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糖尿病患兒,該如何護理?
日前,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2001年至2009年間,美國19歲及以下少年與兒童的1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21%;10至19歲少年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上升了30%,證實了有關糖尿病在少年兒童當中日益流行的說法。
那麼,我國的兒童糖尿病發病情況怎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兒童糖尿病「日益流行」?
兒童糖尿病「日益流行」
有報道稱中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的檢出率達到18.46%(男)和9.18%(女),大城市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檢出率甚至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而這些肥胖兒童則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專家指出,造成兒童、青少年肥胖的高危因素包括:
1、傳統的飲食陋習:如大吃大喝、重肉輕蔬、逼迫式勸食、獎勵式餵食;
2、西餐的逐步流行:如高熱、高脂快餐、甜點、炸土豆、飲料等,調查顯示30%的學生喜歡進食快餐食品,這些快餐食品口感好,卻含有過量的糖、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含量極少;
3、家長的營養知識缺乏、過早添加輔食等;
4、兒童戶外活動減少:兒童從小有過重的學業壓力,稍有空餘時間則是電腦、電視,所以使得兒童體力活動時間減少,靜坐時間過長。
家長如何及早發現兒童糖尿病?
專家提示,如果家長發現兒童乏力、體重無原因下降、多尿、夜尿、遺尿、飲水增多、吃得多而體重和身高都不增長時就要警惕糖尿病了,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兒童更要注意監測血糖。
兒童糖尿病在臨床上可以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如單基因突變糖尿病)等三種類型,最常見的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下面一張表格可幫助家長鑒別1型和2型糖尿病。
家有糖尿病患兒,如何護理?
如果家中不幸有孩子患有糖尿病,那麼家長如何護理?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習了解糖尿病知識,包括飲食、運動、自我血糖監測、低血糖的簡單處理等;
2、督促和監管兒童的飲食和運動,建立有規律的健康生活方式;
3、監管兒童正確的治療包括胰島素注射和服藥等,因兒童常存在逃避治療的想法;
4、經常與患兒溝通,包括病情和學習、生活,患兒在身體健康不佳時,精神上也非常脆弱,所以更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愛但不是溺愛,兒童糖尿病控制好後可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包括結婚生子、工作;
5、發現兒童出冷汗、面色蒼白、反應遲鈍等要注意是否有低血糖,應及時監測血糖或喂糖水,發現兒童呼吸急促、噁心、嘔吐、腹痛、神志改變等要注意有無酮症酸中毒,應及時送醫院就診,兒童外出遊玩身邊準備一點食品防止低血糖發生時應急,準備一張疾病說明卡以防兒童在戶外發生應急情況能得到及時救治。
如何預防兒童患上糖尿病?
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的兒童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有規律的健康飲食,少吃油膩食物和甜飲料,適當運動,課餘時間在室外做做操、跑跑步,不要長時間坐在電腦或電視前,家長節假日多帶兒童去戶外活動既可以增加活動量又可以讓兒童精神放鬆,有利於身心健康。


※糖尿病友測血糖怕痛,可用測尿來代替!
※糖尿病人都在用效果好又不花錢的兩大降糖武器!
※58歲患糖尿病,還有結石病,我為啥能活過100歲?太簡單!
※170萬澳洲人民的福音!新型儀器可對糖尿病患者實時監控!
TAG:糖尿病 |
※手足口病患兒如何護理?
※作為患兒家長,如何保護血友病孩子不受磕碰
※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哪些缺陷,該如何護理
※新生兒如何甄別是不是腦癱患兒呢?
※流感持續,在家如何護理流感患兒?
※怎樣給肺炎寶寶餵奶 護理患兒要注意這些
※腎病患兒如何正確實施低蛋白飲食?
※血糖控制好 糖尿病患兒與普通孩子沒有區別
※又是藥物事件!這種過期葯給患兒,會帶來哪些健康隱患?
※2歲嬰兒不幸感染HIV/艾滋病毒,後續患兒如何治療?
※鈣片不能亂吃!白癜風患兒應該如何正確補鈣?
※白血病患兒逐年增多,病因就在我們身邊,有些小事兒很不起眼兒
※為救白血病患兒生二胎,兒子康復後媽媽卻痛哭說,這就是命啊!
※如何緩解抽動症患兒的心理壓力?
※羅志勇:讓癌症患兒住院有家的感覺
※防治腮腺炎,營養均衡最關鍵,家有患兒要做好4件事
※為救白血病患兒生二胎,兒子康復後媽媽卻痛哭說,這就是命
※先天性顱內畸胎瘤患兒:母親靠直覺拯救患癌女兒
※兒科門診患兒爆滿,不是因為感冒發燒,而是因為此病
※白血病的預防,白血病患兒的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