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能買來好教育、好人生嗎?看看美國普通家庭的價值觀……
孩子是一個有認知能力、有創造性的個體。千萬小心不要在比著上最貴的課後班、比著上最貴的「貴族」學校的過程中,讓金錢投入成為了孩子教育的致幻劑。
作者:王青
美國TOP SPEED(騰速)國際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全文2374字,讀完大約3分鐘
"土豪"是目前漢語里的高頻詞。"土豪"的關鍵特點就是花錢特別"豪"、而且還得特別"土",像挑著十八擔人民幣現金下聘禮那樣的做法就堪稱代表作。
表現在孩子教育這樣的大問題上,好多不那麼富裕的家庭也在比"土"比"豪",孩子上的早教班、培訓班動輒過萬,家裡囤積的進口圖書怕是孩子連個零頭也讀不完。
現在又開始流行送孩子上天價的私立學校,民間更有一種傳說,就是天下最好的中學是美國的私立「貴族」學校,似乎是誰家孩子上了那樣的學校,就前程無憂了。
這些教育方面的「土豪」行為背後的潛台詞,不就是花最高的價錢就能買來最好的教育嗎?
美國是一個什麼都講錢的國家,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否由其的金錢收入去判斷,對一項事業的支持與否在於預算中給予了多少經費投入。
在目前的經濟復甦過程中,加州增加了教育預算,立即吸引了美國媒體的聚光燈。
我們家所在的大約兩萬戶人家的學區,2012年大選中通過立法,在今後的二十五年里要合計增收1.28億美金的教育債券,用於改善學區內學校的硬體設施,第一筆投入寒假已經完成,每間教室花七千美金安裝了能夠無線連接電腦的觸摸屏「生態白板」以及投影儀、立體音響等設備,真可以說用錢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
錢真能解決教育的問題嗎?
美國有一些宏觀面上針對學生背景和學習成績之間關係的統計研究,貧困家庭的孩子成績是要差一些,二者表現出了明顯的關聯。
在我們學區最近一次的教育諮詢委員會的會議上,有人提到一個非正式的統計數據,說在我們這樣一個加州傑出學區里,大約每五、六個孩子中就會有一個在家裡沒有電腦用的,比例之高遠遠超過眾人想像。
兩年之後全美國將統一廢除紙筆統考,改用電腦機考,這樣那些家裡沒有電腦用的孩子就必然要面臨劣勢。
有資深委員提到在人們還不這麼依賴於科技手段的二十年前,他們調查過學生家裡的藏書情況,結果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家裡至少有過百本書,而成績差的家裡可能只有二、三本。
另外,美國的幼兒園、課後班都不在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是要收費的,很多家境困難一點的孩子或許就選擇不參加了。金錢投入的差別的確影響到了學生在校成績方面的表現。
兒子小學裡已故校長父母捐贈的蘋果電腦房
美國很富裕,像比爾蓋茨這樣慈善捐款超過好多國家GDP總額的富豪也有的是。
我兒子學校的前一任校長不到四十歲意外過世了,悲痛的父母一下子就捐了價值數萬美金的四十台蘋果電腦給學校,用來悼念一生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改善教育水平的女兒。
再看得小一些,兒子學校動員每個學生積攢一種食物包裝上的圖標,每個標學校可以拿去和那家公司換回一毛錢美金,就是一個積少成多的籌款行為,似乎大家都相信錢多了才好辦事。
那麼在一切用金錢說話的美國,是不是大家就拚命給孩子上昂貴的課後班、是不是所謂的私立「貴族」學校就得搶得打破頭呢?
認真剪下價值10美分的圖標捐給學校
實際上,
美國父母選擇交學費上私立學校的比例很小,
目前只有10%,而且還在以每十年1-2個點的速度下降。
這10%裡面,還有一個幼兒園(Pre-K)的因素存在,就是說在學前的這個階段沒有公立學校的選擇,要在學前上學的孩子自然就只能去私立幼兒園了。
如果單純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問題,美國教育部2013年針對年收入高於七萬五千美金的家庭所做的統計,也只有12%的家庭送孩子上私立。
看來這裡出現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就是
崇拜金錢的美國人似乎並不認為用大把的錢就能買來最好的教育!
