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夠被你需要,是世間最美好的事

能夠被你需要,是世間最美好的事

文/風雨遂性

前兩天看了肉叔一篇影評,是介紹一個評分非常高的電影《剃頭匠》,講訴的是北京一位90多歲的老剃頭匠,走街串巷到家裡給和他同樣年紀的老客戶理髮的故事。這部電影實際更接近一個紀錄片,因為劇中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主人公靖大爺自己的故事。先來看個截屏:

我是個淚點比較低的人,坦白講,看到「靖大爺給了他體面」那句話,我忽然就有點淚崩的感覺。看完這個影評,我覺得我很有一些話想說。

我們大家很多時候都在問自己「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獲得幸福?」 這個問題太大,答案很多,個人的理解和定義也都不同,在我看來「幸福」的話題和我今天要說的話題有密切的聯繫。是的,我想說的是,感覺到「被需要」對幸福感有直接的影響。

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的基本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像階梯一樣由低到高,逐級遞升。五個需求層次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而這個「被需要」實際上應該歸屬於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的範疇。我不是學心理的,上升不到那麼高的理論層次,還是就生活中的小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1-

靖大爺為什麼年紀那麼大還在堅持給老主顧理髮?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可能會說,這個老人真偉大,這麼大年紀還在給別人服務,真了不起。可是我猜測,站在靖大爺自己的角度,他未必會這麼覺得,他多半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偉大,也不是為了賺錢,我感覺他更多的應該是在尋找一種 「被他人需要的」 感覺,以及因此而帶來的自我滿足感。

我家老爸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幾年前退休,起初的日子他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情緒有時也不太穩定,尤其大病了一場以後,變化尤其明顯,特別容易發脾氣。但最近一年有明顯改善,我覺得直接原因就歸功於重新上崗。退休前我爸是醫生,一輩子愛好醫學,以解除病人病痛為快樂,但退休以後突然閑了下來,突然沒有了病人,他一下子就非常失落。一年前,他終於決定在一家藥店每天坐堂三小時給人看病,以前我和妹妹一直都是反對他返聘返崗的,因為害怕累著他。但現在看來,我們都支持他這樣做,因為他每天過得開心了很多,性格開朗了很多,面色也好了很多,很顯然返回他熱愛的崗位滿足了他「被他人需要」的心理訴求,這是他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渠道和方法。在這種情形下,錢多錢少已經變得非常次要。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也一定深刻體會過什麼是「被需要」,孩子小時,他們需要被照顧,需要陪玩,你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滿足他們成長的需要;當你看到他吃了你為他精心準備的飯菜,滿足地打著飽嗝的時候,當你陪他做完遊戲時,他格格地對著你快樂地笑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你是這樣「被需要」,你一定體會到無比的滿足、喜悅和快樂。

確實,被他人認可,被他人需要,不僅僅在客觀上給他人帶來滿足,更在主觀上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

-2-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你花費了很多心思、很多功夫和時間精心挑選禮物給你的愛人,家人,親戚,朋友,你滿心希望他們會喜歡,會對你說聲「真是太好了,太謝謝了」,可有的的時候,結果卻可能是,人家堅決不收,或一句「我不是很喜歡這個」,這時候你有沒有一種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的感覺?你可能甚至心理會有點狠狠的想,「再沒有下次了」。 又或者你做了一件善事,你可能並不希冀別人的感恩或回報,但是你或多或少心裡總會希望有一定形式的認可,然而有時你可能連一句簡單的「謝謝」 或一個快樂的笑容都沒得到,那麼這時你會不會有點心灰意冷的感覺?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那麼請不要這樣對待別人,學會適當的接受別人的好意,學會適當的表示感謝,適當地讓別人感到 「被需要」,這是一種善意,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情商,你往往會發現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那麼年長的節儉的父母們,當兒女孝順你們的時候,坦然並快樂地接受吧,你們的欣喜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年輕的兒女,當父母為你做了些什麼的時候,首先向他們表示感謝吧,他們愛你的心是那麼迫切,如果他們做的並不是你想要的,委婉的提出,不要直接地拒絕,別傷了他們的心;我見過有些人,他們特別的不願意麻煩朋友,盡量自己的事自己做,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件好事,但是事情呢又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朋友特別熱情並堅持給予幫助,而且確實不是特別麻煩的話,那就接受並感謝吧,事情都有個度,堅決不受,可能就會傷害朋友的積極性,很有可能變成「太見外」,甚至有點「不識抬舉」 了。

總而言之,適當地「需要」,適當的接受別人的好意,讓別人也能感覺到 「被需要」,在給別人增加幸福感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同樣的幸福。

