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林哈夫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林哈夫

前一段時間,哈夫應邀參加一個關於執行力的講座,過程中授課老師問了台下學員三個問題:1、參加工作後有沒參加過非單位組織的培訓學習;2、有沒有一個能夠保持一年以上的好習慣;3、有沒有什麼特長或興趣是值得拿出手炫耀的。

先勿論這樣的調查的目的是什麼,不過這時候我的內心確實有點得瑟,因為我的答案全都是:YES!

課後與幾位朋友閑聊,他們都說結束學業生涯投身社會後,感覺已經脫離了「學習」的狀態。特別是建立家庭有了孩子,單位家庭兩點一線,忙的腳後跟能踢到腦後勺,還有哪門子心思學習提升呢?羨慕哈夫之餘,朋友們更好奇是什麼讓我如此堅定甚至有點義無反顧地走在持續學習的道路上呢?

說起來哈夫可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從離開學校走入社會開始就到處闖蕩和遊歷,用雙腳丈量大江南北用足跡走遍長城內外。甚至孩子出生剛滿一歲,居然單槍匹馬背著行囊獨自遠走西藏阿里無人區。一去一個多月回來,因為一直沒剃鬍子加上曬得通紅髮黑的樣子,差點沒把孩子嚇哭了!

這種洒脫奔放的行為在妻的「縱容」之下愈演愈烈。一次接一次的遊歷、一台接一台的相機、一缸接一缸的水族、一套接一套的魚竿、一輛接一輛的自行車......甚至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實在過分是不是陷入了「玩物喪志」的境地。

然而,正是哈夫這樣一個如此愛玩、貪玩而且懂得玩的個性,居然可以忽然狠下心來,放下行囊、藏起相機、塵封了自行車、高束了釣魚竿。然後收拾心情恢復甚至超越過往的學習狀態走入心理學這一完全陌生的領域。這裡面的故事的確可以形容為「耐人尋味」。

故事的開始有點遠,來自於哈夫自小就有的一個異常堅定的決心,就是要成為一個非常豁達、非常民主、非常尊重孩子意願而且願意陪伴願意理解、可以接納孩子的頑皮、邋遢、推諉、平凡、甚至不做作業、不去上學的這樣一個「好爸爸」。現在我當然知道這個決定的源頭其實就是小哈夫對理想中爸爸形象的期待,而在當時只是一個牢不可破的信念而已。當我終於真的成為爸爸後,自然也就按這個理想中的爸爸形象去錨定和實際操作。看著自家孩子可以不用認生字、不用背唐詩、不用跳舞畫畫彈鋼琴,每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樣子,心裡那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然而,到孩子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開始發現有點不妙。因為孩子並沒有因為我有這樣的決定而逃脫「叛逆期」的洗禮,父子間的關係也沒有因為我是這樣一個「好爸爸」而可以親密無間和諧共處。讓我鬱悶的,是我一次接一次放下身段盡量溫柔地耐心地講道理擺事實現身說法,得到的卻是一次接一次反駁、頂撞甚至摔門上鎖留下我對著房門抓狂暴怒。那種鬱悶實在難受,那種想一腳把門踹開衝進房間揍他一頓的感覺至今依然歷歷在目心有餘悸。好言好語的勸慰,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要求是那麼的簡單,只是想讓他改變一些不良行為和壞習慣而已,至於這樣對我嗎?

「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啊」!

對啊,「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啊」。

忽然我感到了一陣子晴天霹靂般的昏眩!

我忽然看到當年父親看著我那種恨鐵不成鋼的眼神,還有對我苦口婆心地說:

「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啊」!

這時候我恐懼了,這時候我焦慮了。眼前的發生居然與當年的感覺如此的相像!我看到孩子在重演著小時候的自己,而我也在重演著小時候的爸爸!

