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友捐贈,能否「分期付款」?

校友捐贈,能否「分期付款」?

誰將給學校提供永久的支持?答案是「校友」。

——密歇根大學校友會前任執行董事 羅伯特·弗爾曼(Robert Forman)

撰文:袁治軍

來源:《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原文標題《一筆名叫「校友」的寶藏》

5月3日,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浙大校友企業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向浙大教育基金會捐贈11億元。這一數字刷新了去年9月由電子科技大學校友熊新翔創造的向母校捐款10.3億的最高紀錄,成為國內高校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五校突破10億,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10億俱樂部」,浙江大學以7.66億元排名第八位。而隨著遂真這筆捐贈的產生,「10億俱樂部」的名單上將添上浙江大學的名字。

除去遂真的這筆巨額捐款,浙大120周年校慶還收到了巨人集團史玉柱為母校建數學樓而捐贈的5000萬;80後校友王麒誠、吳艷夫婦為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而捐贈的1億人民幣等數筆校友捐贈,一時間,浙大風頭無兩。

然而,爭論之聲也隨之而來。

「分期付款」可行么?

「浙大這次獲捐的11億並不是一次性付清,首期捐款也只有1200萬,不排除浙大在刷紀錄。」 艾瑞深研究院院長趙德國首先提出質疑。

遂真為浙大教育基金會捐贈的11億元採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時間為10年。事實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完成的大額捐贈,在此次浙大校慶盛典期間還有幾筆,比如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浙大教育基金會簽訂協議,從2017年起,連續十年共計捐贈人民幣兩億元,支持學校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10年捐出11億,和一次性捐贈11億是不同的。國內經常出現一種問題,暨簽約宣布捐贈起到宣傳效應後,後續的捐贈被捐贈方「食言」。浙大校方有何機制確保這些捐贈全部到位?更何況,遂真成立於2015年,其用於捐贈的費用,將來自於其基金收益。按遂真的預估,120億投資基金,每年收益10%,這顯然是很樂觀的預期,「萬一沒有這麼多收益呢?拿什麼來捐贈?」

面對以上質疑,浙大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顧玉林回應稱,「分期捐贈」其實是對校友捐贈模式的一種可持續性新探索。

2012年,武漢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校友毛振華為武大捐款5000萬,建造人文社會科學大樓。5年後,在大樓交付使用的揭幕儀式上,毛振華坦言,那筆捐贈是當時他們家族史上最大的一筆開支,為了完成這一承諾,他們家族做了很大努力,甚至改變了原來的商業和生活規劃。

或許正是因為存在類似毛振華捐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個人巨額捐贈難免影響正常生活及財務規劃,才有了以遂真為代表的「分期付款」式捐贈探索——既能表達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又不至於使捐贈人有財務壓力——惟一的問題,或許只是如何避免「分期付款」的捐贈成為一張「空頭支票」。

最早提出以「分期付款來完成捐贈」這一概念的人是美國人羅伯特·F·夏普(Robert F. Sharpe)。1963年,在為非營利組織策劃募捐事宜時,夏普提出了「延時支付捐贈」(Planned Giving /GiftPlanning)這一方案,在該方案中,夏普將延時支付捐贈定義為「捐贈人在此刻以法律契約(legal contract)的方式確認在未來數年或捐贈人死後捐贈承諾數額的財物。」夏普的這一方案後來經美國國會(United States Congress)及國內稅務局(InternalRevenue Service)批准通過,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護。

「延時支付捐贈」方案出台後,延展了捐贈的時空維度,釋放了巨大的社會潛力。它不但使美國非營利組織在募捐時獲得了更多的捐贈,也令美國高校在獲得校友捐贈的額度上大幅度上升,因為,這項法案的出台,使得經濟收入一般的人也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形式實現大額捐贈。與此同時,富豪們似乎也十分青睞這種模式,例如耶魯大學2013年所收到的來自查爾斯·約翰遜(CharlesB. Johnson,曾任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母公司的董事長)的2.5億美元捐贈,便是以分期付款方式完成的。

2016年,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向母校電子科技大學捐贈10.3億元

事實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完成對母校的巨額捐贈,在國內並非首次。2016年,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向母校電子科技大學捐贈的10.3億元,同樣採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3000萬「校長基金」分3年到賬;10億「博恩基金」以每年投入1億,分期10年的形式完成。

目前我國並沒有針對「延時支付捐贈」的具體法律條文,因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所實施的捐贈,雖然在國內外都有相關案例,但具體到執行層面,二者所接受的法律約束、稅收優惠等,都有著不小的差異。從這一點上來說,如何確保「延時支付捐贈」能有效落實,還需要國內相關部門加快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

「校友捐贈」熱情低?