-3-

我們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你覺得自己愛的人、在乎的人「需要」某種東西,然後你就無怨無悔,任勞任怨的付出,有時甚至委屈自己、犧牲自己去為他們達成,然而並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報,你有時可能根本就體會不到相應的「被需要的」感覺,甚至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有沒有聽到過有些父母這樣抱怨孩子:「我為你找關係託人,找了這麼好的工作,你怎麼不知道珍惜?」 」我給你介紹的這個女孩子又漂亮又能幹家世又好,你為什麼不喜歡?」 可是父母可能根本就沒問過孩子,這份工作是不是他中意的?這個女孩子是不是他喜歡的?如果他們不喜歡,不需要,他們當然不會感激你的付出,你也當然不會有「被需要」的幸福感了。

只有知道什麼是別人真正的需要,相應的行動,你的努力才會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 「被需要」 。

-4-

我聽過有一些女性朋友曾抱怨自己的老公,說自己做了那麼多家務,天天做飯,帶孩子,把家裡收拾的一塵不染,甚至連戶外的活都包了,自己累到快吐血,可是家裡的丈夫不但不幫忙,不感恩,有時還嫌這嫌那的,所以異常的委屈難平。首先,各家有各家情況,每對夫妻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沒有百分百的對錯,也沒有百分百的黑白,只要夫妻雙方都認可,別人實在不好評判。然而就事論事,丈夫不參與家務勞動,不感恩妻子的付出,是不是有可能是「被慣壞了」的呢?如果他從來沒幹過家務,從來沒帶過孩子,從來沒輔導過孩子功課,他可能在這些事上從來沒體會過「被需要」,他當然也沒有被需要的滿足感,更加沒有參與感,因而也不太會感激別人的付出。那麼在這件事上,我想根本的辦法就是應該想辦法逐漸的讓丈夫參與家務,適當的承擔某些他擅長的東西,比如戶外的割草修葺,家裡的修理工作,旅行的計劃制定實施等等,最重要的還有肯定他的勞動,感謝他的付出;這樣不僅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同時還增加了丈夫的參與感,讓他也感覺「被需要」,從而改善夫妻關係,增進感情。

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都提倡要適當的讓孩子從小幫忙做家務,培養他們在家庭中的參與感,做得好不好沒關係,給孩子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並告訴他們做得多好,幫了多大忙,孩子一定會覺得自己「被需要」,被爸媽認可,從而心情舒暢,自信滿滿,相信久而久之一定會有助於他們養成幫助別人,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並會對他們養成積極主動的處事態度,並對培養強大的自信心有所幫助。我家女兒七歲,現在我一包餃子,她就一定要來幫忙擀擀皮,一做蛋糕她就要過來幫著攪攪雞蛋液什麼的,非常的積極主動,還非常自信地說「我喜歡做飯,我做的很好」,而且這個平常吃飯總不太好的小孩在吃自己付出勞動做出的東西時,總會額外多吃幾口。

在生活工作中,開動智慧,讓別人感覺到「被需要」,從單向的滿足別人的需要,到「彼此需要」,這樣一定會和家人,同事,朋友形成良好互動關係,從而事半功倍,增加幸福感。

-5-

記得很久以前郭冬臨有個小品,好像叫 「有事您說話」,講訴一個人不顧自身能力幫助別人,起早摸黑幫人排隊買火車票什麼的,但是結果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這個小品告訴我們,凡事一定量力而行,誠然,當你只管自己的需要,不顧別人的需要,那是損人利己,自我為中心;但相反的,如果一味的只是滿足別人的「需要」,為別人付出,而忽略自己的「需要」,甚而對自己苛刻,長此以往,別人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不知感恩,你自己勞動得不到認可,恐怕結果不但不會有「被需要」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反而是心情長期鬱悶,自我委屈了,這也是不健康不可取的。

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又講「過猶不及」,在這裡也是適用的。

---

能夠被愛的人所需要,所認可,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願我們都用愛心和智慧,離幸福更近!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雨遂性 的精彩文章:

TAG:風雨遂性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好的愛,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婚姻最需要的,是誠意還是能力?
我們不需要太在乎別人的過往,管好你自己家的事就好了!
最好的感情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離你太遠,只要你需要,我就一直在
雙魚需要愛,但他們也有可能不愛了,不愛了他們會是這樣的表現
最好的感情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最動聽的情話就不再是我愛你,而是我需要你
「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他沒那麼愛你,只是剛好你被需要
他們不是不需要,只是愛你而已
你需要的是專註,而不是努力
我並不需要被愛
很多人不需要再見,因為只是路過而已,遺忘就是我們給彼此最好的紀念
婚姻,需要的是修復能力,而不是隨意洒脫說再見
只有你需要的茶,才是好茶
感情一再疏遠的原因,或許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而你恰好都不在
女孩,你不一定要完美,需要的是勇敢!
你需要放下的,是他的因果
女人並不是很難追,關鍵是你需要做好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