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美女們常用耳機聽音樂打電話,一定要謹防突發性耳聾

美女們常用耳機聽音樂打電話,一定要謹防突發性耳聾

年近四旬的汪女士是一位音樂「發燒友」,她每天上下班路上需要兩小時,而陪伴她的大多是MP3里的數百首音樂。她每天出門第一件事就是把耳機塞入耳朵里,走路、坐地鐵都不願意摘下來,每年會用壞多個名牌耳機。最近一段時間,汪女士開始覺得耳朵生疼,起初以為是耳機不合適,可換過幾個耳機後,那種疼痛感始終揮之不去。汪女士只得去醫院檢查,檢查發現,汪女士的聽力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引發神經性耳聾。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耿曼英教授介紹,如今前來耳鼻喉科就診的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其患病直接原因多與壓力大或不良生活方式有關,譬如說,常用耳機,就很有可能給人的聽力造成傷害,嚴重者可誘發突發性耳聾。「很多人認為耳朵完全聽不到才叫耳聾。其實在醫學上,只要是聽力下降就叫耳聾,完全沒有聽力屬於耳聾的重度、極重度階段。」耿曼英教授說。根據醫院門診近3年來的統計,青年人耳聾特別是突發性耳聾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占耳聾就診人群的70%以上,其中一部分是由於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情緒刺激等精神原因造成的,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常常使用耳機、手機造成的。三四十歲的白領階層出現耳聾情況,多與精神緊張、勞累、情緒激動、熬夜等因素有關;青年學生遭遇耳病困擾多與耳機、手機關係密切。

耿曼英教授提醒,日常生活中,我們保護聽力、避免聽力受損以及突發性耳聾主要應從兩個方面去預防:一方面,當人們連續熬夜或處在身心疲憊、精神緊張之時,耳朵有可能出現蟬鳴音、嗡嗡聲等耳鳴癥狀,或者有耳悶、眩暈感,這時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及早去醫院檢查和治療。另一方面,我們要盡量避免長時間接觸高分貝雜訊,用耳機聽音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收聽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同時,也不要長時間用手機煲電話粥。此外,還要預防感冒、鼻炎等疾病,避免導致中耳炎及傳導性耳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話養生小故事 的精彩文章:

吃藥多喝熱水是一層不變的嗎?有些藥物不宜熱水送服
美麗性感女人的福利來了:抗衰好吃食物助葆青春容顏
春風得意的男人竟然煩惱:為啥蛋蛋總是「汗流浹背」?
正準備孕育愛情結晶的她,為什麼突然要和老公離婚?
7歲小孩莫名其妙視網膜脫落,家長竟然半年後才發現

TAG:趣話養生小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少女手機邊充電邊用耳機聽音樂,慘遭觸電而死,耳機融化在耳朵里
手機打電話會有輻射,那麼用耳機打電話能避免輻射嗎?
不用戴耳機也可以聽音樂接電話?
老是戴耳機大聲聽音樂會致聾?長期在噪音環境中要怎麼保護聽力
發燒級入耳式音樂耳機,讓您聆聽動感優美的聲音
用無線耳機聽歌音質不好?這鍋不能甩給手機
避免長時間大音量的戴耳機聽歌 防止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全球首款骨傳導真無線藍牙耳機來襲,不僅能打電話,還會保護聽力
三用耳機,空氣動力學助陣,遊戲音樂電影通吃,小耳機也有大功效
這些藍牙耳機,用它接電話實用又安全,讓你開車工作兩不誤
這款音樂播放器常被用來檢驗耳機,音質非常出色,支持觸屏操作
搞笑漫畫:戴著耳機聽音樂,突然想放屁
話說電競藍牙耳機跟其他耳機有什麼不同?
什麼?耳機不用塞進耳朵、夾在旁邊也能聽音樂!
耳機——我們聽力的殺手
若電音是一場放縱的快樂,酷狗電音圈鐵耳機可能讓你更「放縱」
平常喜歡戴耳機聽音樂的人,別再傷害你的耳朵了!
健身時不摘耳機也能側耳傾聽,降噪隔絕噪音讓訓練更專註
痛恨蘋果取消耳機口,一招教你邊充電邊帶耳機聽歌!
演唱會上,歌手耳朵里戴的不是「耳機」,原來它的作用這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