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活著,總要信點什麼

人活著,總要信點什麼

因為西藏情結,前陣子看了電影《岡仁波齊》,一直想寫點什麼,拖到今天。

一、

這部電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了一支男女老少皆有的隊伍歷時一年的朝聖之路。

他們中有從未走出村子的耄耋老人,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自幼殘疾的少年,有九歲的小女孩,有因車禍而一蹶不振的父親……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

在長達兩千多里的路途中,一路磕長頭,有很多自然發生,和意想不到。孩子出生,老人去世,幫忙春耕,沒錢去打工,拖拉機被追尾,經過亂石飛濺的岩邊,有淺水橫在面前……

嗯,這個涉水而過很感人。兵來將擋,水來也要嗑著長頭去到對岸,只因為這條路是自己的選擇。

二、

半途中,負責拖運物資的拖拉機突然被追尾了,車身側翻在路一旁。

明明是對方全責,朝聖的隊伍里卻沒有一句憤怒或反駁的話,只上車抱起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孩,確定有沒有傷著。

肇事司機下車解釋說是因為要避讓另一輛車子,又因為車上有婦人呼吸困難,需要送去救治。他們聽後,果斷讓人先走了,沒有絲毫猶豫,甚至連對方的聯繫方式都沒要。

自己人打掃殘局,費了好大的力氣搬正拖拉機。然後發現車軲轆的軸斷了,只得放棄車頭,拉上裝滿物資的車廂。

前拉後推著,剩下的人繼續磕長頭……磕一段路,一路小跑回來換拉車的人磕頭,又走幾步,如此反覆。

這部分,有兩點讓我動容。

一是面對無妄之災,沒有憤怒,指責,抱怨,互扯皮,而是選擇平靜地面對意外,甚至承擔了錯不在己的那份責任。在他們看來,既然上路了,路上遇見什麼,都是正常的,面對就是了。

忽想起如今馬路上的各種交通事故糾紛。就在傍晚下班時,單位出門左拐不遠,邗江人才市場出入口處,一輛轎車橫在路中間,有幾個人在交涉,他們的身後,車子堵成了長龍……常常這樣,一個小碰小擦,都能把整條路堵死理論個半天。

很多無效溝通,只因為我們都太過計較了,這樣的自己活得疲累,無形中也成了社會和他人的負擔。費盡心思的周旋,不如一顆平常心去面對那些看起來糟糕的事。有信仰的人,活得多麼明白。

二是不得不靠人力拉著車子前行時,他們依然不忘磕長頭。明明推著車子走過這段路了,還是選擇回頭,重新磕頭走。

不好說這是不是執念,有沒有點迂腐。因為路是自己選的,朝聖的路是自己要走的,所以要一個頭一個頭地磕完,這不是任務,也不是為了誰,而是對自己的負責,是發自內心堅定的意願,是信仰所在。

三、

朝聖的隊伍走到一個村莊,偶遇一老人。

(老人不斷叮嚀:走的步子不要太多了。你誦什麼經就怎麼走,喇嘛告訴你走幾步就走幾步。磕頭的時候,額頭一定要碰到地面,碰不到地的,不算。心要誠,心要裝下眾生的平安健康。)

後來,隊伍在老人所在的村莊停留兩日,幫其春耕。老爺爺說起從前自己當村長時的光景,犁地的時間還要更長,比現在熱鬧多了,大家帶上食物,點起香火慶祝。

「現在的年輕人啊,怎麼這般倉促?氂牛已經耗儘力氣了。都已經習慣了。現在全都是機器了,年輕人們都用它。」老人說。

機械化作業,互聯網時代,高科技生活,那又怎麼樣?日子總少了些從前慢的美好。

人們集體忙碌了起來,永遠低著頭在手機里獲取大大小小的資訊,走路、吃飯、等車,就連上廁所時都是機不離手,美其名曰碎片化閱讀,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在走馬觀花,最多只能算有個談資。

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更容易了,手機二十四小時在線,感情的發展也突飛猛進了,可最後呢?倉促的感情脆得如新開封的署片,似乎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還有對社會工作的態度。工作狂圓通曾經感慨工匠精神,工匠到處都是,至於那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確實不多見了。各種速成,立竿見影療效好,打著效率的幌子,卻行浮躁之實。

浮躁的表現形式之一便是快。識人斷物非快不以為好。以前說這兩個字,潛意識裡特指年輕人,比如毛頭小子,現在看來人人都有這樣的癥狀。

只是,我們為什麼會浮躁呢?其一是沒有自信,對人事判斷模稜兩可,於是想混水摸魚,草草了結;其二大概就是信仰問題了。

朝聖的隊伍里,沒有一絲浮躁之氣,面對一切都很從容,因為他們心有所定,知道所為何事,要去往何方,即便這一路上狀況百出,他們也安之若素。

當然,現實中一定有一些你所厭見的存在,當心中有了信仰,便多了些從容淡定。精神皈依說起來懸乎,但真有了,那心也定了。

四、

《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上,看到了苦行僧式的膜拜,有人訝然佩服,有人心生疑竇,有人不以為然,但對膜拜的人來說,這其實只是他們生活的一種,沒什麼可爭議的。眾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誠。

或許,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樣的信仰,但我知道了這信仰有多堅定。

人活著,總要信點什麼。就像《歲月神偷》里吳君如飾演的那位飽受生活風霜雪雨,卻依然樂觀堅強的妻子所說:「做人,總要信。」信什麼?信一邊是難,一邊就是佳,世事好好壞壞,總會否極泰來。這是她的信仰。

對於虔誠的佛教信仰者來說,轉山,搖動經筒,在佛經里尋找生命的困惑,這些形式之下,卻實實在在豐盈著無數虔誠的靈魂。

人生的這一路上走走停停,把喜怒哀樂遍嘗,把生老病死流轉,無時不在修行,即便沒有朝拜之行,沒有三叩九拜,沒有轉幾圈山,但平凡的人生里總該有一種繼續前行的力量,去更好地遇見自我,去遇見更好的生活。

那力量便是,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州禹艷 的精彩文章:

TAG:揚州禹艷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活著,總要有什麼支撐自己
人,為什麼活著
人活著,為什麼要努力?
人活著就不要問為什麼
人活著,要自信
人活著,要守住什麼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意義是什麼?
人活著總要有點樂趣
你說人為什麼要活著?
人的使命,我們要知道人活著為什麼
人活著,要清楚自己要什麼?
人活著,別總問別人為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活著,一定要愛著點兒什麼!
為什麼總是為一些「人設」活著?
人生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活著才會有意義
人活著為了什麼?
為什麼人要特別地活著
人活著都為了什麼?
人活著,一定要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