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學會「三灸,七穴」教你在家自己艾灸!記得收藏
艾灸,很多人都灸過,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以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通過艾葉溫熱刺激穴位,使局部皮膚充血,以達到調節經絡、溫經散寒、行氣固陽、拔毒泄熱、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療法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在秋時代的《詩經·采葛》中就有用艾葉灸穴的記載。
艾灸通過溫熱刺激皮膚,有些人濕毒病邪太重,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癥狀的疹子,這就是中醫的排毒反應。有的瘙癢難耐,有的流黃水、有的煩躁難忍,越是瘙癢,證明毒氣積累越深。而艾灸就是用這艾灸陽氣,來補充肝、脾、腎的陽氣,各個內髒的陽氣足了,自然就會與體內的濕毒抵抗,身體出現的癥狀也只是一時的,堅持等到毒氣排出,身體自然健康。
現在正值三伏天,也就是說,現在正是最熱、陽氣最強的時期,可以提高補陽的效率,更好的驅寒除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去醫院艾灸養生,因為醫院懂艾灸,會針對不同病症灸不同的穴位,但在三伏天,學會「三灸,七穴」其實自己也能在家艾灸,那麼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
【三伏天艾灸「三灸」】
1.直接灸
直接灸的意思就是不藉助工具直接通過艾條靠近皮膚,進行艾灸,患者感到溫熱的感覺為宜,直接灸有三種手法:
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穴位處約1.5到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
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放在灸的部位附近,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施轉施灸。
迴旋灸:距皮膚1.5-3厘米左右,艾灸條在皮膚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2.間接灸
間接灸就是通過姜或其他藥物把皮膚隔開,然後用點燃的艾柱放在上面灸,灸到感覺有熾熱感即可
隔姜灸:生薑切片,厚度有0.2到0.5左右,放到需要灸的部位上,取艾柱放在薑片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柱,以局部潮紅為度。
隔蒜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柱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隔鹽灸:灸處用紅花油塗下,然後放入食鹽,在鹽的上面放片薄薑片,然後再放艾柱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一般灸3~9柱。
3.溫筒灸
溫筒灸即是通過銅、不鏽鋼、竹製的灸器艾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
艾灸的方法主要就是這三種了,而在艾灸前可以在灸的部位擦一下紅花油,防止燙傷,還可以活血止痛。如果排毒反應嚴重,證明體內毒氣太重了,穩妥起見去看醫生為好,出現的水泡小的可以不用管,大的可以用消毒過的針,排出水分,然後塗抹燙傷膏或者用艾灰塗抹上去也可以。但是起泡的部位避免碰水,防止感染。艾灸時需要集中注意力,謹防燙傷。
【三伏天艾灸「七穴」】
一、足三里
常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防衰抗老、祛病延年。對感冒、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低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預防作用。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長壽灸」。每次灸10~15分鐘,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二、神闕
神闕又名臍中,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效。常灸神闕穴可起到強壯體質、延年益壽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腹瀉、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每次灸10~2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間隔10~20天再灸
三、關元
常灸關元穴(臍下3寸)能防病保健、強壯體質,對全身衰弱、少氣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虛寒有防治作用。每次灸10~20分鐘,每周灸1~2次。
四、中脘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每次灸15分鐘左右,隔日灸一次
五、大椎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每次10~20分鐘
六、曲池
曲池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有傳送運輸的職責,與肺經表裡,經常灸曲池穴有治理調理之功,具有祛風解表、清熱利濕、調和營衛、強壯明目、調理腸胃、行氣活血、舒筋利節、主泄逆氣之功效。每次灸10分鐘左右,每日一次。
七、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高點直上3寸,脛骨後緣。艾灸三陰交對消化不良、腹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心悸、失眠、濕疹、高血壓、冠心病等有防治作用。每灸10~20分鐘,每日1次。
當然,可以灸的穴位不單單這七個,如
治療頸椎病可以灸:百勞穴、肩井穴、心俞穴;
治療痛經、月經不調可以灸:脾俞穴、天樞穴、氣海穴;
治療腰酸腿痛可以灸:命門穴、腰陽關穴、膀胱俞穴。
注意灸的穴位要準確,不然是達不到相應的效果,而平時艾灸還要注意這些事項哦!
