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樣性隨想(下):我們對基金會的認識存在哪些局限?

多樣性隨想(下):我們對基金會的認識存在哪些局限?

題記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芥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莊子 逍遙遊》

今年6月,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城市峰會在地靈人傑、九省通衢的武漢舉辦,一時勝友如雲、高朋滿座,以「基金會在公益後發中的角色與價值」為主題,為公益界奉獻了一場思想盛宴。

感謝論壇編輯約稿,我雖沒能參與此次盛會,但對「公益後發」這一話題也很感興趣;在此撰小文一篇,主旨在於表達個人對此話題的一點理解:在「先發後發-優勢劣勢」的視角之外,或可補充「差異-多樣性」的視角,以「社會演進觀」為「社會達爾文主義」之調和。望能藉此小文參與討論,就教方家。

關於基金會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見上一期文章:多樣性隨想(下):我們對基金會的認識存在哪些局限?

非營利之魂:志願精神及其表達

說了這麼多差異性與多樣性,那麼紛繁複雜的公益組織、公益項目有沒有一致性呢?其共同的基本屬性與精神內核是什麼?

關於這一問題,美國非營利研究領域知名學者David Smith有其見解。他希望能進行跨學科、突破學科邊界的研究,嘗試把第三部門等相關研究整合為一門關於志願精神(volunteerism)的學科「志願學」。

在他看來,並非其他,而正是志願精神是第三部門以及公民社會發展的根本,無論是基金會、社團還是其他形式的公益組織,都可視作廣義上的志願組織。

筆者有幸,曾有機會當面向Smith先生提問請教、表達質疑。在近期一次講座上,筆者向他提出了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與志願精神(volunteerism)是何關係、應如何理解的問題。

如果我對他的回答理解不錯的話,他的回應是,志願精神與企業家精神有相近之處,但各有側重。志願精神強調幫助他人,並且不追求回報,但並非絕對排斥回報,而是不以回報為目的。

志願精神也會帶來創造、改變,但並不以創造為目標,強調的是服務。而企業家精神則強調回報,當然這裡回報並不一定全是經濟回報,但經濟回報很重要;企業家精神同時強調創新、改變(今年6月,Smith在北京師範大學做講座,筆者曾向他提問,這段話是我自行整理而成,未經其本人核實)。

筆者覺得,與企業家精神進行類比,對於澄清志願精神的概念而言非常重要。經類比,筆者以為「志願精神」至少具備幾項特質:一為自發自願;二為以利他為目標;三為不以營利為目的。

在此需強調,非營利,不以營利為目的,並非排斥任何回報,而是不以回報、盈利作為考慮的重點。

基金會本質上應是一種志願精神的表達機制。無論是私人基金會還是公募基金會,人們出於利他的目的,志願捐出財物,通過特定機制運作,為財富賦予責任,使財富為造福他人、造福社會而流轉,為財富帶來歸宿、福音。基金會的財富應該是有意志的、有目標的,因志願精神而凝聚,因志願目標而使用。

如何傳承、表達、實現這種財富意志(即基金會的使命),是基金會治理的關鍵。

志願的,一定是自願的;為什麼有些基金會缺乏動力活力?部分原因在於,一些基金會或自成立時起就非出自個人意願、缺乏志願精神,是為先天不足;又或其志願精神在後天運作過程中逐漸被消磨、蝕損,是為後天失調。

因此,對於第三部門而言,重要的不是擁有多少財富總量,而是富有志願精神的財富價值幾何。

美國非營利研究領域另一知名學者Lester Salamon近期提出了PtP(Philanthropication through Privatization)的概念,即「通過私有化達成的慈善及慈善化」。

對此概念,筆者一直持疑慮態度,因為在我看來,化公為私的私有化進程,難以與自發自願的捐贈過程相比,借私有化過程而形成的慈善,雖則看起來能擴大慈善資源的總量,宛如點石成金,但其實從一開始,其根基就並不那麼牢靠;為廣大受助對象的福祉計,慈善部門的根基遠比慈善部門的規模更有意義。

儘管公益組織、基金會的發展、作為可有多種選擇、多種形式,但在多樣化之中,貶損、傷害志願精神的做法卻不值提倡,應當著力防範。非營利部門一旦失去了志願精神之魂,縱有再大的規模,不也是泥塑土偶么?

