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藝者的德性只是智慧,專註,真誠,意志。

--羅丹

崖柏常見的賞玩種類包括手串、把件、文房件、根藝、根雕等,其中作品完成難度最大的,對工藝要求最高的,當屬崖柏根雕。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崖柏根雕,是以國家級珍稀植物崖柏為原料進行創作的根雕類別,由於崖柏存世量少,形態自然天成,肌理炫美,色澤奇妙,油性硬度俱佳,故被推崇為根雕第一材質。從根雕角度而言,崖柏形態奇妙,可塑性強,色澤借用轉換之處極多,硬度大,香味好,被推許為「根雕第一材質」,絕非浪得虛名;從根藝角度而言,崖柏或扭轉盤旋或摺疊蜿蜒,身為喬木類植物卻由於艱難環境的賦予,具備了藤類植物的天然屬性,在造型上奇妙萬端。崖柏源自天然,如能加上人的巧妙構思,結合歷史文化因素,塑造出的人物雕刻品,是天人合一,造化自然的呈現,也是人類創造力和藝術感的結晶,傳世傳承的藝術瑰寶。

以倦勤觀之,根雕入門難度較高,進階難度極大,對於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基本的要求是對於專業基礎理論、常用木料、常用雕刻工具的熟練掌握,進一步是對於雕刻專業知識和相關藝術常識的掌握,乃至對於中國傳統藝術,包括字畫等類別的廣泛涉獵和融會貫通。其水準層次也因此有了從學徒到匠手到大師的境界差異,水準之高低,非唯手熟,而在於厚積薄發,存乎一心,是一個從見根是根,到見根不是根,再到見根是根的一個逐步進階。每個層級涇渭分明,難度極大。根雕較之尋常木雕,又多了一層要求,就是對於材質的天然取捨和形態利用,是先有材料後有構型,而非先有構型再選材料,講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三分人工七分自然乃至更懸殊比例為佳,其自然天趣與藝術創作乃至歷史文化的結合,促成了優秀根雕作品的誕生,真正實現雕百年文化,刻千年歷史。

關於崖柏根雕的品鑒標準,倦勤曾經專門撰文,提出了十大標準,包括意境、形態、雕功、色澤、香味、肌理、完整度、油性、年份、特色等。這個標準可以供大家在欣賞審美時參考,但也有朋友說到,標準太多,不太好判斷。其實這十個標準,大概分下三類:形態、色澤、香味、肌理、完整度、油性、年份、特色這八個標準是從原料的角度考察根雕作品,屬於基礎層次,是最為清晰客觀的標準;雕功則是從工藝水準的角度考察根雕作品,是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標準,是技巧層次;而意境則是最為主觀,也是難度最高、要求最高的標準,是精神層次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基礎材料的考察,都有相對細化的標準,按照那八個指標逐步看來,清晰可分。但技術層次的標準,就相對難以判定和模糊。必須要指出的是,雕工與雕功,相似卻又不同,雕工和雕功都體現做出作品所需要的技術素養,但雕工更多是指工藝和技術,雕功更多體現能力素養方面的要求(具體到崖柏根雕,經常會看到一些作品,雕刻得十分細緻,乃至花鳥魚蟲全堆積到一件作品上,這是沿海省份的一個特色雕刻品類,其工不可謂不細緻,其難度不可謂不高,但這個雕工與雕功是完全不同的兩層意思,其方向與純正的根雕方向南轅北轍)。崖柏根雕最重要的特質是道法自然,盡量保留崖柏的自然形態和肌理,在實現作品意圖的前提下,完整度越高越好。但那種極盡繁複的雕刻手法,雖然耗時耗工,但倦勤認為,就不能稱為「崖柏根雕」,而成為了純粹的木雕炫技,失去了其自然天趣和收藏價值。

