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遺囑的秘密,原來他不是皇位繼承人呢
《史記》密碼司馬遷的《史記》之中,經常會出現一件事情有幾處出處,這是太史公尊重史料,傾聽聲音的最好例證,但是如果在一個非常之重要的事情上也出現兩個版本,那麼就值得懷疑了。
關於秦始皇臨死之前的遺囑,有兩個版本,一個說是手諭,一個說是口諭,其中一個原文是:與喪,會咸陽而葬。
但這並不是史記中唯一提及遺囑的一次,在《史記·李斯列傳》中,秦始皇給扶蘇的遺詔原文是: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並且註腳是秦始皇口授,趙高筆錄。
為什麼史記中對一件事情會出現兩種說法,儘管兩份遺詔內容差距不大,但畢竟有差距,第二份遺詔比第一份內容更為詳細,過程更為具體。這說明當時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看到了兩種資料,並且難辨真假,所以只能都記錄下來,或許可以更加大膽的理解,這是太史公留下的一個小聰明和小手段。
在正常情況下,國君的旨意是必須是要表述明確的,因為只要貫徹下去就必須堅決執行,況且是遺囑旨意,更得準確無誤了。
是口諭就是口諭,是手諭就是手諭,關於秦始皇最後的旨意為什麼會出現手諭和口諭兩種說法,把這歸為司馬遷的疏忽顯然不能讓人信服。
那麼這裡面肯定藏有貓膩。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兩份遺囑中的共同部分,「與喪,會咸陽而葬」「與喪」應該就是「參與喪事」,而不是主持喪事。按照傳統,下一任國君有資格主持上一任國君的喪事,但是參與和主持的概念不能混淆。
其次,此時,扶蘇正在做秦始皇派與他的工作,一時半會回不到始皇身邊,但是為什麼秦始皇會帶小兒子胡亥出去巡遊呢?這裡就牽扯出了秦始皇的本意真的是想讓扶蘇繼位嗎?
從前面的一連串疑問中可能都不能得出肯定的結論。其實嚴格點講,不管是秦始皇的手諭還是口諭,都沒有絕對表明是要讓扶蘇繼位。
這似乎也不能說明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還有就是,秦始皇臨終前的密詔應該屬於絕對機密,趙高不說,胡亥不說,李斯不說,天下恐怕就沒有第四個人知道,那後世又是如何得知真正皇位繼承人是扶蘇的呢。
由此可見,關於後世史書還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事實其實都不是一手事實,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猜測和杜撰的成分。一種更為大膽的設想和猜測就是:這會不會是太史公故意的疏漏?隱隱約約的想要告訴世人什麼是真相,而迫於當朝局勢,所以留下這個疑點讓各位去猜想呢?
秦始皇的繼承人究竟是誰呢,你有什麼不同見解么,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歷史的真相,去看不一樣的歷史!


TAG:慶哥說 |
※秦始皇的遺囑中誰是皇位繼承人?其實根本不是扶蘇公子!
※皇帝遺囑中說:可以奪我皇位,但不能動皇后,新君:動的就是她
※雍正遺囑,子孫皇帝誰都不能殺他!結果乾隆一上位,就把他凌遲!
※羅伯特留下神秘的遺囑,誰是真正的繼承人?
※老蔣去世,遺囑里新任總統為啥不是親兒子而是此人,原因不簡單
※公證遺囑「剝奪」女兒繼承權?遺產留給誰是老人的自由
※史上唯一完美的皇帝,登基不殺功臣,只寵皇后一人,遺囑令人敬佩
※皇后私通他人,皇帝知道後卻選擇沉默,臨死前留下遺囑懲罰了她
※皇帝死後立遺囑:封貴妃為皇后!皇后:靠山都死了,誰最大沒數?
※父親立下遺囑,讓她嫁給弟弟,這竟是她的家族婚姻傳統,不足為奇
※晁蓋知道宋江是小人,為何不傳位於他人,還立下遺囑,原因很簡單!
※「皇帝」留下奇怪遺囑,他的墳墓至今未被盜
※康熙為啥選四皇子做繼承人?原來遺囑被改了一個字!
※遺囑寫明「房產由女兒繼承」,離婚時女婿還能分走一半?真相令人難受
※得皇帝力保就不會死?此人就算得先皇遺囑保護,也難逃被殺
※陳麗華宣布遺囑,將大半遺產留給了「唐僧」,沒想到卻被拒絕了
※皇帝去世前擬好遺囑,一臣當場撕粉碎,皇帝:你是大忠臣啊
※得皇帝力保就不會死? 此人就算得先皇遺囑保護, 也難逃被殺
※廣西三成老人瞞著家人立遺囑,他們最糾結的還是房子!
※袁世凱被趕下皇位,卻在退位前留了一封遺囑,內容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