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錢學森之問,已經提出很多年了,至今沒有答案。那麼,我們的孩子,還會陷入到這個咒語之中嗎?

為什麼中國的家庭,有錢有見識的家庭要讓孩子上國際學校?為什麼中國的最好的學校,都留不住學生,一定要出國才算上了好學校?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孩子,為了融入西方文化,要學冰球、馬術?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孩子,優秀的就一定要去國外讀書?為什麼我們的博士教授,一輩子也拿不出幾個影響世界的成果?為什麼我們的大學,用近乎殘酷的考試選取了成績最好的孩子,卻產出不了影響世界的人才?

我心有不甘。

12年前,有一位老人,也心有不甘。他對來看望他的溫家寶總理坦誠地說:我們為什麼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他就是物理學家錢學森。其實,他思考這個話題已經有很多年了,早在1989年,就專門寫文章來呼籲面對未來的教育。

他鬱積在心中的這個問題,也被稱為教育界難解之題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1989年,我上初一,到2019年,我的女兒也要上初一了。

前幾天,我問她,你為什麼要去學校,為什麼要學習呢?她很乾脆地回答:老師說了,為了考上好中學呀!我的心裡突然升起一陣莫名的悲涼。

30年前,我還是個孩子,只知道好好讀書,對得起父母對我的付出,以及老師對我的期待,並不知道就算我拼了老命,也要陷入「錢學森之問」。

這幾十年來,我在不斷的自責之中,覺得自己天生愚笨,沒有別的同學聰穎,覺得自己懶惰,沒有別的同學勤奮。就這樣,自己曲曲折折地走過了人生的前半生。

這個時候,仔細思考「錢學森之問」,回過頭來看自己走過的教育之路,我忽然發現,自己還能有一塊立足之地,有一口飯吃,基本拜「非學校教育」之恩。換句話說,由於我是學校教育體系下的失敗者(沒有考上名校,也沒有學士碩士博士的文憑),反而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飯轍。

有人說我反對學校教育,還真不是!我反對的是任何背離了「教育本質」的教育。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國際還是民辦,無論是清華北大,還是耶魯哈佛,只要不是「幫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教育,統統都是「偽教育」。

當然了,人到中年為人父的我,根本不在乎給自己的孩子爭取別人標準中的「最好的教育」。我只想切切實實地從內心出發,不想她再一次重複一遍我所走過的教育之路。

既然全中國人用了幾十年,都無法回答錢學森的問題,那麼,就註定了絕大多數的中國孩子,比其他國家的孩子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卻很難成為「傑出人才」!

我真的很想問一句:憑什麼?!

我們中國的學校,到底差哪兒了,就不能和國外的學校較量嗎?為什麼中國的最好的學校,都留不住學生,一定要出國才算上了好學校?為什麼為了上國外的好學校,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花幾十萬上國際學校,剛會走就學冰球、馬術?為什麼要想成為傑出人才,就一定要去國外做研究?難道聰明如斯的中國人,真的就回答不了錢學森之問嗎?難道作為這個時代的父母,我們真的只能讓自己的孩子再次走自己的老路,絲毫沒有辦法嗎?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錢學森一家人。

我想以一個中國最普通的家長的角度,僅僅從我自己孩子的未來著想,來回答一下錢學森之問。

解答一:傑出人才是自己生長出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培養」這個詞。

培養的角度,總感覺是俯視的。或者說,是把孩子當成了「產品」的。

如果教育的設置,是要「培養」出傑出的人才。那麼,我們就可以設想一下,就像是在一個苗圃里,種下很多很多的種子,有很多園丁在澆水施肥間苗剪枝修葉。然後,收穫一批成材的良木。

其實,我們談論教育的時候,就會用到「園丁」、「好苗子」、「棟樑之才」等等的話語,來形容辛勤的老師、優秀的孩子、傑出的人才。

但是,按照錢學森之問,我們的教育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有辛勤的老師和優秀的孩子之後,我們並沒有得到傑出的人才。

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是從「培養」這裡就出了問題。為什麼呢?我不知道別的家長是怎麼想的,就我而言,我不想我的孩子被按照他們的方法來「澆灌」「施肥」「修枝」「剪葉」,更不願意被「間苗」。

我們現在的教育,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學校里有自己的標準。如果孩子沒有達到標準,家長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錯了,孩子不行,孩子要改正,孩子要跟上。

然後,如果孩子還沒有「達標」,家長就盼著老師嚴加管教,甚至授權老師責罵。

再然後呢,老師用考試的尺子來衡量孩子,符合標準的孩子當然就是好苗子了,需要重點培養,給多點兒陽光和雨露。不符合的呢,就加點兒肥料催一下,還不行的話,基本放棄,只要不影響其他孩子就好了。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家長是沒話說的!你看啊,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公平的,是你自己的孩子不爭氣,可不能夠怪學校和老師啊。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裡!按照這種制度培養出來的孩子,只能是「標準的人才」「合格的人才」,而萬萬出不了「傑出的人才」。