先發後發 優勢劣勢

後發優勢是個很流行的詞。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後發非但沒有優勢,還有劣勢。經濟學家楊小凱在2002年就專門論述過後發劣勢,隨後引發了學術界的爭議與討論(林毅夫、盛洪、陳志武等不少學者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討論)。

在這裡筆者並不想延續關於先發後發、優勢劣勢的論爭,倒想換個視角來看優勢與劣勢;關注優勢、劣勢的相對性。

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優勢與劣勢時,會受到「事後評價」傾向的影響,即以結果論,藉助已發生的或好或壞的事實來判斷優勢、劣勢。

事實上,在面向未來時,很多時候我們難以準確分辨優勢與劣勢;更有甚者,優勢與劣勢還能夠相互轉化。

在生物進化史上,就可以找到因劣勢而倖存的物種傳承的實例;原因也不難解釋,例如在A環境下,物種1比物種2更能適應,具有優勢;但可能因為物種1對環境A過於適應,當外部環境發展劇烈變化,由A變為B時,原本不那麼適應環境的物種2有可能反而獲得了優勢。

放到社會組織領域,這樣的例子也並不鮮見。草根組織A規模很小,各項能力較弱,只能在孵化器中接受孵化;能力弱是其劣勢,但因之而留在孵化器中,卻取得了一些能力稍強的組織無法取得的合法性,劣勢彷彿成了優勢;一旦形成惰性,老是賴在孵化器中不走,又阻礙了其發展,優勢又成了劣勢。

行業協會B背景深厚,與政府聯繫緊密,資源豐富,這是其優勢;但到了脫鉤之時,這種藕斷絲連的陣痛或許又成了劣勢。

因此優勢劣勢並不那麼絕對,而是有一定相對性。

超越優勢劣勢來考慮,保持獨立性、保留差異性,或許更為重要。

對個體而言,由於無法完全預知未來的走向,不如不忘初心,保留差異,儘可能地發揮志願精神,做好自己;個體差異性是生態多樣性的基礎,對於生態而言,更具多樣性的生態具有更好的抗風險能力,也更有活力。

小大之辯:再論「規模化」與「小而美」

既然要保護多樣性,那麼自然而然的「小而美」與「規模化」對於生態而言同樣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規模化」,並不是越大越好。

西方發展領域文獻當中,對國際NGO規模擴張的反思,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始就不斷出現。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科斯對企業的規模就早有討論(Coase,1937),認為企業的規模以適中為宜,規模的擴張並不會讓效率無限制的提高。

順應項目、組織生長發展的過程,由「小而美」逐漸發展而來的規模,值得追求;例如在圍繞某些基金會周圍,自然而然形成了公益生態、規模效應。這是因為,在發展過程中,這些基金會尊重了受助項目或組織自身發展的規律。

需要警惕的,是一種資源霸權、以跑馬圈地的方式片面追求規模化的做法,這種做法或能一時擴大規模、擴大影響,長久來看,卻是以損害志願精神、破壞公益生態為代價。

此外,筆者還認為,與其強調規模,不如強調體系。「規模」更近於量的堆加,而體系更具有機生長的意蘊。打通關節,循環提升,形成體系,是大小組織都可去追求的。

組織無論大小,總要找到自身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路徑與行動(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提出的3A標準)。無論大小,對於公益生態而言,都很寶貴。可鄙的不是規模「小」,而是視野受限,強加標準於人。

莊子在逍遙遊中,貶得並不是蜩與學鳩之身「小」,而是其眼界之小。如果以鯤鵬之大,嘲笑蜩與學鳩的價值,那就眼界而論,「以小笑大」與「以大笑小」,又有什麼分別呢?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堅守初心,自由競爭

健康的公益生態需要各種不同的組織。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各類組織如世間萬物,各有擅長。

所謂優勢劣勢,於當下往往難以準確判斷,更優的發展策略是,篤定、堅持自己的目標,在路徑(Approach)方面不斷探索,不斷提升符合自身需求的專業性,並不斷行動,在行動中提高。

惟其如此,我們的公益才能迎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美好圖景。

本文作者

汪偉楠

汪偉楠,首都師範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生,非營利組織管理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對錢的認識,可能是錯的
對他們對我們,你認識多少呢
你對金針菇有哪些認識?
關於游泳池,你還存在這些認識誤區嗎?
當媽了就是不一樣!這還是我們認識的娜娜嗎?
你是否也存在這些胰島素的認識誤區?快來糾正……
帶你們認識不一樣的賈玲?這樣的她你們絕對不知道!
評論:你跟你對象是怎麼認識的呀?
看看那些女星素顏的對比,簡直是不認識了!網友:化妝真可怕!
其實,我想對你說,認識你真好
我們對心肌梗塞的認識常存在這些誤區,認清它們才是確診的前提
讓你認識真實的日本,不要總被電視迷惑。是否和你想像的一樣呢?
我想認識這樣的你
真的太讓人意外了!這些明星竟然是夫妻,你認識幾對?
認識你,是我們的緣分
這樣現代化的清朝,簡直不敢相信,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清朝嗎?
你認識的有錢人,他們生活是怎樣的?
你對世界的認識其實還很少,不止你一人,我也是這樣
對於胃癌,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
這些人又在給蒙自「蒙羞」!就該讓他們「無處遁形」!看看這些「上鏡」的人你給認識?