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深度剖析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深度剖析

去年今日薦書

每早七點15分鐘閱讀一本書

MIT剖析全球科技榜單 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科技創業家和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的50個科技創新成果及科技商業趨勢 矽谷億萬富豪 美國總統所追捧的科技浪潮 改變世界的科技事實 值得投資人期待的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推薦

適讀人群 :受眾應為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的科技人員、投資人、科技創業者。

創刊116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攜手阿里巴巴傾力貢獻首部中文圖書

剖析21世紀極具突破性的技術,被矽谷億萬富豪、美國總統、前紐約市長等幾乎所有人所瘋狂追捧

50個正在改變世界的科技事實,值得投資人期待的技術

阿里雲首席智庫深度解析全球DT科技榜單

維珍銀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George T. Whitesi

聯邦快遞前創新部總監 Sharon love

英特爾首席工程師 Madeleine Glick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研究院院長 胡 郁

韓國三星公司前CEO顧問 Joonki Kim

阿里雲業務總經理 劉 松

讚賞推薦

內容簡介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會公布「10大突破技術」,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並預測其大規模商業化的潛力,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的重大影響。

這些技術代表了當前世界科技的發展前沿和未來發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將引領面向未來的研究方向。其中許多技術已經走向市場,主導著產業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

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編JasonPontin所說,突破性技術的定義非常簡單,那就是能夠給人們帶來高質量運用科技的解決方案。有些技術是工程師們天才創意的結晶;而有的則是科學家們對長期困擾他們的問題所採取的諸多嘗試的集大成者(比如深度學習)。評選「10大突破技術」的目的不僅僅是向人們展示新創新成果,同時也是為了強調是人類的聰明才智促生了這些創新技術。

本書收集了2012年~2016年的50大突破技術。這些技術是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有可能改變世界的面貌,值得在未來十年內給予特別關注。

作者簡介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於1899 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刊,是世界上歷史悠久,也是影響力極大的技術商業類雜誌。內容覆蓋廣泛,涉及互聯網、通訊、計算機技術、能源、新材料、生物醫學和商務科技幾大領域。

如今,在全球範圍內,每月有超過300萬來自科技和商業領域的專業人士與領袖,通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網站、手機應用、平面雜誌以及各種活動組成的傳播平台,分享前沿科技資訊。目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擁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德文、義大利文等不同語言的9個國際版本,讀者涵蓋147個國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重點關注新興科技及其對商業和社會的巨大影響,為科技人士及商業領袖提供前瞻性的資訊和獨到深入的行業趨勢研究分析。目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已經脫離了開始的雜誌形態,已經成為以數字科技和線下活動驅動的全球科技創新社區翹楚。

每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都推出3個榜單,分別為年度「10大突破技術」,年度「35歲以下革新者」,以及年度「50大創新公司」。

精彩書評

George T. Whitesides|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沒錯,你現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輕易獲取信息,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卻為你描繪了一張未來科技的圖景。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只關注未來會把我們帶向何方。

Madeleine Glick |英特爾首席工程師

我眼中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一個貼近時代、視野廣闊的媒體。這一點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能幫助你以一個積極的方式獲得這樣開闊的眼界。你能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發掘出許多重要的信息和話題。

Joonki Kim|韓國三星公司前CEO顧問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總是能鼓舞人心,是我獲取新科技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對於技術新聞的報道,它比其他媒體都要全面和及時。

Sharon love|聯邦快遞前創新部總監

我閱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網路版,並無數次地把我在這個網上看到的文章,甚至廣告鏈接發給我身邊的人和他們分享。現在各種各樣的媒體資料太多了,但這更凸顯了像《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種高質量媒體的重要性——因為它能把重要的文章、關鍵的技術、核心的環節提煉出來,及時地讓我與朋友分享。

胡 郁|科大訊飛輪值總裁、研究院院長

古人說「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在科技發展越來越超乎大眾想像的年代,我們迫切地需要一本書來總結過去,指引未來。作為歷史悠久、影響大的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遴選10項技術創新,《科技之巔》由此而生。

劉 松|阿里雲業務總經理

伴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的新基礎設施步入成熟,全球新一輪「科技大航海時代」已然拉開帷幕,全人類正處於技術與商業模式物種爆發的臨界點,失控式創新、非對稱研究、顛覆式發展成為主旋律,這本書來自未來。

科技這麼講求時效的東西,如果是為了體現前沿性,就不要跑到2012年去說事了,感覺幾乎等同於挖墳;若是想體現進程,大可以按照時間正序介紹,倒著說讀到最後新鮮感全無,有些技術甚至已經成了研究基礎或者早就「被進化」了,感覺等同於看電影劇透;另外,做科研的參考文獻格式寫成這樣不能畢業吧?

每逢革命時代,最前沿的技術與創新,都可能在2-3年內落伍,或發展成十億美元級別的商業應用。以被提及的頻率講,新能源,生物技術與人工智慧不愧新時代的三駕馬車。通過MIT TR與EDGE,TED這樣的平台,科技不再囿於會議與科學雜誌,科學家與政客,企業家,大眾,分享未來的共同圖景。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超過認知與法規,技術之外的倫理、隱私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典型就是基因編輯技術以及互聯網數據安全。書中所列各領域主要玩家,充分說明當下科學家,研究機構,創業公司與行業巨頭的互動,另外,中國在前沿領域的參與與存在感越來越強。

因為要寫50個項目追述到2012年也是有點誇張…多少讓人感覺閱讀過程有點虎頭蛇尾的樣子,畢竟涵蓋的科技熱點就在那幾個範圍內後面的一些內容感覺是前文的階段性成就就沒有之前的衝擊力了.但那些新奇的,充滿想像力的,為人類進步探索無盡世界的感覺非常好…拋開自己從業行業的內容,那些新世界的大門被很好地科普並且很是激動了一下~

