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風光上市的華大基因 在基因檢測領域是什麼段位的玩家?

風光上市的華大基因 在基因檢測領域是什麼段位的玩家?

風光上市的華大基因 在基因檢測領域是什麼段位的玩家?

7月14日,華大基因以「一抹紅」營造了一個大新聞,歷經一波三折的上市終於塵埃落定,隨著深交所的第2001次鐘聲敲響,華大基因成為國內基因行業首家非借殼登錄A股的公司。

在如今基因行業如火如荼的時代,華大基因上市可謂是站在風口浪尖上,當天,其掛牌集合競價階段高開大漲20%,連續競價階段暴漲32%臨停,復牌後瞬間暴漲43.99%,至於19.64元/股。此前,華大基因總經理尹燁在接受澎湃新聞的專訪中曾指出,基因檢測、基因測序的風口是華大基因造的,基因公司的高估值是從華大基因開始的,華大基因正站在資本的風口上,「與其說等別人放風不如自己吹風」。

此次上市,華大基因確實捲來一陣颶風,7月13日,沉寂已久的精準醫療概念股接連上漲,榮之聯、中源協和漲停,達安基因、*ST天儀、千山藥機、安科生物、紫鑫葯業、雙鷺葯業漲幅都超過4%。北京諾禾致源遺傳事業部經理王克盛告訴雷鋒網,「從宏觀上說,華大基因上市對整個基因行業都是非常利好的。」

上市當天,尹燁表示:「基因檢測不光高大上,還要接地氣,精準治療不能是精英醫療,應該是普惠醫療。我們應該讓每一個檢測能很方便的得到,而且也能負擔得起。」但話易說,路難走。目前,基因檢測行業熱鬧非凡,華大基因面臨激烈的競爭。華大在招股說明書中坦承,首要風險是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基因組學應用行業屬於發展最快的高科技行業之一,目前市場上已經湧現出一大批面向基礎研究的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和面向終端用戶的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商,基因測序行業,特別是國內成熟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

目前,基因檢測主要應用於醫療領域,且主要集中在生殖健康和腫瘤診斷及治療兩個領域。無創產前篩查是中國首個獲批應用於臨床的二代測序產品,也是基因行業是最成熟的一環;而腫瘤診斷及治療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企業爭相布局。

那麼,在風頭正勁的基因檢測領域,華大基因是什麼段位的玩家呢?

重點關注生育健康、腫瘤和感染病領域

「我們從來不是之一,老大就是老大,華大就是老大。」上市當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華大基因創始人、董事長汪建笑稱。

華大基因有多大,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從體量上說,華大基因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作為國內基因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布局了基因測序全產業鏈,包括上游的測序儀及試劑、中下游的基因測序服務提供,並在無創產檢、PGS/PGD、腫瘤診斷及治療、伴隨診斷等方面有優勢。合創資本合伙人劉明宇告訴雷鋒網,「華大基因最大的貢獻是把基因測序提前帶到中國,而且推廣到臨床應用,創建了一個產業群。」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華大基因業務主要有生育健康、基礎科研、複雜疾病、藥物研發,其中生育健康服務營收逐年增長,佔總營收的比例已達54.62%;基礎科研類服務營收逐年下滑。據公開報告稱,華大基因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二代測序儀的機構,與此相對的是,唐氏綜合征基因檢測產前篩查,華大基因佔全球總量的一半。

隨著二代基因測序成本大幅下降,「舊時王榭堂前燕」的基因測序服務也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尹燁曾表示,在公眾最為關注的基因在臨床醫學上應用方面,華大基因目前主要關注生育健康基因檢測、腫瘤基因的檢測和干預、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檢測。

無創產篩領域:面臨貝瑞和康的強勢競爭

總體來講目前的基因檢測行業還處在一個早期的摸索期階段,還沒有迎來真正的爆發期,NIPT也是目前為數不多在基因檢測裡面比較成熟的一塊。而華大基因和貝瑞和康是毫無疑問的行業領先者,安諾優達緊隨其後。中國還有20家左右規模較小的檢測服務提供商,但是由於渠道覆蓋有限,2015年共計完成15萬到20萬例的檢測量。

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稱,目前,無創產篩的滲透率小於20%,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華大基因財務總監陳軼青表示,生育健康領域預計未來還會有一個快速的增長。

據艾意凱諮詢研究與分析,目前,華大基因產品上市最早並且提供的檢測內容最為全面,根據中信證券的一項分析,華大基因佔中國產前篩查市場的近50%,將排名第二的公司遠遠甩在後面。儘管如此,華大基因還是面臨貝瑞和康的強勢競爭,2016年貝瑞和康產前無創檢測領域營業收入9.22億,與華大基因基本持平。華大基因意圖通過國產基因測序儀帶來的低價優勢,搶奪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份額。華大基因總經理尹燁稱,「我們希望技術跟上,價格降下來。」財務總監陳軼青說道,「綜合毛利率近三年保持穩定,和同行業相比,具有優勢地位。技術不斷投入,整體成本把控有較強優勢。」

