的一個東西。

就像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蓋茨比》里說的,「能夠同時接受容納兩組相衝突思維的人,他是了不起的人物」。

本文整理自作家郝景芳在2017創意寫作國際論壇中的講座內容。原標題為「故事思維的意義」。

創意寫作國際論壇暨寫作專題研修班

嘉賓陣容

瑪麗?海倫美國克雷頓大學創意寫作教授

邱華棟著名作家、魯迅文學院副院長

侯健飛著名軍旅作家、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

葉偉民資深媒體人,南方周末特稿編輯

謝錫文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蔡靜平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副教授

徐則臣著名作家、《人民文學》編輯

郝景芳著名作家、第74屆雨果獎得主

許道軍上海大學創意寫作碩士研究生導師

費明著名劇作家、《家有兒女》編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意寫作坊 的精彩文章:

豆瓣8分以上的創意寫作書,都在這裡了

TAG:創意寫作坊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肉身成聖的只一人,姜子牙說他「智勇雙全,功高千古」
人工智慧的進化門檻在於肉身
牛人!賈躍亭「肉身」雖在美國 但他「精神力」卻炸飛了這些人
小鮮肉身陷不雅視頻、卓別林迎娶未成年少女!醜聞纏身的公眾人物如何「鹹魚翻身」?
三國中唯一「肉身成聖」的人,商人非常喜歡的他,還和孫悟空認識
比肉身更愉悅的是:歌詞和旋律的靈感同時降臨
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的?包骨真身,古代真人肉身泥塑揭秘!
從被迫離祖到家庭美滿,黑人小哥如何贏得女人心?肌肉身材令人羨慕!
一臉的絡腮鬍子,小眾的肌肉身材,核心力量的展示卻能如此拉風
李靖、楊戩等的肉身成聖和通天教主那樣的聖人是一樣的嗎?
盤點「肉身成聖」七人眾的師傅們,有一人竟然被自己的弟子超過了
屍兄:大師肉身無所畏懼!就怕這小玩意,網友:就怕「強人鎖男」
兵馬俑裡面有真人嗎,包骨真身,帶你了解我國古代真人肉身泥塑
真正肉身成聖的只有一人,被姜子牙評為「智勇雙全,功高千古!」
一人之下:肉身無敵的異人,靠修鍊肉身就變強,老天師才第二
真人肉身活佛,三百多年未閉眼!但凡看見的人,增福無量!
吳宣儀的眼睛,宋祖兒的鼻子,盤點小鮮肉身上令人羨慕的地方!
他也是悟空,禪緣善心,死後肉身成佛的奇人!
耶穌的肉身兄弟是誰?猶太人出賣耶穌的原因
小博美與海豹玩偶合體秀歌喉,狗子身穿小肚兜,萌臉肌肉身好闊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