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關於吳清友和誠品,你們未必知道的那些事

關於吳清友和誠品,你們未必知道的那些事

1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年,台灣的股市首次突破了一萬點。幾乎所有人都把錢和精力投入金錢和數字的遊戲中,瘋狂程度絕不亞於後來的滬深股民。在人人逐利的大環境下,很少有人注意一間剛剛誕生的、叫誠品的小書店。

十年後的921大地震,讓很多台灣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以改變。金錢不再是唯一或首要的追逐目標,文化和心靈生活越來越受到重視。同一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成為亞洲唯一的24小時營業書店。

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吳思華,陪同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深夜十二點在台北街頭閑逛。逛到誠品敦南店,大前研一發現通宵營業的書店中,居然滿滿都是看書的人,令他大驚失色。他留下的感嘆是:「原來文化就是台灣的希望。」

用中文寫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曾表示,她曾考慮搬到台北長住,因為東京沒有誠品這樣猶如城市文化地標一樣的書店。

誠品於這一年3月12日創立,創辦人叫吳清友。那一年,他39歲。

2

吳清友出生在台南的一個小漁村,父親叫吳寅卯,接受過相當於高中程度的教育。吳寅卯當過小學老師、開過私塾,後來獲得大片農田和魚池而致富,後來又因為替他人擔保而破產。從小康回到赤貧的挫折沒有打垮吳寅卯,他告訴吳清友:財物有時而盡,而終生受用無盡的,只有唯一的「誠」。

吳清友刻苦、積極、講義氣,但成績一般,前後考了三次才考入台北工專機械科。畢業後進入賣廚具和咖啡機的誠建公司工作。他工作認真,把老闆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來投入。結果是1981年誠建的老闆移居香港時,把股份都賣給了吳清友。吳清友口才好,善於站在對方立場說服別人,做成生意。在台灣的大型觀光酒店的餐具設備市場,吳清友一度佔有80%的市場份額。

但讓吳清友暴富的並不是鍋灶。80年代初期,他在台灣房產市場低迷之際大量購進房產。1987年台灣房價如脫韁野馬一般上漲,吳清友在極短時間內,賺到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住進了台北最頂級的陽明山豪宅區。

但財富卻讓吳清友感到不安,他覺得自己並沒有付出對等的努力,卻得到了與此不相稱的財富。他看著自己的豪宅問女兒:「別人沒有比我們更努力嗎?為什麼我們可以住在這裡?」

1988年冬,吳清友的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病發。在5個多小時的大手術期間,心臟一度停止跳動,經過大量輸血搶救才重新復甦。

從死亡邊緣回來之後,吳清友對家人說:「我賺到了很多錢,但吃和穿都一樣,生活沒有改變,財富也不會讓我更加快樂。我不害怕死亡,怕死後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來。」

他想選擇自己喜歡做而且有意義的行業,於是他決定開一家書店。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說:「大自然是上天最偉大的創作,而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

第二年的3月12日,誠品誕生。「誠品」源自希臘文的「eslite」,原意為「精華」。

3

經營書店的壓力,並不比其他的行業小,尤其是像誠品這樣不以賺錢為目的的書店。從開業之日起,吳清友準備的是虧5~8年,結果誠品經受了長達15年的虧損。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吳清友在誠品書店裡留出一塊很大的畫廊區,可並沒有多少顧客願意去看畫展。

台北的誠品松煙店,有一個室內樂演奏廳,也是全台灣地區唯一達到國際水準的古典樂室內演奏場所。光是為了維護這個只有368個座位 演奏廳,每年就要虧損300萬人民幣。

誠品書店還不惜成本地為顧客提供各種福利,包括演講、座談、表演、展覽等活動,內容則涵蓋文學、戲劇、舞蹈、美術、環保、烹飪等領域,這種活動目前每年大約會舉辦4500場。

雖然口碑一直高高在上,但因為長期交不出漂亮的成績單,誠品也一度慘淡經營。最困難的時候,吳清友甚至變賣家產投資誠品,連妻子都忍不住問他:「你真的不準備給兒女留點東西?」

2001年,由於颱風造成台北大雨,誠品被水淹,一度面臨倒閉的命運。吳清友一邊吃心臟病葯,一邊召開緊急會議應對困境。不到兩年,2003年的SARS危機也讓台北街頭門可羅雀,誠品一度瀕臨倒閉,靠著誠泰銀行融資才奇蹟般地存活下來。