數據顯示,雖然全國高校累計捐贈在1億以上的校友(含集體),便有50餘人,但國內大學校友的平均捐贈率卻僅為5%。在美國,大學的校友捐贈率普遍維持在30%~40%,如果是名校,捐贈比例則進一步提升,例如,哈佛大學的校友捐贈率達到48%,而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捐贈率則高達61%。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校接受校友及社會捐贈的財務是否公開、對資金的使用是否合適、捐贈的模式又是否清楚等諸多因素,都會阻礙校友的捐贈熱情。曾經有媒體隨機查詢了國內20多家高校教育基金會官網,其中,有6家基金會未公布年報或公示信息不完整;有的只有支出情況;還有的基金會只公布了幾年前的情況。

在捐贈不公開、不透明的情況下,假捐贈,捐贈方干預學校辦學,捐贈資金被浪費,或者把本屬於商業合作的項目「披上」捐贈的外衣等擔心和質疑隨之而來。有鑒於此,熊丙奇稱,高校維護所得捐款的透明公開,不僅是對公眾知情權的負責,更是在維護捐贈者的權益。因此,要做好校友捐贈,首先要保障捐贈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建立捐贈的公信力。

高校對「校友捐贈」行為的不重視,也是導致校友捐贈率低的原因之一。國內高校尤其是重點大學,在教育經費的來源方面,長期以來多著眼於爭取國家財政(教育撥款和課題經費撥款),對於來自社會、校友方面的捐贈,則未能給予充分重視。

根據《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數據,中國高校2014年獲得社會(校友)捐贈的金額,僅佔到其總收入的0.54%,在2014年獲得社會(校友)捐贈收入最多的清華大學在此項中的佔比也僅為2%。

對比國外高校,捐贈資金已成為大學辦學資金的重要來源——哈佛大學每年35%的運作經費都來自其捐贈基金,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則佔到該校年度預算的44%——校友捐贈率,早已成為國外衡量其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

國內高校目前在接收校友捐贈方面只重視少數富豪校友的巨額捐贈,這一點極為明顯。雖然截至2016年年底,國內高校累計接受校友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元,但其中絕大多數都來自於少數富豪校友的慷慨解囊(劉強東/3億/人大;段永平/4.47億/浙大、人大;盧志強/7億/復旦等)。熊丙奇認為,重視富豪校友捐贈是學校等著富豪校友的成功。高校只有同樣重視普通校友的捐贈,確立校友是重要辦學資源的理念,才會開啟良好的校友捐贈局面。

高校對校友的關心不夠,也是導致校友捐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高校校友會的工作不應該只是聯絡校友吃飯、開會。學校應該在校友的發展過程中幫助他,在人力、智力甚至創業基金方面給予支持。」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周旭峰表示,「這些支持對校友的發展很重要,而這些支持正是校友日後回報母校的感情基礎。」

除去以上因素,如何確保捐贈資金的保值、增值,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以及避免官僚主義、貪腐行為和在稅收政策方面的傾斜減免,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校友的捐贈積極性。

2014年,香港企業家陳啟宗、陳樂宗向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捐款3.5億美元,事後接受採訪談及為何不將這筆巨款捐給國內高校時,陳氏兄弟回答:「在海外,捐錢就是捐錢,但在內地就複雜很多,最要命的是花費精神和心血,等於自討苦吃、自找麻煩。」

「校友資源」社會化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全國高校在校友捐贈總額、單筆捐贈金額及個人捐贈金額等方面屢創新高,「校友資源」不但成為各高校關注的話題,也成為地方政府開展招商引資等工作時,重點關注的群體。

2017年2月,武漢市政府首次提出「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號召校友資本回漢、智力回漢,助推武漢趕超發展。據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已累計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300多萬。湖北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稱,「大學校友是武漢趕超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寶貴資源。武漢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校友資源,如今,這批校友已成為全國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擁有豐富的資本源、技術源、信息源和人才源,他們應當成為推動武漢招商引資的一支積極力量。」

《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封面

為了更好地支持校友回漢創業,武漢市發起設立了「武漢校友資智回漢產業引導基金」。該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人民幣,重點投向武漢校友在漢企業、校友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預計將直接帶動100億元校友資本回漢,間接拉動產業投資200億元。在首批「資智回漢傑出校友」的名單上,陳東升、雷軍、閻志等人赫然在列。

另有消息稱,武漢市未來將定期舉辦「武漢校友周」等活動,創設「武漢校友東湖論壇」「全球武漢校友峰會」,進一步織密全球校友招商招才網路。

看來,一場針對校友資源的爭奪之戰,即將打響。

高校慶生,校友隨了多少「禮」?

