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與世界共享中國高職模式經驗

與世界共享中國高職模式經驗

受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委託,由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編製的《201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7月15日在京發布。

今年是高職質量年報發布的第六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1298所高職院校發布了省級版和院校版的質量年報,428家企業發布了「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年度報告」,為全國高職質量年報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高職質量年報在「計分卡」「資源表」「服務貢獻表」「落實政策表」之外,增加了「國際影響表」,並首次按照「請進來、走出去」並舉,與世界共建共享的要求,綜合各項指標,排出「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

學生髮展

立德樹人素養培育成效顯現

就業率月收入指標穩中有升

來自麥可思的調查顯示,高職畢業生在校期間基本素養持續提升。各項素養中,「人生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追求上進」「樂於助人、參與公益」等素養提升比例連續三年增長,畢業生就業現狀滿意度同樣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滿足度穩定在高位,反映出高職學生的自信心逐年增強。

報告顯示,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2016屆高職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為91.5%,相比2012屆提升1.1個百分點。不過各省份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差異明顯,有14個省份初次就業率中位數超過95%,但山西和吉林兩省初次就業率中位數低於90%。

2016屆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3599元,連續5年穩定增長,與2012屆相比,提高了31.8%。畢業生就業滿意度連續提升,2016屆畢業生就業滿意度達63%,比2012屆提升了12個百分點。在大學生就業面臨挑戰的形勢下,高職就業現狀滿意度持續上升實屬不易(見圖一)。

2016屆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比例與2015屆持平,為3.9%。2013屆高職畢業生畢業3年內自主創業的比例為8.0%,與畢業半年自主創業比例相比,增長了2.4倍。

教育教學

半數院校硬體達到先進水平

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大幅增長

2016年,各省份財政投入14.5億元,啟動建設3115個高職骨幹專業,顯著改善了專業辦學條件,半數以上院校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8500元,超過院校辦學優秀標準。半數以上學校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介於0.3~0.8之間,充足的工位數為校內實踐教學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江蘇、浙江等省份高職院校校均佔地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9000萬元,近80%院校的校園、校舍、儀器設備等硬體條件已接近或達到國外同類院校的先進水平,有力支撐了專業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信息化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通過增加投入和規範建設,有超過80%的高職院校達到國家《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標準。參與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高職院校超過1000所,資源庫去年新註冊用戶42.9萬人。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日漸豐富,為學校泛在化學習生態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礎。

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6年,全國高職院校高級職稱專任教師由89139人增至118452人;擁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由4253名增至7294名。一批教學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在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的98名教學名師中,高職院校佔15名。不過師資隊伍仍然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瓶頸問題,教師缺編嚴重,有200多所院校專任教師到編率不足80%,部分院校師生比超過30:1,難以有效保障專業教學質量。

政府責任

各地落實行動計劃差異明顯

高職發展亟須央財專項引導

報告顯示,各地區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很不平衡。一些省份創新推動政策落地,如廣東投入37.5億元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天津以高等職業教育引領高水平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江蘇省高職院校部分享受普通高校同等待遇;湖南、陝西等省把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納入「雙一流」計劃。

各地落實創新行動計劃也存在明顯差異,已有20個省份制訂行動計劃省級實施方案,上海、福建、湖南、廣西等省份任務與項目已全部啟動,但河北、安徽、江西等省沒有安排省級財政專項經費,北京、山東等12個省份仍未出台實施方案。

報告顯示,在經費保證方面,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差異很大。全國990所獨立設置的公辦高職院校,生均撥款低於12000元的院校超過60%,甚至還有133所院校低於6000元,主要為地級市舉辦的高職院校;74所院校低於3000元,主要為行業企業舉辦的高職院校(見圖二)。調動地級市政府和行業企業辦學積極性,是落實生均財政撥款制度必須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生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支出地區差異也較大。全國19個省份生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支出超過12000元,北京、西藏、上海、寧夏等4個省份生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較高,已經超過2萬元。12個省份生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支出不足12000元,山西、湖南、安徽、河南等4個省份低於10000元,仍需增加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投入(見圖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除北京、西藏以外,29個省份都有公辦高職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低於9000元,應引起高度重視。

通過專項投入來引導教育改革發展和市場資源配置,是政府作用的重要體現。報告顯示,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是當前中央財政唯一重點支持的高職專項,成效十分顯著。而高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由於缺乏中央財政重點支持項目的引導,難以落實到位,高職院校日趨成為政策「盲區」。