回想起來,孩子這時候儼然成為了我的心靈導師,用他的真實、中正還有堅持,反饋著我包裝成尊重、理解、信任的那些控制、要求與評價。正是孩子的抵抗,喚醒了我的覺察也將哈夫從「成長斷層」的邊緣硬生生扯了回來。

有趣的是,當我和幾位一起參加講座的朋友分享這個「成長斷層」時,他們也開始若有所思。

每個人內心世界中,都存儲著一張對世界認知的人生藍圖。從降生世界的那一刻起,每個孩子都會全力以赴地調動自己每一個感知感覺器官,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收集、經歷、學習與總結,然後一筆一划地對藍圖進行描繪以及逐漸修改完善。過程中我們一邊描繪,也一邊按照這個理解中的世界去為人處世、思考探索。世界到底是圓是方,是善是惡,是美是丑全部因應這張藍圖的描述而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與觀念。

而哈夫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與歸類發現當下社會有這麼一個人群,他們通常會表現得洒脫富足、睿智安逸,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某個高度進入了某種境界。也許正是因如此,他們會比較容易心滿意足,比較容易失去對世界繼續探索的好奇與興趣。這樣的人群其實完全有資格活得瀟洒自如,只可惜志得意滿之餘他們又覺得人生依然不完美,因此都有著美好而宏大的理想、抱負、期待和需求。這樣的心理需求與成長慾望之間形成的落差,就是哈夫所發現的「成長斷層」。

事實上,處於「成長斷層」中的人群容易放棄對世界對自己的好奇與探索,自然也停止了對內心那幅人生藍圖的繼續完善和修改。特別是人過中年,當這幅固執得有點發黃的藍圖繼續發揮作用時,愈加變得神聖、威嚴而且毋庸置疑。

然而,心理上的落差讓他們總覺得自己依然活得不夠好,不夠優秀不夠富足不夠自信不夠成功不夠出人頭地。自己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要麼是運氣不好,要麼是社會不公,要麼是遇人不淑,要麼是懷才不遇......這類族群一不小心會渾然不知地活在受害者角色當中而且樂不思蜀。與此同時,在面對人際關係中存在的矛盾與衝突時,他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人際關係進行弱化甚至簡化與縮小。典型的案例里甚至只能夠留下最原始的人際關係:直系親屬。外界太虛偽太不可思議,只有呆在直系親屬關係里他才能得到包容、允許和任性,才能勉強「活」下來。

這就是「斷層」中人的生存狀態。

有趣的是,由於感到自己「不完美」的存在加上弱化的人際關係使然,他們很容易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完美」的意願與責任轉嫁到身邊人特別是孩子的身上。越是不接納自己的部分他們越想孩子能夠做到,也就是說要把孩子塑造成理想中那個完美自己的模樣。就如哈夫當年由於自己的拖延而要求孩子做事要快,覺得自己不夠自信於是期待孩子決定果斷,由於自己太乖然後希望孩子可以更加頑皮一樣。這時候的孩子一個不小心卻成為了療愈父母心理創傷的靈丹妙藥,成績好表現優能按要求去做時父母自然開心高興,但遇上情緒低落狀態下滑無法滿足期待時,父母就變得心情暗淡茫無頭緒。

孩子之所以可以成為我們的心靈導師,那是因為越是小的孩子他們越真實,他們越憑著直覺、感受和天性去面對問題。他們沒有盔甲沒有城牆沒有那麼多的好壞對錯是非黑白的判斷,而且他們描繪與執行的世界認知藍圖又是那麼的簡單直接絕不包容妥協,他們只是真實地反饋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正是這樣鏡子般一覽無遺的映照,一針見血的戳中,讓父母在與孩子遇上衝突時無法逃避自己內心裏面的傷痛,那些一直未被滿足的期待還有那些曾經被壓抑和包裝起來不願面對的情感都非常容易地被孩子們一一開啟、放大然後逐個引爆。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肩負的第一個使命也許就是映照父母的功課並督促我們「補課」。試想,父母自己的人生藍圖還未能完善又不願意繼續描繪,我們又怎能協助孩子完善他們的藍圖?我們依然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又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我們不再對萬事萬物抱有好奇,又如何能允許和支持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好奇?