已購。好看,性質就像科普雜誌的年終合刊,時間跨度從2012年到2016年,每年十大技術。簡單介紹,卻大開眼界~無論時效性,單以當代科技史視之也是不錯的【資料】~

Form the stone age to the digital 什麼是科學和技術的終極目標 很贊!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連續5年十大前沿科技結集,個中技術已迅速產業化,異常有趣。十年後再翻,屆時光景,會更有趣吧。

書評:正在改變世界的科技事實

請允許我用了封面中的一句話來作為標題,可也確實是事實。不信你試試往回看看我們這些走過來的我日子,觸屏智能手機,智能手錶,自平衡車(谷歌還推出一個自平衡的單車,還可以在上面辦公,路線自己設定來接你)等等,單單這幾點,我們就很容易看到科技正在改變世界,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正在改變我們的想法。現在我們是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導下,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了,在未來,我們就能預見得到我們又將會經歷革命性的變化。

目前,全球正處在變革的初期。

以美國為例,APPLE、GOODLE、MICROSOFT、AMAZON、FACEBOOK佔據市值最大的TOP5位置。這些科技大贏家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物聯網幾大前沿領域大筆投入百億美元巨資,招募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力爭延續美國在電力時代、IT時代、互聯網時代的科技的科技領袖地位。

誰掌握了下一代的科技核心,誰就是未來半個世紀的世界文明中心,工業時代的歐洲、電器時代的美國、互聯網時代的中國發生的產業升級都印證這一點。

以下是5年內的十大 突破性技術,作為考慮入手書的人的一個參考。

2016年

免疫工程

精確編輯植物基因

語音借口

可回收火箭

知識分享型機器人

應用商店

Solar City的超級工廠

slack

特拉斯自動駕駛儀

空中取電

2015年

Magic Leap

納米結構材料

車對車通信

谷歌氣球

液體活檢

超大規模海水淡化

apple pay蘋果支付

大腦類器官

超高效光合作用

DNA的互聯網

2014年

基因組編輯

靈巧型機器人

超私密智能手機

微型3D列印

移動協作

智能風能和太陽能

Oculus Rift

神經形態晶元

農用無人機

腦部圖譜

2013年

深度學習

藍領機器人

產前DNA測序

暫時性社交網路

多頻段超高效太陽能

來自廉價手機大數據

超級電網增材製造技術

智能手錶

移植記憶

2012年

卵原幹細胞

超高效太陽能

光場攝影術

太陽能微電網

3D晶體管

更快的傅里葉變換

納米孔測序

眾籌模式

高速篩選電磁材料

Facebook的「時間線」

科技興則國興,科技弱則國弱。這樣的時代,我覺得這本書是未來科技啟蒙的好讀物,開放思想,讓腦洞大開!希望早日能看到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這個科技浪潮中。(文/我的名字叫red 2016-11-27)

書評:要讓自己活得更加高尚!

古羅馬著名哲學家西塞羅(Cicero)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能對著天上的事物沉思,那麼在他面對人間事物時,其所言所思就會更加高尚。」其實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比長大以後更崇高,那時的我們經常仰望天空,腦子裡裝滿了好奇與探索。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影響、工作以後現實的經濟壓力影響,有些人向世俗化低頭,慢慢拋棄了探索天性或將其壓抑在心靈深處。

但是,科技畢竟是人類進步的第一推動力,重新掀起普通大眾對於科技的興趣將是一大美事。但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獨闢蹊徑的話,盧梭不失為學習的榜樣。作為「自由的奠基人」,盧梭不僅僅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論科學與藝術》影響法國、美國乃至全世界,其非凡的文學才能、驚世駭俗的穿戴更加引人入勝。純粹的科技文章一般並不能喚起普通大眾對於科技的興趣,但採用相對不枯燥的科技評論,與科技公司的實際運用聯繫在一起並進而分析如何影響人們未來的生活,倒不失為一個綺麗的辦法。

近幾年,新的科技應用如免疫工程、人工智慧、語音介面、自動駕駛、SpaceX可回收火箭等,讓大家有些眼花繚亂。藉此良機, 「DeepTech深科技」公眾微信號應運而生,為我們發布了最及時、最專業、最可信的科技信息及評論。對於科技共同的愛好,使得我們走到了一起,並響應DT君發起的《5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深度剖析》一書的出版眾籌。我們眾籌者對於此書出版做出的微薄貢獻非常欣慰,並希望這種「獨樂不如眾樂」的分享情懷能繼續在科技類書籍的出版中展翅翱翔!(文/理性影迷 2016-11-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讀本書 的精彩文章:

你初次擁有的智能機器人,很可能就是你的汽車,你會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它!《3D列印》作者跨時代力作!

TAG:每日讀本書 |

您可能感興趣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揭曉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哈工大加入「巴別魚耳塞」主要研究者
權威發布:《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 2018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AI 排第一位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AI排第一位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榜單正式發布,35位中國入選者涵蓋全球最前沿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正式發布,35位中國入選者涵蓋全球最前沿科學與技術
全球科技領域開年大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華首次年度巔峰碰撞進入倒計時!涵蓋新興科技6大領域,中外演講嘉賓總計超過70名
實用型金屬3D列印入選麻省理工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美媒評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AI和人工胚胎上榜
全球最美18款酒包裝賞析:藝術與科技的突破!
全球科研環境惡化
MIT發布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中國黑科技上榜
關於參加「2017年度中國金融科技創客大賽總決賽及全球金融科技峰會」觀眾報名的通知
美國評出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MIT評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阿里巴巴正研究其中4項
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全球科技巨頭領導工業4.0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