人物雕刻是雕刻中最難的一個範疇,也是最具歷史感和存在感的範疇。動物、花鳥等雕刻相對簡單,神獸類的雕刻因為缺乏標準,而隨意性較大,人物雕刻基本都是取材生活,形象不管是彌勒、老者、壽星、文士等,都是來源於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投影,如果雕刻不好,哪怕是賣菜大媽都能看出來不像的地方。當然,也有朋友說藝術的升華,來源於元素的剝離和抽象,但就算是畢加索,一開始也是扎紮實實的把寫生練好,才有後來的衍生和升華。沒有藝術基礎和素養的抽象,那就不是升華,而是四不像。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就拿最常見,也是人物雕刻中最常雕刻的題材——彌勒而言,通常情況下,學徒三個月,能學會把頭部基本敲圓;三年大概能雕刻還過得去的彌勒佛像,但要真正心到手到,從心所欲的雕刻出禪意豐滿的彌勒佛像,非十年以上功力不能達到;真正大師級的師傅,雖然有某些類別是特別突出的,但常見題材都能夠自如轉換,遊刃有餘,而且在很短時間就能抓住材料的特性,敲出讓人嘆為觀止的毛胚雛形。倦勤玩紫砂時,曾對比觀察過周桂珍大師和一位普通工藝師制壺的整個流程,周桂珍大師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流暢如行雲流水,節奏感極強,每一個細節都清晰不失連貫,而那位工藝師制壺,明顯感覺過程拖泥帶水,缺乏連貫性。這個不是用一句但手熟爾能概括的,而是幾十年磨礪和研究,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存乎內而發乎外,化蛹成蝶。

人物雕刻中,其實每個題材能做到極致,都可以流芳傳世。但平均而言,就初學者進階來看,相對彌勒佛是最為容易上手的題材,但易學難精;羅漢、達摩、文士、觀音、仕女等題材是相對較難的,其原因就在於雕刻雛形易,開臉到位難,體現神韻難,營造意境更難。很多朋友由於自身雕刻的不足,通過其他的方式(如燈光、背景、底座、小配飾等構造場景)來補足,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但從雕刻而言,實打實的素質,還是要靠一刀一鑿體現,如果雕件本身不過關,始終是難登大雅之堂。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說到意境,這個指標是最為抽象,最難評價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不同人看來,雕件的水準高度,似乎是沒有固定標準的。但字畫抽象吧,有標準;瓷器抽象吧,有標準;古玉難懂吧,也有標準...標準並非是明文一字一句,而是在行家眼中美醜的涇渭分明,是傳承演進的約定俗成的審美情趣。作品如果能夠在雕刻本身之外,賦予人想像的空間,審美的延伸,情懷的陶冶、文化的傳承乃至禪修等意境的升華,那就是水準的體現。

得回去接孩子了,就啰嗦到這裡。

倦勤的碎碎念——說句題外話,今天有朋友問我,他覺得他看到的外面一個崖柏彌勒,跟我家的崖柏彌勒,個頭差不多,材料差不多,雕工差不多,他看什麼都覺得差不多,就是價格差得多。。。我一看圖,差點噴飯...

其實雕刻品,差一點就是差很多;雕刻師傅也是,差一點,可能就是差十年的積累,真心不容易。和田白玉,三級白和二級白可能價差不大,但一級和特級,那差距就海了去了。翡翠,冰種玻種...那就更不提了...

朋友還說,材料看起來差不多啊,材料錢差距不大啊...大哥,這是雕件,不是原料,倦勤不是賣料子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張大千一幅畫多少錢,材料費很貴嗎?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朋友還說,雕刻這麼一件彌勒,費不了多少時間,敲幾下修幾下就好了...大哥,你去看看齊白石畫蝦子好不好,也費不了幾分鐘啊,你找他老人家理論去...)

收工,回頭得空再寫,感謝大家聽倦勤絮叨這麼久,祝福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崖柏根雕的審美和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禪意擺件雕刻的故事—創意、設計和雕刻(關公篇)
崖柏根雕是不是越大越重越有價值?——倦勤禪意文房雕刻思想溯源
倦勤工——禪意擺件雕刻創意、設計和雕刻(壽星篇)
印度小葉紫檀收藏指南——關於新料、老料和拆房料
禪意雕刻指南——倦勤工禪意人物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

您可能感興趣

崖柏根雕和崖柏根藝的選材標準——和而不同
崖柏根雕的魅力
賞木、藏木、雕木——朱永清與他的根雕
鑒賞崖柏根雕的四大步驟
根雕的藝術
「木雕」與「根雕」的區別
崖柏根雕是崖柏發展的高階藝術形態之一——王冠明珠
組詩:根或根雕
里程碑:崖柏根雕首次系統展出並常駐美術館
那些被故宮館藏的竹根雕精品,真美!
雕根不忘根,土家族根雕藝術初探
張家柱:醉心根雕 陶冶情操
用烏木雕刻的羅漢根雕
《根雕情緣》水晶
天人合一的根雕,是根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根雕中的美人,驚艷!
雅俗共賞!森林之王的象徵——根雕巨座!
中國各朝代的根雕及根藝是怎樣發展的?
根雕——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知道嗎?市面上的「崖柏根雕」竟不是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