那麼,成為「傑出人才」的可能性,到底是在哪裡失去的呢?很簡單,當拿起一套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剪掉了孩子的鋒芒,剪掉了孩子有可能騰飛的翅膀。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被標準淘汰的孩子,其實,由於標準是針對所有孩子制定的,所以呢,很有可能把「超常」的孩子也給淘汰了。而這些被淘汰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最有可能成為「傑出人才」的。很可惜的是,他們可能連好的中學和大學都上不了,很快就會被生計所淹沒了。

培養,就意味著「淘汰制」,剔除差的,保留好的。而我認為,基礎教育階段,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傑出人才」。

實際上,這並非不可能。如果在大學之前,我們不去人為地淘汰,採取「寬進」的原則,給每個孩子機會,同時,採取「嚴出」的方式來提高成才標準,我相信會增大「成為傑出人士」的幾率。

讓我不明白的是,這些年的擴招,的確增加了大學的錄取幾率,但是,「嚴出」卻遲遲沒有實現。這樣的「寬進」稀釋了教育質量,「寬出」出品了粗製濫造的畢業生。

於是,奇怪的情況就出現了,擴招這麼多年來,應試體系不僅沒有鬆動,而且還變本加厲地更加殘酷了——如今的孩子,其實比我們小時候還要苦上很多。

我們當初沒有這些個天價培訓班、補習班,考進北大清華的人數就那麼幾個,現在全國的孩子都去上培訓班,結果呢,考進北大清華的人數還是那些個。這種情況之下,反而使原來的幾所名校,更加稀缺了!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大學多了,但名校並沒有增多,導致了「考進大學」的競爭愈加慘烈。孩子們的所有精力和才華,都用來去比拼「大學前」的殘酷競爭了,為了能夠「考進門」,基本喪失了「半條命」。

只剩下「半條命」的這些孩子,就算是天資很高的天才,也基本上被榨乾耗盡了,哪裡還有什麼興趣和精力去投入真正開啟的學習呢?人家的大學,是進入智慧的大門,而我們的大學,基本上是智慧的墳墓,你怎麼指望著進入墳墓的人還有進步呢?

錢學森之問的答案,在風中飄啊飄啊,離我們更遙遠了。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 鄭州文廟,高考前夕,家長和考生在焚香祈福「金榜題名」。

解答二、學校就是「要培養」,家長可以「怎樣養」?

我和很多家長一樣,並不是一定要逼著孩子成為影響世界的傑出人才。但是,我想至少可以給孩子成為傑出人才的可能。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像現在一樣,如果我們的教育註定無法讓孩子傑出,那麼,我們的孩子豈不註定要僅得其下了嗎?

可是,錢學森之問,這麼多年了,都沒有人能夠解答。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變化。面對這樣的硬生生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標準人才」的教育體制,我們到底可以怎樣做?

逃離。咱們去國外上學,不受中國教育「投入高,產出低」的折磨。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這麼想。老實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後來也發現,逃離並沒有那麼容易,是吧。

一呢,全家都出去,代價太大,不願意為了孩子把自己的後半生給搭進去了。二呢,要做起來其實很困難,就業、資金、語言、文化、生活方式不是那麼容易適應的。三呢,就算條件都符合,去國外也能很好地工作和生活,也還是想讓孩子在國內長到十幾歲後再出去。

於是呢,無論你是哪種情況,都會面臨著孩子在中國接受大學之前教育的難題。

問題就是,由於中國教育已經是一個體系,錢學森之問,重點問的是大學,其實,問題並不是出現在大學,在中學和小學,甚至幼兒園裡就已經出現了。

那麼,我們的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盡量選擇對孩子的個性、內在、自我價值傷害少的學校。

無論是什麼性質的學校,只要是破壞孩子的自信和價值的,都要盡量避免。我知道的,有些國際學校,教育也很僵化;有些民辦學校,比公立的還應試,整天刷題;而有些公立學校,反而在真正地進行綜合素質的教育改革,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我成長……

所以啊,作為家長,不要看得太短,或者被外界的標準所迷惑,一定要看看學校是否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因為那個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你想要孩子得到的,不是眼前的成績和獎狀,而是未來真正的能力和幸福。

第二,如果學校只在教知識,家長可以幫孩子培養興趣。

興趣有多重要?可以說,是最重要的。

學生時代的學習,畢業之後的工作,科研里的研究,創業時的方向,人生幸福的根基——其實,都來源於興趣。有了興趣,不敢說誰都能做出很大的成就,成為傑出人士。但是,至少保留了這種可能。

反而,放棄了興趣,去過多適應應試的教育,那麼,你的孩子可能成績很好,名校畢業,找了好工作,但是內心仍然會感到空虛,也很難有繼續學習和進步的動力。而隨著知識的更迭,甚至很有可能隨時被時代所拋棄。

