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經意的決定,成就了孩子的領導才能
關注生命,關注童年,關注成長;
思考人生,思考命運,思考未來。
願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
願天下沒有難教的孩子。
願天下父母都有一個……好孩子,
願天下孩子都有一雙好父母。
曉莉3歲多的時候,學校的新教師宿舍樓竣工了。分到了新房子,老師們忙著把自己的新家裝扮得煥然一新,鋪地、刷牆、購置新傢具,甚至連床上用品都舊貌換新顏,我們卻遲遲沒有行動,她媽媽問:「我們的房子怎麼裝修?」 我說:「不裝吧?」 她媽媽問我:「為什麼不裝修?」
我說:「因為我們家有一個正在成長中的生命,她需要的是隨意,是可以『搗亂』的活動空間。」於是,我們家就這樣搬進了一套普普通通的新房子:普通的白牆面、水泥地,傢具也還是原來的傢具,只增加了一套舊沙發,還是從朋友處二手轉過來的。
不料,這個小小的決定,卻成就了女兒的「領導才能」。
為什麼呢?
當時住在同一個校園,同一棟宿舍樓里,有大大小小7個孩子,其中5個都比曉莉大,最大的大3歲多,只有一個比曉莉小半歲。另外6家由於房子都裝飾得煥然一新,傢具擺放得井井有條,一般都不歡迎別的孩子去他們家玩,因為怕孩子把地板、牆壁弄髒,把新傢具弄髒、弄壞,我們家由於「天然去雕飾」,也不怕弄髒弄壞傢具什麼的,整套房子都是孩子的天地。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沒地方玩了,就一窩蜂跑到我們家來。
曉莉的玩具也特別多,有我們買的,有朋友送的,也有她自己從路上撿來的。對於孩子來說,一節木棍、一塊石頭、一根奇形怪狀的樹枝,都是她們的玩具,我們家特別多曉莉自己撿來的的玩具。在我們的房間里,曉莉的玩具是用籃子和小籮筐來裝的,一大幫孩子來到我們家,曉莉提出這些籃子、籮筐,「嘩」的一聲把玩具倒在地上,一幫小朋友便歡天喜地地玩了起來,搭積木,下跳棋,擺方陣,辦家家……孩子們玩得天昏地暗。
由於是在我們家裡,誰跟誰玩,玩什麼,怎樣玩,這些事情幾乎都是由曉莉來安排,小朋友們也會聽她的。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 「居家優勢」。
什麼叫 「居家優勢」 呢?就是說由於是在自己家裡,環境熟悉,生活習慣了,不會有陌生的感覺,心裡上就會有一種優勢。打個比方說,A、B兩家公司要進行一個商業談判,並簽訂一份合作或銷售協議。他們雙方都會希望談判的地點就在自己的公司,因為在自己的公司談判,首先從心理上就略勝一籌,談判的結果必然會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傾斜。這就是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利用 「居家優勢」。
長此以往,曉莉不知不覺成了這群小夥伴的小頭目,兩個比她大兩三歲的小哥哥也都願意聽她的安排。
吃過晚飯,曉莉躥到某家的門口叫一聲:「丘靜,還沒吃完啊?」「林欣,快點吃,吃完了我們去玩『聯歡晚會』。」 那些沒有被叫到名字的孩子,趕快跑出來說:「曉莉等等我,我也去。」不一會兒,孩子們便呼朋引類,齊齊地聚在了學校綜合樓一樓敞開的門廳。曉莉拿了一個玩具話筒,站在台階上就當起了「主持」:
「大家做好準備,注意了,我們的聯歡晚會馬上就要開始了……下面請XXX表演XXX節目……」
孩子在這種純天然、無拘無束的狀態下成長,整個幼兒階段,我們幾乎沒操過太多心,甚至連許多年輕父母最頭疼的「喂飯」,我們幾乎都沒有做過。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偷了一點懶,佔了別人一點「小便宜」:我們宿舍樓的門口是一塊寬敞的大坪,一大幫孩子屋裡屋外地瘋玩,我們不叫孩子回家吃飯,別人家自然會叫,等到別人家的孩子回家吃飯去了,曉莉也沒人玩了。
玩著的時候不覺得餓,一停下來,便急匆匆地跑回家:「媽媽,我肚子餓了,我要吃飯了……」這時候,孩子吃飯也特別香,還需要我們「喂」嗎?


TAG:林紹輝 |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這些事就不要再做了,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父母經常說的話,決定了孩子的潛意識,也決定了他的性格和出息!
※誰能想到,孕期一個不經意的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出色的媽媽,她們都是這樣做的
※六壹丨不要限制孩子們的想像力,或許他就能成為下一個宮崎駿
※我們給了孩子一切,也給了他痛苦的能力
※不要讓你的孩子從小就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營養不少,可孩子就是個頭長不高,成績也不好?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
※毀掉一個孩子,一個字就足夠了,不要再說了!
※你種的因,孩子會還你一個一樣的果
※讓孩子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慢慢你的孩子,就成這樣了
※孩子的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逼」他改回來,不然就晚了
※孩子意外掉牙了,父母一定按照下面的步驟操作,才有復原的可能!
※抱孩子可不是隨便就能抱的,這兩個時間段不要經常抱孩子
※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孩子陷入危險
※生孩子的時候,媽媽最不能接受的4件事,最後一個你肯定經歷過
※只生了一個孩子,卻成了兩個孩子的媽,善良的人總是幸運的!
※哪有不疼孩子的媽,有也是裝出來的,不信就來瞧一瞧
※在未來,不設計自己的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
※再不培養孩子的這個能力,以後連試卷都做不完了,家長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