國際合作

高職國際影響力50強出爐

中國高職模式國外受到歡迎

2016年高職院校面向社會發布「國際影響表」。綜合分析各項指標,高職質量年報排出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院校。

在50強榜單中,有16所中西部院校,顯示出中西部院校在辦學基礎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推進國際合作和開放辦學取得成效;有國家示範(骨幹)院校21所、省級示範院校16所,體現了財政專項支持對高職院校辦學實力提升發揮的重要引導作用;有6所行業企業辦院校,占榜單的12%,高於其在全國高職院校的比例(6.7%),說明具有行業企業背景的高職院校在拓展國際化辦學路徑方面更具優勢。

從榜單可以看到,江蘇、浙江、山東、廣東、雲南等省份高職院校國際影響水平居於前列。江蘇省有14所院校進入50強,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享受同等國際化政策與資源支持,學歷教育留學生全面實行生均撥款,助推了其國際影響力提升。

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是融合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新模式,為我國首創,受到發展中國家歡迎。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有100所高職院校開發了283個國(境)外認可的行業或專業教學標準。伴隨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實施,高職院校探索與國內大中型企業合作,在國外中國企業聚集區域設立分校或合作辦學機構,培養當地人才、開展員工培訓。與此同時,2016年全國有172所高職院校接受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留學生總數超過7000人,其中留學生50人以上的有36所,100人以上21所。

報告同時也指出,作為提升國際影響重要組成部分的留學生教育培訓,目前存在政策支持弱、資源支持少等不利條件。期待各級政府加大資源傾斜力度,擴大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培訓規模與質量,面向世界共享我國高職教育模式的優勢和經驗。

服務貢獻

立足地方拓寬高職服務功能

「一帶一路」找到發展新空間

今年的高職質量年報再次發布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榜單,地級市院校入選數量明顯增加,達24所,比上一年度增長50%。這些院校不僅重視專業布局對接地方產業,注重服務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而且能夠主動拓寬服務功能,在當地傳統技藝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報告顯示,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合作,攜手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新疆新實良種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亞現代農業示範中心,面向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開展農作物優良品種的繁育與技術推廣;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攜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印度尼西亞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成立「中國印尼汽車學院」和「印尼中國汽車學校」,招收印尼學生到柳州學習,為印尼生產基地培養一線技術型工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與韋立國際集團合作在幾內亞創辦「分校」,首批30名學員已順利結業,成為幾內亞船舶運輸領域的業務骨幹。

報告還顯示,高職院校已成為製造業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給端,近五年來,為製造業培養和輸送了170萬畢業生,優化了我國製造業人力資源結構;服務現代服務業,在衛生和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中,接受過高等職業教育的從業人員接近30%,成為行業發展的生力軍;服務三農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培養大批新型農民和致富能手,六成以上農業類院校科研服務到款額超過100萬元,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等院校到款額超過3000萬元。(本報記者 翟帆)

二○一六年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

(按音序排列)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旅遊職業學院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濰坊職業學院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旅遊職業學院

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二○一六年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

(按音序排列)

濱州職業學院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東營職業學院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黎明職業大學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威海職業學院

濰坊職業學院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煙台職業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淄博職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18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柳州:現代學徒制培育「現代工匠」
讓壯鄉兒女共享優質教育
讓孩子成為營地教育的主體
神州看教育廣西篇·數說變化
中國教育學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財經觀察:中國經濟穩健邁向高質量發展令世界矚目
中國經濟讓世界看好
中國一秀才 出國建立世界第一個共和國
美國人離不開中國商品 港媒:別國產品無法與中國製造比肩
「三展共啟」中國美術館新年展
韓免稅店外國人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韓媒:歸功於中國代購
中國向世界展示了量子通信網路技術
中國日報社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創立新時代國際傳播理論研究中心
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國樣板
中國式生活美學
美報告:中國國民對公共機構信任度全球最高
中國唯一一座被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
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貫穿中國味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法國路演成功舉行
在探索高等教育中國化的努力中建設一流大學
美媒文章:中國將為世界創造更和平秩序
中國從「世界工廠」邁向「規格大國」 日媒憂心忡忡
世界第一深湖,曾經屬於中國,蘊含著世界級的「寶藏」
中國為巴基斯坦修建世界級的工程
中國魯花盛開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