選擇花錢上私立學校的絕大多數美國家庭是在平衡全家的生活品質,因為公立學校存在良莠不齊、兩極分化的現象,好學區的房子非常貴。
一些家庭會選擇在差的學區買下便宜房子安居樂業,然後作為一種折中把孩子送進要交費的私立學校去。
除了這種情況以外,就是少數認可和支持私立學校的宗教信仰、或是認可寄宿制或是男女分校制這樣一些傳統做法的家庭送孩子上私立了。
因為私立學校規模小、競爭不激烈、學生家境相對富裕,這樣學校和教師對孩子管得多、管得細一些,相對來說學生的平均成績也好一點,所以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選擇私立學校的家庭除了要認可每年額外的學費支出以外,還一定要認同私立學校這樣的「恆溫游泳池」的教育環境。
而我自己常年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圈子多半與大學有關,似乎周圍的人更認可「社會海洋」這樣的現實生活環境,更主張把孩子放進大海里去完成教育與成長。在美國二十多年,我個人還沒有親身碰到過一例送孩子上所謂私立「貴族」學校的情況。
這個世界上偏偏就是有金錢買不來的東西,愛情是一例,真正有質量的教育也是一例。
就算前面說的美國的宏觀統計數據顯示經濟貧困家庭的孩子成績要差一些,但是這又和其他因素攪在了一起。
比如影響孩子成績的背景因素里比重最大的一個是孩子
父母的最終教育程度,
再比如不同的族裔背景成績表現不同,而這些因素又往往和貧困家庭這個因素交叉,不好做獨立判斷。
其實我們學區也提供一些課後或暑期的補習班,其中還有針對貧困家庭的、政府出資的全免費的班,
那些班裡符合條件的孩子連午餐都是聯邦政府免費提供的。
可是偏偏學區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些孩子參加補習班的比例是最低的,遠遠低於其他要收費的班。同樣就家庭藏書這個細節來說,
美國的小學從班級、學校,到市、郡政府的圖書館都是免費的
,我們市政府的圖書館借書連上限都沒有,隨便借。
家庭藏書少,更多的是在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家庭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心理和行動上的支持,恐怕都不亞於金錢支出的作用。
孩子是一個有認知能力、有創造性的個體。千萬小心不要在比著上最貴的課後班、比著上最貴的「貴族」學校的過程中,讓金錢投入成為了孩子教育的致幻劑,以為多花了錢孩子的教育就大功告成了。
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還真不是金錢能夠買來的。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妹編輯
】近期相關文章
【點擊藍字可以直接跳轉到文章】
寒門再出貴子!河北農村男孩684分被清華錄取,他的故事讓每個國人淚奔
對比中美基礎教育,兩位教育家談了這幾點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公平
香港女特首兩個兒子都畢業於劍橋,她的育兒觀只有8個字
《世界華人周刊》長期面向海內外徵稿、徵集寫作線索
投稿郵箱:wcweekly@yeah.net
回復關鍵詞「
投稿
」查看詳細說明▼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華哥精選了幾款商品,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


※這個美國姑娘很特別:中國男人都很好,我喜歡!
※這些蠢萌動物,可能夠我笑一年
※移民賣掉北京房子後,他從中產階層跌落
※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秘密:你的情調
TAG:世界華人周刊 |
※看看吧,這才是你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你的人生真的會好嗎?
※你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
※大哥一看就是人生的贏家啊!
※在健身房呆久了,你就看懂了整個人生……
※人生真正的價值觀,是什麼?
※看了佟大為老婆的化妝台,才知道什麼叫人生贏家……
※人生的三把鑰匙,說的真好,看看吧
※做好這件事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這才是人生贏家!看完保證你想養貓
※我看的真的是運動番?看到徹底懷疑人生的超能體育動漫!
※做人生贏家很難么?你也可以做像扎克伯格一樣的好爸爸
※人生的三把鑰匙,說的真好!每個人都可以看看!
※原來人生贏家吃雞歷程是這樣的……
※搞笑漫畫:有個智能女友人生還是這麼慘,說好的智能呢!
※看的你懷疑人生!看看這五部高智商懸疑動漫你都知道嗎?
※懂得收斂,才是人生贏家!
※我的人生,你說的算嗎?
※誰說動漫是小孩看的?這幾部動漫能讓你讀懂人生!
※我的天!這真的是烏龜嗎?跑的比兔子還快,刷新我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