整理︱金麗婭

5月,浙大120周年校慶獲校友超10億元巨捐引發廣泛關注。校友反哺母校捐資教育,近年來在諸高校中已蔚然成風,成為高校校慶的常規內容之一,且捐贈金額屢創新高。今年初,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公布的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元,受捐金額上億的有39所高校。以下為近兩年來中國高校校慶之時校友捐贈的幾個大手筆。

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

校友捐贈超過10億元

2017年5月20日,浙江大學舉行120周年校慶,接受校友捐贈超過10億元。

校友企業上海遂真公司捐11億元

5月3日,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捐贈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將持續10年共計捐贈11億元,用於成立「浙江大學遂真產業與金融研究中心」,支持浙江大學人才隊伍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合作等。

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由浙江大學校友於2015年發起成立的社會化平台公司,旨在彙集浙大校友、浙大、政府及社會資源,助力創新創業,實現價值共創。

80後首富夫妻捐1億元

吳艷、王麒誠這對中國80後首富夫妻向浙大捐贈1億,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並將設立「王麒誠吳艷獎學金」。

吳艷、王麒誠:2003年分別從浙大廣告專業、浙大工商管理專業畢業。

中國人民大學80周年校慶

劉強東捐贈3億元 設立京東基金

2017年6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宣布向母校捐贈3億元,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這是人大建校以來的最高社會捐贈紀錄。

劉強東:199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京東基金將主要用於支持人民大學的東校區(通州校區)建設、社會學學科發展以及人民大學在法學、新聞、互聯網、人工智慧、金融、經濟等領域的相關學科建設、理論與技術研究。

清華大學105周年校慶

搜狗捐贈1.8億

2016年4月22日,清華大學105周年校慶之際,搜狗公司宣布捐贈1.8億元給清華大學,用於聯合成立「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該研究院將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

張朝陽

王小川

張朝陽、王小川:搜狗董事長張朝陽為清華大學物理系1981級校友,搜狗CEO王小川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1996級校友。

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

校友捐贈超4億

2015年5月27日,迎來110周年校慶的復旦大學共收到捐贈超過4億元。

這些捐贈包括:聲寶 — 樂聲(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李達三攜夫人葉耀珍共同捐款1.1億元;復星集團捐贈1億元……

盧志強捐贈7億元

2015年12月21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恢復建院30周年之際,復旦經濟學院校友、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通過泛海公益基金會向母校整體捐贈7億元,創下了復旦大學校友單筆及累計捐贈金額的紀錄。

盧志強:1992年進入復旦大學,在經濟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李達三夫婦累計10次向復旦大學捐款

2017年3月,復旦大學商科教育創立100周年之際,李達三、葉耀珍伉儷再次向母校復旦大學捐贈1億元。至此,李達三先生已先後向母校捐款達10次,他不僅是復旦校友中最年長的捐贈者,也是史上已到賬捐助額最大的捐贈者。

李達三: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會計系,聲寶—樂聲(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CARLTON(卡爾頓)酒店集團董事會主席

電子科技大學110周年校慶

校友捐贈總額超15億元

熊新翔單筆捐贈10.3億

2016年9月21日,電子科技大學1986級校友、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在母校60周年校慶之際,捐資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以支持電子科技大學的發展。

這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60周年來接受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至此,電子科技大學在60周年校慶之際接受的校友捐贈總額已超15億元。

熊新翔:1990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博恩教育發展基金」分為「校長基金」和「博恩跨學科創新發展基金」。

中國農業大學110周年校慶

邵根伙捐贈2億元

2015年10月16日,中國農業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大北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邵根伙通過大北農公益基金向母校農大捐贈2億元,用於支持中國農大學校建設與發展。

邵根伙:1991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5年起設立大北農勵志助學金資助農大學子,對母校捐贈的協議金額已超過2.6億元。

本文選自《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封面《武大幫:持炬前行》,敬請關注該封面專題其他文章:

本文選自《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慈善家》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慈善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員工能否要求將不能補繳的社保部分直接由單位折算支付?
清朝的開疆拓土能否抵得上割地賠款?能否將功折罪?
心理測試:4款喜服,你會選哪款?測你未來三年能否大富大貴!
若店家虛假宣傳並假一賠十的,消費者能否以此要求賠償?
被分手的你,能否再次利用共振挽回前女友
詐捐門的背後,楊冪的回應能否挽尊?
拆分重組能否再次挽救唯品會?
LG手機自動重啟賠償出爐:現金賠償or購機券能否挽回用戶?
心理測試:4款窗帘,最喜歡用哪款?測你近期的桃花運能否長久
「愛」,能否再次讓我們珍惜?
永不放棄的HTC,這款安卓版手機能否回歸,王者能否歸來?
蔡徐坤承載太多期待,粉絲C位應援,最終能否實現?
有看點的三款「新機」,能否值得大家期待?
價格良心!三款千元機能否滿足你的需求?
搭訕女生能否成功,取決於這幾點!
能否使用公積金餘額交首付?這樣做划算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女人如何分析一個男人,能否託付一生,除了『錢』這點也很重要
教你從八字看女人能否有錢,能不能嫁有錢人!
心理測試:4款吊燈,你最喜歡哪款?秒測你年前能否遇到你的TA
想要結果,能否允許緣分兜兜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