【艾灸注意事項】
1.注意風,無論是艾灸時還是灸後一小時,都不可以吹到風,不是太熱空調不開為好。
2.過飽過餓不能艾灸,容易引發不適感。
3.艾灸時要心態平穩,不能大喜大悲的狀態下艾灸
4.艾灸後一個小時,不能吃冷的東西或灸的部位接觸到水。
5.陰虛陽盛、邪熱內盛體質的人不宜艾灸
平時艾灸完後飲食需要清淡、肉菜均衡些,以補充艾灸消耗的體力,而想快速祛濕的朋友不僅僅可以艾灸,還可以通過食療祛濕。
食療祛濕
祛濕效果最強的莫過於薏米了。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穀子。薏米在《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的效果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用水將薏米和紅豆泡4到5小時後,把薏米洗凈炒熟,然後薏米、芡實、枸杞和紅豆下鍋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放入生薑繼續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後等粥變溫了就加糖或者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
薏米山藥粥
材料:薏米、山藥、紅棗
做法:薏米、山藥、紅棗洗凈,薏米先泡上一晚上,紅棗泡十分鐘左右;山藥切好,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里熬30分鐘即可
效果: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適合於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癥狀者食用。
如果你們學會了艾灸,那麼自己就可以幫自己或者別人艾灸了,而艾灸貴在堅持,需要了解做什麼事都不可能一日見效的,以正確的方法艾灸,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對自己健康負責。
總結:你會怎麼艾灸了嗎?你元試過艾灸嗎?
------------------------------
健康知識知多少,養生方法一起找。


※太可怕了!生氣竟然能死人!艾灸讓你「氣」死回生!
※入伏艾灸正當時,冬病夏治隔姜灸效果才最好!
※對艾灸治病的一點感悟
※艾灸养脾胃肾,脏腑不失调!
※所有妇科病,请艾灸!揭秘艾灸调理妇科疾病的根源!
TAG:艾灸 |
※鬼谷子智慧:學會職場這三點,你就是下一個老闆!
※想和你家汪星人一起聊天打屁玩鬧?你得先學讀心術學會這六招!
※學會這幾招,你家寶寶不再是夜醒七次狼
※網友教二哈學會開門後,這貨竟把自己關門外回不來,跑去鄰居家蹭飯!
※鬼谷子智慧:學會放下,學會捨得,你才能得到更多!
※七步還原魔方,三歲的孩子就能學會 趕緊關注,收藏起來吧
※被稱為哄娃神器的小貓三明治 你學會了嗎?
※簡單幾步教你織寶寶毛衣,看圖就能學會!
※二月二你要給寶寶剪頭嗎?學會這五招,在家就能給寶寶剪頭髮了!
※自學學會無為灸,還教會媽媽灸
※學會了這些眼妝,你天天都是小仙女!
※美國富豪是這樣教孩子賺錢的,你學會了嗎?
※五天灸掉子宮肌瘤!方法你也可以學會
※三分鐘教會你做,口感鬆軟的銀絲花捲,學會早餐不用愁,值得收藏!
※好好一隻薩摩耶,被二哈帶壞,都學會離家出走了!
※三分鐘教你學會看八字!
※職場著裝禮儀有哪些?學會這三點就夠用了,值得收藏!
※鸚鵡這歌唱得不錯,連撩妹都學會了,哈哈
※自從學會這幾道菜,老婆天天讓我做,連吃一禮拜了都不膩!
※十二星座在愛情中最需要學會什麼?天秤座需要學會珍惜,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