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在水面上作畫?奔跑的柵欄?大地藝術讓你大開眼界

在水面上作畫?奔跑的柵欄?大地藝術讓你大開眼界

有一種藝術品或許會讓畫廊非常頭疼,你無法在傳統的博物館看見它們,甚至某一天當你想通過一切方法看看實物,它們卻已經從世界上消失,換來一份惋惜。

藝術家們卻不這麼想。

Lens雜誌曾報道過著名的大地藝術家克勞德夫婦,在談到創作起源時,他們對Lens說:「有一種創作感情是別人從來沒有嘗試過的,這就是人類對於短暫事物的珍惜和喜愛。比如說,人們珍惜和懷念童年,因為他們知道童年是短暫易逝的;人們珍惜和熱愛生命,因為他們知道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重複。我們的作品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這就會讓人產生一種要觀賞它們的緊迫感。如果有人對你說:『快,快來看彩虹!』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回答:『等我明天有空的時候再說吧。』」

……

「快,快來看彩虹!」

克勞德夫婦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大地藝術(Land Art)又被譯為地景藝術

誕生於60年代晚期的大地藝術沒有所謂的創始人,其創作大大擴展了藝術創作中材料的運用,尤其是對於幾乎未經加工或僅作少量加工的自然材料的運用。泥土、樹葉、冰雪、石頭......都能在大地藝術家的手下被改造成極富感染力的作品。

為一切披上「衣服」

— 「包裹「藝術」 —

在科羅拉多州的大峽谷兩壁靠攏處,有一片很狹窄的接合地,汽車通過這條窄路可以駛進寬闊的山路。克勞德夫婦想,如果把峽谷後面氣勢磅礴的群山遮起來,不知迎面看上去會是什麼樣?經過兩年的努力和籌款之後,「大峽谷的窗帘」終於誕生了。在35個職業建築工人和64名來自周圍大學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志願者的幫助下,這面寬381米、高55米的巨幅幕布終於安裝在了大峽谷那個最狹窄的接合地。

遺憾的是,由於沒有準確預測到即將到來的大風天氣,這道獨特風景不得不在完成28個小時後被拆除。

1969年到1976年,克里斯托夫婦完成了三個龐大的、驚世的地景藝術作品:《包裹海岸》、《包裹峽谷》、《奔跑的柵籬》。

1983年,克里斯托夫婦開始在島嶼密布的邁阿密海上造景,這次的「包裹」不再是「包」而採用「圍」, 受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油畫啟發,他們用粉紅色的尼龍布把11座小島圍起來,在碧海藍天下,猶如11朵碩大的綻放的睡蓮。

有環保人士批評說,這個「圍島」項目破壞了佛羅里達海岸周圍的生態環境。克勞德夫婦不得不拿出照片來證明,他們的這項工程不僅僅「圍島」,還在前期準備和後期收尾的過程中徹底收拾了這些小島上被遊人棄置的垃圾。

1995年,克里斯托夫婦花費了24年時間,鍥而不捨地遊說了190位德國國會議員,向銀行、基金會、藝術機構、民間團體進行廣泛協調,不厭其煩地修改作品方案,經過大量認證、評估和爭論,最終德國國會以292票對223票通過了該項目。數以千計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參加特製的包裝布的設計、生產和安裝鋼鐵框架的工作,還動用300多個登山運動員,以及龐大的警力、飛機和通訊設備來保證作品的完成。

1995年6月17日,正值二戰結束50周年,數以萬計的人群把國會大廈擠得水泄不通,全球傳媒報道了這一盛況。這個作品持續14天,吸引了500餘萬名遊客,展覽結束後所有包裹材料均被回收重新利用。時至今日,歐洲各地上千個畫廊仍出售這件作品的方案和草圖的複製品。

傘的狂想曲

上世紀九十年代,克勞德夫婦經過6年的策劃,耗資2600萬美元,同時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和日本的茨城縣的峽谷,創作了一個跨洲跨國跨洋的作品《日本—美國—傘狂想曲》,這個作品沒有外部的「裹」和「圍」,而是將3100把高5米,寬6米,重200公斤的大傘散布在太平洋東西海岸。

兩地地貌景觀形成強烈對比,美國加州乾燥空曠,枯草干岩,日本茨城濕潤平緩,水田縱橫。美國區域用明黃色的傘,與衰草黃岩形成統一,讓傘在起伏曲折的山谷綿延,而日本區域選用藍色的傘,與它的清風水潤相適應,傘的分布沿地貌之密集和緩。