錢學森之問,問的是外在的環境,也問的是內在動力。沒有了興趣,自然沒有了動力,傑出人才也就鳳毛麟角了。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千萬要去發現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興趣,就算暫時不能有太好的表現,但只要興趣的這個火種在,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在某個節點爆發的。

這個爆發點,有的早,有的晚,家長不要太焦慮。

有些領域,比如藝術、文化、運動、表演等等天賦,可能會表現的早些,比如鄧肯,十來歲就被學校教育宣判不合格,結果呢,「她是不屬於教室而屬於舞室」的,後來創立了現代舞,在舞蹈領域成為了傑出人士。

但有些領域,比如科學、學術、寫作等等的天賦,可能爆發的晚些,比如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人田中耕一,他僅有學士學位,大學還留級,後來默默地做了很多年研究,獲獎的時候連日本人都不知道他是誰。

這一代的孩子,可以逃脫「錢學森之問」嗎?

▲ 錢學森認為學習固然重要,但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理論、規律更重要。

解答三,給孩子成長的自由,而不是要求。

錢學森之問,問的是政府、社會、教育管理者、學校、校長和老師。也就是說,問的都是和教育相關的機構和人。

但是,如果我們現有的教育體系,不可能在一朝一夕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反而認為,有可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是家長。

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最好的學校,如果還固守在「掌握現有知識」的職責的話,那麼,它就真的在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上沒什麼作用。既然沒什麼作用,孩子真正有所成就,現在知識的獲取成本已經很低很低,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們作為家長,總是很想為孩子進行規劃和安排——就像是學校做的一樣。但是,這樣成長的孩子,就只能按照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去學習,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可以預見的。

那麼,我們這樣做,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反而,如果我們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獨立的存在,他有著自己的獨特價值,我們只要給孩子提供適合他成長的環境就好了。

只要孩子有了尊重和自由,他就有可能做出自己的成就,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發出自己的生命之光。



作者簡介

童書媽媽聯合創始人:白滔滔

學機械、轉經濟,自學寫作進入媒體,歷經新周刊、南方報業,後創業從事數字出版。著及編著有《我手機》《十三億》《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詩300首》等。喜歡鑽研教育思想,開發寫作課程,和讀書會家長孩子交流。同時,擔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致力鄉村幼師等項目。他還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兒的爸爸,是女兒小丸子眼中永不斷電的故事機。

童書媽媽:熱愛新觀念,懂得新方法。百萬新生代家庭信任的家教參考。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敬請聯繫:ts-mama@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書媽媽三川玲 的精彩文章:

不給孩子上學前班,真的就沒有辦法順利上小學嗎?
超超超爆款童書大揭秘:一套四本四色全彩的外國童話集是怎麼做到的9.9元包郵的?
那些給你家小孩施遊戲「農藥」的人,他家小孩玩遊戲嗎?

TAG:童書媽媽三川玲 |

您可能感興趣

挖眼玄門的伍子胥,為何會被夫差猜忌?這跟他唯一逃脫的兒子有關
人這一輩子,都逃脫不了這五種因果
最讓孫悟空恐懼的法寶是那一件?他唯一一次請人幫忙才逃脫
文在寅做出這一決定,希望逃脫青瓦台魔咒!挺朴派:這下你怕了
讓十二星座男難以逃脫的撒嬌方式,學會這幾招,輕鬆搞定男友
古代被判誅九族的人,難道逃脫不了嗎?為什麼基本上都被「一鍋端」?
啥也記不住,還總出錯 是因為你逃脫不了「孕傻」的魔咒嗎?
古代哪幾個人逃脫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
為什麼女孩被人販子拐走後,一般都逃脫不了?家中有女孩要注意!
秦始皇那麼多兒子,有沒有秦朝滅亡以後逃脫的?說出來你別不信
文在寅將成逃脫詛咒第一人?挺朴派:那你得先過我們這一關!
別炒了!這五種藏品吹得再厲害,也逃脫不了它們不值錢的事實!
夫妻婚姻破裂,妻子丈夫都逃脫不了這道婚姻坎兒,快看看你中了嗎
張國榮去世是因為抑鬱症?只有他最慘,父子倆都沒能逃脫命運!都曾是巨星!
老虎想吃鴨子,卻被鴨子用隱身技能逃脫,那瞬間的表情太搞笑了!
內涵段子:唉,工作了都逃脫不了這老太婆的魔掌!
面相學:這三種面相的人,不分男女,一輩子都逃脫不了富貴命!
大爺一隻手握住狗的四條腿,它怎麼掙扎都無法逃脫,厲害呀!
雙手被綁住難逃脫?學會這個技巧,讓你輕鬆就能脫身!
張騫從匈奴逃脫跑掉後,他在匈奴的妻兒,最後的遭遇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