我家孩子摔門上鎖正是這樣的一個點燃哈夫內心情緒的契機。而在我過往遇到的幾乎所有關於親子關係的個案裡面,家長之所以痛苦於孩子呈現的狀態、焦慮著孩子的未來、失落於孩子的成績、無奈著孩子的網癮,表面上是孩子的行為引發了父母的情緒,然而歸根到底卻是孩子用他們的映照,戳中父母內心的痛,點燃了早已存在積壓不知多久的心碎和未滿足需求。

然而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思維慣性,就是認定自己的想法與觀念都是對的,因此我們會習慣性地抗拒和抵觸外來的改變。就如我的朋友JM所說,他可以很認真地去看一本心靈成長書籍,也會偶爾聽一堂教育孩子的課,不過在與我交談後卻忽然發現自己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居然一直是為了驗證自己過往的做法與想法的正確性。哪怕書中字裡行間、導師的妙語生花偶爾對自己心靈有所觸動,都只能是投入內心平靜水面上那一顆小石頭,剛開始還有點響動,很快就風平浪靜然後回復原狀成為一潭死水。這樣的經歷既是JM的,也是哈夫的,更是很多象JM和哈夫這樣想離開成長斷層真正與孩子走在學習成長路上的父母們的共同困惑。

而這,正是那張老舊固執得有點發黃的人生藍圖在發揮著作用啊!

要走出哈夫奇思妙想「杜撰」出來的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成長斷層」,就如蝴蝶展翅前的破繭、更像鳳凰涅槃前的浴火。改變意味著有可能放棄之前的舒適進入另一個未知的感覺當中。這需要的是勇氣和機會,而每一次孩子對父母的映照,每一次戳中父母內心的痛點,也許都是我們成長的動力與勇氣的源頭,哈夫也正是把握了這樣的機會嘗試對那張就藍圖作出修改。

可以很坦然地說,每看一本書、每學習一門課都能夠讓哈夫有所收穫有所領悟,而一次次掌握的技能與知識也讓我在人生藍圖上可以完善那麼一點點。這已經跟我們真實的自己,跟孩子的內心更加靠近一點點。當然,如果可以讓自己穿越過往的未完成事件、療愈一直存在的心碎,在潛意識之中作出重新選擇的話,人生藍圖的改寫自然會讓我們的觀念發生不可逆轉的蛻變,這可是讓自己也讓身邊的人受惠良多的捷徑,也是心理療愈最大的價值所在。

曾經很反感的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卻越來越發現其中的奧秘。

當然,這條起跑線已經不再是查看孩子認識多少生字、讀懂多少單詞、背誦多少唐詩、算對多少加減乘除,而是在考驗父母是否擁有平衡而富有彈性的內心智慧以及溫潤富足的心靈素養。

現在,哈夫已經看到許多父母在持續進行知識上的更新、觀念上的調整、思維上的擴展以及行動上的堅持。要孩子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要做的是我們可以成為巨人!

這才是讓孩子真正贏在人生的起跑線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微生活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123微生活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移民西班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孩子的起跑線在哪兒?
韋博英語怎麼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起跑線》還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讓貧困兒童贏在起跑線
孩子的起跑線在哪裡
做智護訓練!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起跑線》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現在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起跑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8項兒保內容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熊黛林曬雙胞胎女兒萌照 贏在起跑線上的大眼睛很像媽媽
贏在起跑線?我移民紐西蘭,就是讓孩子在學校好好玩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是父母的格局
晒晒歐弟住的豪宅,女兒從小開始玩吉他,真是贏在起跑線啊
我的孩子,你要贏在起跑線
語言: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兒童房裝修,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