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席捲43項國際大獎,這片遠比你想的牛逼

席捲43項國際大獎,這片遠比你想的牛逼

近些年來,伊朗電影在世界影壇頻頻嶄露頭角。

像是「美麗而清貧的童年」——《小鞋子》

「計程車里的伊朗社會」——《計程車》

「抽絲剝繭的戲中戲」——《推銷員》

情感真摯,手法細膩,細節考究,拋開「視覺盛宴」的感觀刺激,以返璞歸真打動人,是伊朗電影一直以來的魅力。

還有今天安利給大家的這部— —

《一次別離》

????? ???? ?? ?????

豆瓣評分8.7,好於95%的劇情片。

一向挑剔的IMDb,也打出了高分8.4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剛剛憑藉《推銷員》一舉包攬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劇本兩項大獎。

今年年初,又再次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收入囊中。

《一次別離》,是他2011年的作品。

這是一部樸素的作品,立足家庭題材,沒有什麼大明星,導演更在拍攝過程中,精打細算到極致。

對於動輒上億,千萬隻算中小製作的好萊塢來說,法哈蒂僅30萬美元的成本,確實不高。

大部分拍攝均是手持攝像,場景集中在家中,剩下的就是些道具服裝,幾輛車,以及一本《古蘭經》。

包括其中一名演員,還是導演的女兒,演員片酬上又省下來大筆。

即便導演這麼摳,依然不妨礙《一次別離》成為當年口碑佳作,席捲全球43項國際大獎,包括奧斯卡。

顯然,導演把心思花在了正地方。

故事一開始,一對夫婦因移民問題產生嚴重分歧,鬧離婚。

妻子西敏堅持移民,丈夫納德反對,因為不能拋下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離開。

倆人幾方爭執不下,妻子選擇回娘家住,臨走之前,雇了一名幫傭瑞茨,負責照顧年邁的老人。

但是,這份工作對於瑞茨來說,挑戰不小。

一方面,她身懷有孕,需要照顧自己年幼的女兒,為了幫丈夫還債,才不得已偷偷出來工作。

另一方面,老人的失禁問題令瑞茨十分為難。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信仰伊斯蘭教,信奉《古蘭經》,除非打電話向宗教權威請示,否則瑞茨就會破戒。

幾番顧慮重重下來,直到納德有次回家,發現父親被綁在床上,怒不可遏的他,將瑞茨趕出家門,甚至失手推了她。

沒想到竟意外導致瑞茨流產,瑞茨的丈夫怒而將納德告上法庭,雙方各執一詞,然而真相卻令人出乎意料......

表面上來看,這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爭鋒,而事實上,他們代表著伊朗社會的兩個階層。

納德一家代表中產階級。

納德在銀行工作,西敏在學校執教,他們月收入頗豐,一人擁有一輛車,甚至還負擔得起幫傭和家教的費用。

住著乾淨整齊的高層樓房,屋內陳設一應俱全。

瑞茨一家則代表底層民眾。

瑞茨丈夫在修鞋鋪工作,瑞茨是典型的家庭婦女,操持家務之餘,被一大筆欠債壓得喘不過氣。

僅僅從這起皮的牆壁,也能看出來。

兩個家庭的第一次爭鋒,是瑞茨希望納德能支付更多薪資,她各種擺事實,懇求僱主能把薪資提的高一點兒。

然而不管瑞茨如何苦口婆心,納德只以一句「要是你不幹,我也能找別人」,強硬地結束了對話。

包括後來瑞茨將這份工作轉給丈夫,丈夫也就薪資問題跟納德有過商量,依舊沒有任何餘地。

態度甚至卑恭到「我可以先試試,如果滿意你就給我加點,要是不滿意,不給錢也行」。

影片中還有一幕,納德的女兒在法院走廊背誦課文,內容是:「在薩珊王朝時期,人們被劃分為兩個階層:上層特權階層和普通階層。」

她的外婆即可幫她糾正,"是普通民眾」。

可以想見,從薩珊王朝一直到現在,階層問題仍然在伊朗社會中存在著,窮人在富人面前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影片名為「一次別離」,表面上,有照應納德夫婦分居這一層面的意思。

