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長孫皇后死後太宗最愛的女人,最後殉情而死

她是長孫皇后死後太宗最愛的女人,最後殉情而死

大家都知道徐惠是除了長孫皇后之後,唯一被列入后妃傳的唐太宗后妃,由此可見她的地位,但其實她的位分並不高,最高也就到充容,雖然位列九嬪,但僅為九嬪中的倒數第二級,只比最末一位的充媛高一級,也就說仍只算是個下嬪。

徐惠從小就極為聰慧,四歲就熟讀《論語》,八歲自己寫文章,還極有文采,在當時有才女之稱,父親徐孝德曾讓她試著擬《離騷》作詩,她寫了《擬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不久徐惠的作品在民間流傳開來,美名傳到皇宮,人人都說徐家出了一美人,還極有才華,引起唐太宗的注意,便將她召為才人納入後宮。

不久便升為了正三品的婕妤,其父徐孝德也因此升了一級官,由從六品下的將作監丞被升為從六品上的禮部員外郎。過了幾年,徐惠又被晉為正二品九嬪中的第八級充容。

在宮中她也有佳作傳世,耳熟能詳的有《長門怨》:舊愛柏梁台,新寵昭陽殿。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後人曾評說此語殆參透人情。賢妃詩饒有氣骨,殆非上官婉兒可比。

這首詩描寫了昔日以才華贏得寵幸、今日失寵的班婕妤哀怨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抒發了對後宮失意人的同情和不平對及對薄情帝王的失望和不滿,也是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尤其是「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想想也是,鄭仁基的女兒只因容色絕姝便要聘為充華,僅僅是因為容貌出眾便能一舉成為九嬪之一,反觀徐惠在後宮十二年,憑藉自己的滿腹才華屈居下嬪之位,實在是可嘆。

而且她性情溫厚,有人曾說她是長孫皇后第二人,當長孫皇后死後,她也經常上諫勸誡太宗,貞觀末年,李世民多次興兵攻打四方少數民族,在多處修建宮殿,勞民傷財,引起百姓不安,徐惠伴駕,趁著太宗心情愉悅,便上諫說,如今軍困馬乏、糧草匱乏,而農民的生活也不好,要看重百姓的感受,民安才能國泰,國土寬廣並不是長久安定的辦法,而百姓辛勞卻容易導致動亂,使國家不穩定。有德行的君王,以百姓安樂認為是安樂,沒有德行的君王,會把自己的快樂認為是快樂。

她所言切中事理,而唐太宗也是察納雅言之人,並沒有怪罪她干政,而是好好的賞賜了她。

她是世間少有的痴情女子,唐太宗駕崩,徐惠哀痛萬分,纏綿病榻,卻不肯吃藥,還說:「皇上待我情深,能在皇上寢墓中像犬馬一樣侍候皇上,就是我一生所願了。」可惜啊,如此美貌才女,年僅二十四歲就以身殉情,追隨唐太宗而去。

她死後,後人仍念念不忘,在民間封她為桂花的花神,因為她曾寫過:青岩照影夜流丹,無那清風點粟盤。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宮飛去不須看。多少年後徐惠的故事,令桂花香平添了一份沁心蝕骨的深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德子 的精彩文章:

他箭射皇帝,皇帝不但不怪罪反而親自請他上任,對其言聽計從

TAG:歷史小德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她是皇帝最愛的女人,最終鬱鬱寡歡而死,皇帝為他殉情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男皇后,驚呆世人,最後殉情而死
中國最美的名女人,她死後,很多年輕人自殺殉情,還稱無怨無悔
李世民最愛的女兒,不愛美駙馬就愛窮和尚,最後情郎腰斬,她殉情
她是最愛李世民的女人,靠一首詩成為皇妃,23歲殉情而死
這個皇帝獨愛一男子,被阻撓後相思而逝,戀人哭死殉情
他是劉邦的兒子卻鮮為人知,做王爺時飽受老婆迫害,最終殉情而死
「那個相約殉情的女孩,最後自己死了」
她是李世民最虧欠的女人,才貌不輸武則天,23歲為他殉情而死
不老魔女與正太,長大後就由我守護你,最後那對美少年殉情了?
許宣最終還是來赴約了,但都是在白夭夭殉情身死之後
劉備老婆中此女最特殊,結婚身上帶著刀根本不敢惹,死後為其殉情
王爺病逝,年輕的王妃決意殉情,皇帝:她不能死,朕有要事交辦
和珅自殺後,他的妻妾中有幾位為他殉情而死呢
他兇殘暴戾,殺人毫不眨眼,他死後,卻有一美女甘願為他殉情而死
李雲龍漂亮老婆在受到非人折磨後,選擇殉情而死
史上最牛宮女,奪走皇帝第一次,擠掉皇后,死後皇帝為她殉情
他是漢朝的專情王爺,為心愛女子殉情,呂后:為女子自殺,太丟人
天龍八部中的他,為情而生,又殉情而死,卻至死不悔
陳毅遭到敵襲,妻子誤以為他戰死,竟跳井殉情,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