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別一甲子,您可安好?」

「分別一甲子,您可安好?」

2015年,本報刊登了題為《百歲夫妻恩愛攜手80載》的稿件後,蘇州讀者魏思純激動地打來電話:「這兩位老人是我的老師和師母啊,我們分別有60多年了,能幫我聯繫上他們嗎?」

王鵬啟老人

電話那頭,魏思純一股腦地道出他們師生間奇妙的緣分,及對老師王鵬啟的思念。

魏思純祖籍邳縣,現定居蘇州。他介紹:「王老師小學一二年級教我語文,那時候學校之間老師調動頻繁,三四年級時,他調到了其他學校,從此就再沒見過。」

當年的小學生現已過七旬,時隔多年,可他對老師的印象依舊那麼深刻。「王老師課上得好,對我們學生很熱心。特別的是,我的名字魏思純是老師那時給改的,同學們都很羨慕,說名字好聽。」

魏思純和老師之間的緣分遠不止這些。看到報道後,他欣喜地拿報紙給老伴看。一看,老伴樂了,說:「這不是當年教我語文的王老師嘛!」原來,王鵬啟調到另一所學校,老伴又成了王老師的學生。夫妻二人感慨和老師的深厚緣分,更堅定了要聯繫上老師的念頭。

高中畢業後,他和老伴響應國家號召去新疆支教,一待就是40多年。「一別60多年,若不是老師高壽,此生恐難再見了。」

看到文章的當天,魏思純立刻提筆給老師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又擔心老師不一定能收到,所以打電話給報社尋求幫助。

接到求助,本報通過一番努力,與百歲老人王鵬啟的兒子王達仁取得聯繫,魏思純與其順利聯繫上了。

時隔2年後,當年全省唯一一對百歲夫妻,只剩下王鵬啟一人。在魏思純的記憶里,師母和藹可親。「她對我們也特別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每次去老師家,師母都給我們小零嘴吃,那是最幸福的味道。」

老伴孔廣英去世後,王鵬啟被王達仁接回家照料。「剛聯繫那會,老師記憶力還很好,能記起我來。」魏思純說,如今,老人記憶力衰退,慢慢變得忘事了。「分別60多年,老師還康健,我們還能相遇相見,覺得非常幸運和幸福,很珍惜與老師的每一次通話,也祝願老師一直健康長壽。」

王達仁介紹,父親的晚年生活平靜、快樂。除了腿腳不便,沒什麼疾病。平日生活規律,喜歡看電視、看書讀報。每隔一兩天,王達仁用三輪電動車載著父親,去鎮上逛逛,「父親最開心的事有兩件:一是生活在邳州的哥哥姐姐回來看望他;二是外出兜風,看著外面的一切,高興得像個孩子!」

據介紹,王鵬啟一日兩餐,七八點吃早飯,愛喝牛奶,一兩點吃午飯,和父親一起生活後,王達仁飲食也保持和父親一致。談及父親的長壽秘訣,他坦言:「子女孝順,老人知足常樂,這兩點很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周報 的精彩文章:

TAG:老年周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堆一器」一甲子,煉就大國之「核」
「七夕愛情故事」蘭州一對老人兩地分居二十年 攜手走過一甲子
皇子得傳染病無人敢近身,一女挺身而出,後生下大帝開創盛世一甲子
「馮」雨兼程一甲子,揚帆起航又一春
「老貓」汪誠信:「斗鼠」一甲子(上)
「老貓」汪誠信:「斗鼠」一甲子(下)
「老貓」汪誠信:「斗鼠」一甲子(下)
入行一甲子 笑聲一輩子 薛家燕:當藝人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福氣
常博一甲子 閱盡六千年
望穿秋水,何日是歸期?《忘川》坐等一甲子,立雪待歸期
一甲子歲月,奠基遠洋
乾隆皇帝是個大財迷!在位一甲子,賺銀八千萬
集成電路一甲子:方寸之間上演時代更迭
奮鬥一甲子,鑄盾60年 錢七虎:國之需要 我之理想
金門炮戰一甲子:它們的存在,至今仍在阻礙中國海軍深入遠洋
務實製藥一甲子智能製造正揚帆
北汽一甲子閱盡千帆,徐和誼鎖定越野、新能源兩張王牌
民國「山西王」閻錫山長眠台灣,88歲老兵為他守墓一甲子!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實幹奮進一甲子 砥礪奮進譜華章
於倬雲誕辰百年,故宮講述古建工程師一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