腫瘤早篩:技術難度大

腫瘤早篩被認為基因測序領域下一個最有希望的「殺手級應用」,其潛在市場空間遠大於生育健康類服務,但技術難度大,目前仍在成熟成長,由科研向臨床轉化階段,企業的技術能力和渠道能力十分關鍵。據艾瑞諮詢報告,illumina曾預測基因測序全球總市場容量為200億美元,其中,腫瘤診斷與治療應用方向為120億美元,佔比60%,是基因測序最大的應用市場。

目前,市面上已有各種各樣的腫瘤基因檢測產品,比較多的是易感基因檢測,供應方包括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博奧、貝瑞和康、諾禾致源等,幾乎成了基因檢測公司的必備產品。

據了解,目前中國市場上涉及腫瘤種類最為全面的腫瘤套餐正由華大醫學推向市場,該套餐的目標客戶既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輔助治療、預後監控。安諾優達專攻乳腺癌、卵巢癌等,力求把這幾種腫瘤的檢測、解讀做精、做細,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諾禾致源放棄無創產前市場而將所有精力集中於腫瘤測序;2014年7月,貝瑞和康公布「無創單基因疾病檢測方法」,涉及到腫瘤領域,只是稱「該方法對腫瘤檢測領域同樣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在腫瘤測序方面尚不明朗;上市公司達安基因則於2012年推出了「TM15檢測」,該產品定位於早期篩查。

貝瑞和康高管曾表示,腫瘤基因篩查方面雖然還沒有成型的商業解決方案,但技術上的突破速度非常快,就是個時間問題,這塊更看好研發硬實力領先的華大。

燃石醫學CEO漢雨生說道,腫瘤遺傳易感性基因檢測壁壘在於數據的積累有多大多靠譜,其中想做大量數據積累不難,準確分析數據則比較難。尹燁透露:「中國一共批了5家可以做腫瘤檢測的第三方試點機構,華大就有兩家。我們也在將臨床意義研究比較清楚、臨床靶向藥物相對比較豐富的腫瘤種類,跟監管部門溝通爭取能早一點把醫療器械進行合法的註冊。

未來

未來在哪裡?華大基因多位高管均表示,生育健康、基礎科研、藥物、複雜疾病四大領域仍有很大發展空間,繼續深耕才是王道。

華大基因財務總監陳軼青稱,「未來在四大領域,包括生育健康、基礎科研、藥物、複雜疾病上都會有所投入,會進一步去拓展業務渠道,還會投入研發和招攬人才,希望持續不斷提升自己技術上的優勢和壁壘。」副總裁劉娜表示,基因檢測領域還處於新興產業,目前大眾的意識在逐漸提高,但實際上滲透率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未來的)增長點一方面是來自華大自身產品的滲透率,比如無創產前領域。

但肉多狼也多,在業內人看來,基因測序公司間的競爭本質上是服務的競爭。王克盛告訴雷鋒網,「以後基因測序的成本會越來越低,這對於對各家公司都是挑戰,核心是做好服務。基因行業也是一個服務性行業,測序儀僅是輔助性的工具,而遺傳數據、遺傳病、腫瘤靶向方案、測序報告解讀的質量、專家資源對接等因素將決定誰做得最好。」

說華大基因是基因行業的老大當之無愧,但基因檢測領域尚處早期,行業格局遠未形成,華大基因還會是毫無置疑的Number One嗎?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徐玉玉案,終於宣判了
百度網盤隱私信息可被搜到? 百度:請加密分享,將打擊第三方網盤搜索網站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文化的基因是什麼?
華大基因的故事基本講完了,基因庫的工作量是否需要如此龐大?
金基、哈市基、斑點基,這些混血狗狗證明了柯基犬的強大基因!
基因和轉基因恐慌
白種人為什麼比黃種人高大強壯,是基因的原因嗎?
基因檢測「大浪淘沙」的背後,行業究竟有哪些核心指標?
基因科技+區塊鏈=基因鏈,基因行業的全聚合引擎平台
什麼是轉基因?
太宅也是基因作怪?基因太強大!
文化根脈,是許昌這座城市的基因、靈魂和特質
如何在基因測序中使用區塊鏈?
轉基因的滋味是啥樣的?
基因有毒嗎?轉入外源基因會怎麼樣?
市場上有哪些轉基因產品?
基因突變是否一定發生在基因上?
從胚胎的基因篩選到基因編輯,我們離轉基因人類還有多遠?
順反子跟基因的區別是什麼?
柯基的基因太強大了,看他們的新成員
區塊鏈的馬拉松,什麼才是制勝基因?
沒想到柯基的基因和二哈一樣強大,和柯基在一起的狗子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