實際上,導演是在將這一次別離,喻為一次分裂,而分裂暗含在影片的方方面面之中。

首先為我們展示的,是以納德為代表的中產階層的內部分裂,導火索為移民問題。

西敏堅持移民,理由給的很清楚,為了女兒的前途,「我不願讓我的孩子在這種環境里成長」。

顯而易見,在這個家庭中,西敏代表著的是新興派,納德代表的是守舊派,而納德的父親,就是導演設置的一個隱喻— —

預示著一個老邁羸弱的國家。

其次就是中產階級與普通民眾之間的分裂。

這體現在兩個家庭幾番對壘中,瑞茨一家明顯處於下風,節節敗退。

除了物質所賦予他們的巨大差距,甚至於在公正的法庭面前,他們還是一樣,不佔據任何話語權。

比如納德和瑞茨丈夫同樣面臨刑罰,瑞茨丈夫僅僅需要支付保釋金即可,而後者,卻需要具備公務員身份的人為其擔保。

包括他被判處藐視法庭之後,開始用自己的力量找到學校,用一本《古蘭經》逼著證人說真話。

看得出,法律的威力比不上一本《古蘭經》。

這裡,就是影片所暗含的第三處分裂,即信仰和法律的分裂。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法律體系施行的是伊斯蘭教法。

在法庭上,瑞茨可以為了隱瞞車禍致其流產的事實,納德也可以為了逃避1—3年的牢獄之災,選擇說謊。

同樣的情況,如果將一本《古蘭經》放置於他們面前,讓其發誓,他們卻可以因為害怕遭到道德譴責,而將事實公之於口。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納德糾正女兒一個單詞的錯誤,他讓女兒堅持正確的拼法,就算老師丟分也如此。

看得出,納德是一個有堅持、有原則的人。

而當這樣的人在事實面前說謊,隨之崩塌的不止是其個人的原則,更包括女兒的。

當女兒質問爸爸為什麼撒謊,爸爸以一句「如果你叫我去,我就去告訴他們」,將選擇拋給了女兒。

納德向法官撒謊,說自己對瑞茨懷孕的事情,並不知情,否則不會推她,法官隨後向納德女兒取證。

在過道里,女兒問納德,他會問我什麼,納德答了一句,「我不知道」,納德再一次將選擇轉嫁給了自己的女兒。

女兒很聰明地在法官面前維護父親的謊言,結束之後,卻在回家的途中,坐在車上不發一言,淚流滿面。

看似這是一場大人的爭端,卻在無形之中,擊碎了兩個孩子的童年。

原本還在一塊兒愉快玩踢足球遊戲的兩人,頃刻之間,演變成了兩個孩子的怒目而視。

這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才會產生的道德糾結。

沒有刻意的誇大,沒有極端的渲染,導演就是在用一個平實的視角,感受著最真實的生活。

看似一起反轉不斷的羅生門迷案,實則,卻是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之中遭遇的選擇。

重點不在於摳誰對誰錯,誰是誰非,而在於將觀眾從生活當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新的旁觀者身份來審視。

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立場不同和現實的無奈。

唯一慶幸的一點,在逾越法律的高牆後,他們還有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電影 的精彩文章:

諾蘭《敦刻爾克》爛番茄解禁:97%!口碑已逆天!
燃爆另類青春,景甜歐豪提拳相見文末福利
她是年紀輕輕的老戲骨,演技精湛卻一直不火
擼完這九部高分公路片,你就是老司機了

TAG:口袋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處獲得30多項國際大獎的竹房子
狂攬21項國際大獎,這才是最恐怖的家暴片
斬獲33項國際大獎的短片,也許講的就是你的故事
中國耳機第一品牌:五年瘋賣5500萬條,它曾拿下多項國際大獎
狂攬9項國際大獎,華為Mate20火遍西歐!這才是國產手機頂級榮耀
他用竹子蓋房子,一不小心獲得了30多項國際大獎!
這部學生CG動畫,拿了20多項國際大獎
他只用竹子蓋房子,卻一不小心獲得了30多項國際大獎!
性價比超高的牙刷,獲過三項國際大獎!
一套中國人的積木,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上映3天僅75萬,8項國際大獎也救不回票房,網友:真想打負分!
1985年,這部國產片橫掃2項國際大獎!導演是陳凱歌,攝影張藝謀
怎樣獲得30多項國際大獎?用竹子就行
300多項國際大獎動畫短片,看完淚目了...
還未上映便獲多項國際大獎,張藝謀《影》國內票房有望破10億?
1支牙刷,3項國際大獎,23項專利……
金秀賢最火的4部劇,《來自星星的你》第3,第一獲得五項國際獎項
他在大牢遙控指揮,拍出的電影居然拿下34項國際大獎
連斬23項國際大獎的傳奇手游!如同體驗燒腦懸疑片,你玩過嗎?
盤點豆瓣高評分冷門國漫,最後一部獲得多項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