受極簡主義的影響,大地藝術多採用點、線、環、圓、錐體、螺旋、柱體等簡單原始的基本幾何型,認為抽象性的「原型」可以更好地被任何觀看者閱讀。因此:

放大自然的趣味

安迪?高茲沃斯

Andy Goldsworthy

高茲沃斯擅長於使用泥球、冰雪,花、果、石頭、葉、枝、刺甚至是光線「拗」出造型,細小里的宏大折射並不遜色於史密斯森。高茲沃斯的創作空間就更加不容易被預定的視點所捆,反而如音樂般即興與跳躍。

儘管人工雕琢的痕迹分明,由於使用天然材料,高茲沃斯的作品與環境看來卻十分協調、融入其中。但也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冰雪造型和沙灘畫往往都很短暫,簡單的一次風雨、一次潮汐就能令其不復存在。除了依靠照片或錄像,大部分你都無法尋覓或再現。

高茲沃斯的水面畫作品,先用一個框將其固定住,再讓它們被水流沖走,整個過程被拍下保存。 高茲沃斯不僅在意空間意義上的水的形態,也強調它的時間性,整個作品非常有東方禪意。

螺旋湖岸

說起大地藝術,人們常會想起一件代表作:史密斯森(Robert Smithson)於1970年創作的 《螺旋形防波堤》。

藝術家在美國猶他州大鹽湖東北角的岸邊建造了一個大螺旋形的防波堤,長1500英尺,寬15英尺,由65000噸黑色玄武岩、石灰岩和泥土組成。整個作品的形狀,像是蛇一般緩慢地爬入粉紅色的湖水中,非常優美。1971年,由於湖水升起,這件作品現在已經沉沒在水下15英尺的地方。

航拍的照片里,巨大的螺旋猶如旋轉的星雲,讓人生出遠古之物的遐想,色彩也十分浪漫。

事實上,60年代社會上開始對工業污染的後果充滿憤怒,呼籲尊重地球,這也是一部分大地藝術者創作的初衷,希望能與大地對話,去尋找新的藝術創作方式。羅伯特?史密森認為工業文明帶來了很多負面的結果,「冷冰冰的玻璃盒子……陳腐、空洞、冰冷」這一切主宰著美國的城市。

1971年,德?瑪利亞像許多早期的大地藝術家一樣,把創作室從室內擴展到一望無際的大地和天空。《閃電原野》是他在新墨西哥州大片的土地上用400根長6.27米的不鏽鋼桿,按一定距離擺成的矩形排列。在6至9月經常有雷電的季節,這些鋼杯就會變成原野中的電極,它的製作彷彿一個「半成品」,藉助自然的力量才能呈現最完整形態。

邁克爾?海澤的《雙重否定》在大地藝術中也是一個龐然大物,人們只有坐在直升機上才能看見全景。這件作品長1,500英尺,移置岩石和泥土的總重量為240,000噸,在推上機的幫助下,工人從作品主體的兩邊開始挖掘,在前面堆起泥土,塑造兩個水平的斜坡。這樣的結果是形成兩個不相連、但面對面的岬,它們之間留下一個裂口空間,每個溝寬32英尺,深約55英尺,人行其中,宛若隔山。

走出的線

理查德·朗

Richard Long

1960年代中,英國的大地藝術家理查德·朗在世界各地開始了不計其數的「行走」,途徑之地包括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冰島以及其故鄉布里斯托等地。

他的第一件大地藝術作品名為《走出的線》(A Line Made By Walking,1967),是他在一塊地里來回地走,將草踩倒而形成的一條直線。

撒哈拉。愛爾蘭、冰島、德國

「我做了『行走』這個簡單的動作,把它儀式化,使它成為藝術。我對我的材料和自然有強烈的感覺,我在每件作品中所做的是使它儘可能地既美麗又有力量。完美的圓或規整的幾何形—1000小時里的1000英里,或100小時里的100噸。」 以一個觀念為基礎,用極少主義的理念進行實踐,作品完成後又重新歸於自然。

也許無需深層內涵的解讀,大地藝術就地取材、回歸材料本身的物質性這點已經勝過太多語言,何況,還有什麼比自然規律更深刻透徹呢?

八、九十年代,大地藝術一面逐漸成形,一面也在積極轉型。許多藝術家也意識到大地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主動涉足建築、城市和景觀設計領域,以使他們的藝術追求和理念能夠通過在這些領域的實踐,獲得更為健康和持續的發展。

種樹也是藝術!

