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不同 不相為謀:古人「絕交」故事二則

道不同 不相為謀:古人「絕交」故事二則

人生除了親情、愛情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友情。

不同的人對於「朋友」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基本上大多數定義中都會包含著這樣一個因素,那就是真正的朋友應該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乃至理想追求,說得再哲學一點,就是朋友應該是同道。

正因為人們在交友時有著這樣一個心理訴求,所以當朋友之間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發生衝突時,往往會鬧出不愉快,激烈者甚至會彼此絕交。今人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管寧與華歆割席斷交

《世說新語·德行篇》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管寧、華歆共園中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這裡講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割席斷交的故事。

管寧、華歆曾一起在陳球門下學習,所以兩個人是同學關係。

管寧之所以割席,表面上只是因為兩件小事:華歆拾金及觀看高官車馬。但管寧從這兩件事中看出了華歆追求功名利祿的心思,這與管寧自己淡泊名利的價值觀相衝突,所以管寧才毅然割席。

實際上,無論是管寧的淡泊名利,還是華歆的追求名利,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

任何一個社會,既要有恬淡的君子來樹立道德典範,也要有上進的士人來建立世功。

管、華的斷交,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彼此的道不同。

嵇康與山濤絕交書

這封嵇康寫給山濤的絕交書,如今已經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名篇了。

嵇康和山濤都是「竹林七賢」中的人物,其他五位分別是阮籍、向秀、劉伶、王戎、阮咸。嵇康和山濤既然共享一個朋友圈,為何又會絕交呢?

最主要的原因或有兩個,一是兩人的思想傾向不同,二是兩人在政治上的立場不同。

嵇康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山濤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心中仍有入世建功之心。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所以對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集團十分不滿。山濤則先在魏做官,後又成為司馬政權中的重要一員。

兩人雖然有這些不同,但基本都秉持著「君子和而不同」的態度,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彼此也相安無事。

等到後來山濤想舉薦嵇康來代替自己的職務時,一下子就刺激了嵇康敏感的神經。

作為魏室宗親,嵇康是不太可能投奔司馬氏政權的。作為朋友,山濤應該明白並且理解這一點,然而山濤終究還是傷了嵇康的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嵇康給山濤寫了這封絕交信。

在絕交書中,嵇康列舉了自己不能出來做官的理由,所謂「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概括起來,其實就是說自己不想失去本心,希望山濤能夠理解他,不要強人所難。

嵇康與山濤是否徹底絕交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應是知心的朋友,是能夠理解彼此的朋友。

否則,友誼的小船真的說翻就翻了。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如此好友,人生得一二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以孝治天下」:尋常的孝道 不尋常的《孝經》
讀書何必多多益善?曾國藩「守約」要訣教你「作減法」
明辨是非 防微杜漸:《春秋》的經世之用
情貴淡 氣貴和:梁漱溟先生的做人養生智慧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人說「兩腮無肉不可交」,究竟有沒有道理,僅僅是因為面相嗎?
古人云這五件事做不得,於己於家於國皆不祥,偏偏現代人毫無忌諱
古人云:「六不合,七不交」說得非常有道理,願你能仔細甄別!
俗語「一人不入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話有三不說,事有三不做,人有三不交!古人真是太睿智了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道出古人的處世之道!
為何古人常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老祖宗的話,其實很有道理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古人的話有科學道理嗎?
俗語:「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無道理
古人真實案例告訴你八字相同的人命運是否相同?
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道盡現實,古人教你如何做人
古人告訴你如何與子女相處,看懂這一句話,做父母不會太差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古人說的真有道理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有什麼意思?道出古人的做人之道
古人算命相面故事三則!
如何與人交往,古人三句話告訴你
古人過七夕,只「乞巧」不「濫交」!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古人有何說道?我們該忌諱些什麼?
古人說「朋友妻不可欺」,還有一句同樣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談健康,留下一句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