2006年,吳清友再一次經歷心臟大手術。麻醉後20小時他醒來,醫生讓他寫幾個字,以便了解他意識是否清醒。吳清友拿起筆,寫下的是四個字:

誠品萬歲。

4

2009年,吳清友的長子吳威廷突然去世,死因沒有過多透露,只是表示「由於董事長和家人相當傷心,因此不便多做說明」。坊間傳言吳威廷是因壓力過大而自盡,誠品方面對此予以否認。

無論如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楚,都讓吳清友悲傷難抑。誠品的重任,慢慢移到了女兒吳旻潔的肩上。在26歲之前,吳旻潔過得都是公主般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在29歲那年,她成為了誠品集團的執行副總。吳清友曾公開讚揚女兒「她浪漫起來比我還浪漫,務實起來也比我還務實。」

吳旻潔進入誠品核心之後,積極將誠品轉型為「複合式文創產業」。靠著高利潤的文創產業、餐飲和不動產,來維持低利潤的書店事業。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但沒有商業,誠品也不能活。2014年,吳清友將誠品正式交給女兒全權負責。

從來不會有無回報的付出和努力。早在2011年,每年誠品的到訪人數就已達到1.2億,遠超台灣地區2300萬的人口數量。2012年,香港銅鑼灣出現第一家誠品書店。而後大陸的蘇州等地,也都有了誠品書店。誠品,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華人文創超級品牌,它的廣告語這樣寫道: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

但在創店1萬天的感恩分享會上,吳清友曾哽咽:「從誠品的第1天到1萬天,這條路萬里迢迢,卻不是晴空萬里。」

5

《誠品時光》由作家林靜宜執筆,紀錄誠品創立以來的初心、挑戰、變革與核心價值,堪稱吳清友自傳性質的著作,也是誠品第一本品牌專書。這本書原定於7月19日出版,吳清友會將一生的誠品歷程,以這本書與讀者共享。

就在出版前一晚,吳清友在台北辦公室中昏迷,送到醫院之前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這本書竟然成為了他一生的終章。他把一生給了一間書店,然後在任何人都意想不到的時刻離去。

1985年,吳清友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在陽明山買了一塊地準備蓋房子。風水先生告訴他:「吳先生,你要賺錢,那房子要朝南;你要健康,那房子要朝北;但如果你希望讓生命積累一點智慧,那你的房子要朝東。」

吳清友選擇了讓房子面向東方。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

斯人已逝,而他留下的誠品正在路上,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關於吳清友和誠品,你們未必知道的那些故事
醫生的醫術越精越高明,往往就越容易沒命
中國空軍首次實戰往哪兒扔炸彈?紫禁城
對老師最後的報答,不是謝師宴,而是打敗他

TAG:談資有營養 |

您可能感興趣

誠品吳旻潔談父親吳清友:沒感覺他不在了,我們只是沒遇上
吳清友:把書店作為誠品的核心事業,這一點有多不容易?
到誠品書店,都是幹什麼?
范冰冰帶頭興起的這波「熬夜神器」,到底是良心誠品還是概念炒作…
帕麗斯·希爾頓否認和說唱歌手拍拖,稱忠誠品格是擇偶最重要因素
台灣誠品也要開始賣生鮮,它離賣書越來越遠了嗎?
後書店時代,開始賣菜的誠品會離書越來越遠嗎?
誠品除了賣書,它的設計也值得關注!
誠品:書店的精神
細看常玉的溫情世界 台北誠品畫廊里的小確幸
誠品開始賣果蔬生鮮了!
誠品書店跨界賣果蔬生鮮了!
最酷的誠品書店原來出自他手,這個打下中國豪宅半壁江山的男人,卻低調得鮮為人知
到誠品看書,可買書得來這家全台灣最便宜的書店
設計沒靈感?來一波誠品海報
讓忠誠品格在黨性爐火中越煉越純
想學戴爾的零庫存供應鏈?很有可能變成PPG和凡客誠品!
誰說中國風「土」?誠品書店的中國風櫥窗絕了
軍報評論堅定維護核心 鑄牢忠誠品格
誠品書店旁邊,躺著泡著都能看到金雞湖,這家全新香格里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