— 你的行動改變這顆星球 —

約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說」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博伊斯通常不被稱為大地藝術家,但他的一件作品《7000棵橡樹行動》卻十分貼合大地藝術。

1982年6月19日,波依斯種下了第一棵橡樹,但他1986年去世時,只完成了5500棵橡樹,藝術家的親屬繼續種樹,並於次年完成這件藝術作品——種下第7000棵橡樹。

松菲斯特於紐約曼哈頓設計的《時代風景》,所種植的都是原先曾經生長於此的種類,長成之後形成了北美洲未被歐洲人開墾前的原始景觀。

人們對此反應熱烈,它告訴那些很少看到森林或聽到森林之音的人,他們生活的這座大都市從不只有混凝土和鋼鐵而已。

松菲斯特於紐約曼哈頓設計的《時代風景》,所種植的都是原先曾經生長於此的種類,長成之後形成了北美洲未被歐洲人開墾前的原始景觀。

人們對此反應熱烈,它告訴那些很少看到森林或聽到森林之音的人,他們生活的這座大都市從不只有混凝土和鋼鐵而已。

尼爾斯?烏多是一名德國藝術家。他擅長製造大的土地藝術品。利用樹枝、葉子、水流、灌木等素材來完成自己的傑作。

土地雕塑公園,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植物園之一。

這些大地藝術家經年累月,苦苦經營的作品,往往最終在自然界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留下任何痕迹。

正如克里斯托說:「我們的作品都有關自由,自由的敵人是擁有,因此消失要比存在更永久。」 其作品之目的,就是實現並建造實物,而非僅僅停留於紙上。他們更樂意宣稱自己的作品「關乎歡樂與美感」。

在接受完Lens採訪數月後,2009年11月18日,讓娜·克勞德因病去世,享年74歲。到那時止,他們已經共同工作了50多年,大地藝術也已經走過了50多年。

日本「稻田畫」與「麥田怪圈」

現如今,當代藝術家們依然在繼續摸索和發展大地藝術,也許你也可以在自家花盆動手一番,藝術不就是源自生活的趣味嗎?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Elian

-

歡迎關注Lens雜誌(微信公號ID:Lensmagazine)

Lens 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這位「謎一樣的先驅」建築設計師說:「裝飾即罪惡」
阿道夫·路斯:放棄你那種「住得又高級又舒服」的家居妄想吧
善良、逗趣又軟萌,讓這個來自北歐的卡通人物給你降降溫
陌生人突然闖進我的生活,離開時我熱淚盈眶
王薇薇、J·K·羅琳、梵高的前半生都在磨蹭荒廢,你又急什麼?

TAG:Lens |

您可能感興趣

雄獅和藏獒相互碰面,當人們拿開中間柵欄,畫面讓人目瞪口呆!
流浪貓大白天在柵欄上擺造型,可網友走上前一看愣住了
美痣浪貓悠哉逛大街,轉頭見人跟蹤想跳走,卻意外撞上柵欄
妹子好大膽竟敢在鐵柵欄上玩倒插,看到我寒毛直豎!
穎兒大開掛,一襲「柵欄裙」穿出仙女氣質,哪像是做媽的人啊!
浮光掠影老北京衚衕 從琉璃廠到大柵欄
木柵欄隔斷加上中式風吊燈,好典雅大氣的家!
民國時前門大柵欄上色彩照 緊挨著八大胡同 達官貴人們的銷金窟
頭頂馬聚源 腳踩內聯升 身穿八大祥 腰纏四大恆——不可錯過的老北京大柵欄
比大柵欄兒還悠久的北京商業街鮮魚口
在柵欄上發現神秘生物骨架,當地人都陷入了困惑
大柵欄出什麼事兒了?這麼大動靜,北京人知道嗎?
海狸被卡在柵欄中,大叫著求人救命,知道原因後都哈哈大笑
兩隻狗狗站在柵欄里等主人「開閘」,走近一看,直接笑噴
哈士奇犯二鑽鐵柵欄,結果不小心卡在了上面,雙腿蹬直
大柵欄:消失的廊房四條
狗狗為了和隔壁狗兄弟見面,柵欄都快挖倒了,最後開了狗洞才解決
流浪貓在柵欄上擺造型,細看後好像不對勁,這一幕太揪心
看到一隻流浪貓掛在柵欄上,剛要上前急救,就被它的動作笑噴了
院子里的柵欄、圍牆邊你會種上哪些花卉?看別人家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